淘客熙熙

主题:顶风挺一下盛高阻(1) -- 达雅

共:💬136 🌺686 🌵4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如果高层是这种眼光,只证明一点,共党无人。
家园 支线航空着眼的应该是大城市和旅游地之间的交通

大城市之间的航空,只要火车的时间不短于四个小时,总会有人愿意坐飞机的,当然,航空公司不要太黑,现在即使国内的打折机票也不比国外的廉航便宜。

未来航空公司的着眼点应该在各大城市和旅游地之间的点对点交通。马洛卡是西班牙的一个小岛,但是基本德国的各大小机场每天都有飞往马洛卡的航班。中国地大物博,锦绣中华那也不是白吹得,很多旅游景点其实都在天涯海角,相比起来更有吸引力,比如海南的三亚,广西的桂林,云南的数不清,西藏的拉萨,新疆的数不清,内蒙古的呼伦贝尔,黑龙江的方正,等等等等。

真要把这些旅游景点发展起来,养活自己的大飞机小飞机那是绰绰有余。

家园 如果是这样,就太短视了,或者说思路太拧了

首先大飞机的经济拉动作用远比不上高铁,飞机的一年客流量才多少啊。另外飞机的误点基本上是不可避免的,一个天气原因就够了。另外,大建机场要多少地啊,还是宝贵的平地。

如果高铁能够替代飞机的领域,我们还走老路,等美国、欧洲缓过神、有更大的魄力,改用高铁的话,我们的大飞机还卖给谁,自己消化差的,看别人用好的?

这个时候,航空工业要的不是讳疾忌医,而是要针对高铁的新情况,及时调整,设计制造与高铁互补的机型。NO1是要引领世界的,NO2往NO1的路途中,就要开始做了。

这个时候,简单的照顾航空工业,就有点象蒸汽机发明后,还主攻骡马车的改进。这个时候,还通过这个渠道照顾BY和KK,也是脑子进水。能帮忙的话,送钱不是不可以,但也不能一根筋啊,办法多的是,不会的话,问问市场一线的“专家”嘛。自己的事搞好的,还怕没钱送?成了老大,更是想打赏谁就打赏谁嘛。

另外,关于飞机技术的方面,也是这样嘛。首先,还有军机、航天可以做这方面的拉动。其次,把基础搞好了,还怕没钱搞科研,大飞可以,大潜甚至也可以嘛。大飞只是快速运输的手段之一嘛,大家方便才是目的,哪能为了手段而牺牲目的!这个弯都转不过来,真是被驴踢了。

这个时候,要全力做的就是加快高铁技术的深化和运行控制体系,在经济建设和发展思路上再多一些想象力和新思路,后进当惯了,学习惯了,自主思维意识、创新意思要跟上!!! 不要炒冷饭!!!

航空工业要发展,要大发展,但要真正满足大家的实际需要,但要有志气,不要靠牺牲铁路、牺牲大家的出行需要换来的一碗冷饭。J20很牛了,想来航空工业都是有志气的。

最后,达雅主动当靶子的目的我是看出来了,嘿嘿。

临时降速可以理解,但在设计和建设新线路的时候搞低标准,将是大大的短视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思路可以活一点嘛

民航有先进经验,就调一批人参加铁路建设嘛,高铁正需要学习嘛。至于利益嘛,觉得铁路有油水,就换位置嘛。别妨碍咱们大家出行需要就好。

其他的见这里:

大熊甲:如果是这样,就太短视了,或者说思路太拧了

家园 不同意

不可否认,刘在管理以及发展高铁这几年的贡献。但我个人认为高铁发展太快了,快到了可以用“大跃进”来形容了,保守的想一想高铁有可能变成一个巨坑黑洞。

高铁的投资过高,而且是同时投资,站在“假设有预算”的角度来看看高铁的投资,高铁真有可能短时间变成一个财务黑洞。到最后,谁来在短时间填这个洞?最恶意的推断就是拆分然后私有化。

凡事看个度,多条高铁的同时上马,也会在短时间剧烈影响到高铁下线产业,比如钢铁,水泥等等。等这些高铁都同时完工以后,那些过热的剩余产能怎么办?再去建房子?

