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毛泽东时期的经济发展速度 -- 北大28楼
“现在看看老爸买的还可能是二手货。回来还要在松下门市部改装一下才能看。”
同为PAL制,还有subversion,彩色副载波的频率不同,音频载波频率也不一样
http://en.wikipedia.org/wiki/PAL
还有鼻子有眼地说内部文件解秘出来的数字。
那心理跟眼下上海地铁相撞事件中很多人的心理相仿,恨人死的少啊。
如果中苏还是整天鼓动北朝鲜统一半岛,谁敢在那里投资办厂。包括韩国在内的四小龙明摆着就是得益于国际政治局势的改变,获得了一定的发展而已。现在中美和解到G2,哪个还龙得起来。回想一下当时对四小龙如何了得的宣传,还真是幽默。
这里有图: http://www.mitbbs.com/clubarticle_t/Mao_and_Deng/23678177.html
想起来,刚刚带回来时候最大的毛病就是没有声音。送到松下门市部修好的。我们还给那个老师傅写过感谢信。
看来我当年是白活了。
我们当年70年代末,看到过朝鲜的纪录片,看到过南斯拉夫的纪录片,也看到过美国西欧的纪录片。但是关于南朝鲜根本没有什么正面报道。被杀的朴正熙和上台的全斗焕都是宣传中的反面形象。我们的报纸和新闻联播从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中期看到南朝鲜学生示威的东西经常见。在中韩1992年建交以前,中国一直称其为“南朝鲜”。
邓小平复出后1978年访问朝鲜,还有一张金日成给他点烟的照片。82年还访问过朝鲜,是他的最后一次出国。胡耀邦1984年访问朝鲜。而这些人访问过韩国没有?
中国从70年代引进过不少朝鲜影视剧,一直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在改革开放初期引进的朝鲜影视剧,除了我一直津津乐道的《无名英雄》,还有电视连续剧《木兰花》,电影《我的儿子》(写继母关心儿子),到83年还看到电影《妙香山重逢》。
80年代初,小学还组织看过电影,是朝鲜少先队访华的文艺表演。
但是同时期中国引进过什么南朝鲜电影没有。一部也记不得。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后期,内部片可以看到日本的《啊海军》《军阀》《日本海大海战》《山本无十六》这种明显美化军国主义的片子(供批判用嘛)。但是即使内部片中我也记不得任何韩国的和吹嘘韩国的影片。
而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引进什么韩国的黑白电视显像管我不知道。但是从当时的成本和市场价格来说,黑白电视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期符合中国消费者的经济能力(文革后期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是结婚三大件),却是不争的事实。记得中国在70年代末,还从罗马尼亚进口过黑白电视,有些是大屏幕20和24的。
就算买了三星黑白显像管(80年代初后,大多数国内电视厂家都主要转向彩色电视。记得82年上海的金星已经开始做22寸彩电了,显然不是三星的黑白显像管),就是拯救了三星,就是拯救了南朝鲜反动政权?
不得不说,这个水平比晨枫这种学化工的差得不是一个档次。看看晨枫的文章比较一下。
左派的论调就是文革如何好啦之类,我问过家里老人,他是59年大学毕业生,他讲,66年文革开始以前,至少大城市老百姓生活是不错的,包括买自行车,手表之类的东西不需要票证啥的,后来文革了,啥都凭票了,难道这就是左派嘴里的“好”?
“没有他,中国人能吃饱?没有他,中国人能发财?没有他,中国人能发展?”他都快拯救全中国了。有什么污点责任啦?
他不就是踩着老毛,否定前三十年,来奠定自己的历史地位的吗?毛是祸害,人家拨乱反正,不是早已超过老毛的历史地位啦?
没有前三十年成就基础工业体系,没有前三十年普及识字,没有前三十年官民平等思想普及,没有前三十年自力更生,就靠造不如买,买不如租,就可以:
我真庆幸:他活在毛之后。毛打下的思想、物质的坚实基础没那么容易被推倒被铲光。不然,中国得被他改成什么样?非?菲?
用“非正常手段对付四人帮”,在你的语气里,竟然好象很光荣似的?假无奈真光荣着。当时政坛得多黑暗啊?人大里都是坏蛋啊?他才“必需”用黑暗手段宫变?第一段,你完全就在假想。“以他的威望”,他有什么威望啊?除了桥牌俱乐部,除了红二代,他在哪个人群里有威望啊?有威望还需要搞宫变啊?振臂一呼好咧。他的威望,是改开以后才得到的吧?在他死了以后才空前的吧?他是官倒的太祖,先富的太宗。
其实我也很想知道,邓到底有什么功?
搞改开吗?难道主席就不搞?跟苏联关系好,拉来了苏联多少好东西?后来跟美搞关系,难道就拉不来好东西了?70年代,是毛周搞来的化纤、化肥生产线吧?如果主席晚去二十年,中国会发展成啥样啊~~
邓不就是划了一个圈吗?在那个圈里,不就是血汗工厂,生产袜子裤子,用来换大飞机?
毛是公的代表,邓就是私的代表。他的改革不就是一个字:分。把公的分成私的。这个“分”字,也能创造财富?不过就是看看快挂果了,赶快改变分配方式:按劳分配改成按资本分配。当然,先得让一部分人拥有资本。这是红家族们千秋万代的大事,说邓是他们的祖宗不为过。
我听说过“你邓小平也有一个巢”,他还是搞强拆的鼻祖。我听说他平反的李井泉,他是饿死人的幕后。我听说过拖拉机。这么一个人,是从来不惮于流老百姓的血的。你是凭什么相信他一切为了老百姓?
