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为什么说《金陵十三钗》是烂片 -- 九霄环珮
不讲团结,把自己的敌人搞的多多的能成什么事。
如果楼上是认真的,我就是打酱油的;如果是搞笑的,那我是来捧场的
不管怎样,都可以搜索一下"中国宪兵 辟谣"
也没有美化倭寇的人性。
面对这样一部片子,除了专业影评人员和对历史非常了解的人,很多人都是在用心去看,而不是用大脑去分析。
张艺谋选择这个题材,这个故事,只要剧情和技术不出太大问题,都会造就巨大的反响。
不是因为他拍的好,而是因为每个看电影的人都知道南京大屠杀这个事情。情不自禁的就会被故事所感染,在这种状态下做出的评价,并不只是对片子的评价和对历史的评价,更多的是对南京大屠杀这个事件的感受。
换而言之这个片子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又揭了我们的伤口,它又让我们痛了一次,不管看没看片子的人,只要接触到这个话题,都会痛上一次。因为痛了,所以我们想起来没有能打的军队,没有强大的国家,一切是白瞎。
而且看这个片子,不如看看大家对这个片子的感受和反应:
1.有很多90后,开始恨日本鬼子,很多哈日的孩子说:“日本鬼子不是人,我喜欢日本文化,但是恨日本人”
2.少数jy开始暴漏出自己的后庭菊花,凡在weibo或者天涯上为日本鬼子辩护的一律被骂的狗血淋头
3.有很多对当年事件有所了解的人开始站出来说话weibo上转帖
4.还有很多不关心历史和政治的小网虫开始感慨“现在五毛五美分在网上对喷的生活真是来之不易”
没有哪种宣传方式能造成这么大的反响。考虑到这种反响,那么电影本身的瑕疵几乎可以忽略了。
lz的说法虽然有道理,但未免戾气太重,我的感觉是有记忆比没记忆好,痛比麻木好,想起比忘记好。
PS:真实是最难接受的东西,如果南京大屠杀的残忍真实的拍出来,变态程度绝对不亚于索多玛120天。
但是lz啊,你知道要有多重的口味才能的看完索多玛120天,看那种片都是些什么人啊。。。反正正常人肯定看不完。
这个片子是商业文化下的商业片,对此我想你们应该不会否认的。
一个片子是以商业为导向的,还是以思想和艺术为导向的,对此片来说,应该是一个很容易回答的问题。
支持该片的人的观点是,这个片不管如何,客观上提醒了人们日本人是强奸过中国人的,叫中国人勿忘国耻。片中确实有两位妓女被日军强奸,反抗,然后被杀。所以影片不能说一点点都没有反映历史,但是这个程度是远远不够的,实际上是疏远了历史真实。有些事情,你要不然不说,要说就该好好说。
其实要说强奸,抗战八年日军年年都在强奸,但是南京那会儿是一种人道主义灾难,性质从量变发生了质变。强奸,国军也有强奸共军的,有些情节也是很残忍的。所以,先奸后杀这种情节对于南京大屠杀只能说九牛一毛,远远不能反映历史性质。在该片中国军英勇无比,观众对此无比感动,可是如果换个片子反映国军强奸共军的,那么观众们是不是又突然仇恨国军呢?对日本侵略军的愤怒自然是合乎情理的,但是《金》所反映的东西和历史的体量是远远不相称的。
此片对历史反思的力度远远不够是一方面,光是如此,尚且可以谅解其能力问题,真正让人不齿的是另外一方面,即态度问题——制片方在选择《金陵十三钗》这种故事体现的心态“不正”。这种故事太过商业化了。该片的宣传就能看出制片人制作此片的主要目的:票房。从片名就能反映问题——隐指美女如云并且如有些网友指出的“阴淫”气氛。尽管片中情色内容实际上不多,但是制片人把观众忽悠进场,又不违反上级规定,那他们就算成功了。所以在情色上批评此片,不在于片中到底又多少实质性的情色或色情内容,而是该片从一开始就以这一点作为卖点来吸引观众入场。一个片子反映的问题是从制作到宣传到院线等等一系连商业链。所以不少拒绝观片的人完全有权利批评此片。以别人没有看片来质问别人批评的资格是没有道理的。
(这么说吧,一个片子的宣传片的社会覆盖面可能比正片还大,也就说,宣传片和相关宣传品面向社会排放的污染可能比正片还大。有些文艺作品,我只能用工业污染和人的臭p来比喻。)
现在的这些从事商业文化的人,这么说吧,“精”到骨子里了。那些强势的人知道怎样从观众腰包里掏银子,他们很了解大众心理的。相对他们,观众完全是弱势!
