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翻云跨海战大和(补图全) -- Light
翻云跨海战大和
Light
前言
大和岛之战是朝鲜战争中一次规模很小的作战,在战术、战略上的影响也微乎其微。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场规模不大的战事,却包含了陆海空三度空间的立体作战,具体而细微地呈现出现代战争的特质。
在这场作战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三度出动轰炸机执行空袭,其中两次是昼间轰炸,一次是夜间轰炸,让新建立的空军轰炸机部队获得了宝贵的实战经验。陆军部队也进行了登陆作战,虽然遇到的抵抗微不足道,但毕竟也是难得的两栖作战经验。在“联合国军”方面,大和岛地理位置孤悬外海,离“联合国军”控制的汉江口前线距离远达200余公里,距中朝边境鸭绿江口却仅有70公里,就在安东浪头、大东沟、大孤山等中朝方面机场的眼底下,海空支援困难,要长久占领并不容易;对于“联合国军”而言,大和岛原本只是作为向北朝鲜进行渗透的反共游击队的根据地,是遥远的最前哨,放弃了也不可惜;倒是在空战方面,美军的B-29轰炸机群于1951年10月间出动轰炸“米格走廊”内在建的数个新机场,在苏联空军米格-15的拦截下遭到了相当大的损失,在11月底却由美国远东航空军第4联队的F-86战斗机在大和岛上空报了一箭之仇,对士气来说不无小补。
此前有关此役的中文资料大多零散而片面,或偏于陆地作战,或偏于空中作战,或流于单方观点,不但未能呈现全貌,反而留下更多疑团。本文作者根据双方战史资料,尝试从陆海空三方面描绘一个比较完整的大和岛作战新面貌。
北朝鲜西海岸各岛屿位置图
背景
当1945年8月苏军进军朝鲜半岛时,朝鲜当地人民蜂起解除日军武装,接管地方政府,维持秩序。当时朝鲜共产党尚未得势,大部分地区还是由中间派及右派势力控制。如苏军在8月24日进入平壤时,当地已有朝鲜人民自己建立的临时政府机构在运作,领导者是基督教民主党的曹晚植,在这个临时政府的20名成员中,只有2名是共产党员。(注1)
苏军在取得北纬38度以北的控制权后,压制右派及中间派势力。在苏军的支持下,以金日成为首的朝鲜共产党(后改称人民劳动党)逐渐掌握了北朝鲜的实质权力,并于1948年成立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北朝鲜的非共产党势力大部分被镇压,小部分转入地下活动。同时,美国支持的李承晚也在南朝鲜成立大韩民国,就此形成南北对峙。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朝鲜人民军势如破竹,把“联合国军”压缩到朝鲜半岛南部的釜山地区。但是“联合国军”9月15日在仁川成功登陆,大举反攻,在釜山前线的朝鲜人民军主力随即崩溃。“联合国军”在10月6日由韩国军队为前导越过38度线北进,意图一举消灭在朝鲜半岛的共产党势力,完成朝鲜半岛的统一。此时由于看到情势有利,北朝鲜的地下反共势力也纷纷浮现出来,在许多地方接管政府机构、袭击退却的朝鲜人民军部队,接应“联合国军”的推进。不过,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后,战争情势再次呈现一百八十度的大逆转。特别是11月底的第二次战役之后,“联合国军”全线撤退。在北朝鲜境内的反共势力大部分也随着大批难民南逃,少部分转入山间继续以游击战方式进行抵抗,还有一小部分则乘船逃到朝鲜西海岸外的诸小岛暂居,守机待变。
1951年1月7日,“联合国军”远东指挥部接到由韩国海军转来的情报,称在北朝鲜黄海道海州以西至沙里院地区有大约数千名北朝鲜反共游击队在活动,急需武器弹药及物资补给。(注2)当时远东指挥部负责指导特种作战的是作战处的“其他科”,科里唯一的一名军官是约翰·麦克基上校(Colonel John McGee)。麦克基上校在二次大战期间曾隶属于中央情报局的前身,著名的战略情报局(Office of Strategic Services,缩写OSS),在菲律宾组织过反日游击队,有着相当丰富的敌后作战经验。他马上抓住这个机会,与这些游击队领导人接触,希望能在北朝鲜外海诸小岛建立游击队基地,向北朝鲜反共游击队提供训练及武器,再以这些小岛为根据地向北朝鲜后方进行游击作战。
黄海道外海重要游击队基地岛屿
麦克基上校经过仔细考虑后,选定在黄海道西南外海的白翎岛(Paengnyong-Do)作为主要训练及前进基地。白翎岛距北朝鲜海岸25公里,面积160余平方公里,岛上有山丘可以设置雷达站与无线电监听站,岛屿东南边有一个港湾可供船舶停泊卸货,旁边更有一道天然的沙砾海滩,其长度及沙砾的坚实程度在退潮时也可以承受相当重量,甚至足以供C-46运输机起降。
1951年1月中旬,麦克基上校派出一支先遣小组到该岛进行前期准备工作。2月15日正式设立基地,由威廉·勃克少校(Major William Burke)负责,稍后将该岛命名为“猎豹基地”(Leopard Base)。这个基地的主要任务是对北朝鲜西海岸的外海各岛反共游击队提供训练及补给。基地中大部分人员为北朝鲜人,“联合国军”官兵人数并不多。后来美军还在该岛部署了海空搜救队,以便就近援救在北朝鲜西海岸外海跳伞的“联合国军”飞行员,紧急情况下,一些在北朝鲜上空受创或燃油耗尽的“联合国军”飞机也在该岛的沙滩上紧急降落而免于坠机损毁的厄运。(注3)
在白翎岛沙滩上紧急降落的B-26轰炸机
自3月开始,在“猎豹基地”的指导下,沿海小岛的游击队开始对朝鲜西海岸各地进行渗透及袭击行动。最南面位于汉江口外的岛屿如乔桐岛、江华岛等处的游击队以“狼群”(Wolfpack)为代号,在黄海道外海及更北边的游击队则以“驴子”(Donkey)为代号。黄海道的游击队基地除了白翎岛外,还有椒岛(Cho-Do)、席岛、大青岛等多处,其中以椒岛最为重要。椒岛位于大同江口,在平壤西南约100公里,除了后来有“联合国军”的海空搜救队进驻外,1952年后还一度在岛上设有雷达站和无线电监听站,成为朝鲜战争中后期“联合国军”最北边的雷达和监听基地。
椒岛上的海空搜救队直升机及营舍
这时在朝鲜半岛西北部外海西朝鲜湾的众多小岛上也有反共游击队在活动,人数约有400名,临时番号为“艾岛团”(Ae-Do Regiment)。他们在4月间南下至白翎岛接受训练后,改编为三支队伍:“驴子-13队”、“驴子-14队”及“驴子-15队”,在5月底回到西北岛群。“驴子-15队”在5月20日重新占领大和岛,“驴子-13队”进驻小和岛,“驴子-14队”则驻守艾岛。
在朝鲜外海诸小岛上的这些游击队都是北朝鲜人,他们因为反对金日成的政权而进行武装反抗,在政治上跟韩国李承晚政府并不同路,所以只有少数人与韩国海军陆战队合作,大部分都在美军特种作战部门指导下作战。美军特种作战部门在名义上虽然是指导者,在实际运作上并无法进行直接指挥。这些游击队基本上都是半独立状态,只有少数几支队伍配有一两名美军顾问担任联络工作。美军顾问与他们之间的关系比较接近于羁弭笼络──特种作战部门从“联合国军”的后勤体系中拨出一些补给物资支持这些游击队,而游击队则以进行突击、颠覆、情报、破坏等活动作为交换回报。在整个北朝鲜西岸外海的美军特战人员数量实际上寥寥无几,(注4)主要任务在于向游击队提供训练和补给,协调建议作战行动,但要不要执行、如何执行等等都是游击队自行决定。
第八集团军特种作战组织架构图,1951年7月
由于“联合国军”掌握着海空优势,在朝鲜半岛西海岸外派有由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海军共同组成的第95特遣舰队,除了拥有1至2艘轻型航空母舰和护航航空母舰外,还配有由重巡洋舰、轻巡洋舰、驱逐舰等组成的巡逻舰队,不时对北朝鲜海岸目标及船舶进行攻击,这也对游击队的这些岛屿基地的安全提供了相当程度的保障。所以除了西北岛群外,中朝方面如果想尝试以两栖作战攻击这些小岛,得冒相当高的风险。
注1:张琏瑰,“朝鲜半岛南北关系五十年”。
注2:Evanhoe,Darkmoon,第37页。
注3:Malcom,White Tigers,第4章,“猎豹基地”(Leopard Base)。
注4:1952年春季时,白翎岛上的“猎豹基地”共有约200多名美军官兵,扣除陆战队担任岛上防御的1个连、空军雷达站、以及海空搜救队的人员后,实际负责特种作战的陆军8240部队只有5名军官及20名士兵。Malcom,White Tigers,第43页。
序幕
1951年夏季开始,北朝鲜半岛西岸沿海的反共游击队活动逐渐开始频繁起来。从7月1日至8月31日的2个月间,“驴子”游击队总共进行了158次的攻击行动,炸毁桥梁、暗杀共产党地方领导、袭击人民军车队等等,虽然无法核实战果,但据报造成中朝方约3500人的伤亡,另外还俘虏了约150名中朝人员;许多北朝鲜难民也随着游击队逃到各岛上,从而壮大了游击队的兵力。虽然这些行动规模不大,但总是让中朝方感觉有如芒刺在背,朝鲜人民军很快地就有了反应,开始尝试扫荡这些岛屿中一些比较靠近海岸的小岛。
9月6日晚,两支朝鲜人民军部队趁退潮时涉水进攻距黄海道海岸极近的两个小岛,这两个岛分别由“驴子-8队”和“驴子-4队”据守。人民军出动2个步兵连成功攻占其中1个小岛,驻守的“驴子-8队”不支撤退;另一支北朝鲜部队在攻击另一个小岛时却被困在泥滩上,暴露在“驴子-4队”的交叉火力下,损失惨重。战斗后游击队报告掩埋的朝鲜人民军尸体即达200多具,另外还有数目不详的尸体被海潮冲走。
10月1日,英国陆军少尉李欧·亚当斯-艾逊(2nd Lt. Leo S. Adams-Action)带着1名美军通信中士查尔斯·布拉克(Sgt. Charles Brock)抵达大和岛。亚当斯-艾逊少尉出生于中国广东,中文流利。他原来准备进入英国著名的特种部队特别空勤团(SAS),但还未来得及报到,他所在的英国陆军诺桑伯兰猎兵团(Northumberland Fusiliers,实际是为猎兵团第1营)就被调到朝鲜半岛参战,他在汉城偶然被美军特种作战人员招募加入特种作战行列。1951年7月参加“喷火行动”,空降潜入北朝鲜,在作战中负伤住院。伤愈归队后,多次请缨调往最前线,至此如愿以偿。大和岛距鸭绿江口不过70多公里,是名符其实的最前线,他和布拉克中士两人是当时在西北岛群上仅有的两名英美官兵。
喷火行动人员合影,中排右二为李欧?亚当斯─艾逊少尉
亚当斯-艾逊少尉在抵达大和岛后,马上就开始着手策划进行对附近各岛的攻略。10月8日午夜,在英国海军驱逐舰“卡萨克”号(HMS Cossack)的舰炮支援下,“驴子-13队”攻占椴岛,“驴子-15队”攻占炭岛,这两个岛上的数十名北朝鲜人民军或死或俘。但是当“驴子-13队”和“驴子-15队”在10月14日进一步想进攻身弥岛时,却碰上志愿军50军部队在海岸边的埋伏。不过志愿军的伏击部队太过急躁,在游击队船只还没靠岸登陆时就开火射击,使游击队得已及时掉头逃离,虽然已经有8死32伤的损失,主力却侥幸没有落入陷阱。
从10月下旬至10月底,第95特遣舰队麾下的英国海军巡洋舰“贝尔法斯特”号(HMS Belfast,现停泊保存于伦敦泰晤士河畔伦敦桥附近)和“锡兰”号(HMS Ceylon)每天晚上在黄海道至鸭绿江口间巡逻。由于西北诸岛过于靠近中国东北境内机场,“联合国军”舰船白天巡逻危险性较高,而“联合国军”掌握白天的海上制空权,也不需要水面舰艇出动巡逻;另一方面,“联合国军”空军的夜间作战能力不足,中朝方空军也没有夜间作战能力,所以夜间对西北岛群的支援就落在第95特遣舰队头上。这些巡逻舰船在白天巡航于椒岛、白翎岛西南海面,日落后向北急航数小时抵达大和岛附近海面进行巡航警戒,至黎明前数小时就得返航,以免天亮后遭到中朝空军的攻击。
10月21日,澳大利亚海军航空母舰“悉尼”号(HMAS Sydney)的舰载机群在鸭绿江口击沉击伤了中朝方面的20多艘舢舨,这些舢舨可能是为了对沿海岛屿进行登陆作战而准备的。但在10月底时,“悉尼”号带着第95特遣舰队的舰艇一同回到日本佐世保港整补,夜间海面巡逻便暂时中止了。(注5)
李欧?亚当斯─艾逊少尉,摄於大和岛
10月25日,“联合国军”和中朝代表在板门店重开停火谈判后,朝鲜外海小岛问题开始浮上台面。“联合国军”的如意算盘是想以这些小岛作为谈判的筹码,中朝方则想尽量先多夺回一些岛屿,以便减少“联合国军”讨价还价的余地。于是中朝方面随即就展开了为时一个多月的岛屿作战。
志愿军方面对这些西北小岛的注意是从9月开始。9月27日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要求东北军区研究作战方案,准备扫除西朝鲜湾各个岛屿上的游击队。10月6日东北军区提出方案,准备以陆空协同,由近而远逐岛占领。10月中旬确定由50军负责实施,并由50军副军长蔡正国统一指挥。10月底志愿军空军司令刘震与50军开始一起制定协同作战计划。
可能是基于宣传需要,中国公开数据一般都夸大了大和岛的兵力及设施规模。如当年指挥轰炸航空兵第8师(简称空8师,下同)的师长吴恺及参与第一次轰炸大和岛的空8师22团第2大队大队长韩明阳在回忆中都称:“该岛及其附近的椴岛、炭岛驻有南朝鲜的白马部队1200余人及美国、南朝鲜军事情报机构约400人。大和岛上设有大功率雷达、对空台和窃听设备,为敌人搜集我方情报及指示敌机轰炸我东北城镇、军事目标的一个据点,是插在我们侧后的一把尖刀,对我军的战斗行动威胁极大,造成地面行动的极大伤亡。”(注6)此一说法也普遍见于中方各种有关大和岛作战的出版物。(注7)
事实上,11月初大和岛附近诸岛屿的态势是:反共游击队的“驴子-13队”、“驴子-14队”、“驴子-15队”占领了大、小和岛、艾岛、椴岛、炭岛,总共只有500多人的兵力。另外各岛上还有原来的居民及从北朝鲜逃来的难民约1000人,多为老弱妇孺。游击队的主力驻在大和岛,但是除了亚当斯-艾逊少尉和布拉克中士外,再没有其他“联合国军”或韩军官兵,也没有什么重要设施。游击队的武器都是大杂烩,五花八门形形色色,从日制38式步枪、苏制冲锋枪到美制M1卡宾枪都有,只有少数几挺机枪,寥寥数门轻迫击炮和57毫米无后座力炮。没有雷达站,也没有高射炮。他们的交通工具是朝鲜沿海最常见的木船,比较大型的是长约20米左右的以柴油机为动力的木制小货轮(志愿军称大木船),更多的则是长约5米的木制帆船(志愿军称小木船),以及一些用吉普车发动机改装成舷外马达的小渔船(志愿军称为小汽船)。游击队手中的无线电台,多数为步话机或者小部队用的战术无线电(高频HF),无法进行对空监听或指挥联络飞机(飞机无线电通常使用极高频VHF或超高频UHF),区区2名陆军出身的“联合国军”官兵,也无法担任对空窃听或空中管制的工作。
游击队正准备搭乘木桅小船执行任务
“联合国军”方面虽曾一度考虑过要在大和岛建立雷达站和监听站,但由于其位置过于偏北,太过深入在中朝方面的后方,与苏中朝在安东及辽东各机场近在咫尺,海军舰只仅能在夜间有限时段内进行直接的支援,雷达站被攻击摧毁或占领的风险较高,所以一直就没有设置。(注8)战争期间“联合国军”在西海岸外岛最北边的雷达站是位于大同江口的椒岛(大和岛以南约100公里),而且是迟至1952年2月才设立,由第502战术管制大队第608空中管制警报中队第2分遣队负责操作,配备1座SCR-270轻型搜索雷达。1951年11月时“联合国军”在西海岸外岛的雷达站还远在白翎岛上,距大和岛尚有200多公里。白翎岛和椒岛虽然仍在中朝军队占领的海岸线外,算是位于敌后,但是距离“联合国军”机场以及在朝鲜半岛西岸巡航的第95特遣舰队较近,可以随时得到海空支援,相对大和岛要安全得多。