我认为刘是个人才,但千不该万不该,他为什么非要一定在2008到2012做出这么大政绩......试想一下如果高铁真的可以安全的跑350,也许可以非常戏剧性的改变中国城市化的进程,比如你在河北买房,然后乘高铁地铁到北京上班。个人的政治野心毁掉(极大的拖延)了利国利民的事情,就因为刘是个管理人才,他更应该被骂。

家园 顶风挺一下盛高阻(3)

<三>

我这帖子目前花草比小于10:1,实际上是反对意见更多了.大多数反对意见我是不打算一一回复了,但是楼下lxr114说我"预设立场,到处找所谓的理由,逻辑何在?",这个我要回复一下.

在刘跨越刚被拿下的时候,我是完全看不懂的,所以也没怎么说话.后来忘情说了很多话,给我的印象就是,胡4是昏君,影帝或者小强是奸相,高阻是小人,搞"中华之星"的是一帮骗子,只有刘跨越,赤胆忠心为国为民发展高铁,最后被这么一群坏蛋给整牢里去了.当然你可以说我误读了忘情,但我确实就是这么一个印象.我怎么想怎么觉得有问题,因为当代中国,如果发生这种"坏人合伙整好人"的局面,第一应该考虑的是这个"好人"有什么问题.而最大的可能,是这个"好人"破坏了那些"坏人"的利益.

但是我这时候看不清楚这中间的利益冲突在哪里.我只是觉得,刘跨越在管理上有功,让"中华之星"下马是个失误.但是"中华之星"第一本身利益不够大,第二这种陈年旧账显然不可能是拿下刘跨越,而且拿得如此生硬的理由.

后来直到cdm7和涡扇15在忘情的楼里提到了大飞机,我就一下子明白了,这里的关键是利益之争,是刘跨越代表的铁道部门利益,和胡4习5影帝小强代表的中央全盘规划全局利益的争夺.刘跨越有意无意间动了两代领导集体的奶酪,所以就被生硬地拿下了.并且这事决不是拿下一个刘跨越这么简单.

所以,我不是预设立场找理由的.

家园 步子迈得太大,当然有可能扯着蛋拉

之所以医院里还没有太多因为步子迈得太大扯着蛋的,那是因为大家伙还都正常,步子都是往前迈得,赶明天你让大家只许往后迈步看看,扯不死你的蛋蛋......

家园 达雅,我认为你根本不懂航空!大飞机商用化的关键不在中国!

大飞机商用化的关键点,攥在美国和欧盟的手里。而跟高铁毛关系没有,你的说法是完全不懂航空的瞎猜。对不起,我这么说。

只要是懂航空的人,都知道美国和欧盟攥着航空工业的认证标准和认证体系——民用航空的适航体系。FAA和JAA的适航认证,那才是欧美的大杀器。大飞机的商用化,问题不是在造出来,而是在欧美的航空体系能认可!许可中国的商用大飞机,成为世界航空业的一个等量玩家?!你认为,欧美会认可吗???它们傻了吗?

不信,你看看我们的支线飞机ARJ21(其实ARJ21为了能让欧美认可已经作了很多利益的输送以及核心利益的让步)。可是到现在还没有拿到FAA与JAA的适航证!而我们的商用大飞机,为了和欧美航空集团媾和,利益交换,要使用50%以上的外购设备,包括航空发动机!

(其实飞机最重要就三部分,次序依次往后:(1)第一名:航空发动机;(2)第二名:机载设备(包括导航系统、液压系统、飞行控制系统、辅助动力系统等等);(3)第三名:飞机结构件。看看以下报道,我们所谓的中国商用大飞机计划,航空发动机是美欧的,机载设备是美欧的,连飞机结构材料是不是我们的还未定。所谓的“我们”的商用大飞机,什么是我们的?是喷涂吗?呸,这伙搞所谓商用大飞机的,不过是当年下马运十,上马麦道的那伙思路。你觉得,他们能干成什么中国的核心产业,核心竞争力?你觉得吃西方航空工业嗟来之食的所谓商用大飞机,欧美能扶植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这种发展思路,你觉得是天真吗?我觉得是装傻和背后有些不明根底的利益驱动!)

