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抛砖引玉录】关于抗战史若干细节问题(又开始更新了) -- 春秋的老胡
杨奎松教授的论文《关于平型关战斗的史实重建问题》为了给“整个战斗过程中被歼日军估计应有四五百人”这一句来一个自圆其说,写了以下的一段——
现在不能确认杨奎松教授会否知道,有这句“他们(指日军)死了五百人”的一段话出自《大公报》记者对于朱德的采访,但杨奎松教授一定看见了完整的原文究竟怎么说的。民国书籍刊登的这段采访记录——
结合有关的版本整理如下:
我们这次在平型关作战是一个大战,这次能胜利就是因为有群众,使敌人的侦探走不进来,等到我们绕到敌人后方,直到我们开火之前,他们还不知道,这完全是群众的力量。……我们又有二连人(注:有版本写作“三连人”)稀稀落落地分布(注:有版本写作“分掩”)开,阻止敌人的增援步(部)队来到,大战之后,我们死了四十人,他们死了五百人,这可以证明他们步兵的攻击力量不强。
朱德说“他们死了五百人”明显指打援作战的歼敌人数。杨奎松教授公然篡改为平型关一战的歼敌人数。杨奎松教授的论文里只单独引用“他们死了五百人”,连“他们”指“日军”都得用括号来标注。何至于需用括号来补充呢?原来稍稍完整引用,即已明晰展示“他们”指敌人的增援部队,并不笼统指平型关之战中的敌人。那样,断章取义和瞒天过海则办不到的了。结合采访记录的原文看起来,杨奎松教授这样的掐头去尾不单单显示了其确实“看懂”了原文,也显示其断章取义的“处心积虑”。
为了自圆其说,杨奎松教授又再次断章取义,把彭德怀发言之中的“只缴到不上一百条的完整的步枪”截取了当成歼敌“五百人”的佐证,却全然不顾彭德怀的原话究竟说了什么——
关于群众游击战,是从平型关战斗之后,更加认识到其重要性。平型关是一次完全的伏击战,是敌人事前完全没有想到的,但是,我们没有能俘获一个日本兵,只缴到不上一百条的完整步枪。敌兵将枪打碎,伤兵自杀。敌兵的这种顽强性,启发了我们的认识。如果不是群众发动起来,组织游击战,民众大家来打它,要想随便歼灭它,是不那样容易的。只有群众的力量,才能削弱敌军的顽强性,群众性的游击战,当时就强调的提了出来。这是斗争中的教训,可是,还有未能认识这些教训者。
————————————
历史学术论文之中进行这样恶劣的“引用”,倒确可以套用杨奎松教授批评别人的一句话来评价:“把立论建立在种种错抄误读的历史资料和历史真实的基础上,怕是如同把漂亮的建筑建在沙堆上一样……”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芦沟烽火连中原,抗日首战平型关。
自古兵家争要地,铁骑飞驰倒马关。
孤军浴血战犹酣,六郎碑前敌胆寒。
莫道我比先贤勇,长城头上鼓角欢。
网发杨奎松的那篇用这个标题《平型关之战:朱德称歼敌五百 彭德怀称缴枪未过百》,干脆把断章取义的部分当成“主旨”了。
06年发论文仍沿用这段断章取义的内容,其后几年还曾单独取用这部分继续发表的……
原来只是觉得杨奎松水平差,现在才知道他学品也有问题。
2到3个连,还稀稀落落地分布,居然打死500敌人。。。
八路自己每人有没有10发子弹啊,能消灭这么多敌人?
这段话和各种回忆录一样,都可以结合别的文献就细节进行甄别和考证,但论文中那样断章取义不得不说有学风的问题了……
打援的战果同样可以慢慢讨论,不过需注意本身这“我们死了四十人,他们死了五百人”的悬殊战损比(一比十二倍半),其实也作为了“这可以证明他们步兵的攻击力量不强”的论据。
他在文献引用上有这样的严重问题可不止这一例……
没看出来,总统宽恕则个。
此贴看过多日,今日忍不住劝导一下。鲁迅文章看过后觉得无多大问题,他讽刺的主要还是报纸的文风。对中国军队的战绩主要还是有点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罢了。话说回来,若日寇在东北时间再长点,“华北治安战”的主力也许就是满洲伪军了。这是有朝鲜人为例的。
慕名弄了一本此公的中国近代通史中的内战和危机来看。此公有无水平不好说,无史识是一定的,以致我看到一半不能完卷。古人写史还是说天下人如何如何(虽然实际是指天下士如何)。这位倒好,满纸知识分子感到满意如何如何,后来连这都说不过去了,部分知识分子满意就行了。这种史识能写出什么东西就可想而知了,当然要满纸去找“匪类”的不足,试想如果平型关大捷歼敌再少,都被当时认为是一次大捷(国方也不否认),更可见其他战场的不堪。
我是看杨教授一个讲座,关于毛主席与蒋介石人生成功方面的比较,我发觉他把完全不具可比性,或者差距不以道里计的事实罗列一块,还宣称没差别。。。
看后非常气愤,曾尝试写过万言书,讲毛主席与蒋介石人生经历的巨大差异。
看您这样打脸,以前对杨教授只能算是不敬重,现在则是要鄙视了。
真是不知金冲及这样的前辈,怎么与杨教授为伍,提携后辈也不能提携这种后辈。。。看杨教授写的关于《毛泽东传》的就评传,本来以为只是学术史观的差异,现在看来,未必。
没有带着先入为主的看法,但看了论文之后,那引用问题却让人震惊……
有一个计划:近期把这个考证写成正规的论文,年底前看看能否有地方发出来吧。
也很盼望兄台提出有关的意见和建议。
看着杨教授这等“大家”还可以招摇过市,搔首弄姿,真是竖子成名,更感叹像兄台这样扎实的风气之难得。
期待兄台的大作,多多问世,给我等曾经有志于学术的青年人一点不灭的希望。
治学,需严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