美军防空雷达站
中国公开出版物中跟美方数据比较吻合的仅有志愿军第50军的史料。50军作为登陆部队,又可能得到潜伏在游击队中的北朝鲜内应的情报,以及事先侦察,登陆作战结束后实地调查、审问俘虏,掌握的资料应该比较准确。50军的资料中完全未提到岛上有雷达站,仅称:“到1951年10月,盘据在椴岛、炭岛、大、小和岛上的白马联队及美英情报机关人员计584人,有大小木船25只,汽船3只,盘据各岛之敌,凭海域天然障碍,囤集大量粮弹,还设有电台。”(注9)
虽然在岛群上据守的游击队兵力不多,但志愿军还是调集了不少部队。在陆军方面,准备以在铁山半岛的第50军148师负责对椴岛、炭岛、大小和岛的登陆作战,驻定州的第150师则负责夺取艾岛,按照由近而远、从北而南的顺序,逐步攻占上述诸岛。除了这2个师原有的2个师属山炮营外,还调来炮兵第8师最新装备苏制152毫米加榴炮的炮兵营(射程17000米)和第38军114师76.2毫米野炮营增援,(注10)另还有1个化学迫击炮连及几个高射机炮连,相对于只有轻型装备的游击队,不管是兵力还是火力,都具有压倒性的绝对优势。
在空军方面,则准备以空8师的图-2式轰炸机出动轰炸,削弱大和岛地面防务;为轰炸机护航的任务则由在凤城的歼击航空兵第2师(简称空2师,下同)与在安东(今丹东)浪头机场的歼击航空兵第3师(简称空3师,下同)担任。作战的组织指挥则是:战斗起飞的命令由志愿军空军司令员统一下达;轰炸机部队由空8师师长吴恺在安东浪头机场的轰炸机指挥所指挥;歼击机部队由空3师师长袁彬在浪头机场统一指挥;另外在铁山半岛的舟山设立前方指挥所,与志愿军50军指挥所密切配合,负责组织与登陆部队的作战协同。
在海上运输方面则比较困难,由于海军力量不足,除了从工兵第22团、工兵第3团,及辽东江防大队调来百名舵手外,也从安东和朝鲜当地征调民间机帆船和船工担任部队运输。
11月2日,志愿军以空中照相侦察揭开了作战的序幕。当日上午10时11分,空3师7团第2大队派出2个中队共8架米格-15,从安东浪头机场起飞,经车辇馆至椴岛、小和岛、大和岛进行侦察。其中由副大队长汪永楼率领的1个中队进行侦察照相,另1个中队提供掩护;他们在10时44分返航着陆,来回费时30分钟。12时13分,空2师4团从凤城机场派出4架拉-11歼击机(旧称驱逐机),由大队长徐怀堂率领进行第二次照相侦察;13时23分返航着陆,来回费时70分钟。(注11)
大和岛及周围各岛群位置图
11月5日晚登陆作战展开序幕,第一个目标是最接近朝鲜半岛的椴岛。椴岛地形狭长,东西长约10公里,南北最宽4公里,总面积约19平方公里,全岛山丘起伏,北侧有林区。岛上驻守的“驴子-13队”仅有120余人,装备轻重机枪10挺,60毫米迫击炮1门。
50军148师443团以1营和3营分乘17艘汽船和49只折叠式冲锋舟,在10时许接近椴岛。此时在铁山半岛沿岸的炮8师152毫米加榴炮营和148师山炮营开始对游击队的阵地猛烈轰击,紧接着化学迫击炮连也加入炮火准备。志愿军以4个连乘坐冲锋舟为第一梯队率先登陆,游击队接战不久即告不支,志愿军击毙俘虏游击队共75人,游击队残部和岛上一些居民乘船逃到炭岛。由于炭岛和椴岛非常接近,显然会成为志愿军下个目标,“驴子-13队”和“驴子-15队”遂于8日主动放弃炭岛,撤至大、小和岛。
注5:Lansdown,With the Carriers in Korea ,第188-190页;Evanhoe,Darkmoon,第128-130页。
注6:吴恺、葛振岳,”忆空八师轰炸大、小和岛的战斗”,《空军回忆史料》, 309-315页。
注7:王海,“搏击长空显英豪”称:在这几个岛上驻着南朝鲜军队的‘白马部队’,还有美国和南朝鲜陆、海、空军的情报机关,总共有一千二百余人。岛上部署有雷达、对空情报台和窃听设施。黄裕冲,《一代天骄──新中国空军实战录》称:“大、小和岛位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西海岸,距鸭绿江口不过70公里。岛上及周围椴岛、炭岛一带盘踞着南朝鲜伪军的‘白马部队’和美帝的情报机关人员1200余名,设有大功率雷达、对空台和窃听机器,日夜侦听我方情报,指示敌机轰炸我国东北城镇和我志愿军入朝交通线,指挥敌舰活动于该岛以东及东北附近海面炮击我军阵地。它是敌人安插在我们眼皮底下的一颗‘钉子’,我们早就想拔掉它。”
注8:Evanhoe,Darkmoon,第19页。
注9:王顺才、申春,《汉江血痕──解放军第50军征战纪实》,第348页。
注10:杨协中,“我在抗美援朝的日子”。当时杨协中为第148师炮兵主任。
注11:王海,“搏击长空显英豪”。
首次轰炸
11月6日下午志愿军空军执行了自入朝参战以来第一次轰炸任务。空8师22团第2大队派出图-2轰炸机9架,每机携带100公斤杀伤爆破弹8枚,100公斤燃烧弹1枚,在北京时间下午14时35分由大队长韩明阳率领从沈阳西郊于洪屯机场起飞。空2师4团第1、2大队的16架拉-11歼击机由副团长张华率领,14时41分从凤城机场起飞,15时16分在凤城附近草河口上空与轰炸机群会合,担任直接护航。15时21分,空3师7团的24架米格-15歼击机由团长孟进率领从安东浪头机场起飞,起飞后向北爬高至7000米高度,再折向东南经义州出航,向南至宣川、身弥岛空域,在15时38分抵达作战空域,负责高空警戒掩护。轰炸机群于15时38分飞抵大和岛上空,成功地进行了轰炸。(注12)轰炸完成后,轰炸机群飞到浪头机场,在16时19分安全降落。由于轰炸投弹高度为2000米,加上气象状况良好,轰炸相当准确,炸毁了目标区大和洞村大部分房屋。
这是志愿军空军的轰炸机部队在朝鲜战争中第一次出击,由在不同机场起飞的三支部队紧密配合下完成的任务,值得仔细分析。
当天轰炸机群的领队为大队长韩明阳,出身东北老航校,是志愿军飞行员中较为老资格的飞行员。轰炸机群的飞行路线是:沈阳于洪屯机场—奉集堡—凤城—安东江桥—大和岛大和洞村—铁山—安东浪头机场(终点),航速360公里/小时,飞行高度及投弹高度皆为2000米。轰炸机群的编队队形为“品”字形紧密编队的3个三机中队,领头的第1中队为20号机(韩明阳座机)、12号、11号机,第2中队为13号、14号、15号机,第3中队为16号、19号、17号机。(注13)
图-2轰炸机的自卫火力不强,除了2门在主翼翼根的固定式20毫米机炮外,在驾驶舱后方的领航员可以操作1挺向后上方的机炮或12.7毫米机枪,机身后方炮塔的通信员有1挺向后上方的机枪,机腹下炮塔中也有1挺朝后下方的机枪。这些炮塔并非全方位回旋炮塔,射界射角有很大限制,即使编成紧密队形,这些防护火力实际上也只是聊胜于无,主要依赖战斗机护航。
根据公开资料,当日战斗机的护航分高空掩护和直接护航两部分。由于速度上差异较大,高空掩护的米格-15不可能跟随轰炸机进行直接护航;按照当日米格-15的行动与时间推断,它们应当是在轰炸机队航路偏东不远处采取平行航路,从后赶来,然后转向前往身弥岛附近上空。采取这样的航路可以在轰炸机群越过鸭绿江后的部分航程上提供高空掩护;接着在身弥岛上空形成一个掩护网,以便及时迎战前来拦截轰炸机群的美军战斗机;最后轰炸机群轰炸完毕后绕经铁山半岛返航,米格机群又可以在返航时提供掩护。直接护航的拉-11歼击机则编成攻击与直接掩护2个大队,直接掩护大队的2个四机中队配置于轰炸机群两侧稍高处,攻击大队的2个四机中队则位于轰炸机群后上方稍高处,它们都与轰炸机群以同样航速航向同步飞行。
在公开资料中,这三支部队就是当天出动执行任务的单位。但是如果进一步思考,就会知道公开资料省略了某些内容,未能提供全貌。
首先,除了空3师7团外,空3师9团可能也参与了掩护任务。美国远东航空军的战斗机在1951年秋天执行掩护轰炸机的任务时,都是倾巢而出。如第4联队的F-86战斗机,除了维修中及待命警戒的飞机外,一次会出动至30-40架次,占当时在朝鲜半岛的F-86战斗机总数的60-80%。志愿军空军应该不至于会认为在执行为轰炸机的护航任务时,出动区区1个团24架米格机就足够了。韩明阳在回忆中也提到“空3师(驻浪头机场)以米格-15飞机2个团的兵力,在空8师遂行任务过程中担任空中掩护。”(注14)在《朝鲜大空战》一书中也有同样的叙述。(注15)这些支言片语,也从侧面说明了空3师9团有出动担任外围掩护的可能性。
1951年11月6日第一次轰炸大和岛预定航线图
进一步来说,以当时志愿军歼击机飞行员的经验和训练程度来看,实在无力独自承担这个护航任务。空3师在1951年10月20日开赴第一线机场,11月4日才初次出战,飞行员在米格-15上的飞行小时数都还很少。如7团第1大队大队长刘玉堤自述他第一次战斗击落敌机是在11月10日。(注16)9团第1大队第一次合力击落1架FMK-8是在11月9日(实际是击伤美军RB-45侦察机误认为击落英制Meteor F.8战斗机)。空3师的飞行员们在11月6日时可以说是毫无战斗经验,志愿军空军高层怎么可能这么草率地让这些毫无实战经验的飞行员单独负起护航重任?
事实上参与此次轰炸行动的部队要多得多,其中最重要的当属苏联第64航空军的部队,因为直到1951年底,志愿军空军的作战都还是在苏联空军掩护之下进行的。王海回忆道:“从l951年11月4日至11月26日的23天,是战斗的第二阶段。在友空军掩护下,打小仗,取小胜,树信心,摸经验。这是积小胜为大胜的初战阶段,也是从不会打空战到学会打空战的成长过程。”(注17)这个“友空军”,指的当然便是苏联第64航空军。
这段时期,空3师出击时,苏联空军飞机都会在9000米以上高空掩护,以对抗美军在轰炸战斗机群前方担负空中扫荡的F-86机群,志愿军空军飞机在8000米以下,寻隙攻击F-80、F-84等战斗轰炸机。王海谈到这期间对苏联空军的依赖:“每战都要争取达到如下要求:带队长机应将编队严整地带到战区,以集中力量打击敌人。在进入战区前,必须将战斗队形编好,并待友空军到达规定地点,同时进入战区,相互协同作战,不贸然进入战区。”(注18)连出动打击“联合国军”战斗轰炸机群的攻击行动都得小心翼翼地靠苏联空军在高空掩护,11月6日这样第一次进行轰炸行动,自然免不了有苏联空军飞机在高空掩护。
根据苏联资料,苏联第64航空军有人员参与了这次轰炸作战计划的制订,第64航空军指挥官洛博夫少将还亲自检查,以确保计划万无一失。(注19)这个记载可信度应该很高,因为还在刚刚起步阶段的志愿军空军不但飞行员没有经验,连指挥官以及参谋人员也都没有经验,不太可能策划这么一个多单位配合的复杂作战计划,由苏联空军人员进行指导势所难免。除了协助拟定作战计划外,当天苏联空军也出动提供掩护,只不过他们受限制不能飞到海上,所以未能提供全程护航,苏军主力应当是在北朝鲜上空构成前进掩护网,拦截向志愿军轰炸机群飞来的美机。
11月6日这天苏联空军的掩护行动目前还缺乏确切资料支持,但由于志愿军11月30日的计划照搬11月6日的计划,大同小异,所以应当可以参考11月30日苏联空军出动的情况来推测11月6日的活动。苏联资料称第64航空军在11月30日集中力量支援志愿军空军的轰炸行动,以致于当日对在米格走廊活动的“联合国军”飞机都没有什么战果。(注20)另一方面,美空军的情报通报中也称11月30日下午空战前后有多群米格机在北朝鲜空域巡逻。据此可以推测11月6日下午苏联空军应该也是大举出动无疑的。
虽然苏联空军协助制订计划并且提供掩护,但其经验都是来自二次大战螺旋桨飞机时代,对于喷气式战斗机如何为轰炸机护航,苏联空军也是新手,也未研究出妥善的办法。自进入喷气式飞机时代后,高速的喷气式战斗机如何为慢速的螺旋桨式轰炸机护航,一直是各国空军不能解决的问题。喷气式战斗机速度高、滞空时间短,无法跟随慢速的螺旋桨式轰炸机,速度上两者很难相互配合。因此能够采取的护航措施通常只有两种,一种是喷气式战斗机在前方扫荡,预先拦截敌方的战斗机,构成保护网,替轰炸机开辟出一条通路来,另一种是算准时间,喷气式战斗机在进入战区危险空域时与轰炸机群会合,提供短时间的直接护航。这两种措施不一定都会奏效,特别是当敌方战斗机数量众多,能够分出一部份飞机拖住在前方扫荡的战斗机;又或者敌机能够没有预警地隐蔽接近轰炸机群,护航的喷气式战斗机往往来不及反应。
美国远东航空军在1951年间对B-29轰炸机的护航采取高低配的方式,由高速的F-86担任前方扫荡,并且在有状况时及时前来支援,让速度较慢的F-84为轰炸机担任直接护航。这个战术在理论上看来说得通,但实际执行上并不容易。除了F-86与B-29之间联络协调的问题外,F-84速度上虽然相对于F-86较慢,但仍比B-29快许多,在保持队形上非常困难。1951年10月23日当天8架B-29轰炸机出动轰炸南市机场,快接近目标时,在前担任高空扫荡的F-86战斗机群被一群米格机缠住,无法回头救援遭受米格机攻击的B-29编队,直接护航的F-84在性能上又无法与米格-15对抗,结果使B-29机群遭到沉重打击,4架被当场击落,2架重伤着陆后报废,成为美国空军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二”。要知道当时美国空军的F-86在朝鲜战争中已经有多次为B-29轰炸机护航的经验,仍然找不出妥善的办法,更不用说毫无经验的志愿军空军了。
这次志愿军空军的大和岛轰炸作战一样有喷气式战斗机与螺旋桨轰炸机之间速度差的问题,志愿军也是同样尝试使用高低配来解决,但是直接护航的却是拉-11螺旋桨式战斗机。此时苏联第64航空军已经与B-29机群多次交手,应当知道速度较慢的F-84喷气式战斗机要保护轰炸机对抗米格-15几乎完全无能为力,但这次大和岛轰炸计划中紧密随同图-2轰炸机群的却是性能比F-84更要差上一大截的拉-11螺旋桨式战斗机,能够发挥什么作用呢?志愿军空军自己的拉-11战斗机和米格-15的掩护至多能驱赶“联合国军”第95特遣舰队沿西海岸一带活动的少数螺旋桨式舰载机,以及提供一些心理上的安慰作用。洛博夫少将等人应该很清楚,不会期望让没有战斗经验的志愿军飞行员提供真正的保护;他们依靠的,应该是轰炸行动的出其不意,以及苏联空军的米格-15在高空的掩护。
在护航方法上虽然不尽令人满意,但作战计划的其他部分却做了精心的安排,出动的时间、高度及任务航路显然都是经过仔细考虑,尽最大可能减少遇上美军F-86战斗机的可能。
在朝鲜半岛上空的F-86 编队
美国远东航空军当时只有1个F-86战斗机联队(即第4战斗机联队),其中半数40余架驻在朝鲜半岛,另一半原本驻在日本,正因为前述“黑色星期二”的缘故,还正在从日本调防韩国的过程中,还未完全移防完毕。而第51战斗机联队的2个中队也正在将F-80C换装成F-86E,尚未能投入执行战斗任务(第51战斗机联队的F-86要到12月1日才参战)。第4战斗机联队通常在上午和下午各出动约16架战斗机,在米格走廊执行空中巡逻,掩护友军轰炸机及战斗轰炸机的轰炸任务。下午的战斗巡逻大约在北京时间15时后结束返航。志愿军对大和岛的轰炸选在15时之后,正好是美军F-86油料已尽的返航途中,无法再回头前来拦截。此时如果有任何状况,可以赶来的也只有在金浦和水原机场跑道上待命的几架F-86,不仅数量少,而且距离相当远,真正是鞭长莫及,不太可能来得及。
