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民主和集权问题 -- 慧诚

共:💬526 🌺4429 🌵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6
下页 末页
家园 给你补充儒学研究的资料

为什么汉武时期董仲舒独尊儒术之后,古今儒家学者皆以治经史为己任。这个传统来自伏生九十传书。《尚书》是我国上古时代王室诰命、誓辞和追述古代史迹的著作汇编。相传为孔子编定。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将上古时期的尧舜一直到春秋时期的秦穆公时期的各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经过认真编选,挑选出100篇,这就是百篇《尚书》的由来。相传孔子编成《尚书》后,曾把它用作教育学生的教材。在儒家思想中,《尚书》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那么伏生传书为什么要注,起因是始皇帝焚书过程中,伏生于家中夹壁藏书。到汉惠帝四年,废除秦协书律,伏生掘开墙壁发现尚有29篇保存完好,其中就有后世称为书经的记载唐尧、虞舜、夏、商、周史典的《尚书》。故汉文帝遣晁错亲至伏生家中学习《尚书》。又因秦朝之后一统六国文字,汉代学者多已不知道前代文字,所以伏生在通过女儿转述《尚书》的时候以当时通行的秦篆注释,这就是今文《尚书》由来。后又传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了另一部《尚书》,是用先秦六国时的字体书写的,人们称之为古文《尚书》。古文《尚书》经过孔子后人孔安国的整理,篇目比今文《尚书》多16篇。西晋永嘉年间的战乱中,今、古文《尚书》全都散失了。东晋初年,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这部《尚书》共有58篇,包括今文《尚书》33篇、古文《尚书》25篇。现今流传两千多年的《尚书》,全都是根据梅赜所献的这个本子编修。

但是,我国宋、元、明、清的许多学者,都对梅赜所献的这本来历蹊跷的《尚书》产生疑问。一些学者认为“《尚书》唯今文传自伏生口诵者为真,古文出自孔壁中者尽为后儒伪作”,清代学者阎若璩还专门写了一本《古文尚书疏证》,系统论证古文《尚书》为伪作。直到最近清华简的发掘与研究,这终于给这个千余年来的儒家公案画了一个阶段性的结论:除了今文《尚书》之外,今传《尚书》其余各篇均为伪书。

话说到这里不厌其烦的介绍了,今文《尚书》的来由以及之后引起的分歧。是想表达这样的观点,其实早在汉朝之后,因如何解读儒家经卷定义作为国家治理指导思想的经义,这个治经史实际就是取得注释国家治理思想的话语权。所以到汉朝就已经有儒家的今文古文之争。自汉以降,每遇朝代更迭,遭逢文化典籍的散失,儒家各派各自的学说分歧更是与现实政治结合的越来越紧密。这里,和今文学者讲求实际的那种微言大义分不开。不客气的说,就是用囫囵的话套儒家典籍,加上自己解释服务与现实社会。这种注释儒家经义的实际用途,随着德主刑辅思想萌芽于西周,形成于春秋,理论化于汉代中期,法典化于唐朝,在中国古代法律思想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种德主刑辅,不仅体现在封建王朝时期所谓的慎刑于特定阶层与阶级,更体现在春秋决狱这样的法制传统之中。更在这样的知道思想下,发展出了与国家基本法典并行的地方宗族法。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亲亲相隐制度。举例,父母尊长犯法子女告发有罪,隐匿无过。而父母尊长告自己子女违法为大义灭亲隐匿无过。这里在制度安排中,起决定指导思想的就是儒家在封建社会倡导的依附于封建土地等级关系之上君臣父子阶级秩序的法律位序上。对这种基于儒家君臣父子指导思想下的阶级体系破坏的罪行,自北齐列重罪十条以来,皆作为国家法律不赦免之列。这里提破坏严重违背封建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的犯罪行为,为不道、不孝、恶逆、不敬。成语大逆不道,十恶不赦就是这样来的。这里作为补充,在上世纪日本战后,有长期被父亲奸占的女子奋起反抗杀了自己父亲,依照当时日本刑法规定,属于死罪不赦,其定罪法理就是演习自昭和法律改制中对古代法律的继承。这个继承就是继承自,唐永徽律,德主刑辅思想的第一部法典化的国家大法。

简单点说,治经史在历代学者而言。一旦,自己宗派的注释成为国家学说。不但可以一门显贵累世为官宦跻身权贵。更重要的是,这种注释权力直接指导者规范社会组织生活方方面面的各种标准。历代儒门,怎么不争怎么不治。都不过是托儒家学说夹带自己私货的之类了。

至近现代,西学东渐。西方文明挟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至此,浸润在儒家思想的知识分子不禁惊呼,此前年未有之巨变。这种巨变,不禁来自西方列强的侵略与掠夺。更来自于,中国在世界文明历史上,第一次从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思想意识形态,以及对自然科学与社会人文科学的认知第一次全面落后于一个强势文明。面对这样的挑战,中华文明在一次次耻辱的失败中不断的寻找自己的出路。在这样的摸索中,自五四之后以一种全面学习与接纳的姿态面对异质文明姿态,中国人总算走出救亡图存的阶段性达成了百年使命。在这个过程中,第一个被中国人,被这个国家和民族打倒的就是孔家店及其思想体系。这里原因有很多,也在这个过程冲,在救亡图存,全面追赶西方文明的进程中,被打倒的儒家,希望通过一种途径获得自己的新生。甚至有人寄希望回复到曾经的历史地位,至今这条路没有走通。

