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毛泽东时期的经济发展速度 -- 北大28楼
以前,社会剩余大部分被国家控制,投入到了国防重工产业;改开后,军队要忍一忍,大部分剩余分配到了民生领域。
我觉得这才是中国人生活明显改善的最重要原因。至于分配的腐败,存而不论,呵呵。
这里说的是粮食,粮食用于国防,那也是给解放军吃,是不能变成兵器的。
如果说是脱产搞国防的人多了,当时解放军最多500万人,以6亿人口算,充其量占0.8%吧;就算只算劳动力人口,取4亿,也仅占1.25%。
八木天线和日本的电子工业
曹为平在“XXX如何挽救了南朝鲜的三星企业”一文中,介绍了东亚各国工业和其它一些经济发展的情况,与本主题有关,有些内容也颇为有趣。故将其中部分内容节选、改编、整理,放在这里,供大家参考。考虑到大多数何友的口味,其中个别字句,本人擅自做了修改。因修改可能引起的歧义、错误,完全由本人负责。另,文中所引用的事实、数据,未经核对,请广大何友自行甄别。
日本在二战前已经有电子工业,尽管不先进,但是他们的工业基础是存在的。二战前日本的电子工业不发达,和他们自己根本不重视也有关。
著名的八木天线就是日本人发明的。但是在二战中,当他们看到八木天线为英美等国使用时,就觉得非常自豪,却没有想到自己也该去搞雷达。渊田美津雄在他的《中途岛海战》中说:“如果我们在发展雷达方面提前了六个月,那么,对于这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斗来说,将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有利条件。雷达能够穿透阻碍南云部队前进和接近战场道路上的大雾。更重要的是,雷达可以及时发现敌侦察机和测出其位置,这样我方战斗机便能在敌机向敌舰队报告我方阵位之前将其歼灭。雷达还可以提早发出敌机来攻击我方航空母舰的警报。而且如果我方侦察机装备了雷达,就能比目力观察更早发现敌特混舰队。”
也正是他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雷达发展的一桩具有讽刺意味的事情。雷达的一个关键部件是定向天线。这种天线是一位日本大学教授八木秀次博士最先制成的。1932年,八木在国内发表了他的发明。不久,他访问了美国,有几家美国杂志也发表了他的发明。进攻上海的日本部队发现那里的电子设备采用了八木天线,但这对他们不过是一时可感到骄傲的事。英国和美国都已利用了这个发明,并且,把它加以发展供他们自己使用,而日本自己反倒没有做到这一点。”
日本的电子工业是落后的,但是主要是他们自己不重视造成的。他们已经制造出了雷达,在向中途岛出发前两天,“伊势号”和“日向号”战列舰就装了雷达。它们是最早装备雷达的日本军舰。几个月以前,日本的海军当局就曾极力主张给四艘航空母舰安装雷达,尽管是实验样机。
当时我们中国的电子工业一无所有,连真空管也根本造不出来,何谈电子工业。所以尽管当时日本的电子工业是落后的,但是比我们中国可谓先进得无限了。何况他们有工业基础而我们一无所有。连工业的基础也得从头开始打地基。在天涯社区,有一个fan of Chiang Kai-shek愤愤地说共产党贬低了解放前的工业,据说解放前曾经生产过电子管。作者(指曹为平)在网上搜索,原来抗战以前,南京有一个灯泡厂,曾经用国外进口的零部件组装过电子管。后来十几年没有生产。为了免得他们愤愤不平,这儿补上。不过这个灯泡厂在解放后到了共产党手里,倒成了真正的电子管厂。
1954年,日本最初的国产晶体管诞生。10年后(1964年),《晶体管技术》创刊。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是日本从真空管到半导体的转换期。当时半导体的质量性能还有问题,还不足以取代真空管。日本当时分两派,一派是“玉派”,一派是“石派”。顾名思义,就是分别使用“真空管”和“半导体”的阵营。
在这个时代的背景下。1971年,日本从美国引进了运算放大器RC4558,运算放大器是模拟电路时代的核心技术。1976年末,日本国产第一号 NJM4558完成,1977年4月开始量产。随后NJM4558不断进化,派生出一系列高性能的运算放大器。这些核心部件推动模拟时代日本的家电世界称霸。
南朝鲜经济小史,1950-1980年
曹为平在“XXX如何挽救了南朝鲜的三星企业”一文中,介绍了东亚各国工业和其它一些经济发展的情况,与本主题有关,有些内容也颇为有趣。故将其中部分内容节选、改编、整理,放在这里,供大家参考。考虑到大多数何友的口味,其中个别字句,本人擅自做了修改。因修改可能引起的歧义、错误,完全由本人负责。另,文中所引用的事实、数据,未经核对,请广大何友自行甄别。
现在三星已经成了电子工业大户,在中国的市场上充斥着三星。可是谁知道,三星一度频于破产,不是别人,正是XXX挽救了三星,并且使得三星转危为安,而且现在大大超出我国的电子工业。这要从头说起。