尽管如此,志愿军对各种可能的威胁状况还是做了相应的准备,不管F-86是紧急起飞也好,或者是返航中掉头也好,这些F-86最可能接近的方向是东方或东南方向。考虑这些因素,自然可以了解空3师7团米格-15的就位位置为何会是在宣州至身弥岛(位于大和岛东北约25-30公里)的空域,至于其他单位包括苏联空军的位置,应当是布置在更东边,在清川江甚至是大同江附近上空。
飞行及轰炸高度都在2000米高则是很合理的选择。由于此时“联合国军”最北边的雷达站还远在白翎岛,以2000米高度飞行的轰炸机群,在这么远的距离被雷达侦测发现的可能性很低。可以说在轰炸机群即将临空前,大和岛不会得到任何警报,美军战斗机也不会来得及反应。另一方面,由于岛上游击队并未配备任何大口径防空武器,甚至连高射机枪都没有,2000米的高度远高于岛上小口径武器射高范围之外,不但飞机相当安全,即使在轰炸航路投弹瞄准时也不会受到防空火力射击的干扰。
进一步分析时间过程可以发现,米格-15机群在15时21分从浪头机场开始起飞,如果以每10秒钟起飞1个小队(2架)来计算,24架米格-15应该在2分钟内可以全部起飞完毕。虽然空3师驻于跑道北端,都是向南起飞,但是一起飞后随即折向北,一边爬升一边编队,到7000米高度约需要2分多钟,在汤山城镇附近的关家堡转向东南,经义州出航,这整个过程所花时间大约在6至7分钟,即大约在15时28分左右通过义州附近。再飞约10分钟,在15时38分左右至身弥岛附近就位,这个时刻和轰炸机群抵达大和岛上空投弹轰炸的时间就很接近了。(注21)
根据前述拉-11与图-2于15时16分在草河口会合,可以推测出轰炸机群大约在15时25分前后通过安东江桥附近,从此处转向出海。
出海之后,图-2轰炸机群在距大和岛约33公里的地方进行了最后的航路修正。韩明阳回忆在离大和岛目标航程约5分钟时向地面前进指挥所通报开始执行任务,接着从众多岛屿中认出大和岛:“一个狭长的岛屿,中部稍凹,上面立着一座白色小楼,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刺眼。”(注22)他随即带队调整航线对准目标。推敲起来,这个白色小楼应该是大和岛西岸的灯塔,而这个航路修正的地点当在铁山半岛西侧登串洞附近海面上空,距离大和岛约30多公里,时间是15时33分左右。
注12:韩明阳,“轰炸大和岛亲历记”。
注13:当天队形及机尾编号见中国解放军空军博物馆油画,张文先生提供。
注14:韩明阳,“轰炸大和岛战记”。
注15:赵建国、马爱,《朝鲜大空战》,第203页。
注16:郑赤鹰,《我打下了美国飞机》,第92-93页。
注17:王海,《我的战斗生涯》,第78页。
注18:王海,《我的战斗生涯》,第93页。
注19:German & Seidov,Red Devils on the 38th Parallel,第171-173页。此书记载有些许错误,例如将图-2误记为伊尔-2,轰炸目标误为椒岛。
注20:同上。
注21:韩明阳,“轰炸大和岛战记”及《朝鲜大空战》皆称米格机就位是15时38分,与轰炸机投弹同时。
注22:刘鹏越,“让炸弹长上眼睛的韩明阳”。此处航向改变对11月30日空战过程推定相当重要,见后述。
防空火力
由于轰炸机群从沈阳附近的内陆机场起飞,而非事前集结在前线机场,加以时间、高度选择巧妙,11月6日的任务可以说是出其不意,让美国远东航空军措手不及,未能派出战斗机前来拦截。岛上游击队唯一的防御,就只有防空火力了,但是这些对空射击的防空火力有多猛烈呢?
最早提到高射炮火的文字或许是1956年由空8师飞行员王光斗撰写的“猛炸大和岛”一文,收录于1956年出版的《志愿军一日》文集。(注23)王光斗是解放军东北第1航校第1期甲班学员,此时刚毕业不久,大约20岁上下,所属单位应是空8师22团2大队2中队。他写道:“大和岛清楚地在前方出现了,敌人的高射炮慌忙向我们乱打起来。这时,带队长机发出了‘密集战斗队形’的命令。我们以更紧更密的队形向攻击目标扑去。敌人的高射炮弹在空中爆出耀眼的闪光,乳白色的烟团布满在我们的周围。可是谁也不管它,仍然编著整齐的队形,直向目标冲去。我紧紧盯着长机的弹舱,等着第一颗炸弹露头,以便按照他的信号把炸弹准确地投下去。”
领队的大队长韩明阳在1990年代的回忆则称:“轰炸机编队按地形、地物识别,找到了大和岛。我们迅速对准了轰炸目标。这时我们发现在天空出现了朵朵烟团,这是敌人的高射炮向我们射击了。此刻机群距目标还有三分钟飞行距离。我发出口令:……,过了一阵子,炮火似乎更猛烈了,机群中所有的飞行员队形严紧勇往直前。这时,敌人的高射炮火更密集地在轰炸机群前后爆炸着,冒着一团团火花,气浪使飞机颠簸比较厉害。”(注24)
他们的回忆是典型战争电影中轰炸机群突破高射炮弹幕火网的情景,虽然描述得栩栩如生,但可能过度渲染了。参考美方资料,当时大和岛上游击队并未配备高射炮,甚至连防空机炮都没有,最多只能以轻武器对空射击!
重机枪是各小岛的主要防空武器,摄於白翎岛
首先,王光斗回忆的乳白色烟团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产生乳白色烟团的高射炮火仅见于一次大战的欧洲西部战场,英军使用黑色火药作为高射炮霰弹装药,黑色火药爆炸后会产生大量白烟;德军则使用黄色炸药(TNT),爆炸后产生黑烟。一次大战后,随着航空技术的进步,飞机从木质骨架外蒙帆布的结构发展到全金属结构,黑色火药的爆炸威力已显不足。在二次大战时欧美各国都已经改用黄色炸药或更猛烈的爆炸剂。如二次大战时美军的高射炮,其弹药内装爆药不是黄色炸药就是RDX,爆炸后产生的只会是黑色或灰黑色烟团。王光斗提到乳白色烟团,可能是根据国共内战时期的经验加以附会,但是用此来描述朝鲜战争时期“联合国军”的高射炮火力,却是弄巧成拙。
进一步来说,空中若要出现上述的高射炮火烟团,只能来自中、大口径高射炮的射击,轻武器和小口径防空机炮的射击不会产生这种烟团。“联合国军”在朝鲜战争前期的防空火力由美国陆军提供,到了后期美军才开始训练并装备韩国防空单位,但防空的主力仍是美军。此时美国陆军制式防空武器是90毫米高射炮、40毫米高射机关炮、以及12.7毫米高射机枪。这些武器中,能够在机群旁爆炸形成火花烟团气浪的,只有使用VT引信或定时引信的90毫米高射炮。40毫米高射机关炮使用的是高爆弹或高爆曳光弹,虽然其中部分引信有自毁功能,会在发射后一段时间自行引爆(大约是飞行距离3050米左右),减少流弹伤害友军的可能性,但炮手无法调整其自爆时间,不会那么恰好在轰炸机群前后爆炸。12.7毫米高射机枪则更不用说了,根本不会有烟团产生。所以,若要形成王光斗和韩明阳回忆中的密集炮火烟团,那必得要有相当数量的90毫米高射炮成建制单位集中使用才行。
只不过,此时“联合国军”并没有向外岛游击队提供防空武器。朝鲜战争期间“联合国军”防空火力由美第8集团军负责,按照美国陆军编制,防空单位分为高射炮营(AAA Gun Battalion)与防空机关炮营(AAA Automatic Weapon Battalion)。高射炮营下辖4个高射炮连,每个连有4门90毫米高射炮;防空机炮营下辖4个机关炮连,每个连有8辆M19双联装40毫米自行机关炮车与8辆M16四联装12.7毫米机枪车,但没有90毫米高射炮。要地防空由高射炮营担任,辅以防空机炮连或其分遣队;野战防空由各师编制下的防空机炮营负责。1951年时“联合国军”在朝鲜半岛的防空武器并不多,在6月时第8集团军除了各师属的防空机炮营外,集团军直属仅有2个高射炮营(第68和第78高射炮营)和10个防空机关炮连。这2个高射炮营分散布署在首尔、仁川和釜山,8个机关炮连则分别布署在各机场与港口。
随着这年夏天米格机数量的增加,以及朝鲜人民军单发小飞机频繁的夜间袭扰,远东航空军不得不向美国本土求援,通过“联合国军”远东指挥部统帅李奇微要求加派防空单位。但是加派过程进展缓慢,直到1951年9月,陆战队第1高射炮营才抵达韩国釜山,第8集团军这才腾出3个高射炮连去加强仁川和金浦机场的防空。1951年11月,陆军第213高射炮营抵达韩国,第8集团军直属防空火力才扩充到4个高射炮营和4个机关炮营(共16个机炮连)。(注25)从这些数字可以知道,当11月6日志愿军轰炸机群攻击大和岛时,“联合国军”在整个朝鲜半岛能够动用的90毫米高射炮不会超过48门(3个营),这些单位当然都是优先用于保护重要的基地设施,不会派到偏远孤立的敌后小岛上。
一直要到好几个月后,“联合国军”才有余力在北朝鲜半岛西海岸诸外岛布署防空单位,而且也不是高射炮,而是防空机关炮单位。1952年春天,第933防空机关炮营A连派出两支分遣队,各配有数辆40毫米双联装M19自行机关炮车及M16四联装12.7毫米机枪车,布署在设有雷达站的椒岛和白翎岛上。如果连设有雷达站的岛屿都要到1952年才布署了高射机炮,1951年11月时没有任何重要设施的大和岛自然不可能布署有大口径高射炮。
美军高射炮连全员及装备,1950年11月
其实,就算不比对“联合国军”方面资料,韩明阳自述中的情节也有许多不合理之处,例如高射炮火烟团在离目标区还有3分钟航程开始出现的说法就让人相当不解。以当日轰炸机的航速(360公里/小时)来说,离目标区3分钟的航程意味着还远在18公里(18000米)外的海面上空。当时美军的90毫米高射炮用来射击水平目标时,最大射程也不过17823米;对2000米高度的目标射击,最大有效射程还不到12000米。(注26)美军高射炮要在18公里外2000米高度的机群附近爆炸形成烟团,可能性极小。而大和岛周遭都是小岛,地形陡峭,也不适合布置高炮单位。大和岛北方约12公里处较大的椴岛已经在5日夜晚被志愿军148师443团登陆占领,也不可能有来自椴岛的高射炮火。
美军90毫米高射炮有效射程曲线图。
A:M9 射控仪可接受雷达资料输入的最大距离;
B:射控仪使用固定时间(36秒)可抵达的最大射程;
C:使用M43A3机械定时引信时的最大有效射程
而且,轰炸高度也提供了一些解谜的玄机。11月6日当日飞行高度及轰炸高度都设定在2000米,11月30日的轰炸高度更低到1500-1800米,这个高度无疑表明了岛上防空火力微不足道,甚至连40毫米高射机炮都没有,否则不会以如此慢速如此低的高度水平低飞。这个轰炸高度也可以跟其他战斗进行比较。如1955年1月10日解放军轰炸航空兵第20师派出28架图-2轰炸机轰炸大陈岛锚地内国民党军舰艇时,由于岛上及舰上有相当数量的40毫米高射机炮,计划的轰炸高度就设定在2800-3150米,以减少高射火力的威胁;战后检讨提到此役70%的国民党军高射炮弹爆炸高度低于飞机高度,火力密度在2500米以上较小。(注27)高射炮弹爆炸高度较低,正好与40毫米高射机关炮炮弹自毁距离吻合,炮弹发射后飞行约3050米后自毁,由于多为斜角度射击,炮弹自然不到飞机高度就爆炸了。1955年1月18日20师轰炸一江山岛时,由于岛上高射火力较弱,仅有12.7毫米机枪及20毫米机关炮,轰炸高度就降到了1800米。(注28)
接下来的状况就更有意思了。韩明阳称当轰炸机群更接近大和岛上目标时:“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目标迅速向我*近,敌人的高射炮火越来越密集地在我们机群前后爆炸,冒着一团团火花,气浪使飞机颠簸。‘向敌人地面炮火射击。’射击主任杨震天随着我的命令组织全体射击员向敌人射出一排排机关炮弹。顿时,高射炮哑巴了。这些胆小的美国炮手大概都躲到防空洞去了。”(注29)
这段叙述全然违反基本常识,只能进一步证明其遭遇高射炮火之说并非实情。
图-2 轰炸机
首先,必须要了解一下图-2轰炸机自卫火力的配置状况。图-2轰炸机的自卫火力如下:
1. 固定在主翼翼根的20毫米SHVAK机关炮,左右各1门,每门备弹150发,由驾驶员操作。
2. 前舱(驾驶舱)12.7毫米Berezin Ub机枪1挺,备弹170-190发,由领航员操作。机枪指向后上方,左右转动各45度,最大仰角90度,最大俯角10度。
3. 后舱12.7毫米Berezin Ub机枪1挺,备弹250发,由通信员操作。机枪指向后上方,最大转角:右110度,左105度,最大仰角65-70度,最大俯角15度。(注30)
4. 腹舱12.7毫米Berezin UB机枪1挺,备弹300-350发,由射击员操作。机枪指向后下方。最大转角:左右各23度,最大仰角1度,最大俯角45度。
当时图-2轰炸机群正在轰炸航路上,必须维持一定航向与水平高度,自然不可能以主翼上的2门机关炮对地射击;而其他3挺由机组人员操作的机枪中,领航员和通信员负责的2挺都在机身上段,受限于机身和主翼,也无法对地射击;唯一可朝下对地射击的,只有位于机腹由射击员操作的机枪。但是这挺可朝下射击的机枪,其射向却是朝后下方,最大俯角才45度角;以当时2000米的高度计算,该机枪所能指向的最近一点是后下方水平距离2000米外的地面,射击距离长达2828米,这已经超出机枪(炮)的有效射程。
一般地面战斗,机枪有效射程约在600米左右,更远一点的距离时,机枪枪手就很难看见子弹落地的尘土而致无法有效修正射击。美国空军使用的固定式12.7毫米机枪,虽然在使用先进雷达瞄准具时有效射程可达900─1000米,但仍需使用穿甲燃烧弹(API)才能观察到子弹命中点。
此日有这么长的距离,再加上图-2轰炸机每秒100米的航速,射击员根本不可能看得到子弹落点,还有子弹弹道曲线的问题,不可能适当地修正瞄准,只能盲目射击。
再进一步研究,不但机枪子弹有弹道的问题,轰炸机投弹时也得考虑炸弹的弹道问题。当炸弹投下时,炸弹的始初垂直速度是零,始初水平速度是轰炸机的飞行速度。炸弹离开炸弹架后,两个作用力会施加在炸弹上,一是地心引力,一是空气阻力。地心引力不必多说,而空气阻力的大小跟炸弹的形状、尺寸、以及运动速度有关。在垂直方向上,地心引力让炸弹加速,空气阻力让炸弹减速,最后达到一平衡点为终端速度。在水平方向上,空气阻力会让炸弹减速,如果投弹 高度够高的话,理论上终端水平速度可以是零。
水平轰炸投弹弹道示意图
这也就是说,轰炸机投弹的时机必须是在未到达目标之前就投弹,而且要考虑炸弹下落的时间长度以及在这段时间内的水平移动距离(即前置距离),才能准确地命中目标。投弹前,轰炸员会根据使用弹种的轰炸数据表,将适当参数如飞机速度、飞行高度、地面高度等等输入轰炸瞄准具,再指示飞行员进行微调修正,进入最后的轰炸航路。轰炸瞄准具依参数计算出前置距离,在飞机到达前置距离时,指示轰炸员投下炸弹。
那么,当日投弹的前置量是多少呢?由于没有当时炸弹的详细数据,只能大略推算。以美军260磅(118公斤)AN-M81破片炸弹为例,时速360公里,相当于223英里。高度2,000米,相当于6,562英尺。查其前置量与高度曲线图(注31)可以估算出:在无风状况下,于2,000米高度投弹,前置量也差不多接近2,000米。
美军 AN-M81 破片炸弹(260磅 / 118公斤)前置量与投弹高度曲线图
根据当日的计划航线图(注32),韩明阳的图-2 机群接近大和岛的航向按计划是174度,但实际上可能有些偏差。大和岛面积不大,轰炸目标大和洞村在东北端,若图-2从岛的北微西方向进入,在这个方向上大和岛西北海岸线距离大和洞村约1,000米,相当于10秒钟的飞行时间。如果投弹前置距离取2,000米来估算,图-2轰炸机群开始投弹时,位置还未越过大和岛海岸线,应该还在北边的薄云岛上空。而既然开始投弹时轰炸机群还在外海小岛上空,在这之前机腹的机枪指向机后2,000米的地方也应是海,那么所谓在投弹之前对地射击压制地面炮火的情节可以说是完全不可能发生的!