甘阳算是当代新儒家中和共产党体制契合的最默契的学者之一,他在儒学与现代——简论儒学与当代中国 一文中,提出这样的基本观点:认为力图从儒学中开辟出一条能顺应或者促进工业文明、商人精神、自然科学方法以及民主政治的种种努力未必是儒家最佳发展道路。(这种道路本身是否走的通姑且不论)并进一步把这个基本观点阐述为,这种所谓追求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如果局限在这类努力上的话,实际是一个“Pseudo——proposition”既伪命题。他进一步论述中,他把此类迎合现代标准的“usefulness”既从对社会是否实际有用观点恰恰脱离了儒家自身推崇的为己之学这个本意,实际抽空了儒家自身的独立价值。甘阳认为,儒家倒退到这种功利地步实际是对儒家的传统价值丧失信心。

话说到这里,我们不妨看一下甘阳批判的新儒家学者。比如,甘阳承接以赛亚柏林在《自由四论》中所论证方法论,以现代文明基础,不仅在中国从未有过,而且西方历史希中腊人、犹太人、罗马人中也从未有过。因此,他进一步论述,面对现代工业文明这种全新的文明形式。根本没有必要要求某一文化传统必须具备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以此来批驳熊十力的创新必依据其所有说。这也是,这里支持儒家秉承的主要主张。同样,甘阳认为,牟宗三力图从道德主体转出认知主体一边奠定自然科学在中国发展的基础,又从认知主体开出民主政治之道路,既道统之肯定,学统之开出,政统之连续。其方法论是黑格尔的实质统一,与儒家实质统一的结合。但是,西方已经总结黑格尔的方法论存在归约主义的错误。这种错误存在一种悖论。既以儒家理想道德价值观凌驾于各种价值观之上指导一切,安排一切同时把这种指导一切安排一切基于各种彼此不可归化的价值领域之中。这种所谓凌驾之上,实际是一种对现实中各种所谓主流价值观的默认,一种儒家惯有的顺从。这种顺从具体表现为,这里支持儒家的试图把基于西方意识形态的概念整合到自己的语境中来。举例来说,就是宁可大讲儒家的普世价值,却不敢提儒家的大同理想。这个就是甘阳批判的,实际失去自身信心的典范。

而甘阳自己的主张是什么呢,他把儒家的现代性定位在对现代社会各种矛盾冲突互补均衡与调配这个位置中。具体怎么做,甘阳2005年在清华大学发表的著名演讲“新时代的通三统”,提出孔夫子的传统,毛泽东的传统,以及邓小平的传统,是同一个中国历史文明连续统,中国的发展方向是“儒家社会主义”,在海内外引发重大反响,西方学者Daniel Bell等将甘阳的“儒家社会主义”提法命名为“左派儒学”,引起了全球范围的关注。2007年初甘阳在南韩一个国际学术会议上提交论文,提出“中国道路六十年”的概念,强调不应以新中国的前三十年否定后三十年,也不应以改革以来的后三十年否定前三十年,该文随后以“中国道路:三十年与六十年”发表于《读书》2007年6月号,这一“两个三十年连续”的观念目前已经成为思想界最重大的话题。2008年12月甘阳应邀做客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开讲“当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提出“第二次思想解放”即从对西方迷信和美国迷信中解放出来的观念,视频播出后引发巨大反响。

说白了,甘阳的路还是中国传统儒家试图以自己开创性的学说或者解释性学说,以独立学者的姿态跻身中国政治舞台开创一片新儒家的安身之所摆脱儒家及其学术研究中在社会中被边缘化后的立足存身之所。从某种角度上说,甘阳这个目的随着孔子学院的设立而获得成功。这种成功是基于契合甚至迎合,中国现实政治需要中必要的妥协产物。他只能解决儒家在现实中的生存延续,不能解决儒家究竟在现实社会中如何自立的问题。

你可以从我此前在本楼里的描述中,通过伊斯兰社会传统与现代化矛盾的类比,来阐述新儒家的困境。实际我在说,儒家的千年传承和伊斯兰教最类似的地方在于,儒家是现实的或者对比宗教存在而言他是入世的。这个入世存在于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组织生活的干预。儒家一日不实现这种干预,儒家就找不到自己的现实存在的价值。

反观本楼中对儒家推崇备至的那些人,不仅表现于于霍克海默尔所调侃的:传统本身必须被高唱,这一事实本身就表明——传统已经丧失了他的力量。更基于甘阳描述的那种,对儒家本身价值的独立存在失去了信心。这样的失去信心,不仅基于那种不知道儒家经史典籍的存在。更存在于一种对西方文明主观意识理解下的误读。这种误读,具体表现在很多推崇儒家的河友身上非常明显。这种表现就是,一而再的论述,西方文明之概念与基因中国古已有之。进而论述为,这种古已有之的东西我们早已凌驾在西方文明之上。甚至直接有人在本楼里表述为,我们有了凌驾在西方文明之上的文化,欠缺的只是科学文化技术。这样奇妙的误会实际来自晚清学者翻译过程中,习惯以中国典籍中对应一词的习惯,或者来自这些学者内心的骄傲甚至傲慢。

举例

共和取自《史记·周本纪》:“ 召公 、周公 二相行政,号曰‘共和’”

西方对应的共和一词来源于拉丁语respublica,意思是“公共事务”。共和制是指国家的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共和政体区别于君主政体,而且是作为君主政体的相对面而存在的。

那么在这里,不妨各位可以请教下支持儒家学说指导社会基本规范的人。认为我们已经有存在凌驾西方文明之上的思想或者意识形态为什么没有衍生出西方那种与君主制相对应的共和制。儒家基于共和制如何以治经史来入世。既儒家如何解释源于西方文明的共和体制。用儒家的,这里支持儒家学说的人用非西方的且凌驾于西方文明之上的中国文明解释与说明。