自从美帝占领了南朝鲜,镇压了在南朝鲜的共产党、新民党以及一切持不同政见者,甚至连金九也被刺杀,先后扶植了李承晚、朴正熙傀儡集团以后,南朝鲜经济一败涂地,每况越下。美帝要把南朝鲜的经济纳为美国经济的附庸。
历来南朝鲜占据了肥沃的冲积平原农业生产水平相当高,生产的粮食大量运出,也调到缺乏平原、主要是不宜农业、大片山地的北方。可是这不符合美帝的需要,因为美帝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广大的肥沃平原,适宜的气候,使得美国粮食产量极高,长期以来是世界第一粮食出口大国。有大量的“剩余”粮食需要出口。南朝鲜也有一定的工业,在日本人殖民时期,整个南朝鲜有10000个工厂,甚至建设汽车工业。——这些都不符合美帝把南朝鲜作为自己附庸的需要。所以必须摧毁。
在五十年代,一贯粮食不足的北方,实现了粮食自足有余,千里马如火如荼,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二八维尼龙厂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而在南方,李承晚为了适应美帝的需要,经济却一败涂地。昔日大量调出粮食的地区,现在成了饥荒遍地、饿殍遍野的国度。民族工业企业大批破产,一度10000个工厂只有300个开工。
李承晚完成了美帝要他摧毁南朝鲜经济的目的,但他自己也受到了饥寒交迫的南朝鲜人民的激烈反对,尽管这个暴君对人民进行了极度残暴的镇压,最终还是被英雄的南朝鲜人民推倒了。
先是张勉上台,仍然受到南朝鲜人民反对,于是在美帝指使下,昔日的伪满洲国军军官,跟八路军打过一百多次仗、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朴正熙发动军事政变,残酷地镇压了南朝鲜人民的斗争,再次建立了极端残暴的法西斯独裁统治。话也要说回来,南朝鲜的伪军原本不是朴正熙一个人才是日本帝国主义的走狗。南朝鲜伪军的军官就是由二鬼子,即朝鲜籍日军和伪满洲国军的军官组成的,如“国防部长”白善烨也是一个二鬼子。这些二鬼子不少人参加过对华侵略战争,有的比日本鬼子还残暴,有的还参加过南京大屠杀。南朝鲜的伪军本来就是中国人民不共戴天的敌人。南朝鲜的伪政府官员,原本也是日本殖民时期的伪官,即朝鲜傀儡政府的成员,南朝鲜的警察也是日本统治时期的伪警察。在中国,尤其东北,谁都知道“高丽棒子”比他们的日本主子还要残暴。
美帝要李承晚完成的任务,李承晚已经完成了。现在需要的是:由朴正熙改组南朝鲜的经济,把它变成美帝的附庸,廉价劳动力的基地,以及美国“剩余”粮食的销售基地。于是朴正熙干了起来。南朝鲜开始办起了服装厂、制鞋厂、玩具厂、塑料花厂,还有比如拆旧船的工业。通过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南朝鲜人民的血汗廉价出售到美国,而美国的“剩余”粮食出售到南朝鲜。
南朝鲜的农业几十年如一日,从来就没有搞好过,甚至人们在谈到各国的农业时还不屑于提到南朝鲜。采用这个办法,当然赚的钱买不到多少粮食,比如:1972年粮食进口量为90万吨,作为一个原本大量调出粮食的地区,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但是如果考虑到南朝鲜的农业破产情况,还是不足以养活南朝鲜人民。于是,南朝鲜人民反饥饿、反迫害、反对朴正熙的独裁,要求民主的斗争风起云涌,一浪高于一浪。
而朝鲜北方,却建立了自己的相对独立的工业体系,甚至建立了重型机器制造工业,造出了万吨水压机,这在当时世界上还只有少数国家有,法国、日本就没有万吨水压机。一直到很后来,法国造的大飞机的大工件,还得到捷克斯洛伐克去锻压。朝鲜的化工设备制造业相当发达,在小国中可以说是奇迹,何况只有半壁江山,一千多万人口。
南朝鲜也搞了其他工业,其实仍然不过是美帝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附庸。比如:据说南朝鲜那时也开始生产了汽车,产量好像也不比北方少,但是北方自己制造汽车的一切零部件,而南朝鲜不过是拿其他国家的零部件来组装。三星也就是类似的情况,作为帝国主义的附庸,几乎破产。这下面再说。
在这时,国际形势也极端地不利于南朝鲜的朴正熙反动卖国残暴独裁集团。1971年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正当席位,台湾的蒋帮和南朝鲜的朴正熙集团,犹如一对难兄难弟惊恐地看着死神正一步步地向自己走来。
在联合国,长期有个所谓“韩国委员会”,也就是承认南朝鲜傀儡政权是朝鲜的合法政府。1973年,联合国大会决议解散这个“韩国委员会”,也就是不再承认南朝鲜傀儡政权的合法地位,这和我国恢复正当地位而蒋帮被赶出联合国是一致的。朝鲜得到在联合国列席权和发言权。朴正熙集团提出朝鲜北南双方同时加入联合国,受到了朝鲜、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严词驳斥。