实际上,当时志愿军空军很清楚大和岛上根本没有雷达或高射炮。解放军内部战例资料记载道:“大和岛、小和岛等岛屿均为南朝鲜李承晚“白马部队”1200余人及美军、李伪军情报机关400余人所盘据。大和岛上设有侦察电台,专门侦听与搜集我空军活动情况,并配有高射机枪。”(注33)没有提到雷达,没有高射炮,也没有机炮,仅有高射机枪;作战过程中也仅遭到高射机枪毫无作用的射击,射击员的反击也仅是在投弹并飞过目标后对地面的盲目射击。所以,结论只能是这几十年来广见于各公开出版的书籍、杂志文章,甚至机组员回忆的所谓轰炸大和岛遇到高射炮火而在投弹前对其压制反击的记载,是纯然的虚构渲染。
大和、小和岛及第一次轰炸航线示意图
回到正题,由于没有防空炮火的干扰,目标区气象状况也很良好,加上2000米低空投弹,轰炸效果很不错。许多资料都指出有90%炸弹命中目标区大和洞村,炸毁房屋45栋,炸死炸伤少将作战科长及海军情报队长60余人,炸毁粮食120吨,弹药15万发,木船2艘。(注34)
这里的战果稍有出入。志愿军50军登陆大和岛时,空8师侦察参谋牛邦振随陆军部队登岛,在第二天马上展开勘查,志愿军空军司令部根据他的勘查结果,在1951年12月18日发布战果通报,称:“大和洞原有房屋计五十一栋,轰炸后仅剩五栋半,其中落中燃烧弹者有八栋,其余全部和大部都炸毁,敌之粮弹库亦被炸中,损失大米一百二十吨,各种弹药十五万发,炸死炸伤敌大队长以下五十余人。在三百公尺直径范围内发现有弹坑七处,坑深一公尺二,直径三公尺。”(注35)这个经过实地勘查的战果通报应该较为准确。
如前所述,岛上游击队并非正规部队,人员都没有军衔,不可能有少将作战科长。空军战果通报中指出仅是大队长,较为符合实际。更值得注意的是,前述要对大和岛“拔钉子”的原因之一,就是岛上的雷达站、监听站,照理说,它们应该也是这次轰炸的重要目标才对。而且,雷达站与监听站都有高大的天线,目标明显,不太可能被漏掉。但战果通报中提到炸毁了大部分的房舍,却丝毫未提雷达站、监听站等重要设施,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美军资料中岛上没有雷达站或监听站的说法。
轰炸结束后,轰炸机群掉头返航,采取的路线是左转向北经过铁山半岛至铁山附近再转向安东,而非右转经由海面直接飞往安东。主要原因应该是因为志愿军飞行员此时还未接受过海上飞行训练,必须依赖陆地地标。另一原因是飞机若有损伤,需要迫降地面或跳伞时,在陆地飞行,机组员生存率较高。当时是严寒的冬季,如果跳伞落水,在没有随身救生筏的配备和海空搜救队的迅速救援下,几乎可以说是难以活命。返航的终点取安东浪头机场而非返回沈阳于洪屯机场,则是受到季节光线的限制。高纬度地带冬天日落较早,11月6日当天在安东(北纬40度,东经144.4度附近)日落时刻是16时37分,轰炸机群没有足够的光线飞回沈阳,自然得就近降落。事实上,当天16时19分轰炸机群在安东浪头机场降落之际,视线已经不佳,机场不得不点亮夜航灯光。(注36)
大和岛遭到空袭后发出警报,白翎岛“猎豹基地”随即请求海军支援。第95特遣舰队派出英国海军巡洋舰“贝尔法斯特”号及加拿大海军驱逐舰“阿萨帕斯卡人”号驰援,入夜后抵达大和岛海面巡逻,并把岛上伤者撤回白翎岛医治。(注37)
注23:王光斗,“猛炸大和岛”,《志愿军一日》第三篇,第9-11页 。
注24:韩明阳,“轰炸大和岛战记”。
注25:Futrell,The United States Air Force in Korea,第431页。
注26:US War Department, FM 44-4, “Employment of Anti-aircraft Guns”, pp 8-10.
注27:《航空兵战例选编》第71-76页。
注28:《航空兵战例选编》第77-81页。
注29:韩明阳,“首次亲历轰炸大和岛”;“轰炸大和岛战记”。
注30:据杨大方“气壮山河的轰炸大和岛战斗”,11月30日出击时,仅大队长座机因借用师首长座机故此舱配备为20毫米电动机炮,其余八机仍是UB机枪,11月6日此日出击应是雷同。
注31. US Army, Office of the Chief of Ordance, Terminal Ballistic Data, Vol 1, 第7页。
注32:《航空兵战例选编》第64-65页附图。
注33:《航空兵战例选编》第61页。
注34:韩明阳,“轰炸大和岛战记”;《朝鲜大空战》,第206页。
注35:顾卫华,“三炸大和岛”,《世界军事画刊》,1996年10/11月号,第62页。
注36:韩明阳,“首次亲历轰炸大和岛”。
注37:Lansdown, With the Carriers in Korea,第191页。
逐岛进攻与夜间轰炸
经过这场轰炸,中朝方对大和岛一带岛屿将要发动进攻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虽然“联合国军”方面认为大和岛除了做为谈判筹码外在军事上没有多少价值,但仍希望游击队能够守得住,不要轻易放弃。11月9日,第95特遣舰队司令英国皇家海军少将史考特-蒙克雷夫(A. K. Scott-Moncrieff)采取对应措施,派遣1艘驱逐舰在入夜后到大和岛附近海面巡逻。11月中旬后每晚有1至2艘舰艇前来巡航,由于单程航程需要约4至5小时,所以抵达大和岛海域大都已在午夜时分,而且凌晨前2-3小时就得离去,不然天亮后就无法驶出中朝空军的活动范围。
在这同时,志愿军按照计划,逐步攻占各小岛。11月16日,志愿军第150师攻击艾岛。艾岛距朝鲜半岛海岸约7公里,是个面积仅2平方公里的小岛,由“驴子-14队”驻守,另有部分居民。志愿军150师以448团第1营1连、3连,450团第1营1连、2连组成突击登陆部队,分乘折叠冲锋舟及木船,在38军114师76.2毫米野炮营、150师山炮营、114师和150师高射机枪连的火力支援下,在11月16日午夜时分抢滩登陆。凌晨时分,“驴子-14队”已无力抵抗,残部各自逃散,一部乘船撤退,一部在艾岛上躲藏,被150师上岛部队俘虏。此役150师击毙85人,俘虏158人(可能包括当地居民);另缴获轻重机枪11挺,步枪186支,机关炮1门,以及各类弹药。(注38)
“驴子-14队”残部先撤至小和岛,11月24日又主动放弃小和岛,全部撤至大和岛。24日,志愿军第50军又登陆占领了人去岛空的炭岛。不过游击队也不是完全处于被动,当夜他们也派出小分队在海军舰炮支援下突袭椴岛,抓回数名俘虏。
11月29日夜晚22时20分许(北京时间),志愿军空军轰炸部队第一次执行夜间战斗任务,轰炸航空兵第10师第28团出动10架图-2轰炸机,在28团副团长王恩泽率领下,从辽阳机场起飞,准备轰炸大、小和岛附近海面巡逻的“联合国军”军舰。轰炸机夜间编队在没有足够经验的情形下是非常困难的,所以28团采取单机纵队跟进。但若以10机为一纵队,距离又会拖得太长,不易维持队形。所以分成2个5机纵队,分别由王恩泽和28团第1大队大队长姚长川担任领队长机。夜间轰炸在没有搜索雷达和夜间导航器材下,要发现目标是非常困难的。此次任务也不例外,轰炸机群未能发现目标,只好改对大和岛灯塔附近投弹,也没有什么效果。(注39)“联合国军”巡逻舰艇按照惯例,凌晨前离开大小和岛附近海面,返回黄海道外海的昼间巡逻海域,因此当志愿军的轰炸机飞抵大和岛海域时,“联合国军”的水面舰艇已经返航了。
注38:王顺才、申春,《汉江血痕─解放军第五十军征战纪实》,第359页。这门机关炮据《解放军第50军军史》称为45机关炮,口径较为奇特,当时美军没有此类机炮。有一可能是苏制45毫米战防炮,因其为半自动作用,被称为机关炮。另一例证是在攻占大和岛後,报称缴获一门战防炮,但也有资料称缴获一门机关炮而未提战防炮。苏制45毫米战防炮是人民军的标准装备,可能是被美军缴获後转交游击队使用。
注39:韩明阳,“轰炸大和岛战记”;韩明阳,“1951年三次轰炸大和岛参战飞行员名单”。
第三次轰炸
11月30日下午,志愿军空军为了配合当夜第50军148师对大和岛的登陆行动,再度派出轰炸机群轰炸大和岛,目标改为大和岛西岸灯塔附近地区。
这天的作战计划和11月6日类似,9架图-2轰炸机从沈阳于洪屯起飞,在凤城附近与16架拉-11战斗机会合,从浪头起飞的空3师7团24架米格-15则前往身弥岛上空进行掩护。轰炸完成后,轰炸机群同样经过铁山半岛返航,在日落前回到浪头基地。在航路上,由安东江桥直飞目标大和岛西岸灯塔区,轰炸高度比第一次轰炸的2000米高度降低200至500米,航速则在整个航程中,从320公里/小时至380公里/小时不等,轰炸时间提早13分钟,队形从楔形改为纵队跟进,其他任务参数则和11月6日计划相同。轰炸高度降低,正好说明了游击队的防空火力薄弱微不足道,否则应该要采取和11月6日相同或更高高度来轰炸才是。而轰炸时间提早则是因为季节天文变化的关系:11月30日安东日落时间是16时20分(北京时间),比11月6日早了17分钟,所以整个计划的时间因此而推前。按此推算,按照计划轰炸机群应当是在15时24分左右到达大和岛目标上空投弹,大约会在16时左右返回降落于安东浪头机场。
北京时间11月30日下午14时19分30秒,比预定时间提早30秒钟,空8师24团第1大队的9架图-2轰炸机由大队长高月明率领,从沈阳于洪屯机场起飞。3个三机中队采用前后跟随的3个“品”字形队形,第一个中队的领队长机为高月明,左僚机为副大队长李源一,右僚机为毕武斌。其后为第二个中队,长机为柳文瑞,左僚机为杨大方,右僚机是张孚琰。最后是第三个中队,长机邢高科,左僚机宋凤声,右僚机梁志坚。(注40)当天各机载弹为100公斤爆破弹5枚,100公斤燃烧弹4枚;(注41)此次任务使用燃烧弹比例多于11月6日的轰炸,应当是为了能更有效地摧毁大和岛上的木质房舍和营账。和11月6日一样,轰炸机群在起飞后向北爬高至800米高度转向180度南飞,逐渐集结编队后,转向东南,再折向东南东,在铁路西侧向凤城出航。由于高月明提前转弯,加上速度控制不当,造成机群比计划时间提前3分钟(注42)到达凤城附近上空与拉-11机群预定会合的地点。
当日直接护航的空2师4团出动第1、3大队共16架拉-11歼击机,由团长徐兆文率领,在14时29分由凤城机场起飞。本来应该是在凤城附近与轰炸机群会合。但是由于轰炸机群提早到达,拉-11机群不得不加速赶上,直到凤城以南地区才和轰炸机队完成编队。当天拉-11护航编队方式也和第一次轰炸时类似,第3大队的8架飞机分别在轰炸机群两侧,距离约300-400米,高度高出约200米。在轰炸机右侧是第3大队大队长钱焕章率领的1个中队,僚机是王敏、王天保、余敦兰;轰炸机左侧为中队长刘卓生率领的另一个中队,僚机为梁兆树、王勇、陈良平;(注43)团长徐兆文则率领第1大队第一个中队,位置在轰炸机群后上方,距离约600-800米,高度高出约800米,他的僚机是余长富、徐怀堂、赵旭;中队长王延洲率领第二个中队在他们后面约400-600米,僚机为周振东、周宗汉、何岳新。(注44)
15时07分轰炸编队通过安东鸭绿江大桥及浪头机场之间,航线稍微偏右(原本轰炸起航点为鸭绿江大桥),时间则比计划早了4分钟。(注 45)按照预定计划,空3师7团的24架米格-15应该在15时01分开始起飞,15时04分起飞完毕,起飞后转而向北爬高,在关家堡转向义州出航,估计在15时11分左右经过义州上空。从这个起飞航路来推算,高月明、王天保等称见到米格机正在起飞,并不是指在通过鸭绿江时看到米格机从浪头机场起飞,而是在靠近鸭绿江之前的3分钟内,见到空7团的飞机从自己机群的前后方横过,正在向北爬升。
第三次轰炸大和岛预定航线图,1951年11月30日
再进一步从提前的4分钟来推算,原计划中轰炸机群应当是在15时11分通过安东江桥这个路标,而此时空7团的米格机群应当也同时在东北约15公里处义州附近上空通过鸭绿江,在轰炸机群东侧采取平行航路,屏障在敌机可能接近的方向。由于速度上的差异,空7团的米格机群自然会超前,形成在东侧扫荡警戒的态势,这也是相当合理的计划。但由于当天轰炸机群在15时07分提前通过鸭绿江,所以空7团的米格机群没有发挥警戒扫荡的功能,此时应当还是落在轰炸机群后面,正从后面赶来,而不是已经超前向身弥岛飞行。
15时07分,高月明见已抵达任务进入点,遂以无线电呼叫空8师指挥所,获得许可后,不等空7团的米格-15到来便开始进行轰炸。传统上以陆军抢攻山头的心态来解释轰炸机群为何会不等待空3师7团米格机群就独自前进,但这种解释太过牵强,不管再怎么想抢先立功,也不会以为单靠十几架活塞发动机的拉-11歼击机就能保护轰炸机群。而就算高月明自己有此想法,在指挥所的指挥员们也不太可能都这样想。
笔者认为,之所以会做这样的决定,真正的原因是由于作战计划中实际依赖的是苏联空军提供的保护,而不是毫无经验的志愿军米格机群的护航。从前面对11月6日轰炸时高空掩护的推断,当天应当也有苏联空军在高空掩护,再加上在北朝鲜上空的米格机巡逻网,志愿军空军指挥首长可能认为经验尚浅的空3师7团米格机群在不在场都没太大关系,而且反正它们也正在从后面赶来,所以才会下令开始轰炸。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基于同样倚赖苏联空军保护的心态,才会让轰炸机群的飞行员们疏于警戒,以致于稍后不久当美国第4战斗机联队的F-86开始向轰炸机群俯冲攻击时还毫无察觉!