如果可以,我们来阐述在共和制的基础上阐述下民主。民主一词源于希腊字"demos",意为人民或者公民公众。其定义为: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从这个阐述上说,民主的在今天这个世界的主要表现形式主要为共和制。

那么在这里,不妨各位可以请教下支持儒家学说指导社会基本规范的人。认为我们已经有存在凌驾西方文明之上的思想或者意识形态为什么没有衍生出西方那种与君主制相对应的共和制。儒家基于共和制如何以治经史来入世。既儒家如何解释源于西方文明的共和制与其之上的民主制度。用儒家的,这里支持儒家学说的人用非西方的且凌驾于西方文明之上的中国文明解释与说明。

最后我们不妨用这里推崇儒家试图导入的儒家普世性来说说普世价值。普世一词源于希腊文oikoumene,意为“整个有人居住的世界”。目前,中文里的“普世价值”在拉丁文中对应Oecumenical value和Universal value。Oecumenical value来源于基督教会的普世教会运动(Oecumenical Movement),该运动兴起于19~20世纪间,其目的是为了协调世界各地基督教内部各派别的关系,形成统一的传教活动,该运动鼓吹教会的普世性,主张“教会一家”,终止基督教各大教派及各大宗教的对立,提倡相互间的对话,建设“以自由、和平、正义为基础”的“大社会”。从Oecumenical中,又衍生出普世主义Oecumenism,指各教会(专指基督教)之间的教义统一运动。 在经过19世纪末,梵蒂冈第一次大公会议失败之后。在反思两次世界大战的基础上,罗马教廷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重整西方自威斯特法利亚条约体系缔结以来为核心的世俗社会体制全面重组的契机。果断召开了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在这次会议中教廷不仅最大限度解决的导致第一次会议失败的分歧。还在基于,对世界各大宗教与传统文化(包括对儒家文化的整合)的整合中创制了今天我们熟悉的普世价值概念。鉴于,基督教文明与西方文明的息息相关,在美苏争霸的冷战过程中。世俗的美国,基于本国与西方文明的传统,直接对这个教会创制的普世价值采取了拿来主义的态度。白其中概念转换为,我们今天熟悉的关于美式普世价值的基本论述:既基于西方文明的自由、民主以及人权的定义,在全人类社会行为规范的普遍适用性。

那么在这里,不妨各位可以请教下支持儒家学说指导社会基本规范的人。认为我们已经有存在凌驾西方文明之上的思想或者意识形态为什么没有衍生出西方那种与君主制相对应的共和制。儒家基于共和制如何以治经史来入世。既儒家如何解释源于西方文明的共和制度与在此之上的民主制度及其在现实中作为西方民主今日之指导的普世价值观。用儒家的,这里支持儒家学说的人用非西方的且凌驾于西方文明之上的中国文明解释与说明。

在这里,为了避免那种基于自己自古老子天下第一的自我价值实现中的西方文明阐述混淆视听。这里要引入几个在西方文明中重要的词汇。及其在西方价值体系内起的作用,例如:Trinity。

英文Trinity(三位一体)不是好的用词,因为Trinity只强调神的三个位格,而未能强调三个位格的合一。德文Dreieinigkeit(three-oneness)则能较为准确地表达出三位一体的观念。正确的定义必须能说明,三位一体中三个位格的独立与平等,也能说明三个位格的合一。英文有另一个字Triunity,是可以较为恰当地表达这个教义的。其实,就理解基督教文明而言,三位一体是基础中的基础。但是这个基础非常难以在中文典籍里找到准确的对应。这里基于篇幅,不可能在解释三位一体教义本身来说明三为一体是什么。(想了解的除了百度和谷歌外可以直接读圣奥古斯丁的 论三位一体)但是,在拉丁语中三位一体中我们中文中暂时定义为格的原文,词源就是希腊语中的逻辑。而这里包含的西方文明的传承本身的历史脉络就是,有关三位一体说的看法在基督教的早期曾有过长期而极端激烈的争论。早在公元1世纪里,有关圣子的性质问题导致了伊比奥尼教派和诺斯替教派的互相对立的两种异端。到了该世纪末,这两种异端都被第四福音书的作者圣约翰所驳倒,他用基督教的观点解释了柏拉图的宇宙论:他解释说,耶稣基督就是柏拉图所谓的逻各斯,或理智的化身,而这理智对于上帝则是与生俱来的。公元313年的“米兰敕令”使基督教恢复了平静和安宁。之后,有关三位一体的论争又复活了,并且这种宗教纷争的火焰也迅速从学术界传到教士中,传到人民中,传到罗马帝国各省--包括巴勒斯坦和埃及。在多年的争论之后,圣父圣子同体的学说在具有最高权威的尼西亚会议上得到了确认,后来希腊、拉丁、东方以及新教的教会都一致同意它是基督教的根本信条。而对应这些教义分歧的背后,是罗马的内乱和罗马最终被野蛮人攻克带来的震撼。圣奥古斯丁的 《论三位一体》写作就始于罗马教义争议背后的政治斗争。而公元410年罗马被哥特人攻克之后,在公元413年圣奥古斯丁还写作了《上帝之城》,以上帝之城代替曾经罗马人心中的信仰——永恒之城罗马。这里可以看到西方文明中,那个建立前年帝国的夙愿的历史脉络。不理解这个上帝之城及其背后的千年帝国理念,不会明白普世价值的指向。

同样,最早阐述三位一体政治思想的是孟德斯鸠。他主张下的三权分立对应的是,国王之下的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在这个阐述下,出现了一个异端。这个异端就是推崇绝对三权分立的美式民主模板。这个对于美国开国者来说这样背离宗教教义的行为并不算出格,因为那些美国的国父本身遵从的教义对罗马教廷而言就是异端。这样的异端,延伸到今日就是美国在冷战中对罗马的教廷提出的普世价值的再次拿来并自己表述把宗教理念的普世价值阐述为世俗意义的政治理念。