1975年,联合国大会又通过决议,解散“联合国军司令部”,从此所谓的“联合国军”非法。美帝耍赖,说在南朝鲜联合国军只剩下不到300人了,其它都是美军。这受到了我们的严词驳斥,我们指出当初的“联合国军”大多数不就是美军吗?不过当初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入侵朝鲜,现在怎么能够说声不是联合国军就算数了?不过即使美帝这时也不得不承认联合国军不能存在了。联合国大会还决议,一切外国军队必须撤出朝鲜半岛。这不是明明勒令美帝军队必须撤出南朝鲜吗?因为此时,除了南朝鲜还有美军以外,朝鲜半岛没有一个外国的士兵。
由于联合国还通过了其他许多有利于我们,而不利于美帝和其他人民敌人的决议,所以美帝非常不满,声称联合国被中国操纵了,甚至扬言要退出联合国。自此还拖欠联合国经费。这时确实是我国国际威望最最高的时期。可偏偏在这个1975年,我国国内却刮起了一股阴风,妄捧外国,把我国贬得一钱不值。
金日成眼看朝鲜统一有望,采取了很多对策。首先呼吁朝鲜北南和平统一。显然,那是由于南朝鲜人民革命斗争风起云涌,有指望南朝鲜人民革命成功,成立新政府,然后和革命的、人民的新政府和平统一。从李承晚到朴正熙集团,一贯地反对和平统一,提出“胜共统一”,1950年,就是在南朝鲜人民和平统一大势所趋、李承晚在大选中惨败的形势下,由美国主子指使,一手挑起了朝鲜战争,实际是给美帝侵略充当马前卒,同时又是一次军事政变,在战争的旗号下,数以十万计的南朝鲜不同政见者,被屠杀。而此时,南朝鲜傀儡当局面临着更严峻的形势。
考虑到当时北方丰衣足食和南方经济失败、人民饥寒交迫水深火热,一旦北南和平统一,在北南举行大选,选举的结果多半是金日成当选国家主席。朴正熙集团惊恐异常,违背大多数朝鲜人民的要求,拒绝了和平统一,南朝鲜人民于是进行了更加如火如荼的斗争。金日成在1976年元旦,号召提前实现国家统一。当时,美帝在世界正义人民的压力下也不得不保证在五年内撤出朝鲜半岛。
美帝气愤异常,但是又无可奈何,他们自己也不得不承认美国已经衰落了。为了出口气,1976年 8月19日,他们挑起了砍树事件,可是不争气,尽管他们事先有准备,又以众敌寡,最后还把砍树的工具作为行凶的工具,却被朝鲜人民军夺走,自己先死了两个军官。美帝不肯罢休,非要争回这口恶气,出动航空母舰,又出动3000美伪军,在全面动员下,恶恨恨地砍了这棵处于朝鲜停火线北方一侧的树。
那个时候,南朝鲜的傀儡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南朝鲜的经济也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前面已经说过,南朝鲜不过是美帝的廉价劳动力基地。他们所谓的汽车产业也不过是进口部件组装。日本人统治时期已经建了起亚汽车公司,李承晚和朴正熙时期一败涂地,七十年代只有一些组装车。
其实造船工业也是如此。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日本的造船工业占领世界船舶市场一半的份额,而南朝鲜根本就没有造船工业。从1972年的现代重工算起,新建设的船厂几乎所有的机器设备、船舶零部件和原材料(包括船用钢板)均从国外进口,进行组装。也不过是出卖低廉的劳动力而已。而当时朝鲜已经独立地制造自己的船只了。其他化工更是这样,没法和朝鲜比。至少朝鲜有相当强大的化工设备制造能力,而南朝鲜根本就没有。
南朝鲜当时的所谓工业不过是外国资本的附属工厂,他们不过是为外国资本赚钱办的,必须适应外国资本的需要。根本算不上民族工业。但是南朝鲜的电子工业处境更加悲惨。
我们已经知道,日本的电子工业在二战前已经有一点基础了。二战后除了电子计算机工业以外,在其他电子工业比如电视机工业也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六十年代黑白电视机工业已经相当发达,彩色电视机已经开始研制。日本就在这个时候看到了彩色电视机工业的前途,知道黑白电视机已经日落西山。七十年代日本已经转向彩色电视生产了。
而在这个时候,南朝鲜才开始电视工业,自然和其他工业一样不过是外国资本的附属工厂、组装工厂。于是日本就把已经日落西山的黑白电视机工业向南朝鲜扩散,自己转向彩色电视机工业。1969年的南朝鲜的三星与日本三洋合资生产黑白电视机,随后与日本NEC合资生产黑白显象管。日本“愿意”向南朝鲜转让黑白电视技术,而此时南朝鲜电子技术的基础基本没有。
南朝鲜的电视机工业是面向国外,出口型的,他们从日本买来的黑白电视机生产能力规模很大。日本已经放弃。1978年,三星生产的黑白电视机产量超过日本的松下,居世界首位;可是这个时候,在世界市场上,黑白电视机已经成为昨日黄花。
那时,南朝鲜企业向彩色电视转型时遇到了极大的困难,日本又不愿意提供彩色电视技术,只有靠自己摸索。此前,南朝鲜彩色电视全靠进口,为了防止外国的彩色电视充斥本国的市场,而自己的黑白电视又卖不了,打击民族工业,南朝鲜甚至还把原有的彩色电视广播干脆禁止了,使得南朝鲜人民只好看黑白电视,迫使南朝鲜人民不买进口的彩色电视,只能买自己的黑白电视看。这自然也是严重危机下的无奈。