其实我看片之前就厌恶此片格调,我看的是枪版,我因在商场购物被送了两张票,当场就送给营业员了。我看此片出于偶然的研究心态。
我同意很多观众没有用大脑去看,是否用心去看我就不得而知了。没有大脑的心灵,那是什么心灵呢。
这个故事剧情有问题,造成了很大的争议,这也是一种反响吧。
我估计绝大多数观众去观片的动机不是准备去痛的,而是受到制片方的宣传鼓动。
另外,《金》片中的国军其实是很能打的。对于那些能自动忽略片中的虚假性并被深深感动的观众,我是比较钦佩的。
这种小孩是否具有普遍性尚且不谈,但是这种言论是很轻飘的,几乎难有什么真正的意义。我们反思历史,归根到底,也不是为了仇恨现在和今后的日本人,而是总结历史教训,不被人欺。一个民族即使100%都仇日,不真正总结历史教训,那也没用,还是可能再次受辱。所以重点不在于仇恨。人家张导也说了,拍这个片子不是为了仇恨。
3.有很多对当年事件有所了解的人开始站出来说话weibo上转帖
4.还有很多不关心历史和政治的小网虫开始感慨“现在五毛五美分在网上对喷的生活真是来之不易”
没有哪种宣传方式能造成这么大的反响。考虑到这种反响,那么电影本身的瑕疵几乎可以忽略了。
这些反响即使是成规模的,其意义如果在于骂战,那么还是和前文所述一样,也只是网络上的飞沫。
戾气太重?面对这样的历史和这样对历史的疏远和变形,一个人心态很难平和的。
记忆想起来是好,就怕想起来的和实际情况区别太大,走形得不成样子了。
索多玛120天我不了解,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我是了解的,照您这么说,进纪念馆的“都是要有多重的口味...都是些什么人啊...”
一代代的,承受力越来越低了。
但是大众是无辜的,喜欢此片的观众再怎么说也是好人,归根到底是文化弱势群体,而占据文化强势地位的影视制片群,才是我们需要睁大眼睛严防的对象。
是从另一种角度来看,而且异常清醒,所以花之。
有时候这样清醒的角度,容易曲高和寡。总的来说,我觉得无论出于何种原因,何种方式,只要能让我们想起,就可以了。
至于那些网上的言论,无论多么浅薄或者幼稚,终归是一种开始。比完全不知道亡国恨强。
PS: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我也去过,当时被震得疼到麻木,那种感觉如同从地狱走了一遭回来,看到纪念馆外蓝蓝的天,心里就像劫后余生。
其实纪念馆对于南京大屠杀里很多非常可怕(尤其是关于性虐的)的画面已经做了限制,很多图片没有放出来,因为纪念馆里还有很多小孩子,给他们留下阴影并不好,至少要到他们能承受的时候,再让他们了解。
但纪念馆的震撼之处在于真实,特别真实,虽然少了很多残忍的画面,但还是无比真实。
其实当时历史中很多残忍事件,拍出来之后,就会变成少数人猎奇的东西,您可以搜一下鼹鼠系列或者十大禁片,正常人反而看不了。
您说过人无法见到真实的。
唉,有些真实是正常人不能承受的,看了会疯的。
您说过人无法见到真实的。
唉,有些真实是正常人不能承受的,看了会疯的。
所以我提到艺术真实。那么对于南京大屠杀这个题材,怎样才能算做到艺术的真实,既在精神上尊重和符合历史,又在手法上不过于“拘泥”而失去艺术性,这就是真正考验一个艺术创作者的地方。对于南京大屠杀,我不好讲怎样创作最好,但是《金陵十三钗》那样的方式,我觉得很不好。
我感觉目前还没有能做到的艺术家,就算技术上能做到,在态度上也做不到,诞生如此的作品需要一个伟大而冷静的时代,现在这个时代明显不是。
唉,凡事很难完美,我对艺术的看法是不触动底线就行。我的底线是不能洗白日本鬼子。只要比这条线,就行。
商业电影有其自身规律和市场要求。电影导演首先要遵守的就是这个电影规律,而不是题材的历史真实。可以这么讲,你说的那个艺术真实现在并没有多少受众,原因很简单,为嘛现在要反思日本侵华战争呢?没看到很大的必要,大家忙的心思也不在这上面。有些事儿,是要等到时机成熟的,不是谁谁想想就能办到的。
人往往过于苛求!