在这里我们回归现实西方政治现实一个重要基础,马基雅维利。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基雅维利重塑了整个西方国家理念。这样的重塑不仅仅是基于世俗国家利益的需要凌驾于意识形态之上的具体指导。还在于,这种指导思想下一个在马基雅维利本身表述中就显得含混的概念:Virtu。这个词有时在君主论中处理与邪恶对立的道德或者善良品质。但是,在论述中更多的转述为能力、技能、能量、决心、力量、活力、勇气或者坚毅。至少有关马基雅维利研究

表面,Virtu至少存在十种意义上的用法。甚至在具体阐述中,Virtu是公然违背公共道德基本原则的。对于此,研究者揶揄的说,Virtu在这里既是不是违背基本道德的也最起码是对公众判断力的愚弄。这里就涉及对马基雅维利批判的一个论述:即君主可以为达目的不惜欺骗。而Virtu在国内多数翻译就是德行,新君主的德行。

话说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源于基督教三位一体理念下的,三权分立如何成为现代共和体制的基本制度框架。同时在这个框架里,我们现在熟悉的现代西方国家,如何以践踏各种文明基本道德准备的方式实现其利益同时还如此煞有其事的振振有词。这个,如果脱离基督教价值观,及其实践。以及现今依旧以为西方世俗国家基本指导的马基雅维利式的Virtu。对西方文明价值观的基本理解,脱离这些在中国文明里找不到具体对应的词汇和概念。解读西方文明,基本是盲人摸象。

西方文明及其制度,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历史性进步我们有目共睹。西方文明及其指导思想下给当今世界各国带来的矛盾和问题,我们感同身受。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一味的站在西方中心论的语境中寻找自己的本国家本民族的定位不仅不可取而且更多的是接受其弊多过其利。同样,那种试图不加区别的把自身传统文明嫁接在西方文明成果上的自以为是,在现实的尝试中也是走不通的。尤其是现在作为世俗社会各种规范基本指导的,不是宗教理念,也不是什么传统道德。而是,基于现代社会各种利益关系认知上的科学发现及其价值观与方法论。有人把儒家文明凌驾在西方文明之上的同时,很勉强的成为我们仅仅在科学技术上落后于西方文明。这恰恰是对现代社会理解的本末倒置。

有人说我们领先于世界2000年。这个说法有点牵强,实际点说我们全面领先世界,是在唐朝之后到明朝及清朝中期。即使在这个有人自诩我们领先的文明时期。对我们文明发展的重大物质基础推进,往往是整合了外来文明成果的。比如,道藏成就于大藏之后。比如,占城稻在中国的推广。再比如,来自南美的烟叶、玉米、马铃薯以及西红柿,还有诸多生物种群在中国的改良对人口增长的促进。我们可以看到,每次中华文明在历史进程中积极的拥抱外来文明的时刻,之后就是中华文明走向历史新辉煌阶段的时代。这种拥抱和学习,本身并不是中华文明固有的独立特质。即使在我们今天看来还在传统与现代化之中寻求生机的伊斯兰文明,他们的先知穆罕穆德说过:去求职吧哪怕远在中国。那个时期的阿拉伯人,不仅在哈伦与马蒙的智慧宫里保存了希腊罗马智慧的种子。(比如亚里斯多德全集,就是通过翻译阿语本转译于欧洲的)与孟德斯鸠同为法国启蒙运动先驱的伏尔泰,在他的《风俗论》中对中国当时的官僚制度赞叹备至。同样开狂飙突进运动的先驱之一歌德,把《赵氏孤儿》引入德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正如马克思韦伯在自己说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里阐述的那样,西方文明集当时世界各国文明精粹于一身,然后创制出自身独有的优势。

在过去两千多年中,那个有人自诩的我们领先于世界的历史阶段里。我们直到民国末年,人均寿命始终没有越过35岁的关口。而在1900年后,工业文明全面爆发之后不到50年,工业化国家创造的物质财富总量已经超过此前人类本文明阶段所有物质财富的总和。诸如天花、疟疾、鼠疫、血吸虫症等各种肆虐人类社会数千年的大规模传染病在科学与技术开始普遍惠及多数人的时候。人口的增长上限,生命的极限,包括婴儿死亡率这样的文明标准指标,在二战后对比此前人类社会有一个显著的提高。虽然,这带来的对此准备不足的各国在养老社会体制上的制度性缺陷。但是,我们在两千年来领先世界时代没有做到的事情,我们在进入二战后的现代科学文明高速的发展时代看起来好像轻而易举的做到了。好一个,仅仅在科学技术上的落后。