当时,三星处于崩溃边缘。就在这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大量地从三星进口黑白显象管,对他们销售不出去的黑白电视机大包大揽,进口额一度占三星销售额的80%,利润的100%。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南朝鲜卖给自己国内或其他国家的黑白电视机和零部件,都是不赚钱的,所有的钱都是从中国赚去的,或者说是XXX“无私援助的”。
在关键时刻,正是XXX牺牲了中国自己的彩色电视工业挽救了三星,三星靠这笔钱转产彩电成功。由于得到中国的帮助,1980年底南朝鲜才解禁,重新开放彩色电视的广播。八十年代初,由于南朝鲜尚未掌握彩电技术,依然严格限制彩电内销,等待自我核心技术逐步完善,生产能力逐步增长。最后,三星终于逐步实现了技术自立。到了1984年,三星电子以500万台彩色电视机的产量位居南朝鲜第一位。现在,南朝鲜可以在很多领域挑战日本企业。
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大肆吹嘘南朝鲜。其实那个时候南朝鲜经济正处于崩溃的边缘。朴正熙集团一贯推行卖国政策,出卖民族利益,大量引进外国资本,使南朝鲜成为外国资本的产品加工、商品倾销、资本输出和榨取廉价劳动力的场所。此时外国资本控制了南朝鲜的钢铁、石油、水泥、机械、电力、化肥等重要工业部门。南朝鲜生产总值中百分之七十属于外国资本,主要工业部门的原材料百分之八十,甚至百分之百依赖进口。南朝鲜经济是半殖民地经济。
1975年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南朝鲜经济进一步陷入严重困境。中小企业纷纷倒闭。纺织、胶合板、电子器材、钢铁、水泥等行业生产下降幅度很大。1975年上半年南朝鲜90%以上的中小企业的平均开工率只达到40%至60%, 8月份钢铁、制糖、石油加工等行业开工率只有70%,9 月份钢铁业开工率又下降到55%。相应地在主要城市里停产和倒闭的企业达2000多家,7月又有694家中小企业倒闭。一些大企业和买办企业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1975年内有40多家大企业和买办企业,因负债累累无法继续经营。大批的工人也因此失业。
虽然南朝鲜平原较多,气候适宜,一年可收两季,素以朝鲜粮仓著称。不像北方绝大多数一年只可收一季,且多为山地,土层薄瘠。可是南方在在美帝和李承晚、朴正熙统治下,农业全面破产,连年歉收。耕地面积日少。1969至1972年南朝鲜的耕地面积又减少了近22万町步(每町步约合 1公顷)。南朝鲜的农田水利设施也非常糟。87%的河川没有堤坝,即便有堤坝也处于行将倒塌的状态,稍遇大雨或洪水就会造成水灾。正是在这种人为的天灾下农业每况日下。1975年粮食产量又一次大幅度下降,一些地区的水稻产量比1974年减少了40%到80%。小麦、大麦、水果、蔬菜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减产。朴正熙集团把1975年规定为“大米自给年”,却反而成了历史上进口粮食最多的一年。由于粮食连年欠收,历史上大量调出粮食的南朝鲜在七十年代中期粮食进口量达到了 300万吨以上,粮食自给率只达到60%至65%。工农业的破产,造成通货膨胀加剧,物价飞涨,广大劳动人民过着饥寒交迫的悲惨生活。虽然大量进口粮食,仍然有大批的人饿死,包括伪都汉城在内,都可以看到陈尸街头。
现在某些仇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人士可笑地以南朝鲜耕地面积比朝鲜北方少,作为南方发展农业的条件比北方差的“理由”,他们连最起码的地理知识和农业知识也没有,只有反共需要。其实要比就应该比易开垦土地和土地的肥沃程度。这方面,北方无论如何是比不上南方的。耕地是经过人力开垦的,北方的耕地面积又不是天然的,什么山地、滩涂他们都在利用,根本没有可利用而不利用的土地。南方易开垦的肥沃平原多,而耕地面积少正是农业搞得不好的证据。
当时,人民群众不得不揭竿而起,反抗的浪潮一年胜过一年。朴正熙却残暴镇压。广大人民反对法西斯镇压,争取民主权利和祖国统一的斗争此伏彼起,猛烈地冲击着南朝鲜当局的反动统治。美帝也不得不保证五年内撤出一切军队,没有了美军撑腰,加上南朝鲜人民大规模反抗,直至发动光州起义,如果不是中国扶植,南朝鲜伪政权还能存在吗?
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南朝鲜正处于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之中,正是XXX挽救了三星,挽救了南朝鲜伪政权,而且牺牲了中国人民的利益。毛主席如果还在,朝鲜肯定统一了。南朝鲜解决了,台湾的蒋帮还能维持多久?