无论是人品,还是经济上的指导思想,都无法说明这个人能干什么、有多伟大。他唯一的伟大之处,也许就是有胆量给主席定性。好笑吧:一个矮子,站在高个身边跳踉。真的,如果你离主席远一点,或者嘴巴闭紧一点,我倒也不会去比较二位。这不,高矮是一眼就能发现的啵~
当时,我家马路对面我一个同学家有个9寸的黑白电视机,夏天天热,就拿到外面看了,一开始,就10几个人在看,到了后来,人行道上都站满了人,马路也占了有半条,估计起码有7、80人,很多都是路过的人,自行车架在边上,好在那时候的汽车不多,晚上的马路跟广场似的。
当叛徒石五则出现时,我自以为是地说了这个叛徒叫石五BA,被一个大我好几岁的女生纠正,那字读“ZE”,还嘲笑了我一通,糗大了。
那时候的人的视力似乎出奇的好,一个9寸黑白的都能看的这么津津有味。
那时候看电视是很稀罕的事情,75、76年的时候,我一同学的父亲单位里有台黑白电视机,到了他父亲值班的时候,我们几个同学就会去他父亲的单位看电视,晚上的电视里一般就是放电影,我们通常会打个电话到电视台(有可能是广播电台)问是什么电影,几点开始。那时候的电话号码才4位数,114问号码。再空的无聊,就打117问时间,打电话也很稀奇。
我表哥在80年代中期买了个金星14寸的彩电,1000不到点,好象是998元,似乎没要票,后来因为大家的条件慢慢都好了,买的人多了,就难买了,要票,到88年抢购风起时到了最高潮,一张18寸的彩电票要600,黑市的18寸彩电一般是1800多元。
你周围的人的经济条件似乎都不错,能买20寸以上的。我记得18寸和20寸尽管才差2寸,但是价格相差很大,18寸的官价是1300多,20寸的就要上2000了,我的亲戚和同学家基本上都是买的18寸的。
我第一次看彩电是在79年,在我们这的一个大队部(现在应该叫村委会了吧)前的场子上,24寸,看的是《龙子太郎》,但是没看到开头,所以,后来公社礼堂放这个电影的时候,我就买了张票去看了个完整的。
我至今都没搞明白那个大队当时怎么就会有个24寸的大彩电,那时候的彩电,听说过最大的似乎就是24寸。
当时我们班有个女同学家比较NB,有两台电视机,一台黑白的,一台彩色的,不知道她家什么来头。我同桌的女同学家有台24寸的彩电,是她的“美国叔叔”带来的。
解读中国人均预期寿命:活得长不一定活得健康。
这篇文章可以一看。
如果上网放狗,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人均预期寿命也在80岁左右。
这个世界国家和地区的列表。
[URL=]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countries_by_life_expectancy
[/URL]
欧洲的这次闹经济危机的猪头几国里面,西班牙意大利希腊都排在欧洲经济的中流砥柱德国前面。墨西哥虽然经济比美国烂得多,但是数字比美国差不多,76 vs 78。俄罗斯不但低于前苏联国家中国力不如自己的格鲁吉亚,白俄罗斯,乌克兰,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后面,也排在朝鲜和蒙古后面。
决定人均预期寿命的还有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俄罗斯男人的酗酒问题,而南欧意大利希腊人的餐饮要比德国健康一些),气候,自然灾害等等。往往小国和地区可以把医疗设施建在比较集中的城市(事实上北京上海的人均预期寿命已经在80岁左右),幅员辽阔的国家要照顾到边远地区却是一个很大的麻烦。
也可能有些18寸的,主要看上去查别不是很大。
上海的金星82年左右有一个22寸的彩电,这个我记得比较清楚,应该还有小尺寸的。飞跃黑白电视时候比较出名,但是好象作彩电比较晚。
因为在上海,父母单位出国机会多,所以电器的改善好一点。同学里有的父母也是科研单位,有的有海外关系,有的过去是资本家,所以经济条件好点。个别经济条件差的,黑白看到80年代末,但是这个是很少数的。
送花 关闭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4 铢钱。1通宝=16铢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3。本帖花:1
http://www.laskerfoundation.org/awards/2011clinical.htm
当时中国很多的成就,因为要算到个人头上,所以都有争议。比如人工合成胰岛素,从开始是单位之间打架,到后来是个人之间打架。
总之,打架用的时间,烈度,写的资料,告状信,回忆录,和用的精力绝对比真正搞研究的时间长。只不过,国家不给这个拨经费,全是大家友情参与。
咱们是集体主义,英美是个人主义。
举个例,military里面,西方没有说给予集体几等功的说法,非常少见。只有,苏联有给予红旗啥啥部队的,近卫啥啥部队的。
咱们从班,到团,到临汾旅,有完整的集体授奖的办法。
英美给奖,一定就给个人,通吃。就为这,也没少打架。
人类的科学,甚至于一切成就,都是在打打闹闹中搞出来的。
其实不就一个奖,也没啥。最怕最怕就是借机兴风作浪。
哦,杯具了,不能显示
1966年前后中国援越达到高潮,直至1972年尼克松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