那么为什么在今天,那些儒家的推崇者,会把我们自己曾经的过去判定为在今天远远超越于今天的西方文明之上这种自负或者自大从何而来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那个随着帝制一起在孔家店被打倒前尽管领先了世界各个文明两千年——自诩的。但是,即使到那个时代结束,我们的识字率始终在35%徘徊。也许你要说,限于这样和那样的原因,尤其是生产力的不足,识字率始终无法提高。那么,我对比同样汲取中国儒家文明的日本文化来说,在德川时代,幕府在开国之前,识字率普及到近80%。识字率的普及,对于日本民众迅速转换思想,跟上时代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到明治末期,日本识字率已经接近100%。曾经有学者提过,掌握工业化的基础在于通过简单读文识字掌握工业操作规范的工人数量的普及。而这个工人数量的普及,和识字率有着正比例关系。曾经有人讨论过印度发展模式下走精英世界经理模式的道路如何先进,并为我们在此之上的欠缺暗叹不已。(延伸出的是印度民主追赶论)但是,在我们为我们放弃所谓精英教育模式之前。启动印度全面经济改革的拉甘地很早就阐明了,他给印度做的选择根源在哪里。印度已经错过了工业化,印度不能错过信息化,印度只能跳过工业化发展信息化。在2000年,印度软件产值是中国软件产值数十倍的时候,印度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对比开始方兴未艾。到今天,十年后。中国软件生产总值,从弱小到依靠自身工业化发展,已经接近印度软件总产值的五倍。而现在,看到中国的成长,印度开始重新开始自己工业化的脚步。但是这一步依旧启动的无比艰难,到今天为止,印度识字率还在50%徘徊。对比印度曾经精英式的自诩和今天的再追赶工业化脚步。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怎么解决现实问题,追赶对手,甚至打败对手,靠阿Q精神,没有用。

曾经有一个文明,领先世界各大文明三千年。美尼斯石板记录了第一个统一上下埃及的法老美尼斯曾经的辉煌,那是公元前3100年。距今5100多年,比我们自诩的5000年文明史还要长一些。在此前近千年,埃及文明已经发展出了可以被称为文明四要素的城市、国家体制、文字以及金属工具。在此后尼罗河养育下的埃及人发展出了当时无可匹敌的灿烂文明。埃及的纸莎草,横越数千年依旧给我们留下了在时间长河中仿佛亘古不变的埃及文字的烙印。金字塔,阿布辛拜勒神庙前的阳光还有卢克索神庙的廊柱群,对于他们的建造中应用的各种技术我们至今还不能有所了解。埃及还发明了最早的啤酒,最早的面包。埃及的医学成就,让我们在今天女人们还可以受惠于埃及人开始美容发现。这样的文明至今给我们带来的无数的谜团去一探究竟。埃及的尼罗河文明,不仅衍生出了最早的几何学,还通过毕达哥拉斯(毕达哥拉斯的五芒星崇拜,源自埃及的努特女神崇拜,努特是埃及的天空女神她的象征数字就是五【努特常见于法老墓室或者神庙的穹顶,张开羽翼护卫众神和法老的就是努特。这个形象后来在基督教文明中形象为张开羽翼的守护天使】)在天文与数学上的传承给希腊文明注入难以磨灭的痕迹。到埃及最后一个王朝灭亡迁徙,尼罗河赐予的谷物提供了整个罗马地中海世界的繁荣。在罗马灭亡后,在基督教狂信者来临前,来自古希腊罗马世界的学者们在亚历山大固守着自己最后的精神家园。即使如此,源自埃及的伊西斯崇拜其精神及其理念,在基督教崛起的过程中被传承为圣母崇拜得以存续。在埃及人领先世界的3100年中,曾经在这段历史中泛起过瞬间的宗教变革波澜:埃赫那吞宗教改革,最终影响通过今天遍及世界的各大一神教功成名就。那么埃及呢?

今天的埃及,他们的50%以上的外汇收入来自旅游。来自对埃及古老文明敬仰或者仅仅出于好奇慕名而来的游客们。埃及,今天60%的谷物仰赖进口。埃及,在今天是一个用简单工业品就可以交换各种旅游商品的国度。(我同学在1998年用一包白猫洗衣粉交换了十张埃及纸莎草工艺画,回来后每张卖到50-120人民币)而那些可以自诩领先世界3000多年的古埃及人后裔呢。是的,最近关于他们的报道是。埃及信仰基督教的少数族裔和信仰伊斯兰教的族裔爆发流血冲突。是的,这些少数族裔就是那曾经固守古老埃及文明亘古不变三千年之久知道最后灭亡的古埃及人的后裔。

是的古埃及人曾经在铭文这样说。记住我的名字,我既永生。古埃及的文明一切围绕着死亡与重生。从现代技术而言,那些集中在古埃及圣牛神墓中的埃及历代法老的木乃伊,包括那些在三千年前甚至四千年前就赫赫有名的法老,拉美西斯一世,拉美西斯二世(古埃及帝国最有名的法老),图特摩斯一世,图特摩斯三世(古埃及版图最大疆域的开拓者),哈蒙谢普苏特(古埃及唯一的女法老和同年图特摩斯三世共同执政)。我们通过他们的木乃伊,可以通过现代基因基础复活他们,使他们获得重生。从这个角度说,埃及人依旧在观念与认知上领先了世界五千年。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在畅游尼罗河上下埃及的时候顺路以猎奇的心态拜访下那些古埃及人的后裔。虽然,我们可能难免有一种遗憾。一种类似今天,我们同样畅游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时候,那种以文化保护的名义——以游客的身份观看兴高采烈的原住民--用自己自豪的原住民舞蹈——欢乐的歌唱自己为傲的原住民古老歌曲(如今在新西兰毛利语都是英语注音及注释)——那种豁然以为看到了毛利人传统文化真髓的畅快淋漓。

(完)

通宝推:天涯睡客,天涯无,玄米茶,密支那,弦音醉舸,非吾有,大井故事,天地人和,被明月兮佩宝璐,真理,diamond,rentg,拈花虎,龙战于野,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调整时差
家园 谢谢葡萄的资料

我本科的时候选了一门关于儒家的课,当时比较喜欢,也因此读了四书的大部分篇章。那种文言文所具备的模糊,当时曾给我一种自我注解的认同感。把自己的人生感悟用古人的言语重述一遍,仿佛自己神交古人,俨然跻身“君子”行列。但是出来和人交往多了就感觉"君子"“小人”之辩与社会中的平等论交精神不符,对实际事务的解释用“微言大义”的风格来概括更是害人不浅。还看到一些人居然认真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洗地而不知自新。虽然出于一度的民族主义立场我希望传统的复兴,现在看着这些只好放弃了。新中国是一个全新的文明,这个文明只能用今后经过充分讨论的新思想来注释了。

家园 法西斯词源来自罗马习俗

专指一种挞棍束。由执政官的随从持有。当执政官根据法律处罚罪大恶极的人时,就下令解开法西斯。在十二根挞棍抽打被惩罚者导致断裂后,用挞棍束中最后剩下的斧子砍下被惩罚者的头颅。这是执政官特有的暴力特权。

家园 很多人说中国的传统是人与人的不平等,实在令人叹息!