新中国电子工业小史,1950-1980年
曹为平在“XXX如何挽救了南朝鲜的三星企业”一文中,介绍了东亚各国工业和其它一些经济发展的情况,与本主题有关,有些内容也颇为有趣。故将其中部分内容节选、改编、整理,放在这里,供大家参考。考虑到大多数何友的口味,其中个别字句,本人擅自做了修改。因修改可能引起的歧义、错误,完全由本人负责。另,文中所引用的事实、数据,未经核对,请广大何友自行甄别。
解放后,我国才开始了电子工业的建设,开始完全依靠苏联援助。1956年苏联帮忙建设的电子管厂投产,我国的电子工业才告开始。解放后我国的电子工业发展不能为不快,但是即使到这个时候,和日本在二战中已经造出雷达实验样机比,还是落后得很。
1958年大跃进,我国在几乎一无所有,按照某些爱国的知识分子也认为需要二、三十年才能起步的情况下,制造出了第一个半导体晶体管。如果按照右派们的说法,那我们几辈子也没有可能,只有给外国帝国主义去当殖民地。这和日本1954年造出晶体管比仅仅落后四年。也正是大跃进,我们造出了第一台电子管的电子计算机。这是奇迹!
1961年发生了下马风,不过半导体收音机已经成批生产,但是和电子计算机事业一样,在技术上又停滞不前了。这固然和刘邓路线有关,也不能说和先天不足无关。对于国外正发展得如火如荼的集成电路,我国居然受到抵制,在大学里仍然在教老一套的电子管,根本不顾半导体已经占据主要地位的国际大趋势。不过这段时间我国也没有白过,在大跃进中建设的独立的初具规模的工业体系终于在1963年大致建立起来了,在1964年和1965年得到了完善,大跃进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我们的工业基础也就具备了,即使还不先进。这就为以后大规模上电子工业提供了条件。我们不是像大跃进时那样只能依靠广大工人和爱国的科技人员的爆发力取得科技和工业的进步了。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爆发,我国很快制造出了第一个集成电路,到1968年全国好些地方已经成批生产。1969年全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电子计算机攻关,建设了一批成批生产电子计算机的工厂。
1970年美国制造出PDP-11系列和NOVA系列,我国在1973年制造出DJS-100系列,与美国产品同类,在时间上只差三年。这在1974年为DJS-130、131、132、135、140、152、153等13个机型,到了1976年为DJS-183、184、185、186、1804机。所有这些都是由工厂成批生产的,硬件全部自己制造,从理论到实践都是我国自己攻关成功的。
同期,日本、英国、法国、西德,甚至前苏联,也都造出了自己的同类台式计算机,但是他们硬件不能全部自己制造,还得使用美国的芯片等。我国已经位居世界第二,把他们远远抛在后面。不过我们的中文输入困难,所以软件还得依靠外国的。1974年开始了中文输入攻关,在1978年中文编码等得以完成,中文输入初步成功。自然王码五笔字型还在后面,那就是输入的速度问题了。
就在日本国产第一号 NJM4558完成、开始量产、不断进化,派生出一系列高性能的运算放大器,并且这些核心部件推动模拟时代日本的家电世界制霸时,我国的高增益通用运算放大器5G24,高速运算放大器5G25,微功耗运算放大器8FC7 …… 等等也成批生产了,甚至在八十年代初成了青少年学生业余无线电活动的部件。
现在再来看我们中国的电视机工业。前面已经说过,我国电子工业原本一片空白,1956年才建设起第一个电子管厂。当时国家有个计划,二十年以后,建成电视机工业,“无线电可以看了”。但是不久大跃进,把这一切都提前了。在几乎一无所有的状况下,我们依靠广大工人和爱国科技人员的冲天干劲和智慧,在1958年开始造出了电子管电视机,小批量生产,当年生产了200台,经过三年大跃进,1960达到了年产7900台。这不是真正的电视机工业,质量也不好,电视机画面中央有个亮斑,好像太阳出来了。画面有时也要颤抖。但是毕竟是我们自己在极端困难下取得的成绩。这一时期可以称为我们的电视机工业试办阶段,这和我们先天不足有关。
1961年就和大跃进中的许多事业一样,电视机工业也受到刘邓下马风的摧残,一直没有进步。1961年产量竟然猛跌到1500台。一直到1969年还没有超过大跃进的1960年的历史最高水平。
独立的初具规模的工业体系建成,为以后电视机工业的再一次大跃进提供了条件。经过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我国在1969年进入了国民经济第二次大跃进。百业兴旺,许多被下马风摧残的事业重新开始。电视机工业也一样。1969年中央召开了电视机工作会议,决定大上电视机工业,1970年电视机产量首次超过1960年达到10500台。但是这次和大跃进不一样了,到1975年我国的黑白电视机工业体系已经建成,以后电视机产量就指数式上升。1975年电视机产量17.78万台,1976年尽管遇到唐山大地震的破坏还是上升18.45万台,1977年28.46万台,1978年51.73万台,1979年132.85万台,1980年249.2万台,1981年539.41万台。改革开放以后,有人居然无耻地把电视机产量的迅猛增长归功于毫无功劳的自己,闭口不谈1975年我国建成黑白电视机工业体系的事实。
当时,各单位纷纷购买电视机,许多家庭也开始购买黑白电视机。在这个时候,我们的黑白电视机工业已经够了,不该再盲目发展了,该集中力量搞彩色电视机工业了。本来,我国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带来的第二次国民经济大跃进时期,就决不仅仅在搞黑白电视机工业,而是彩色电视机工业一起上。
1969年,中国使用的PAL彩色电视标准制定。70年代初,长虹自立研制了彩色电视。当三星还在学如何造黑白电视的时候,长虹已经可以生产彩色电视了。1971年我国许多地方建立了彩色电视转播网,1973年建成了全国性的彩色电视转播网。如果我国不是为了兴办自己的彩色电视机工业,不是为了让广大群众看到彩色电视,干吗要去办这个彩色电视转播网?