注40:韩明阳,“1951年三次轰炸大和岛参战飞行员名单”。
注41:此据高月明回忆,《我打下了美国飞机》,第179页。依韩明阳说法及其他记载是100公斤杀伤爆破弹7枚,100公斤燃烧弹2枚,韩明阳,“轰炸大和岛战记”。
注42:另有说法是4分钟或5分钟不等,并不一致。可参见王玉杉、王素红《血色天空:中国空军空战实录》,王海”搏击长空显英豪”,黄裕冲《一代天骄──新中国空军实战录》。
注43:拉-11在轰炸机群两侧的位置与编成稍有疑问。王天保回忆:“这次轰炸大和岛,我们担任轰炸机的直接掩护任务,叫直接掩护队,我是三大队长副大队长,带四架飞机,钱华刚同志带一个中队,在轰炸机最前面第一个中队的两侧,我飞在轰炸机右边。”(《我打下了美国飞机》,第191页)。他的回忆跟韩明阳的“1951年三次轰炸大和岛参战飞行员名单”也有出入。三大队大队长应为钱焕章,而且按照名单顺序,王天保是钱焕章中队的三号僚机,而不是领队,第二中队则由中队长刘卓生率领。“《新世纪中华国防专家人才传略》——留美学长刘卓生”一文的记载,则称是刘卓生与王天保各率领一个中队飞在轰炸机群两侧,(左侧)刘卓生的二号僚机是王敏,这却又跟韩明阳的名单有出入。此处编成及位置主要依据韩明阳的名单。
注44:当日拉-11编队及位置依据以下数据推综合断而成:韩明阳,“1951年三次轰炸大和岛参战飞行员名单”;王天保回忆,《我打下了美国飞机》,第187-197页;Kong25,“杨大方参战轰炸大和岛示意图”;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新世纪中华国防专家人才传略》——留美学长刘卓生”。
注45:《朝鲜大空战》,第216页。
美机拦截
志愿军轰炸机群在11月6日首次轰炸大和岛,的确是出其不意,让美国远东航空军措手不及。特别是图-2轰炸机群从内陆的沈阳近郊机场起飞,而不是先在前线机场集结,所以事先没有任何征兆,是任务成功的重要因素。
经过这次教训,美国远东航空军对志愿军空军可能再度空袭外海岛屿有所警觉,也做了准备。一般来说,最直接的措施当然是加派空中巡逻,但是这也是最愚蠢的方式。当时第4战斗机联队总共只有80余架F-86,(注46)任务庞杂繁重,而且正在协助训练第51战斗机联队的2个中队从F-80改装F-86,,(注47)根本不可能有足够的飞机时时到大和岛上空巡逻。根据第4战斗机联队飞行员道格拉斯·伊凡斯的回忆,他自己是在11月30日中午任务简报时才听说这些岛屿被轰炸过,(注48)可知11月这段期间第4战斗机联队并未特意对大和岛加强巡逻。另一方面,美军的雷达站位置偏南,基本上发现不到低空飞行的图-2轰炸机群,也不可能及时派出飞机拦截。所以美国空军战斗机在11月30日能够成功进行拦截另有他因。
事实上,此时美国远东航空军手上的秘密武器是美国空军安全勤务处(US Air Force Security Service,USAFSS,注49)的无线电监听单位,其下属第1机动无线电中队C分遣队驻于金浦机场,和第4战斗机联队在同一个基地,专门监听苏中朝空军活动的无线电情报。在监听志愿军空军活动方面,除了该部队本身下属的中文专家外,还有12名熟谙中文的前日本军队航空情报人员,24小时轮班监听志愿军空军的通话,并有电话专线直通附近的战术空中管制中心(Tactical Air Control Center,TACC),提供地面管制员近乎实时(real-time)的情报。
如果详细回溯志愿军空军11月6日轰炸过程的话,可以发现在指挥管制上其实有多项严重失误。在整个任务执行过程中,机群受到地面指挥的严密控管,有许多无线电通信,未能保持无线电缄默。正如韩明阳回忆中,轰炸机群与护航的拉-11战斗机会合时,他就与率队的空2师4团副团长张华通话联系过;而当轰炸机机群在离大和岛33公里处(约5分钟航程)校正航路前,他也跟在第50军前进指挥所里的空22团团长徐式廷通话,通报开始执行轰炸任务。
如果连进入目标航路这种小事都要跟地面指挥所通报,那么在起飞、集结、混合编队的过程中,可以想见各单位间以及与地面指挥所之间也会有不少通话。11月6日当时由于事出突然,美国空军监听单位收听到这些通话,也不可能实时做出反应。但是在轰炸发生之后,根据这些通信情报,再加上大和岛游击队的报告,应该不难拼凑出整个过程,进而可以研究制订应付的措施。
更何况,无线电情报的来源还不只是来自轰炸当天,事前的通话很可能也早就被监听。据称,美军无线电监听单位在11月29日就已经掌握到志愿军空军轰炸机可能再度在昼间出动的情报。(注50)另外韩明阳检讨此役时也称:“战前电波呼叫多,联络乱,使用的暗语易被敌破译,极易走漏消息。”(注51)也验证了这个说法。
另外,11月27日时朝鲜西北外海诸岛的问题第一次被提上停战谈判的谈判桌,11月29日又有夜间轰炸之举,这几项因素综合起来,也会让美国空军提高警觉。11月30日当天美国空军无线电监听单位无疑是全力监听各频道,为F-86战斗机群提供准确的情报,以便执行经过精心策划的拦截作战。
美国空军第4战斗机联队11月30日下午的战斗巡逻任务比平时要晚许久才开始。据336中队的伊凡斯回忆,下午出动人员经过精挑细选,都是第4战斗机联队的菁英。他早上已经出动巡逻过一次,下午本来轮不到他。但是在中午时却被告知排班时间更动,临时加入下午的任务。(注52)
美空军第四战斗机大队指挥官:(左起)336中队长乔治?戴维斯少校(14架),335中队长温斯顿?马歇尔少校(6.5架),大队长宾?普雷斯顿上校(4架),334中队长迪克?克雷顿少校(5架),四人合计战果:29.5架。
下午14时32分(美军纪录为汉城时间15时32分,汉城时间即东九区时间,比北京时间早了一个小时,在此为求行文一致,都改为北京时间,下同),F-86战斗机开始从金浦机场起飞。第四战斗机大队大队长班杰明·普雷斯顿(Benjamin Preston, Jr.)上校担任领队,联队下属的3个中队都派出了最好的飞行员。第一批飞机是第336中队的机群,普雷斯顿为第一个四机分队(注53)代号“红色分队”的领队,336中队中队长狄克·克雷顿(Dick Crieghton)少校担任三号僚机。第二分队代号为“白色分队”,有6架飞机,包括伊凡斯在内。第二批飞机在第一批后数分钟起飞,乔治·戴维斯(George Davis)少校的第334中队派出2个四机分队,戴维斯率领第一个分队代号“尊严A分队”,第4战斗机联队联队长哈利·辛(Harry Thyng)上校亲自率领第二个分队代号“尊严B分队”。第三批飞机是温斯顿·马歇尔(Winston Marshall)少校的第335中队派出的2个四机分队,代号分别是“尊严W分队”及“尊严X分队”,最后是“尊严S分队”4架飞机担任接应组,掩护返航,合计30架F-86战斗机(美军资料称总数为31架F-86飞机,但与其必定双机出动惯例不合,可能有单架飞机作为预备机一同起飞,起飞不久后因没有飞机故障需要替补,自行折返机场)。(注54)
这个起飞时间的选定,应该是根据无线电监听单位实时监听志愿军轰炸机群编队出航通报的结果。图-2轰炸机群在14时19分30秒开始起飞,大约10分钟后完成编队通过奉集堡出航,此时很可能对指挥所通报编队完成、开始出航;美军监听单位极有可能正是根据这个情报,通知已经在跑道上待命的F-86起飞。
F-86战斗机起飞后并未按照平常战斗巡逻的惯例以松散队形爬高直飞鸭绿江边。相反地,他们却采取比平常要偏东的航向,并且保持较低高度,靠着山岭的掩护向北飞行,以躲避中朝方雷达的探测。
14时45分左右,担任接应组的“尊严S分队”离开编队转而向西爬高。他们的任务除了吸引中朝方雷达注意外,还要在友机返航时担任掩护;这时剩下的26架飞机才开始爬高。
F-86机群在机场跑道准备起飞
14时50分,第336中队的“红色分队”、“白色分队”在平安南道德川以东15公里的大同江折曲处(坐标BV8204,今金城湖上空)抛掉副油箱并向西转,向铁山半岛中部(坐标XD4596)飞行。他们在长安山西南约12公里处(坐标BU5585)看到高空有18架米格机朝南飞行,另外在九龙江以北(坐标YE5032处)也看到许多小群米格机在巡逻。336中队的机群并未打草惊蛇,从较低高度悄悄绕过这些米格机组成的高空掩护网,继续向铁山半岛方向飞去。(注55)伊凡斯回忆:“我们几个中队以头尾相随队形,飞着一条相当深入的航路,在很北边的地方我们向西转弯,飞向‘热点’(即安东)。可以看到隔着鸭绿江那边成群米格机的凝结尾云正在成形,同时有许多机群的凝结尾云在远高于我们的上空,我们边注意它们的行动,边从从它们后面切过。”(注56)带领殿后中队的马歇尔少校也回忆道:“我们准时进入空域,看到两大群米格-15喷气机在我们上空很高的地方横过鸭绿江过来。它们显然是在执行扫荡任务,不过它们并未下来攻击我们。我们保持队形并且转而向南,希望能够切入它们之间。”(注57)美军F-86机群选择的航路和高度经过事先精确规划,顺利躲过了中朝方雷达的探测,而在高空巡逻的米格-15机群也没有发现它们。
15时07分时,(注58)领队的普雷斯顿在龙岩浦东南约10公里中谷村附近(坐标XE2515)发现了由16架米格-15及16架拉-9护航的9架图-2轰炸机群。伊凡斯回忆道:“它们是飞在远低于我们高度的一群螺旋桨飞机──事后估算是16架拉-9护航着12架图-2轰炸机,不过当时我看到的就只是一大群。”(注59)335中队的飞行员们发现志愿军机群时,轰炸机群是在右下方3点钟方向,以接近90度的夹角,直直地朝美国机群飞来,航速约180节(334公里/小时),高度约在6000英尺(约1800米),护航的螺旋桨歼击机则与轰炸机同步同速,未以高速交叉飞行或蛇行,另外在35000英尺(约10500米)高处还有16架米格-15的掩护机群,这些米格机都带着副油箱。此时336中队的高度大约是5000米。
大和岛空战双方飞行路径示意图
由于F-86机群全程以中低高度飞行,耗费油料较多,在发现志愿军轰炸机群前二、三分钟就已经是“宾果”状态(即油料已低到必须立即返航的安全底限),普雷斯顿没有多花时间组织攻势,马上率队右转对轰炸机群开始攻击。因为起始接战角度的关系,他从轰炸机右前方约四分之一的方位俯冲迎头开火,由于接近速度及角度过大,没有打中任何飞机,此时拉-11歼击机的队形开始四散开来。他穿过轰炸机群下方,拉高后转向,正准备再次向轰炸机群攻击时,发现稍低处有1架拉-11歼击机横过前方,他压低机头瞄准开火,拉-11歼击机中弹起火坠落于加次岛以北海面(坐标XE2505),时间是15时09分。接着,普雷斯顿再度对轰炸机群开火射击一次,也没有得手。因为担心油料不足,他命令“红色分队”其他飞机开始准备返航。由于普雷斯顿是迎头俯冲攻击,拉起后当在轰炸机群的后上方,他击落的这架落单的拉-11,很可能是后上方拉-11的领队空2师4团团长徐兆文的僚机余长富。
志愿军飞行员对F-86接近方向说法不一,有称位于编队左前方的,有称左前下方800、1000米高度的,甚至还有散布前后左右各方位的。这些说法间并不存在矛盾,主要原因是志愿军飞行员当时疏于警戒,发现F-86过晚,美机早已杀入编队之中,所以各种目击方位都有。最早发现F-86来袭并发出警告的或许是空2师4团第3大队飞拉-11的王勇,当时是左侧刘卓生所率拉-11中队的三号机;轰炸机群中最早提出警告的或是第3中队长机的射击员吴良功,(注60)不过他位于轰炸机群尾端,所在位置又是朝向后下方的炮塔,看到的只能是已经迎头俯冲攻击完毕,正在拉起爬高准备回头再次攻击的F-86。
志愿军机群在遭到攻击后,一时陷于混乱之中,还搞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延误了反应时间。飞在轰炸机群右侧的王天保回忆道:“这时候突然间发现,在我们左前方一片飞机过来了,我当时一看,一片白花花的飞机,只一眼我就看到了四、五架,有人报告说发现敌人,有的说是不是我们的飞机?还含糊不清。”(注61)轰炸机领队高月明则称:“刚到了海面上,还没有多远,这时候,有四架飞机,超低空,从我下方,大概有三十多米扑过来了,飞机冒着浓烟,海面湿度很大,燃油没烧完就冒着浓烟,我很远就注意到它了,它不是我们的飞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看见敌人的飞机来了一个急上升,在一千五百米的时候,闪出一道红光,这是敌机在向我们射击了。”(注62)这些比轰炸机群高度还低的飞机,事实上是已经俯冲射击完毕,正在拉起的F-86。王海评论道:“空中梯队警惕性也不高,疏于戒备,当发现不明的喷气式飞机向联合机群迅速接近时,竟误认为是担任掩护任务的我方米格-15飞机,以致在编队中的飞机被击中起火之后,才知遭到敌人偷袭。”(注63)这都说明了当时志愿军飞行员发现美机的时间过晚。
除了一开始时志愿军飞行员发现美机过晚外,当他们向浪头指挥所报告遭到攻击时,指挥所人员一时也不相信,还要求确认是不是友方飞机。高月明称:“我马上报告指挥所:发现敌机!地面指挥所开始不太相信,是我们的飞机吧?不要搞错了!”(注64)此处提到的指挥所,当是空8师的指挥所,因为空8师师长吴恺随即下令:“坚决前进!完成任务!”