在中国鄙视自己崇拜西方的人最重要的问题是对西方的了解太少。

贵族和贱民:话说中西方古代文明的公平正义

(先说说西方的贵族和层级制度):

贵族的起源:战争和征服。

人类文明最早的团体就是部落,部落最重要的事情是保护自己,并争夺地盘。这就是战争——这跟狮群抢夺地盘是一样的。(文明的发展是提升自己,超越动物性)。在战争中取胜的一方获得对手的地盘,并把对手作为自己的奴隶和奴仆。这就是所谓贵族。

从语言来分析。我们今天听到贵族,觉得很了不起,很高尚。然而实际上,贵族体现人类的野蛮性和动物性的一面。从阴阳相生,无阴则无阳的角度来看,叫做有贵必有贱,有奴隶主,那是因为有奴隶;有贵族,那是因为有贱民[q1] 。因此,废除和超越贵族制度的意义可以被解释为消灭了奴隶和贱民制度。无贵族则无贱民。现在很多中国人还为西方的贵族制度唏嘘不已,欣赏贵族的余晖,他们不知道那过去的光环下面的阴影。

中国文化很早就推翻了贵族制度,意味着什么?中国很早就消灭了贱民制。

而西方则一直到18世纪才推翻了贵族制,美国到19世纪从废除野蛮奴隶制度。也就是说,中国比西方提前两千年就废除了以血缘为基础的贱民制度。中国的文明开化,公平正义的观念的兴起远远早于西方。

西方是贵族传统,从最早希腊罗马源头,血统就是人生第一大事,一切都是建立在血统之上的,一个人是贵族还是平民或者是奴隶,大部分是出生来决定,而且它是决定性的,一般来说无法通过个人的努力来改变。无论是雅典还是斯巴达都是如此,贵族封建制度一直延续到法国大革命,在欧洲大陆才逐渐被打破,其影响(包括制度性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英国的贵族是世袭的。如果有人看过《追忆逝水年华》,就会发现,在毁灭贵族制度最彻底的法国,直到二十世纪,贵族血统依然具有重要作用。甚至到今天,一位拥有贵族姓氏的人,会更容易找到工作和晋升,因为一个姓就升官,这对于中国来说简直不可想象,然而在号称平等的欧洲,这就是现实。

贵族社会对于欧洲文明的影响:

1, 传统的保留,血统是不会改变的,无论这个家族的头领是否犯罪,是否白痴,都不影响贵族地位,因此这个家族可以长久的保持。中国人担心官二代,富二代。实际上欧洲西方人一般都是贵十代,贵二十代。其优点是:保持传统,不会轻易断裂。所以我们会发现,从整体而言,西方从精神上对传统是很重视的,他们的好古精神超过中国。在巴黎,两百年的旧房比两年的新房卖得贵,这在我们是不可想象的。

2, 重视贵族教育,但是无法依然无法保持其素质。为了保持或提高贵族的素质,提供足够的管理和军事人才(中世纪欧洲几乎没有一天不打仗),对贵族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文化教育是在十字军东征和文艺复兴以后,在此之前,贵族也多半是文盲)。但是这只是延缓了贵族素质的滑坡,绝大多数人,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都是追求安逸和享乐的;只有施加一定的压力,才会奋发图强,话说有压力才有动力。贵族因为血统就保证了其基本权力和权利,因此缺乏压力和动力,不可避免导致素质水平的下降。在法国大革命前夜,贵族中是大量的文盲,军事素质更是一塌糊涂。中国清朝的八旗就是典型,清朝由于特殊民族问题,在中国原有制度上,为八旗子弟提供了终生生活保证。但是,无论皇帝多么重视培养,教育,敦促他们训练和学习,最终还是彻底腐化堕落。从骁勇善战的骑兵变成连土匪都打不过的老爷兵。贵族制度最大的问题,就是统治阶层的腐化堕落,而且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除非被异族征服,换一批贵族。

3, 与此相应,底层民众也几乎没有上升的可能,他们生下来就是下等人,无论他们如何拼搏奋斗,也不可能改变这一处境。唯一的办法就是接受现实,忍耐,希望在天国中获得永福。这样就导致整个底层民众也缺乏上进心,不努力,混口饭吃就OK了。这一形势在资产阶级兴起和革命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变化。所谓“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所针对就是贵族制,这不光是经济问题,不能用完全用经济来解释,要站在文明的高度,用文明来解释。用公平进取的文明取代的贵族的文明,用个人素质差异决定的社会分层代替了血统的分层。然而,我们要知道,他们比中国文明落后了两千年。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到了十八世纪,法国大革命通过血腥的大屠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q2] 在春秋战国以后就解决了。我们整整领先两千年!