不过,那时尽管我国已经制造出彩色电视,还不过是试制产品。为了保证彩色电视转播网能够物尽所用,不至闲置,所以这个时候我国也进口了国外一些大彩色电视机——那时27寸已算很大了。一般由单位购置,大家来看。1972年为了看彩色电视,上海的群众就和上电影院一样,甚至还要乘公共汽车,兴冲冲地赶去看。
早在60年代初期,在黑白显像管进入小批量生产的同时,红光电子管厂、上海电子管二厂、北京电子管厂和沈阳灯泡厂等单位都已经在研制彩色显像管。但因当时条件限制,加上下马风,显像管工业发展比较缓慢。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给显像管工业的发展带来了生机。第一次全国电视专业会议决定加速彩管的研制,组织全国彩色电视大会战。根据会议精神,确定了北京、华东(上海、南京)、天津、四川四个会战区。各会战区对彩色显像管的研制都非常重视,全国不少地区相继筹建显像管厂,对黑白显像管和彩色显像管开展了试制和研究工作。1970年5月1日红光电子管厂做出了第一只单枪三束19寸彩色显像管。12月16日四机部国家广播事业管理局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全国彩色电视表演会试播成功,得到了毛主席的称赞。1970年上海电子管二厂试制成功19寸90度偏转角的彩色显像管,1972年进行装机试验,1973年投入小批量生产。华东电子管厂1970年底试制成功了单枪三束柱面彩色显像管,1973年又成功地仿制出日本索尼公司的470BZ22单枪三束柱面彩色显像管。
到1971年,我国的彩色电视机产量200台,批林批孔的1974年达到2400台,1975年2900台,1976年尽管唐山大地震,产量还是达到2800台。1977年不知为什么产量下降只有2500台,不知道是不是林彪“四人帮”的破坏?总的来说,那时处于小批量生产阶段。由于当时我国的基础材料和整管装配生产技术水平的限制,质量不稳定,暂时无法大量生产,今后的任务应该继续攻关,提高质量,尽快转入大批量生产。
就在这时,XXX对我国的彩色电视机工业和文化革命一起“彻底否定”,大加攻击。
对于1969年以后,我国的电视机工业每年一个样的大发展他们闭口不谈,反而说江青破坏我国的电视机工业,据说是因为江青说过,人家外国都在搞彩色电视机了,你们还在搞黑白电视机。
他们一方面摧毁我国自己的彩色电视机工业,另一方面又企图购买一些外国的零部件组装来充数,作为自己的“政绩”。对于我国自己的黑白电视机工业他们也不是努力提高质量和生产的批量,也是大加攻击,企图“彻底否定”。所以1978年以后有一些黑白电视也是买的外国零部件,而且正是南朝鲜的零部件。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电视机工业是远远超过南朝鲜的。南朝鲜开始基本是进口日本的黑白电视机组装。不过,后来日本把黑白电视机技术有偿地转让给了南朝鲜,首推三星。三星并不是没有代价获得黑白电视技术,随着日本彩电技术成熟,价格大幅度下降,三星的黑白电视出口急剧萎缩,70年代末80年代初三星处于破产的边缘。原来日本对于小兄弟并不怀好意,他看到彩色电视工业如日中天,黑白电视机已经如昨日黄花。就把黑白电视机技术买给了南朝鲜,自己集中精力攻彩色。南朝鲜上了他的大当。
而我国的电视机工业却如日中天,在黑白电视机开始普及的同时,彩色电视机也因技术力量比较雄厚,发展很快。1978年,长虹从日本引进了一条彩色电视生产线,自主技术与日本技术相结合,在短时间内改进仿制了13条生产线,让日方大吃一惊。本来我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办,日本他吃惊是他的事情。可是正因为改革开放,中国的电视机工业就进入了悲剧。
我们原应该加快我国自己的彩色电视机发展的步伐,可是他们却以批判“四人帮”的名义继续加大黑白电视机的生产能力。1979年上海灯泡厂从日本引进了一条31cm和35cm黑白显像管生产线,1981年建成投产,当年年产 100万只。1979年7月7日天津显像管厂从日本 NEC引进了一条年产72万只黑白显像管生产线。北京、南京、安阳、青岛、杭州、福州、芜湖、大连等地的显像管厂都竞相先后引进国外的黑白电视机设备和生产线。到1990年我国居然成为世界黑白显像管生产大国,最高产量1600万只,该年我国的电视机总产量2684.70万台,而彩色电视机也不过组装了1033.04万台,远低于黑白电视机。而十年多前南朝鲜正在为大量的黑白电视机生产能力犯愁呢!