这里其实揭露了一个很重要的关键,也就是当天地面指挥所应该是分散的,并没有因为歼击机和轰炸机一同出击,就在一起作业。或许是由空联司统筹全局,但是直接指挥空中飞机的,还是各单位自己的指挥所,而这些指挥所都不在一处。否则,当时7团的米格-15在何处,空联司指挥中心的标图板上应该很清楚,就算有疑问,马上从指挥所用无线电联络一下即可确认。不直接与7团飞机联系,反而问轰炸机群,说明了歼击机与轰炸机的指挥所很可能是分开的。另一方面,这也说明了当时在空中的米格机绝不是只有7团的飞机而已。是什么样的“友机”志愿军地面指挥所无法确认,通信上又有点困难的呢?这自然是指独立行动、不归空联司指挥的苏联第64航空军的飞机了。
紧随在第336中队“红色分队”之后的“白色分队”6架飞机也开始对轰炸机群攻击,他们的接战角度仍然不够理想,一样是从前上方迎头俯冲。领队一号机阿弗雷德·赛门斯(Alfred Simmons)上尉首次攻击轰炸机不果,在拉高过程中发现15000英尺(4500米)高度有4架米格-15在轰炸机群前上方朝南飞行,对下方的战斗浑然不觉。这4架米格机的机鼻都是红色,方向尾舵上有一道红条,机腹下还带着副油箱。赛门斯爬高到米格机的高度,悄悄咬住殿后的米格机,随即开火射击。无奈他的运气不佳,才射击约20发子弹机枪就故障卡壳,他只好赶紧脱离战斗返航。但是这些米格机可能也没有发觉被攻击,并未对他进行追击。
他的僚机二号机罗伯特·阿特金(Robert Atkin)则攻击了第三组轰炸机的最后一架。阿特金回忆道:“我们被导引迎向来袭的机群之中。它们不是高速的佩刀机的对手,我想它们也心知肚明。我对一架轰炸机迎头攻击,子弹打中它的机身及发动机。跟在我后面的飞行员说那架图-2的发动机开始停车。”(注65)
在他后方约500米的第2小队长机三号机比佛得·哈蒙德(Buford Hammond)在15时08分时开始俯冲攻击,看到阿特金打中了轰炸机的机身,他自己也对同一架轰炸机射击,打中一具发动机,当他穿过轰炸机群时,看到飞行员已经关闭发动机,螺旋桨顺桨。
哈蒙德的僚机四号机李奥纳·梅尔鲁克(Leonard Merook)对第三组轰炸机的二号机攻击不果,绕回来时发现有1架轰炸机正在坠落,他跟着下去照相为证。当梅尔鲁克再度爬升时,他看到上方的米格-15开始抛掉副油箱,这时是15时09分,位置在大鸡岛北面(坐标XD3288),离美机开始攻击已经有两分多钟了。
伊凡斯是“白色分队”的第3小队的长机,编号为五号机,他和僚机戴维·弗利兰德(David Freeland)也是从前方接近俯冲攻击轰炸机群,第一次开火,子弹打中了一架轰炸机的右翼和右发动机。掠过轰炸机后,他随即做了个急速拉高转弯(chandelle)的动作,回头从后方接近再攻击一次。他回忆道:“……由于我在编队里位置的关系,我选上了位于最后一组侧旁的一架轰炸机,从右前方四分之一角度迎头冲下去。我边右倾转向目标,同时使力拉住操纵杆,让瞄准光环留在目标上,给它长长地吃了一顿子弹。我掠过它的机尾,回头看时,哈!火焰从它的右发动机开始冒出来。我拼命拉住操纵杆转回来,几乎就要把机翼给拉掉了,好绕回来开火,确定把它干掉。”
他的第二次攻击再度命中,轰炸机开始坠落。他回忆道:“我对无线电大叫‘红五号’(编者注,原文如此,伊凡斯应为白五号,此处是伊凡斯记忆有误)干掉一架着火家伙!来标明我的战果。不过其实不需要担心,火焰包住了发动机,延烧到整片机翼,它脱队后像堆营火般坠下。我一边转弯,一边很快地再看一下,海面上激起了很大一阵水花,那架轰炸机就不见了。”(注66)这架轰炸机坠于离大鸡岛约2公里的海面(坐标XD2990)。
当F-86战斗机开始攻击后,拉-11歼击机便四下分散,但轰炸机群仍保持着编队。首先被击中的可能是第3中队右僚机位置较为暴露的梁志坚座机,而攻击它的可能是“白色分队”二号机的阿特金和三号机的哈蒙德。
但第一架被击落的,应该是宋凤声的座机。根据该机领航员陈海泉回忆,他们飞机的右发动机首先被击中起火,烟裹着火向座舱袭来,他们与美机相距不到200米,美机的座舱甚至驾驶员的脸都看得很清楚。(注67)
宋凤声座机受创后,他命令机组员跳伞,但其他两名乘员或死或伤,没有反应。领航员陈海泉小腿受伤,试了两次才跳出机外,飞机随即坠入海中,这可能就是梅尔鲁克拍照的那架图-2。陈海泉运气甚佳,负伤的他跳伞后没有落入海中,幸运地落在一个小岛的沙滩上,为志愿军地面部队所救。(注68)以当时严冬的海水温度,如果没有美军飞行员随身配备的救生筏,落入海中应当支持不到几分钟。当日其他志愿军飞行员及机员也有跳伞的,杨大方机组乘员看到另外至少还有梁志坚机组的通讯员曹新广、张孚琰机组通讯员陈以德、射击员王道哲跳伞落海,(注69)但所有跳伞人员除了陈海泉外无一生还。
接下来伊凡斯和他的僚机与1架拉-11短暂交战:“这时候我和敌机航路大约同向,看到前面有1架拉-9,我以高速接近,把瞄准光环对准它,用力扣下扳机──结果让我很惊讶,子弹像条长长的手臂伸向那架飞机,当看来快要接触的那一瞬间,它向左急转,子弹穿过他刚刚所在的位置扑了个空,这是我所看过最间不容发的事。然后,瞬如星火,我们从它旁边掠过。那只小老虎绕回来对我的僚机戴维·弗利兰得开火。以我们那时的速度来说,我们根本一点也不担心。”(注70)这是高速低回转率飞机与低速高回转率飞机间交战的典型范例,拉-11这种低速的螺旋桨式飞机很容易用小转弯来避开高速喷气式飞机的攻击。但另一方面,喷气式飞机也不用担心被螺旋桨式飞机反转过来从后咬尾射击,因为螺旋桨式飞机反转过来时,高速的喷气机通常已经脱离后者的射程了。
戴维斯在大和岛空战时使用的旧型 F-86A,该机没有雷达瞄准具,仍然使用二次大战时的Mk-18瞄准具
15时10分,当第336中队开始攻击3分钟后,乔治·戴维斯率领的第334中队也抵达战场。他们的高度较低,以大约10000英尺(3000米)的高度进入战区,在铁山东北(坐标XE4505)发现了前方海面上空的轰炸机群。戴维斯没有马上展开攻击,反而带着中队横过轰炸机群航路继续往西飞。这时,轰炸机群正好也向左转弯改变航向。这个航向的改变可以参照11月6日轰炸行动中韩明阳带队在登串洞附近做的航向改变,应该是为了进入轰炸航路的最后修正。这个航向的改变让轰炸机群与戴维斯机群的夹角拉开,无形中让他们取得了较好的攻击角度。戴维斯保持航向继续飞了一会儿,与轰炸机群拉开一段距离,然后他带队向左急转回头,从轰炸机群的后侧方俯冲下来,攻击角度较336中队大为理想。戴维斯第一次开火射击就击伤了1架图-2,该机开始掉队,然后他再拉高右转回来,重新瞄准射击,打得这架图-2的油箱爆炸,接着发生一次更大的爆炸,开始向海面坠落。这架飞机有可能是梁志坚已经负伤的飞机。
在这次攻击中,戴维斯与僚机分散,僚机担心油量不足,约3分钟后开始返航。按照常理,油量已经短缺,而且缺少僚机掩护的戴维斯本该踏上归途才是,但是他仍继续攻击。这次他从轰炸机群正后方接近,虽然射击角度较佳,但也让轰炸机上的射击员和通信员有更好的瞄准机会。或许他就是刘绍基以为被“击落”的F-86。不过,虽然遭到图-2的猛烈还击,他还是不为所动,逼近到极近距离才开火。这架图-2随即中弹并发生了爆炸,火焰迅速蔓延到整个机身,飞机坠入海中,有3名机员跳伞,时间在15时18分。这架有多人跳伞的轰炸机极可能是张孚琰驾驶的飞机。接着,戴维斯仍不管已经低得惊人的油量,转头又再次冲向轰炸机编队,这第三架图-2中弹后直接坠海,没有人跳伞,时间大约是15时19分许,作战空域已经非常接近大和岛了,应当是毕武斌的飞机。直到此时戴维斯才掉头与其他飞机会合踏上归途。
戴维斯率领的分队中,第2小队的长机是雷蒙德·巴尔顿(Raymond Barton)上尉,他跟着戴维斯的小队一起俯冲下去,第一次攻击也没有结果。他回忆道:“我做了个训练时典型的反转追瞄,但是行不太通,所以我放弃了,向左转弯重头来过。这次我的机鼻直接指向它的机尾,扣扳机开火,子弹把机尾炮座打掉,也散布在整架飞机上。一瞬间,轰炸机爆炸,我就从那些掉落的残骸中飞过。从爆炸的程度来看,我想它的炸弹也引爆了。”(注71)这一架飞机残骸掉入海中,很可能是梁志坚的飞机。同一架飞机,前后三个人从不同角度攻击,形成战果重复。
就在此时,巴尔顿的僚机约翰·勃克(John J. Burke)不顾掩护长机的职责,自己对1架轰炸机发起攻击,命中该机左边机翼,机翼油箱爆炸后坠海,这架轰炸机有可能是张孚琰的飞机,同样地或许跟戴维斯的第二架战果重复。当他回头要找巴尔顿时,却已不见长机的踪影,只好自行返航。但是,巴尔顿在这个时候却有了大麻烦。
巴尔顿回忆道:“我向左转弯,同时向七点钟方向看了一下,要看看我的僚机后面有没有敌踪,好准备再度展开攻击。这时那个混蛋对我开火,我才发现跟着我的是架米格机,而不是我的僚机。就在这个时候,有更多的米格机追过来,它们看起来相当愤怒。我向它们迎头转过去,虚张声势地冲过这头批飞机,同时试着呼叫我的僚机。没有回音。所以我转向北飞,想看看有没有降落伞或救生筏之类的。没有!我转而向南,用尽各种技巧闪躲,想撑到米格机弹药耗尽,这时我真希望F-86机尾也装有机枪。”(注72)巴尔顿不知道的是,由于他向北飞的这个行动,已经让自己成为吸引米格机的磁石!他碰上的应该就是赶来救援的空7团的米格-15,米格机成群地围攻他,他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不过,他当时没想到的是,虽然自己惹祸上身,却让其它队友能够不受干扰地脱离战斗返航。
马歇尔少校率领的第335中队是最后投入战斗的机群,在攻击开始前,普雷斯顿命令他率队保持高度担任掩护。他到达轰炸机群上空,眼见下方战斗正炽,却只能焦急地等候着攻击命令。当戴维斯开始攻击后不久,普雷斯顿终于命令第335中队投入战斗。马歇尔率队飞向轰炸机队后方,做了一个半滚反转(Split-S),从轰炸机六点钟方向的后上方俯冲下来,速度高达0.9马赫。马歇尔挑上了轰炸机群最后一组的1架轰炸机猛烈射击,该机中弹后冒出火焰,开始掉队,机员也开始跳伞,这架飞机有可能是张孚琰的飞机,跟戴维斯、勃克战果重复。接着他反转后第二次攻击,击伤了领头轰炸机组中的1架。
他再度爬高时,撞进1个拉-11双机小队中间,他立即调整瞄准光环的设定后开火,击中拉-11长机,拉-11中弹爆炸后在空中解体,像块石头般地坠落。当他编转弯边回头四顾时,拉-11僚机正好急转过来,迎头对他开火。他的僚机约翰·豪内克(John W. Honaker)看到拉-11的转弯动作,已经向他发出警告,马歇尔闻言急转,避开了大部分的炮火,但还是被击中了3发23毫米炮弹。其中1发击中左翼,1发击破座舱盖就在弹射椅头垫处爆炸,第三发击中驾驶舱后方。很幸运的是,马歇尔在战斗时总是习惯往前坐并且前倾,所以这发炮弹没有把他的头炸掉。不过爆炸威力仍然震破头盔,让他头部撞击到仪表板后一时昏迷,飞机失控下旋坠落,直到听到豪内克在无线电内的呼叫声,他才清醒过来,在低空回复控制重新爬高。在他坠落的这段时间内,豪内克已经将第二架拉-11击落。马歇尔清醒爬高后发现座舱盖已毁,仪表板和无线电也都损坏,还好飞机飞行性能无损。他和豪内克开始爬高踏上严寒的归途(高空气温低到摄氏零下40度以下)。
温斯顿?马歇尔的座机
伊凡斯和他的僚机在这段期间尝试再度攻击轰炸机群,但一直没有得手。空中这时已经都是其他中队的F-86,在这之前的攻击还可以理出头绪来,在这之后有太多飞机同时从不同角度攻击同一个目标,整个战局极端混乱。
伊凡斯回忆:“管它的,我想要再攻一次。我看到1架图-2的机翼断折,另1架图-2撞到海面,像是火山爆发一样,激起一大片火光、烟雾、以及高高的水柱。一定是它的炸弹爆炸了,我忍不住叫了声:‘喔!’然后1架在我上面的拉-9被打中,边飞边解体。我记得提醒自己:‘要当心那些如雨点般落下的残骸。’特别是看到那具庞大的星式发动机,像个保险柜一样呼啸落下。我从2架正在小转弯的拉-9旁不到30米处掠过;它们上面的一切细节包括飞行员都看得很清楚──又是那种很奇怪的慢动作的感觉。接着我不得不避开两个挂在降落伞上的人,同时还注意其它四处掉落在浮着碎冰块的寒冷海上的降落伞──真是不幸!在这个行业里输掉的人没什么好下场的,不过会这么担心的人也一样!我不得不放弃接下来一次的攻击,绕过整个混战场面,因为其它对轰炸机群开火的F-86的机鼻正正地指向我。每个人都发狂了一样,飞机彼此擦身而过,子弹从两边各种不同的方向角度乱飞。”(注73)
伊凡斯目击的这架在空中解体的拉-11,很可能是被马歇尔击落的周宗汉座机。
在这之后,空战也差不多结束了。虽然美国飞行员们努力争取机会,但是因为飞机太多,往往互相干扰,攻击反而不易。更严重的是油料的问题,每个飞行员都在担心油料不足,无法攻击到底,大部分都开火一两次就不得不掉头返航。这也是志愿军轰炸机群的运气,美机如有充足油料,轰炸机群损失当会更加惨重。
志愿军轰炸机群剩下的5架轰炸机在15时20分10秒到达大和岛灯塔附近上空投弹,弹着全部偏离目标区,只在沙滩上炸出几个大洞。轰炸机群投弹完毕,左转北飞至铁山半岛,再返回浪头机场降落。
美军机群则大约在同时转向脱离战斗返航,伊凡斯回忆道:“机群脱离战斗,在逐渐转暗的暮色下低掠飞向开阔海域……每个人都在加速爬升,一边为着油量冷汗直冒──油量低得让你都不敢去看油表──同时计算着要如何返回遥远的基地。在我们上空极高处还有许多条米格机的凝结尾云,不晓得是什么原因它们没有接到命令参加这场大戏──我们运气实在不错。我记得地面航管人员通报说空中共有14群米格机,那是前所未有的数字,米格机一定是倾巢而出了。”(注74)不过,这时候并不是所有的F-86都已经踏上归途,伊凡斯当然不知道,巴尔顿的飞机被多架米格机纠缠,还在大和岛附近上空苦苦支撑着。
巴尔顿使出浑身解数想要摆脱追击的米格机,可是每次当他眼看就要成功,却都有另外的米格机出现来攻击他,他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利用F-86的机动性来躲避米格机的炮火。在闪躲之中,1发炮弹击中他的右翼,把油箱盖给打掉了,他赶紧呼叫求援。来援助他的不是别人,正是他同寝室的室友戴维斯。戴维斯听到他的呼救,告诉他:“我的油料也不够了,不过我会过来救你,撑着点。”(注75)
这时,巴尔顿已经下降到约350米的低空,总算轻松了一点,因为除了1架米格机仍然穷追不舍外,其它米格机都已经掉头北去。这时,戴维斯赶来,发现在1000米高度有1架喷气机,于是他就用无线电要求巴尔顿做一些转弯动作。巴尔顿照着做了,戴维斯发现前面那架飞机没有反应,显然不是巴尔顿的飞机,他就从后上方高速接近然后开火。米格-15没有防备,被打个正着,中弹后破片四散,坠落于大和岛外海,由于高度不高,坠海前很可能连无线电呼救都来不及。击落这架米格-15后,戴维斯找到巴尔顿一起返回基地。
F-86返航到达金浦机场后,也是一片混乱,每架F-86都想早点降落,没发生撞机的意外也算得上是奇迹了。伊凡斯回忆:“我做了个长长的惰速滑降,着陆的时候油量表指着15加仑──幸好我在该脱离战斗的时候就脱离了。每个人状况都很危急,但全都安然降落。就算是事先预演过,也不可能做得更好。”(注76)
带伤的马歇尔在僚机豪内克的耐心引导下,对准跑道开始滑翔下降,这时另1架F-86突然切进来,马歇尔回忆道:“1架无声无息的F-86在我前方数英尺处切进来,它的起落架已经放下。我们挤在同一空域,得有个人要让开才行!但不该是我,我是在紧急状态。约翰(豪内克)和塔台呼叫该架不知名飞机,要他马上转向,让路给我。在跑道旁的吉普车对该机打了一发红色信号弹,但是那名飞行员完全不理不睬。眼看着我们就要一起降落在同个地方,我只好不顾伤痛和飞机的状况,油门推到底加力转向,回头再来一次。”(注77)马歇尔没提到这名插队降落的飞行员的名字,只说此人是朝鲜战争中的王牌之一,而且是他的好友,因为燃料耗尽、发动机熄火,正在无动力滑降(dead stick)之中,而且无线电失灵,无法联络塔台,只好硬生生地插队,幸好没酿成大祸。
这名抢着降落的飞行员是谁,现在已经无法知道了。但当天在返航途中,戴维斯油料耗尽发动机熄火,用无动力滑降方式进场降落。除了戴维斯之外,还有另外2架飞机也油尽熄火,无动力滑翔降落。至于其他有多少架F-86机根据紧急程序,在返航途中关掉发动机滑翔节省油料,到机场附近才再打开发动机降落,由于没有纪录所以无法确认,但是如果以伊凡斯的油料状况来看,这么做的F-86机应该不在少数。从这些缺油或无油却还能安全降落的飞行技术来看,当天出击的美军飞行员的确称得上个个都是高手。
大和岛空战後合照:(左起)乔治?戴维斯少校,宾?普雷斯顿上校,温斯顿?马歇尔少校。
戴维斯比了六根指头,马歇尔比五根指头,表示他们在这次空战中成为王牌。
在战果方面,美国空军官方公布的战果是:
乔治·戴维斯(George Davis)击落3架图-2和1架米格-15;
温斯顿·马歇尔(Winston W. Marshall)击落1架图-2和1架拉-11;