4, 这个第4点本来应该放在第1点,因为它是最重要的。就是贵族=封建,封建=贵族。中国从秦朝就不存在封建制度,所以千万不能用中国古代社会套用在对西方的理解上(不知多少中西政治、历史和社会学家被这个错误的翻译统统带到沟里去了——翻译责任重大啊,流汗中!)封建是一种分裂不统一的状态。它意味着什么呢?组织的无序化,没有效率,社会缺乏凝聚力,也就是说一盘散沙。结果就是欧洲连年征战,可以说没有一天无战争,整个欧洲就在无休止的战乱、饥荒中度过了一千年痛苦的中世纪。从地理环境上看,欧洲对于农业文明来说,自然条件极为优越,平原很多,冲击平原的土质很好,山地不多,而且有大西洋暖流,降雨充沛,河流密布。气候不冷不热,法国相比中国,真可算是冬暖夏凉。但是他们却在几乎两千年的时间中经常被饥荒困扰。这就是整个欧洲缺乏行动组织力量,无法对灾荒加以合理的控制。在欧洲的精英心中,做梦都想统一。但是他们缺乏整合欧洲的文化和文明,他们的文明程度太低了。像中国那样,长期保持一千万平方公里土地,把几千万甚至上亿的多民族,多宗教的人口捏合在一起,他们的文明程度根本就没有这个能力。在古代欧洲(中世纪以前),他们的文明组织能力只能管理一个城邦,一块封建领地(fief),超出这一范围,他们就彻底无能为力。有人可能会提出罗马帝国来加以反驳,这是可以想见的。罗马帝国,之所以叫做罗马帝国,而不叫做地中海帝国,也不叫做欧洲帝国,而叫做罗马帝国。而中国,从来不叫做长安帝国,也从来没有北京帝国。这个名词的差异绝对不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罗马帝国,无论它扩张到多么大,它只是罗马而已,它的真正组成者是罗马人,除此之外的人口,无论有多少,无论是不是几千万,他们都只是被征服者,而不是真正的罗马人。也就是说,即使罗马征服了欧亚非三个大陆的土地,它依然只是一个城邦国家,它的真正的统一体只有罗马那么大!因此,罗马没有多少人,他们的文明程度不足以让他们把被征服的土地变成罗马的土地,更没有能力把那么多人整合为一体的罗马人。那只是殖民地和被征服者而已,而不是罗马,他们从来就不是一个整体。这就是为什么,当罗马分裂之后,欧洲多少雄才伟略的君主和精英试图恢复罗马的光荣,重建一个伟大的罗马,这个努力历经千年,最终而已无法成功。因为本来就不存在欧洲的罗马,只有一个城邦加上很多殖民地的罗马[q3] 。

5, 与很多人想象的完全不同的是,欧洲直到现在也不是一个“公平“的社会,贵族制的影响至今犹存,虽然欧洲的宪法和法律制度都保证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事实上,从最后的结果看,他们是不平等的,这不是法律条文能够解决的,这是几千年的文明造成的,影响到现在。以法国为例,法国社会的阶层体现了明显的”自我重复“特征,上层和下层之间交流很少,也就是说,在上层统治层中,尤其是最顶层(部长以上这一层级),出身贫寒的人非常少,虽然在法律上他们没有规定平民不能走上去,但是在现实中,这却非常难,比中国更加困难。在中国,出身普通百姓的部长,院士,甚至最高领导人胡和温都出身于普通人家庭。也有普通工人通过后来的努力成为北京市长的例子。而且从文化上来说,我们从不排斥通过合法途径取得成功,进入上层的人和事例,并且会赞赏有加,树为年轻人的典范。

以法国精英教育为例,谈谈法国的隐形贵族制:

法国的大学体制是分为精英高等学院(grandes écoles)和普通大学两个系列,普通大学基本上就是用来培养一般的技术人才,本科生人数众多,教育资源不足,按照法国的制度,只要通过中学毕业考试,就可以自由选择任何一所普通大学。还有另外一个高等学院的系列,著名的高师和综合技术学校就属于精英学院系列,这些学院占有充分的学术、经济和教育资源,全法国顶尖的教授,而且学校从不缺钱,校长由总统亲自任命。但是它们的学生人数非常少,著名的高师每年仅仅招收100名学生,从本科开始就是导师制,他们的本科生比一般的博士生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而且从入学开始就属于公务员,发工资,实际上,对于法国来说,国家的未来就交给他们了,法国的政府高官和大型企业的领导层充斥着精英学院的毕业生。这些学校有单独的入学考试,在中学生取得毕业文凭之后,要读预科,才有可能考上精英学院。有人会反驳说:人人都可以考上精英学院成为精英啊,有什么不公平呢?从制度上说,精英学院并不排斥任何阶层的学生。但是实际上,精英学院的学生表现出严重的阶层自我复制特征:爷爷,父亲和儿孙都毕业于精英学院,这是为什么呢?两个原因:精英学院从制度设计上就把入学考试与普通中学教育脱钩,它的入学考试很难,考察范围超过普通的中学教材。所以,如果只是在普通中学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也难以考上高师这样的名校;在这种情况下,家庭教育就成为关键,由于法国没有努力进取,自强不息的文化传统(贵族文明造成的),因此普通下层家庭极少为子女单独补习功课,请家教,也并不期待和鼓励自己的孩子以精英学院为目标。在法国有一本非常流行的漫画,titeuf,主人公调皮捣蛋,不爱学习,却成为小学生的偶像。试想,在这样文化环境中,下层家庭的孩子难以真正出头,走入高层;而高层家庭,因为本身的文化水平高,而且对子女有所期待,他们会让孩子进入高水平的私立中学或者请家教(或者他们自己也有能力培训和指导子女),最后的结果就是,高层家庭的孩子就占据了精英学院的校园,随后,他们就占据政府高层和大型企业董事会,占据各个部长的席位。也就是说,法国的高层家族会努力占据高层,而底层家庭会安于底层。这样的话,就造成了社会阶层不断的自我复制。另外就是具体的人性心理:在欧美,暴发户在文化圈受到系统性排斥。出身是进入某些圈子的必要门槛,在某些最顶级的社交圈,姓氏依然是极为宝贵的财富。这一点,对于中国来说是完全不可理喻的,难道姓杨的就比姓张的好混,有这回事?欧洲就是如此。