1977年我国的彩色电视机产量2500台, 1978年3800台,1979年9500台,1980年32100台,1981年达到15.21万台,1982年28.81台,1983年53.11万台。看来我国的彩色电视机工业好像还是发展很快,但是一方面由于我国的底子比较雄厚,1978年长虹在短时间内改进仿制了13条生产线就是例子。另一方面,这个时候情况已经不是改革开放以前了。许多“国产”的彩色电视机,是靠进口外国的零部件组装的——就是那个时期生产的黑白电视也是有不少是靠进口的部件组装的。另外长虹机器厂本是我国的雷达工厂,技术力量雄厚,搞彩色电视的组装也就小菜一碟。。可是此时,我国的国防工业和科技被全面地“彻底否定”了。长虹机器厂也不再是雷达工厂,而成了外国彩色电视的组装厂。改革开放既摧毁了我国的彩色电视机工业,又摧毁了我国的雷达工业。到后来相当长时期里,我国的彩色电视机工业,都不过是外国零部件的组装厂。
长虹强大的技术能力使得日方大吃一惊后,日本使出了一个杀手锏,按照日本的俗语就是“没有比免费更贵的东西”。1986年开始,日本大量向中国倾销新一代的彩色电视生产线和关键部件。这正迎合了某些人的需要——造不如买,买不如租。既然国外的技术那么便宜那么好,为什么还要自主研发呢?于是连长虹也终止了自主技术的研发,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垮台,中国进入了“无芯”时代。免费的东西会损伤自我技术力的成长,自我技术力是最为宝贵的东西!
他们有时也说什么国产化,但他们的所谓国产化,就是当外国看到彩色电视机也已经成了昨日黄花后,开始搞高清晰了,才逐渐地把彩色电视零部件的制造卖给我们。一直到九十年代前期,我国的彩色电视机还没有完全国产化。到国产化了,国外也已经落后了,淘汰了。而且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的彩色电视只占电视机总产量的一小部分,而到了二十一世纪初甚至我国还在生产早已完全淘汰的黑白电视。而七十年代中期我国的彩色电视机工业虽然规模不大,却是完全国产化的。
有的人对XXX大肆喝彩,吹嘘正是改革开放,以极快的速度普及了彩色电视机。1985年前彩色电视还异常紧张,需要彻夜排队,1986年后急速普及。但中国企业的根——技术力,却被摧毁了,于是今天中国彩色电视业面临灭顶之灾,今天的苦果当时就种下了。当初长虹造雷达、做彩色电视时,三星还在学做黑白。现在的长虹,在广告中说它的产品使用三星的机芯,三星和长虹已经是天壤之别了。
其实1986年和1976年有十年之差,如果说,不到六年时间,我们的彩色电视机工业可以从无到有,零部件全部自己制造,进行小批量生产,那么,有什么理由可以说,再用十年时间,我们就不能用完全自己生产的彩色电视机,实行大批量生产并且普及呢?南朝鲜的三星原来远比我们落后,1984年彩色电视机产量可以达到500万台,难道我们反而做不到?何况南朝鲜还有XXX的无私援助呢!
1984年我国的彩色电视机组装不过133.95万台,1985年组装了435.28万台,1986年组装了414.6万台。组装量还不及两年前南朝鲜三星的生产量。
中国从60年代开始就研制微处理机,DJS-100系列雄踞世界第二位,后来还有国产CMOS集成电路C0XX系列和国产TTL集成电路T0XX系列。八十年代初,数字电路的教材上还是那些国产器件,到今天,国产的数字电路安在?中国企业已经完全“无芯”了,由超过日本,接近美国,到与日本的差距已遥不可及。如果说日本以前是发达国家,那么一度落在我们后面,而现在,我们甚至还远远不及南朝鲜。
1977年他们吹捧南斯拉夫,其实正是南斯拉夫处于严重困境之中。1978年他们不但吹捧南朝鲜,还吹捧伊朗,其实真正的目的不是伊朗搞得好,而是伊朗的巴列维在1973年石油价格暴涨以后,要用石油美元“买一个现代化”,结果钱被美日欧赚了回去,买来的设备却开动不起来,1978年正处于焦头烂额的状况。经济上的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1979年伊朗革命给了XXX一记响亮的耳光。XXX大肆吹嘘伊朗的目的正是也要在中国“买一个现代化”。1979年XXX又忽然要学匈牙利了,其实匈牙利正在号召人民勒紧裤带渡过难关。——XXX的学外国大抵是这个样子。
巴列维还是在一片空白上搞的,而XXX却在我国在文化大革命推动下进行了一个大建设,大建设还未完工,他却别出心裁,要另搞一套,结果毛主席引进的“四三”方案生生地被拖到了1983年,本来无论如何必须在1980年前完工的。许多事业,许多军工企业,许多先进的工业被摧毁。1978年的大规划一直拖到1991年才投产,而且完全是无底洞,一投产就是负债亏损经营,包括利润、税收甚至固定资产折旧,也不足以还清外国阎王债的利息。有的设备买来六年在长江滩上风吹雨打,居然还不知道建在那儿。即使让这些买来的设备全部烂掉也比建成投产损失少。——这也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国财政赤字连连打滚,物价暴涨的根源。
通篇意思就是太祖RP有问题,死得不是时候,让后人摘了桃子。真他娘的让人愤愤不平!