不信,看这篇报道摘要:

---------------------------------

“曾经担任国产ARJ21支线飞机副总设计师的周济生昨天透露,大飞机制造零部件中最起码有50%以上需要对外招标。“这其中包括了飞机的发动机、大部分的机载设备和系统。”

据了解,此前我国第一架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涡扇支线飞机———ARJ系列飞机项目就有19个全球合作商,其中的关键系统———发动机系统)合作商选择了美国的GE公司。而作为ARJ系列飞机的一款,ARJ21-700整架飞机的生产分工,是由中国、巴西、西班牙、比利时和智利等国家的供应商共同完成的。“当时,ARJ21-700项目招揽了许多世界知名的民航设备供应商:霍尼韦尔和帕克的飞控系统,罗-科的航电设备。”周济生回忆道,“ARJ21-900更有庞巴迪参与设计。

  金屡中昨日也认为,我国目前还没有研制飞机发动机、部分研制机载设备和系统企业的基础,需要和国外进行合作。

http://finance.people.com.cn/GB/1038/7218891.html

---------------------------------------------

所以,不要对所谓的中国商用大飞机抱幻想!如果还有心幻想,幻想一下中国的高铁能挺过这一劫,能浴火重生吧!

打压高铁,绝对跟挺大飞机或大飞机商用化,没有关系!

—一个民航子弟兼在航材供应第一线工作过几年的前民航员工的衷心之言!

家园 继续顶风支持一下达雅
家园 参与构筑一下“阴谋论”

高铁和大飞机的争夺是存在的,争议是在程度上,似乎以TG今天的实力,高铁和大飞机一起搞也不存在什么问题。可是,需要注意的是,为啥美国佬在搞过“喷气”火车后,他们的高铁也就戛然而止了呢?

高铁对于取得石油资源异常简单的美国来说,实在是个可有可无的东西。石油对于美国的成本和对于中国的成本基本可以称得上天差地别,而这是美国选择“油老虎”的飞机,放弃高铁的最关键因素。

在今天中国的印度洋——南海石油生命线还完全操于美国人之手的情况下,中国被迫缴纳高额的保护费,即购买美国国债,请记住,美国国债还从来没被偿付过。所以惦记着外汇储备会被赖账的朋友,赖不赖帐本质上压根就没多少差别。

既然一直被石油掐着脖子,那么中国对高铁和大飞机的态度,难道还不够一目了然吗?中国的大飞机本来就应当是保证军用就OK,除非我们能从陆路打通波斯湾。但对于高铁就不一样,高铁用的是电,在未来完全可以脱离石油工业,这样印度洋马六甲对于中国的制约将大幅下降。而这将决定什么时候中国可以对美国说“不”。

跨越的高铁,随着快速的走出国门,带来的很可能是一个巨大的陷阱,因为这多少建立在超限服役的基础上,你鬼知道到了国外几年内会出多少幺蛾子,到时候恐怕光赔付都够喝一壶的。更别提敌方刻意破坏的因素。本次的信号灯问题,如果在图穷匕见的时候,间谍大面积渗透,会是什么后果?跨越的高铁,弦已经绷得太紧了,相应的会牺牲很多东西。

在中国,高铁取代航空的大势,如果没有特殊事件发生(比如国内一不小心挖出比中东还多的油),那么应该是没啥疑问的,只是在现阶段,的确不能直接把航空给废了。

通宝推:昭阳,
家园 顶风挺一下盛高阻(4)

<四>

刘跨越被拿下,是铁路部门利益冲撞了中央全局规划的结果.一旦看清楚这一条,我们就可以用一种非常简明的利益争夺范式,而不是好人坏人昏君忠臣模式来看待刘跨越事件.

刘跨越搞高铁提速是铁道部的利益所在.把高铁速度提高到可以和航空一拼,可以获得大量的优质客源.高铁票价和折扣后的飞机票差不多,而成本低于航空,这会为铁道部带来相当的利润.利润的大头可能会被国家拿走,但是总会留一部分在铁道部,各级官僚会瓜分掉大部分,但是基层员工也会有所改善.

而对于胡4习5影帝小强他们中央来说,既希望高铁能够增加运力,改善国内运输状况,又不希望高铁对已经启动的支线飞机和大飞机计划造成冲击.ARJ21已经试飞了,C919也将在五年后交付使用.这将是4代领导集体决策,5代领导集体完成的政绩工程.当然会有一些困难,例如适航证什么的,但是这些困难经过努力都是可以克服的,最后会成为伟大成功的映衬.而且你也不好说它是完全的政绩工程,因为摊上台面讲那是工业的最高端,航空工业几代人的翻身仗,技术的集群突破从无到有,而高铁最多是个从有到优.当然你可以争辩说高铁对于改善人民出行比大飞机更重要,但是也别忘记了,1959年以来历次对外作战,常规兵器的战果远多于"两弹一星",但是一讲起成就来大家仍然首先是"两弹一星".