雷蒙德·巴尔顿(Raymond Barton)击落1架图-2;
罗伯特·阿金(Robert W. Akin)击落1架图-2;
约翰·勃克(John J. Burke)击落1架图-2;
道格拉斯·伊凡斯(Douglas K. Evans)击落1架图-2;
约翰·豪侯内克(John W. Honaker)击落1架拉-11;
班杰明·普雷斯顿(Benjamin S. Preston Jr.)击落1架拉-11。
合计击落8架图-2轰炸机、3架拉-11歼击机以及1架米格-15。
损失方面,第4联队出动的飞机有4架F-86受伤,但是全数安全返回基地。除了马歇尔座机被击中3发机炮炮弹,受伤较重外,其他3架(包括巴尔顿,他的右翼被1发米格-15的23毫米炮弹击中,油箱盖被打掉)都只是轻微受损;(注78)人员则仅有马歇尔轻伤。
这次作战的结果对10月23日“黑色星期二”B-29机群遭到苏联米格机痛击的远东航空军来说,显然是重振士气的一次大胜利。
乔治?戴维斯少校在大和岛空战後拍摄的王牌纪念照。
此机是334中队长迪克?克雷顿的座机,上面的五颗红星是克雷顿的战绩。
志愿军空军以往对此役公布的损失是4架图-2(宋凤声、梁志坚、张孚琰、毕武斌)及3架拉-11(余长富、周宗汉、何岳新)被击落,4架图-2受伤,拉-11受伤情形不详,轰炸机群对大和岛目标投弹完成任务,空3师7团的米格机远在身弥岛巡逻,未能参战。人员方面,被击落的4架图-2上机组员共16人,除陈海泉获救外,其余15人全数阵亡,3名拉-11飞行员及1名米格-15飞行员阵亡,合计阵亡19人,受伤人员不详。
而这些螺旋桨轰炸机和歼击机对抗当时最先进喷气机的战果却十分惊人:轰炸机第3中队中队长邢高科座机机通信长刘绍基以机炮击落1架F-86,空2师4团第3大队副大队长王天保击落1架F-86、另击伤3架,空2师4团第1大队大队长徐怀堂击落1架F-86,副中队长王勇及刘卓生各击伤1架F-86,合计击落3架F-86,击伤5架,并且大肆宣扬这是空战史上首次以活塞式歼击机和轰炸机击落喷气式战斗机的先例。(注79)
注46:美国空军战斗单位编制分为:联队(Wing)、大队(Group)、中队(Squadron),以中队为基本行政单位。1个战斗机联队下辖1个战斗机大队、基地大队、补保大队等,1个战斗机大队下通常有3个战斗机中队。1个中队编制有24架战斗机,加上大队部3架,所以1个联队编制有75架战斗机。此时第4战斗机联队超编数架。
注47:第51战斗机联队的F-86在12月1日才开始执行战斗任务。
注48:Evans,Sabre Jets Over Korea,第155页。
注49:美国空军安全勤务处为美国空军空中情报署(USAF Air Intelligence Agency)的前身,成立于1948年10月20日。
注50:AIA, Detailed History of the Air Intelligence Agency AIA。
注51:韩明阳,“写战史必须准确、无误、说真话”。
注52:Evans,Sabre Jets Over Korea,第155页。
注53:美国战斗机采用的分队(Flight)是战术编组,按照任务需求及人员状况机动编成,非固定行政编组,一般有4架,有时有6架。分队会再分成两个或三个双机小队(Element)。
注54:此段及后续美军F-86战斗机作战经过综合取材自美第5航空军每日情报报告第731号(5th AF, Daily Intelligence Situation Report No. 371);John Brunning的Crimson Sky第17章 Payback,第167-179页;。以及Larry Davis,The 4th Fighter Wing in the Korean War,第96-100页。
注55:美第5航空军每日情报报告第731号。
注56:Evans,Sabre Jets Over Korea,第155页。
注57:Gurney,Five Down and Glory,第197-198页。
注58:此处按照美国纪录的时间,与中国纪录时间相差约三至四分钟。时间误差的原因不详。
注59:Evans,Sabre Jets Over Korea,第155页。
注60:王苏红、王玉彬,《空战在朝鲜》,第169页,此处王勇名字确认,但仅提“射击员小吴”,当天轰炸机第三中队中姓吴者仅邢高科座机射击员吴良功一人。
注61:郑赤鹰,《我打下了美国飞机》,第193页。
注62:郑赤鹰,《我打下了美国飞机》,第178页。
注63:王海,《我的战斗生涯》,112页。
注64:郑赤鹰,《我打下了美国飞机》,第178页。
注65:Thompson, MiG Alley, 第33页。
注66:Evans,Sabre Jets Over Korea,第156页。此处伊凡斯记忆有误,他当天应是白五号而非红五号。
注67:陈舜勇,“一个中国人民志愿军飞行员的故事”。
注68:李永宁、陈舜勇,“一个志愿军飞行员的故事”。
注69:杨大方,“再炸大和岛,云霄终伏虎”。
注70:Evans,Sabre Jets Over Korea,第156页。
注71:Thompson, MiG Alley, 第32页。
注72:同上。
注73:Evans,Sabre Jets Over Korea,第156-157页。
注74:Evans,Sabre Jets Over Korea,第157页。
注75:Thompson, MiG Alley, 第32页。
注76:Evans,Sabre Jets Over Korea,第157页。
注77:Foss,Top Guns,第376-377页。
注78:见 5th AF,Daily Intelligence Situation Report No. 371。
注79:黄裕冲,《一代天骄──新中国空军实战录》,第41-42页。
美第五航空军每日情报状况报告,第371号,1951年12月1日。
详细报告前一天11月30日拦截志愿军轰炸机群的经过。
美国战果剖析
和任何战斗一样,双方对战果的夸大在所难免;特别在像空战这种高速三维立体作战的场合,如果是小机群交战的话还好,如果是大编队的混战,敌方参战机数及己方的战果不免有点夸大。
这场战斗中,美军飞行员对拉-11的机数统计准确,虽然把机型错报成拉-9,但拉-9和拉-11在外型上本来就是无分轩轾,空战中当然不可能分辨得出来。对拉-11数目计算正确,应当是因为拉-11歼击机分成4个中队,分在轰炸机群左、右及后方飞行,战斗队形比较松散,计算数目不容易错误。而他们对轰炸机数目的计算多了4架,可能是因为轰炸机以较密集的编队飞行,又急着展开攻击,未能仔细辨认计数,正如伊凡斯所说的:“当时对我来说它们只是一大群。”
无独有偶,志愿军方面对来袭美机的计数也多了几架。由前文可知,出击的美机中有4架担任掩护组,并未到达战斗空域,实际上接战的只有26架F-86,而非志愿军飞行员报告的30多架。这两个例子,正说明了战斗中要准确计数确实有相当困难。
就战果方面来说,也是一样有相当的夸大。美军此役战果与志愿军方面公布损失有所出入,除击落3架拉-11吻合外,击落米格机1架是中国官方公开资料从未有的,而击落轰炸机数也多了4架。这多出的4架,自与混战中多机先后攻击同1架轰炸机有关。如果是战斗机间捉对厮杀,双方速度、机动性接近,战斗间比较不会脱离目标,如果有多机攻击同一架飞机的情事,多半能够分辨。战斗机攻击轰炸机则不同,轰炸机机动不灵,基本上只能坐着挨打,而战斗机快速穿过射击后,或者爬高,或者回转,总得拉一大圈才能回头再攻。这段期间,混战中的其它战斗机有很大的机会也选上同1架轰炸机当攻击目标。如果轰炸机坠落,可能前后2架攻击的战斗机都会认为是自己的战果,而且可能也都有照相枪的影像支持。
美军飞行员回忆,当天回到金浦机场后,兴奋的飞行员们把战情室都塞爆了。伊凡斯说:“战情室就像个疯人院,似乎联队里所有的飞行员都同时挤进来要听故事,喧闹得就像是刚赢得年度大赛的球队更衣室一样。经过那样的战斗后,谁还会对球赛有兴趣?”(注80)根据这些飞行员的报告,最初计算出来的战果是击落6架图-2轰炸机、3架拉-11及1架米格-15,但是后来分析人员根据照相枪的影片,又增加了2架图-2轰炸机的战果。美军飞行员也知道会有重复计算战果的可能,但这种锦上添花的结果当然没有人会反对,于是官方战果就变成了击落8架轰炸机。
其实,如果按照美国空军的惯例,有多架飞机同时参与击落1架敌机,应该是要平分战果才是。在二次大战中有些飞行员有0.25架战果的例子,在朝鲜战争中也有飞行员有0.5架的战果,都说明了这个比较合理的办法。但在这天,或许是为了宣传,或许是混战中辨识的确困难,把所有击落轰炸机的战果都当成单架处理,所以才有这样的夸大数字。
如果与中方公布的损失以及先后飞机坠落的时间比对,笔者认为当天美机实际击落中国轰炸机的成绩可能是:
伊凡斯击落宋凤声1架。
阿金、戴维斯、巴尔顿合力击落梁志坚1架,各得战果0.33架。
戴维斯、勃克、马歇尔合力击落张孚琰1架,各得战果0.33架。
戴维斯击落毕武斌1架。
当然了,这是笔者的推测,并不见得即是如此,但恐怕任何人也都无法找出确实的交战结果来。
注80:Evans,Sabre Jets Over Korea,第157页。
中国战果剖析
在中国的战果方面,一样也是夸大了。如官方说法中,常称此役是空战史上螺旋桨式轰炸机及歼击机第一次击落喷气式战斗机的先例,这自是宣传之词。直到1992年,《一代天骄──新中国空军实战录》仍持同样说法;直到2000年后,才含糊改称“创造了以活塞式飞机击落美军最先进喷气式飞机的范例”、“开创了活塞式轰炸机击落了F-86喷气式战斗机的范例”。(注81)
事实上,二战史家早已公认历史上螺旋桨式飞机首次在空战中击落喷气式战斗机的事件发生于1944年8月28日晚19时15分比利时布鲁塞尔附近上空,美国第8航空军第78战斗机联队由梅尔斯少校和克罗伊中尉驾驶的2架螺旋桨式P-47战斗机,合力击落了德国空军第51拦截机大队劳耶尔中尉的Me262A-2a喷气式战斗机(出厂序号900367),该机着火迫降损毁,劳耶尔幸运生还。后来盟军还有多次以螺旋桨战斗机击落德军Me-262喷气式战斗机的纪录,也有数架Me-262被美国B-17轰炸机的自卫火力击落。
要注意的是,二战中盟军这些螺旋桨式战斗机能够击落Me-262喷气式战斗机的战例,多是埋伏在德军机场附近,利用Me-262起降操纵不便之际将其击落,又或者是趁德机不备,从后上方高速俯冲下来将其击落,它们基本上在与高速的Me-262进行正面交战时是无能为力的,最多仅能以小转弯或侧滑来自保。但是,灵活的小转弯或侧滑自保有余,攻击不足,当反转过来再追击时,高速喷气机往往早已飞出螺旋桨式战斗机上机枪炮的有效射程,伊凡斯的回忆便是最好的例子。
而B-17重轰炸机能有击落几架Me-262战斗机的战果,靠的则是强大的火力及严密的编队。B-17前后上下共有4座双连装电动炮塔,其中3座可360度回旋,从1944年的B-17G起,全机合计有13挺12.7毫米机枪。而且,B-17执行任务时又多以12架飞机行密集编队,其防护火力不是轰炸大和岛的图-2这种连机枪射界都受限制的中型轰炸机能相比的。
所以,拉-11和图-2轰炸机想击落F-86只能完全靠运气,无奈当天这个好运并未出现。
朝鲜战争中“联合国军”的喷气式飞机仅有1架被中朝方螺旋桨式飞机击落。1950年7月19日美国空军第8战斗轰炸联队的F-80C与朝鲜人民空军的雅克-9P式飞机遭遇,击落3架雅克-9P,但是豪沃德·欧德尔上尉的F-80C(机号49-698 )被击伤,在迫降时坠落,机毁人亡。
F-86则没有被螺旋桨式飞机击落的纪录,反而是苏中朝方面有数架米格-15喷气式飞机被“联合国军”螺旋桨式飞机击落。苏军方面,有2架以上的米格-15被B-29轰炸机的自卫火力击落,志愿军方面则损失更多。
1951年7月9日,空4师第12团团长赵大海率8架米格-15出击,在清川江口附近与B-29轰炸机群遭遇,赵大海贸然进攻时被B-29机群集火击中,跳伞落海阵亡。他的飞机坠落于江口三角洲的泥滩上,残骸被“联合国军”飞机发现,“联合国军”随即派遣英国军舰前来打捞,取得部分残骸,提供了美军分析米格-15性能的初步数据。
1952年2月22日,空6师第18团副团长陈琦在三登、谷仓地区上空遭遇美国空军第67战术侦察联队第6166天气中队的RB-26C型侦察机(机号44-35364),陈琦将该机击落,但自己也被该机反击火力击中,负伤后跳伞阵亡。
1952年8月9日,英国海军“海洋”号(HMS Ocean)航空母舰上的4架海怒式螺旋桨式战斗机在镇南浦与8架米格-15遭遇,击伤2架米格-15,彼得·卡米柯尔中尉(Peter Carmichael)击落1架米格-15,目击其坠地爆炸。
1952年9月10日,美国海军陆战队第312攻击中队(VMA-312)2架F-4U在大同江口镇南浦附近遭遇米格-15,长机杰西·佛尔马上尉在躲过第一轮攻击后切入米格-15内侧,以20毫米机炮击中1架米格-15,看到身上衣服着火冒烟的米格机飞行员跳伞,米格机坠海。但佛尔马自己随即被另一群米格-15击中,左翼梢断裂,挣扎一番后也弃机跳伞,8分钟后即被海空救援队救起。
1952年8月和10月这些米格机群可能都是志愿军空军的机群。从8月至10月,志愿军空3、12、17、18师趁美国空军护航兵力不足的空档,时时派出4架至8架小编队,袭扰在大同江附近活动的海军战斗轰炸机群。在这期间宣称战果击落30架,击伤6架,自己损失2架,这2架的损失很可能就是上述的2架。如8月9日正是志愿军空18师第一次出战,在大同江附近与“联合国军”飞机遭遇。或许就是这些经验不足的新飞行员未能利用米格-15的高速和垂直机动能力来攻击,反而打开减速板跟英国海军海怒式战斗机进行水平缠斗,以致于被其20毫米机炮击落击伤。
那么,再回过头来。1951年11月30日这天击伤马歇尔的拉-11飞行员是谁?是中方战报中击落击伤多架F-86的王天保吗?根据双方资料比对,应该不是王天保。马歇尔是在与拉-11双机小队交战时被击伤,而且是在他先击落拉-11小队的长机后,才被拉-11僚机迎头击伤。王天保的回忆,却是单机与7架F-86周旋,利用小转弯从后射击,击中最后1架F-86,还冲入它的喷气尾流之中。(注82)何况,击伤马歇尔的拉-11并未能安然返航享受胜利的果实。马歇尔的僚机豪内克在马歇尔中弹后,随即咬住这架拉-11并将其击落。美军飞行员当天仅报称击落3架拉-11,分别是领队普雷斯顿、马歇尔以及豪内克的战果,与中方损失3架拉-11相吻合,所以可以确定击伤马歇尔的拉-11僚机应当是被豪内克击落无疑,这自然不会是孤军奋战而且安全返回的王天保。王天保的战果可能是其他2架轻伤的F-86中的1架。
细查当天志愿军飞行员损失的名单,可以发现损失的拉-11飞行员都是属于飞在轰炸机后上方的第2大队,包括团长徐兆文的僚机余长富、副中队长周宗汉及其僚机何岳新!推敲起来,周宗汉及何岳新这个双机小队应当就是与马歇尔及豪内克交战的拉-11小队,而何岳新才是这名几乎创下了解放军空战史上以活塞式歼击机击落喷气式战斗机先例的飞行员(注83)!不过,这还是“几乎”而已,终究没有成功。马歇尔当天的运气太好了,只是往前坐了那么几寸,竟然逃过一劫。
至于轰炸机群对大和岛灯塔区的轰炸,应当算是失败的。正如志愿军空军战果通报所述:“因投弹偏差未中目标,大部分落于灯塔区南200公尺之海滩上。”
注81:《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三卷,第141页;王海《我的战斗生涯》,第111页。
注82:郑赤鹰,《我打下了美国飞机》,第193-195页。
注83:有关于并非王天保击伤马歇尔的分析,首见于张文先生文章。笔者有关击伤马歇尔者应为何岳新的推证,基于韩明阳,“1951年三次轰炸大和岛参战飞行员名单”及庄宿军,“中国第一代王牌飞行员王延洲的传奇人生”中的资料。
三炸大和岛米格机参战之谜
图-2、拉-11、F-86都讨论过了,唯一还未触及的是戴维斯击落的那架米格-15的战果。虽然仅是区区1架的出入,却牵扯到当日米格-15是否参战的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根据以往中方的公开资料,这次战斗由拉-11和图-2独力对付F-86机群,空3师7团的24架米格-15机并未参加,空战发生时7团的米格-15仍在朝身弥岛上空飞行的途中,直到轰炸机投弹完毕,脱离战斗,米格-15也就遵命返航,完全没有与美国飞机接触的纪录。
但是根据美方记录,飞行员们确确实实地目击了位于高空的16架米格-15机群,赛门斯也对中高度的小群米格机群有过攻击,巴尔顿座机遭到米格机围攻而受创,有赖戴维斯赶来解救,戴维斯击落1架米格-15更有照相枪影片为证。双方说法有很大出入,有待细究。
首先,美军飞行员目击在高空的米格-15机群是谁?