70年文革结束前,去济南,当时还是一个平房区。有家人买了黑白电视。当时非常新鲜,就搬到外面,把电线立起来,大家凑起来一起看。实在记不清楚是什么尺寸什么牌子。
当时还有人自己装电视的。估计也是因为价格问题吧。
我在1977年左右才第一次看彩电,在北京一个军队大院里,去看一个亲戚。这个亲戚夫妻都是军队背景,从事艺术工作的,夫人还演过一些有些印象的电影角色。
这个军队大院的住房条件是非常之好。这家亲戚的房间数当时我们看是恐怖的多。彩电倒也不是他们自己家的。而是这幢楼有个电视室,有那么台彩电。也记不得什么尺寸,但是印象中很大(过去的标准不高,也许是14寸也不觉得小)。我记得很清楚是那天放的是一个话剧《刘胡兰》。
79-81年我妈妈考研,爸爸出国进修,当时住在在天津伯父家,他们买了一台9寸黑白,牌子是“友谊”。有同学买了上海的“飞跃”,说飞跃的牌子怎么好。当时伯父家的规矩是不能耽误学习,只能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晚上看。即使如此,当时却看了中国引进比较早的一些电视连续剧,比如《大西洋底来的人》,《加里森敢死队》,《无名英雄》,还有很多国产电影。同学和邻居家也多购置了黑白电视,大体是9-12寸多。
81后到上海,住在老妈单位的集体宿舍,很多没有分配房子的住家在住在那里。第一个学期老爸还在欧洲。家里没有电视。有时候到邻居家看,有时候在单位里看(单位中有一台黑白的,就是每个星期六在那里看了《资三四郎》)。因为老妈是科研单位,出国机会多,往往要带回来电器什么的。所以我们那里虽然居住条件不好,电视倒是高于市民平均水平。彩电比较多。
82年老爸从欧洲回来,千辛万苦带回一台松下18彩电。当时他们在国外收入不多,回来为了省钱,是火车走西伯利亚铁路回来的。现在看看老爸买的还可能是二手货。回来还要在松下门市部改装一下才能看。所以12届世界杯我们家是看的彩电,也用它看了洛杉矶奥运会等,当然也看了小鹿纯子,霍元甲,和山口百惠。这台彩电在85年左右歇菜。当时老妈在美国,我爸就买了个14还是16寸的福日彩电来凑数。
82-85年也是上海彩电普及的时代。当时上海电视机厂很多,在徐汇区的就有金星,飞跃,凯歌。前面两家厂址都是很近。都是名牌,但是也是有点当时“盲目引进生产线”之类。80年代中期,国产彩色电视机要凭票,但是已经越来越不难买。同学和亲戚多都在这个时候把电视换成彩色,尺寸是20以上。
80年代后期,这些上海的厂家大多走了下坡路,直到转产,已经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90年代上海几个大厂好象做过一次合并,但是毫无用处。
87年我妈从美国访问学者回来,从出国人员服务部门(上海的老土地应该还记得陕西路这个地方,过去也有很多黄牛)买了个21的东芝全制式,录像机也是全制式的,为了看从美国带回来一些录像带。还有一样带CD的音响,当时也是新鲜的东西。老妈带回来第一套贝多芬交响曲的CD,不是那些著名的版本,而是Denon在东德的柏林国家音乐厅录的,指挥是Otmar Suitner,算是我的启蒙东西之一。
这台电视跟着我们从集体宿舍搬到了分配的新家。90年代中期坏掉,而我居然忘了什么时候坏掉的,换了什么牌子和尺寸(应该是国产品牌)。只记得我们家后来一直有电视看。
难得有共同语言,花一个
连牡丹江都要搞彩电,最终大部分都悲剧了。
从精神到肉体上的矬人!恨得人牙痒痒。他是欧美的卧底吧?
不改革开放他自己就坐不住那个位置了吗?如果他仅仅为了自己的权位,根本无需做太多事情,在文革复出的时候顺着老毛就行了,或许根本就不需要用什么非正常手段对付四人帮。以他的威望,无需改开也能笼络一大批老干部和群众的人心。92年南巡大事件,他已经是88高龄,离他老人家去世也只有5年了,莫非他是在为他的家族利益如此大动干戈?
我国现在许多行业都取得了世界第一的位置,你怎么不把现在的功劳都算到他头上?
此外,文章里许多观点也是值得商榷的,主观倾向性很明显。三星虽然侥幸存活,但是真正开始大发展是90年代以后的事情。90年代初的时候,三星的市值只有不到索尼的一半,现在是索尼的两倍还多。那时候中国改开也已经不短的时间了,要说问题也只能是我们自己的问题。况且,也不能事事跟三星比,因为三星在电子和半导体领域已经是世界第二。但是世界上有几个世界第二?对了,我们的华为在通讯领域已经是坐二望一,中兴坐五望三,还有什么三一重工之类的,数不胜数,这些事情。。。怎么算?所以说小平同志真伟大,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所有污点责任一肩挑,所有功劳都没他份,你们非要把他往这个位置推,直至超过老毛的历史地位才甘心吗?
这都砍了,到底投到什么民生领域了?
这跟30年前我们嘲笑美帝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一样,说着是挺爽的,然而一旦蒙着眼的布去掉,伪世界观就崩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