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历史】说起两王 -- 偶开天眼
其实王最开始的打算和司马光等旧党差异也不算太大,改革是当时的大势所趋,后来旧党的主力程颢、苏辙最开始都在那个制置三司条例司里干过,但是皇帝等不起,英宗年间是宋朝财政最困难的阶段,可以说皇帝都办不起丧事了(英宗是养子,仁宗在位时间长,得“人心”,丧葬费花的很多,到了英宗过世,国库见了底,东挪西凑,丧事减办,大概只花了仁宗不到三分之一的钱,这对一个刚成年的皇帝有多大的刺激),不拿那一套理财术出来,皇帝就用别人了。您再数数,中国历代理财出名的大臣,有几个是有好评的?这是儒家的最别扭的地方,一谈钱,君子们就都跑到一边去了;“君子远庖厨”是最虚伪的,要是有种就别吃肉。司马光在洛阳编书的时候可曾想过不拿薪水白干?没有新法派在那里刮钱,那些旧党君子的薪水从那里发呢
吕惠卿、章惇、曾布都是有点缺陷的人,但是都称为奸臣,也是过苛了,像章惇独相七年,四个儿子没有一个因此升官的,就这一点比张居正就强了不少。至于蔡京,就不说了,司马光废免役法的时候,不是还点名表扬过他吗?其实,蔡京不算是王安石提拔的,因为一是他年轻,他是熙宁年间的进士,比吕惠卿、章惇、曾布晚了一代,二是他和王有亲属关系,要避嫌(蔡京的弟弟蔡卞是王的女婿)
我是在想,抱着实践理想主义的想法最终失败不可避免,其实我最后想象的以教育来解决问题也是很理想化的想法……
不过这个高压不高压,还是要看跟谁比……如果一旦开始比……什么都可以算不上高压了……就比如六四事件算高压统治的表现吗?……
还不是为了继续推行自己的或者实现自己的理想化目标吗?
也许他是知道的,但是他本质上应该不是为了贵族阶级吧?……
就比如说收税,本质上是为了缩减贫富差距,可因为技术性的原因事实上背道而驰或者说给群众们背道而驰的感觉,这就能说收税是本质不对的吗?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改进技术,剥削自然
所以哥伦布的发现,美洲的资源和印第安人的劳力,还有后来的黑奴劳力,提供了西方崛起的初步能量,西方的成功在于,有了这些本钱,他们成功的实现了技术革命(但是技术革命也是在枪杆子的支持下完成的,没有对印度的殖民控制和暴力压榨,英国的纺织业革命可能要花更多的时间,英国人用直接而粗暴的方式把他们最大的竞争对手-印度纺织业摧毁了,马克思说,孟加拉的土地被印度织工的白骨覆盖了)
回到主帖的话题,你以为王安石是个善良的理想主义者?那就错了,作为一个现实的政治家,他也很希望用西夏和契丹的人头来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掠夺夏、辽的资源来改善中国的民生,收复汉唐旧疆是他说服皇帝的重要政策,所以他刮来的钱很大一部分都花到军备上了,这也是“君子”们批评他的原因
在熙宁年间,宋军击败吐蕃,夺取熙河地区,就是为了断西贼之右臂,这一军事行动在王的支持下顺利完成,为此皇帝赏了他一条玉带呢
老天其实很给宋朝面子,在元丰年间西夏发生内讧,夏主秉常密信求宋出兵,许诺割让黄河以南的全部土地为报偿,宋军为此五路伐夏,可惜.....惨败。原因很多,不过这五路没有总帅,你觉得能成功吗?不过宋代,你也不能指望皇帝放心的把20几万人马都交给一个人吧,那就不是宋朝了....
如果能就此一举灭夏,王安石变法也许能成功
两人根本不能比,王莽根本不按实际需要和规律办事
变法可以,要尊重实际情况,有需要变的就变
王安石的政治不管执行层面怎么样,设计层面还是很有针对性地,
王莽改制,就是瞎折腾。
五铢钱使用的本来就很好,绵延几百年的经典币值,他非要改。
复井田,改地名,改官名更是荒唐,现在出个襄樊改襄阳,大家都可以嘲讽几句,他把天下的地名翻来覆去的改,还有什么匈奴的玺和章的问题,也是图虚名招实祸,这是成熟政治家干的事么?
王莽是汉儒治国的悲剧,“必也正名乎”?汉儒两宗,齐学荒诞不经,鲁学复古迂腐,王莽朝的政治是处处散发着两者的味道。王莽篡汉得国的鼓吹手和依靠力量正是这帮人,把一个王朝玩垮的也正是这帮人!
史书上把罪责都让王莽一个人背了。
当然, 这与企业上报的利润规模没有全然的联系. 虽然也促进了假票的泛滥.
王莽要是不当皇帝,也不会发疯到那个地步。另外,汉朝的皇帝从武帝起专权的越来越厉害,也就疯的越来越厉害,这个和儒生倒是关系不大,象王莽篡权前面的那个哀帝,提拔自己的男宠为大司马,甚至准备让位,这种疯狂的动作都作的出来,王莽接着发疯到也没什么稀奇的了
双十百年纪念的凤凰节目中,何亮说,当这个政权让社会的精蝇阶层不高兴时,他就该结束了。
历史上大多数时间里,屁民是散沙,左右不了大格局的。
RT.
总感觉后世如明朝和本朝的专制非汉帝可比的。
当这个政权让社会的普通百姓生不如死的时候,他就会结束了
本朝其实已经很现代化了,起码你声言反对政府,不过是让你在班房里受教育,而不是灭九族,但是专制传统还是不变啊
食肉者都是这样认为的:只要蝇层就行了,所以WG是万恶的,提倡官绅一体服役的王安石等都是万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