有些人更甚!
看人也好,看物也好,看电影也罢,我认为应从整体下去分析。
《金陵十三钗》不算烂片,当然美化国军也可能的,但这个美化也是因为他们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整体中国男人的血性,而不只是国民党。
我们不必有过分的洁癖,比如:性洁癖、道德洁癖、政治洁癖等等。
还有人说:“垄断和保护结果就是五百国产片票房不及20多部进口大片 ,在中国内地,这些国产片都没有绝对优势,观众的选择也说明一些问题。
20多部进口大片里,我也看过不少,这些商业片里,好片还是很少!
虽然算不上好片,但我也不会一棍子打死,非好即烂地说他们是烂片。
电影和人一样,芸芸众生的我们绝大多数是平庸之人,不算是烂人!
佳片少,烂人也少!
12月26日
明妮·沃特林小姐,一个正直可爱的美国人。其实我还不知道她究竟是谁,她可能是以一个女教师的身份在领导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因为开始的时候她竭力反对在托付给她管理的大学礼堂里安置男性难民,后来人们终于说服了她,将男人和妇女姑娘分别安置在不同的楼层。我们的明妮,她经历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场景!她曾相信这些姑娘,像抱窝的老母鸡带小鸡那样保护着她们。当日本士兵的暴行变本加厉的时候,我亲眼看见她走在100多名女难民队伍的前列,带着她们走向大学难民收容所。现在日本人想到了一个奇特的主意,要建立一个军妓院。明妮吃惊地绞着双手,看着差役闯进了安置有成百上千个姑娘的大厅。要让明妮拱手交出姑娘,她是死也不会交出一个的。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红卍字会中一个我们熟知的受人尊敬的官员(我们一点不敢相信他竟然属于这类人)朝大厅里喊了几句好话,竟然有数量不少的年轻女难民(大家熟知的妓女)走了出来,她们对把自己安排到新的妓院里一点都不感到忧伤。明妮哑口无言!!1
这是拉贝日记里明确写的。虽然影片给了很多改动,但她们的确这么做过。这个基本情节是史实。历史上的确有这些姑娘站出来。你应该承认。
显然这些女难民受到了欺骗。到底是什么样的欺骗,这个不得而知,但是可以大致猜出来。
12月27日。日本人12月13日进城。该发生的都发生了。不断有难民进入,你以为她们消息闭塞到如此愚蠢的地步?如果她们以为事态不严重,你以为她们还会躲在那个大厅里跟那么多人挤在一起?以她们的职业,你以为她们会那么天真轻信?
日记作者毫不隐瞒对那个汉奸的鄙视,而且是意料之外的。
很多人其实和你想得类似,只不过没有问出来而已。物格兄很坦率。
我只提几个关键词:居安思危,忧患意识,以史为鉴。
中国历史上的王朝,都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唐明皇,宋徽宗,明嘉靖至万历,要说GDP那是蓬勃发展,文化事业表面上也蒸蒸日上,可怎么就突然折堕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