而高铁逼停支线航空直接动了习5和小强的奶酪,给他们本已入账的政绩增加了风险.市场经济下ARJ21和C919成功的关键是卖得出去,而卖得出去的关键是航空市场按计划增长.现在高铁的迅猛发展给国内航空市场带来了萎缩的风险.

当然,高铁是否会真的导致航空市场萎缩可以看作一个学术问题充分讨论,甚至有可能高铁和航空共同繁荣.但是政治家考虑问题和老百姓不一样,政治家最优先考虑的就是用权力把风险给掐死.所以中央很粗暴很坚决地要求高铁降速.事实上当年刘跨越也是这么干的,为了避免"中华之星"给他的引进路线造成麻烦,就直接把"中华之星"给掐死了.

对中央来说,拿下刘跨越还有一个考虑.据说,当初刘跨越上报并获得批准的计划就是时速250公里,或批后施工改成了350公里.这属于瞒骗中央,造成既成事实再逼中央追认.这种事情大家都在干,刘跨越显然干过份了.中央可能对地方大员这么干无能为力,但是要是不收拾眼皮底下的刘跨越,那干脆请他来中央自己去铁道部好了.

中央拿下刘跨越之后换盛高阻,则是利益之争的必然结果.刘跨越代表的是铁道部利益,所以他在铁道部是得人心的.那么中央就必须考虑,如果换一个副部长上来,结果新部长继续跨越路线,那就麻烦了.所以调了高阻过来.正如楼下野狼说的,高阻有铁道部工作经历,但是这几年又不在铁道部,所以他不可能有人力资源继续跨越路线.另一方面,高阻的权力完全来自中央,他也就只能努力去完成中央交给他的任务.

这样我就得到了一个基于利益分析的解读.这个解读中,没有昏君奸相忠臣小人,大家都是在为自己的利益而博弈.换句话说,如果把跨越和小强换个位置,,他们仍然很可能基于自己的位置做出类似的决定.

而基于同样的利益分析,高阻上任后的一系列看似反常的举动就完全符合逻辑了.

家园 适航证的问题是不难解决的

我认为在大飞机立项的时候已经有了充分把握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出来的路都有两条:

第一,由国外供应商去做工作.欧美自己也不失铁板一块,波音空客当然不愿意给中国发适航证,但GE,罗罗,霍尼韦尔这些供应商,只要你给他们的订单够,他们当然愿意你中国大飞机拿到适航证买它更多的东西.这些家在给不给证问题上是有发言权的.

第二,走摩擦路线.如果真不给适航证,那就让国内航空公司先用着,同时大幅削减对波音空客的订单.然后谈判,你给我适航证,我每年买你多少飞机.你不给,咱们就这么耗着.

而这两条都要求国产飞机的国内航线销量按计划甚至超计划快速增长.

家园 这里足够塞很多bug,摔得比高铁更狠。
家园 删除

删除

家园 我觉得也是,达雅一个劲地认为拿下跨越是为大飞机让路

从工作程序上看不太靠谱。新建每条高铁线路以及线路标准,是300还是350公里,投资多少,这都是要上边批的,理论上铁道部做不了主。这个资金在形式上还要审计的。要正常的压缩,总理或副总理那边完全可以不批,把资金、路程留给飞机就是了,单纯为工作分歧拿下跨越不太可能。对胡4来说,大飞机也好,高铁也好,手心手背都是肉,没有理由拉这个打那个。要发展大飞机,最简单的方法是让跨越当大飞机公司的总经理,他保准第一个上天试飞。

火车降速客观上对航空是有利的,但是这只是结果而不是原因,或者只占很小的原因。达雅说得这么肯定,我感觉证据不足,比较牵强。

纯粹瞎猜啊这两段。因为铁路造价很高,4万亿的财政,铁路一家就占了1.5万亿。上面让他压缩,他不愿意,还在新闻界造了很大的声势,就像薄三一样,挟民意而固身位,还想更上一层楼。站机头啊,全国到处跑啊,形象就建立起来了,搞到大老板看见他就头疼。最后,弄到大老板指挥不动他了,就只好拿下。

所以跨越被拿下,不是产业政策,而是他坏了大老板的财政安排。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