下面谈谈中国的层级制度:

前面说到中国的层级制度。中国的贵族制度从春秋战国就逐渐受到挑战,而且中国也不存在大规模的奴隶制度(从这一点就能看出中华文明的优秀)。秦朝以后,中国就不再是封建贵族制度(对封建的错误翻译害死人啊),孔夫子就是完成非贵族文化和制度的先驱和集大成者。儒家文化正式奠基。

儒家在政治上的伦理要求是:德行第一,德才兼备,唯才是举(当然这一观念也是经历相当长的时间才被普遍采纳和实施)。简单说,就是以人的素质作为他是否应当处于社会领导层的标准。现在看起来,这个话太普通,太平常了,太八股了。但是放在两千多年前的世界文明版图上,你会发现,这简直是是石破天惊,不可思议。全世界其他所有地方,血统都还是人生最宝贵之物第一,唯有中国,废除了血统制,任人唯贤。西方人明白这句话,要等到两千年后,才整明白。中国用推荐加考试选拔的方式解决了两大问题:

1,为上层社会管理层提供足够的文化精英,管理人才,人才的挑选余地很大;

2,形成社会上下层的交流。实际上,这一意义绝不亚于第一个层面,因为所谓上下层交流,在功利层面上,为下层人提供了上升的通道,激发起人的上进心,努力,勤奋,就可以改变人生命运,成为上层人;在伦理意义上,一个人可以通过努力成为社会责任的承担者,为社会做出贡献,这是范仲淹这样的读书人终生的理想,所以中国人才能提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与此同时,对于上层社会,它起到了及时清理垃圾的作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即使朝廷有庇荫,但是如果上层的家庭子女不上进,不努力,很快还是会下来,所以有这样的说法:三代乘风,方为世家,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祖宗再了不起,子孙不努力,还是完蛋,这样也就保证了上层的活力、动力和上进心。所以中国文明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有进取心,自强不息的文明。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念念不忘的古语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当然我们也有道家作为另外一边的平衡。这一点在leebamson的帖子里面说的 很清楚了。

3,因此在中国,公平是一个非常重要,不能糊弄的根本问题,因为中国的文明是一个强调公平竞争的文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上下的交流,但是公平不是绝对的,还是有庇荫的,因为中国是家庭第一,父亲成功,如果对儿子没有帮助,这种成功毫无意义。所以中国古代在这一问题上也是中庸:有庇荫,但不是无限的,如果不努力,一代比一代庇荫少,宰相的子孙不努力,过两代也就中层以下了。这样就并不妨碍另外的底层优秀人才上升到高层。

4,中国现在对富二代,官二代的强烈反弹,就是中国文明内心深处积攒起来的这种公平观念:底层民众可以通过努力,走入上层。这是深入到血液中的文化。而现在的人才选拔机制还没有完全固定下来,所以老百姓非常担心这一条向上的通道受到阻碍,所以对此极度焦虑。我对政府处理好这一问题充满信心(中国文化早就没有贵族制度的血液,我们的血管中流淌的是公平竞争的血液)。父亲的成功能够帮助儿子,对于中国来说,天经地义,否则一辈子白干了,儿子才是家庭的命!但是这种帮助要限制在一定程度之内,如果儿孙不争气,一代变中层,两代变平民(中国高官子女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有影响力的太子党的,胡温都是平民出身)。形成这种制度和文化,将是中道的良性方案。

5,与前面讲的欧洲封建贵族制度相对照。中国很早就废除了封建贵族制,秦始皇的一统天下最终完成了消灭封建制度这一壮举(虽然汉初有回潮,但是很快就消灭了),也就是说在文明层次的意义上,秦始皇一方面完成了毁灭封建制度,建设现代国家;另一方面完成了大一统——欧洲人折腾到现在还远远看不见实现这个目标的希望。

家园 现代很多人理解《论语》完全是从鸡蛋里面挑骨头。

原罪已经定下来,剩下的就是如何搜集罪证了。在这种心态下,要想理解论语是根本不可能的。

面对古人的傲慢心态是理解的最大障碍。

家园 嗯,血汗工厂里就是这么干的

罗马社会的平民还是追求平等的,不过推崇法西斯制度的人不是这样。

家园 你说的对。

按照共产党宣言上的标准,中国目前确实是走的社会主义道路。

只不过中国这30年是用资本主义方法完成了物质积累,甚至还要用这种方法继续积累下去。

所以现在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是正确的。

家园 中国确实是社会主义国家。

按照共产党宣言上的标准,中国目前确实是走的社会主义道路。

只不过中国这30年是用资本主义方法完成了物质积累,甚至还要用这种方法继续积累下去。

所以现在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是正确的。

家园 一些今天为儒家辩护的人连《论语》都不好好读

现代很多人理解《论语》完全是从鸡蛋里面挑骨头

你倒是夸一夸论语啊?自古儒家都是要治经史的。不引用儒家就出来捧儒家,焉知你不是挂羊头卖狗肉?

家园 看来有人追着你发烧饼

不知道这些个烧饼能换通宝不。

家园 无所谓了

这是一些人固定的信号

假期结束,也是道别的时候了。新年好运。

家园 祝 新年快乐。
家园 祝万事如意
家园 好运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