如前所述,这批位于高空的16架(2个大队)的米格机群,很可能是苏联第64航空军提供高空掩护的机群。根据志愿军公开资料,仅仅提到图-2轰炸机群及拉-11机群在2000米低空飞行,空3师7团在7000米的中高空,高空却毫无掩护,这是完全说不通的。对空中作战来说,高度和速度代表着能量,高空没有掩护,等于把空门卖给敌人。这段时期连志愿军的战斗机单独出击时都需要苏联空军在高空掩护,很难想象脆弱的轰炸机出击时会没有高空掩护。
韩明阳的回忆也提供了另一个线索。他回忆11月6日当天机群飞行时的景况:“在2000米的高度上,我们的轰炸机大队和活塞式歼击机群汇合了,编成了整齐的混合编队战斗队形。在高空中还有我们的喷气式歼击机群,他们拉着长长的白烟。”这看似十分正常的现象却暗藏着玄机。白烟即是凝结尾云,秋冬之际在北朝鲜上空喷气机通常要飞到8000米或9000米以上才会产生凝结尾云,可是当天空3师7团的24架米格机却是在7000米高度。所以,这些凝结尾云不太可能是他们的飞机产生的。
美国飞行员观察到的两个细节也可以作为判定这个机群是苏军飞机的旁证。首先是美国飞行员观察到这些米格机对中国混合机群被攻击刚开始的时候表现得浑然不觉似的,直到空战开始后2分钟才抛掉副油箱准备投入战斗。即使空战开始后,志愿军飞行员及地面指挥所掌握状况有所延误,但最多也不过是几十秒至1分钟的时间就会弄清楚,怎么要迟至2分钟之后才警觉有状况,最合理的解释是这批机群是苏联机群;由于苏联第64航空军独立指挥自己的飞机,而且指挥所与空联司不设在一块,再加上语言隔阂,这才造成了通信上的延误。
第二个细节是赛门斯的报告。他爬高攻击在高空的米格机群时,看到米格机除了机鼻是红色之外,在垂直方向舵上有红色的细条。由于空3师飞机的涂装仅仅是机鼻为红色,而垂直方向舵上还是保持着金属原色的银白色,所以这些飞机肯定不是空3师的飞机。笔者查阅一些苏联资料,发现朝鲜战争中苏联空军王牌狄米特里·奥希金(Dimitri Pavlovich Oskin)少校座机的涂装正是机鼻红色,方向尾舵顶端有红色窄条,(注84)奥希金少校当时隶属截击航空兵第303师第523团,正是1951年底参战的苏联第64航空军的下属单位之一。
最后,再考虑到这些米格机抛掉副油箱后,似乎也没有加入战团的状况,更加大了它们是苏联飞机的可能性,因为此时轰炸机群已经出海,而苏联飞行员是被严令禁止飞到海上的。这个机群充其量只能沿着海岸飞行,在指定的空域巡逻。
虽然从上面分析,我们可以推断在攻击开始之际美军飞行员所看到的米格机群可能不是空3师7团,但这并不意味着7团机群就完全没有参战。从11月6日的数据分析显示,护航的米格机群从通过义州至抵达身弥岛附近上空的巡逻区需要约10分钟。而11月30日的状况是轰炸机群提早了4分钟,那也就是说,当轰炸机群被美军机群拦截之时,3师7团的机群很可能还没通过义州或刚刚通过义州,在相对位置上等于是还在从后面赶上来,而不是已经超越轰炸机群往身弥岛方向飞行。
从15时07分前后轰炸机群被F-86攻击,一路交战至15时20分10秒在大和岛上空投弹为止,前后达10余分钟之久。即使通信再混乱,地面指挥所在美机开始攻击后不久总应已经清楚是敌机,也该通知从后赶上的7团飞机就近赶去支援。7团的米格机群怎么可能在这10余分钟的时间内仍按照计划向身弥岛飞行,而对轰炸机群被攻击一事浑然不觉?一道无线电命令,就可以让7团的米格机群赶来支援。如果连这道命令都没有下,那么志愿军空联司指挥中心人员简直就是严重失职了。
笔者并不相信空联司指挥中心会犯下这种严重错误,他们应该是发出了要7团前去支援的指令。因为,有诸多资料旁证空3师7团其实是参加了空战。他们很可能就是巴尔顿所遇见的米格机群,只不过救援无功,最后反被戴维斯击落1架。
《朝鲜大空战》一书中也提供了一点蛛丝马迹:“担任空中掩护任务的空3师24架米格-15战斗机,按计划于15时04分自浪头机场起飞.编队飞至身弥岛上空,此时,那些F-86已经返航。轰炸机群也己投弹完毕,退出战斗,米格-15便遵令返航。驾驶米格-15的空3师大队长牟敦康为营救战友而坠海,发生一等事故。”(注85)
1951年11月30日当天解放军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报中央军委的一个电报则称:“……1架喷气式机没有回来,下落不明……”。
近年来,7团飞行员的回忆也旁证了当日确曾参战。7团第1大队大队长刘玉堤近年接受访问时称自己当天对F-86开了炮,他说:“实际F-86也打下来过,结果胶卷曝光了,还有在打那个大和岛和小和岛,1架敌机跑到我前面去,我开了1次炮,我看着是打到了,但是回来没胶卷了。那不算。”(注86)
更重要的回忆来自当时是7团第3大队副大队长的赵宝桐。由于牟敦康阵亡,在此战之后他替补升任大队长。他回忆道:“我的前任牟大队长就在对敌机F-86的战斗中牺牲了。”(注87)
如果米格-15未曾参战,何来“营救战友”之说?如果未曾参战,刘玉堤怎么会提到打中敌机?而若真是从身弥岛奉命返航,那应该还是成群编队,大队长的座机怎么会“下落不明”?赵宝桐怎会认为牟敦康是在对F-86的战斗中牺牲?美方的资料正好解释了这些疑点。很可能的情况是7团赶来救援的途中编队失散,然后又碰上了巴尔顿的飞机,经验不足的飞行员们在混乱中群起围攻巴尔顿,却错失救援轰炸机群的机会。最后,飞散的米格机各自返回基地,落单的牟敦康却被赶来的戴维斯击落,才会“下落不明”。
要知道,空3师此时才赴朝参战没有多久,此时这些飞行员不要说作战,连保持编队飞行都有问题。刘玉堤自述第一次参加战斗是在1951年11月10日,11月23日又出动一次,赵宝桐第二次参加战斗也是在11月21日,此时则是11月30日。他们飞米格机都没有多久时间,刘玉堤自己在喷气机上也才飞了十几个小时。
这些飞行员当时作战能力如何?王海在《搏击长空显英豪》一文里提到:“参战初期,由于指挥员和飞行员都缺乏空战经验,对空战指挥和空战战术知之甚少,加上求战心切,情绪急躁,每个人都想打下敌机,缺乏整体观念,忽视集体行动,因而产生了打乱仗的现象。其表现是:有勇少谋,敢于大胆向敌人攻击,但缺少灵活机动的打击敌人的方法和技巧,不讲战术,没有协同,很少指挥,不会指挥。发现敌人后,指挥员、飞行员一齐下手,惟恐打不上,谁看见谁打,甚至呼叫也不听,一味追击,各自为战,不能保持编队。缺乏搜索能力和方法,警戒搜索东张西望,没有重点,没有分工。因而不能提前发现敌人,多是敌人已飞到近旁才仓促应战,失去了主动而陷入被动。”
所以,巴尔顿很可能是不自觉地成了吸引7团米格-15的磁石。但这点对志愿军空军来说,反而可能是福非祸。
传统上关于此役认为轰炸机群提早进入战区、失去3师7团米格-15的掩护以致于遭到重创的解释其实并不正确。因为如果连巴尔顿单独1架F-86都对付不了,7团的米格-15要是碰上成群F-86机群时只会更加吃力而不会更轻松。
轰炸机群若没有提早,根据无线电监听导航的结果,普雷斯顿率领扫荡组的10架F-86可能会先撞上7团的机群,再加上随后的马歇尔8架掩护组,以7团经验、技术都要欠缺的飞行员极可能会在米格-15性能处于相对劣势的中低空遭到精锐美军飞行员驾驶的F-85痛击,很可能蒙受重大损失。
另一方面,若这18架F-86机群与米格机群交战而未投入攻击轰炸机群,也就不会有空域过于拥挤而自相干扰的问题,戴维斯的攻击组8架飞机当能更自由地攻击,轰炸机的损失可能反而更大。
既然7团米格-15的掩护并不可靠,那么如果轰炸机群在遭到攻击时赶快脱离返航又如何呢?事实上,这个假设是不实际的后知之明。当时志愿军空军指挥人员并不会知道美军F-86缺油状况而无法穷追,自然也不可能下达脱离以减少损失的指令。
在历来的空中作战中,即使遇到敌方战斗机拦截,不管有没有足够掩护,轰炸机采取的措施通常是缩小间距、保持紧密编队以增加自卫火力,仍然一往直前,尝试突破敌机封锁,坚持攻击目标。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途岛战役中,从“大黄蜂”号航母起飞的美海军第8鱼雷轰炸机中队15架老式鱼雷轰炸机,在日军零式战斗机数个小队的围攻下,虽然没有战斗机护航,但仍坚持朝日本海军“苍龙”号航母突进,试图在被击落前投掷鱼雷攻击,而终遭全数击落,机组员中仅1人生还;该中队从中途岛起飞的分遣队6架鱼雷轰炸机中,也有5架被击落,仅1架挣扎返回中途岛。所以,图-2轰炸机群在遭到攻击后继续保持紧密编队,坚持到目标上空投弹,虽然效果不彰,却是正确的战术。
注84:Red Devil第238页附页图12,有15架战果的D.P. Osakuna(应为Dimitri Pavlovich Osakin)飞机涂装。
注85:赵建国、马爱,《朝鲜大空战》,第224页。
注86:郑赤鹰,《我打下了美国飞机》,虎胆。
注87:沈阳日报2002年11月7日,都市家庭报,“赵宝桐英雄总牵情”。
登陆大和岛
经过了日间的轰炸,11月30日晚间,志愿军50军148师以1个营又2个连分乘30艘登陆船和7艘火力支援船,向大小和岛发起攻击。在登陆过程中,还得到布署在铁山半岛的152毫米榴弹炮营,以及在椴岛的76.2毫米野炮营的炮火支援,火力船上又配备有75毫米山炮及无后座力炮,对付只有轻武器的数百名游击队自然是绰绰有余。
当时在小和岛上并无游击队,他们已经全部撤回大和岛,总共约有300多人。11月28日夜,英国海军后备上尉丹尼斯·兰克佛德(Dennis Lankford)率领1名通信员潘门(Naval Airmen Penman)登上大和岛,准备拍摄海军舰艇对岸轰击的影片。(注88)兰克佛德的本职是英国远东舰队公众信息官(Fleet Infomation Officer),负责新闻及影片的编制与发布,但实际上他也经手情报工作。此行任务主要是与岛上游击队联络,顺便摄制新闻影片。他们2人让大和岛上的英美官兵人数增加了一倍,达到4人之多。
30日晚间22时左右,志愿军第148师第442团3营在炮火协同下在大和岛北端及西岸灯塔附近登陆。此时亚当斯-艾逊少尉联络1艘位于南面外海、准备接应他们撤退的美国中央情报局巡逻艇,要求它到北岸协助作战,担任指挥的美国陆军中尉艇长当时也同意了;但稍后这艘巡逻艇却弃他们于不顾,自行返回椒岛。(注89)午夜过后,澳大利亚巡防舰“莫奇生”号(HMAS Murchison)到来,与岸上联络,提供火力援助,但12月1日凌晨2时19分亚当斯-艾逊的指挥所中弹,无线电被毁,就此失去联系。
志愿军部队登陆后对岛上进行了清剿战斗,共击毙41人,俘虏208人,其中包括亚当斯-艾逊等英美官兵4人,另外击沉1艘木船。志愿军部队死11人,失踪33人,伤41人,在海上损失一艘火力船,当是在大和岛南面海域为支援的联军海军所击沈。空军综合通报中称:“俘敌一百六十余人(美国报务员一、英国三),击毙白马部队顾问美国中尉一名,缴获步枪四百余支、自动火器二十支,战防炮一门,电台11部。”此处唯美国中尉一名有所出入,推测可能是亚当斯─艾逊隐藏军阶及实际身份,与尸体调换服装,或者上述美国中尉艇长的衣物留在岛上被游击队穿用也有可能。另外,从此处缴获的装备来看,也验证了游击队都是轻装备,防空机炮或高射炮的配置根本就不存在。
但游击队并未全部就歼,当志愿军登岸后,有不少游击队及难民搭乘木船逃离大和岛,在数天后到抵椒岛。其中有1艘小木船被炮弹击中,挣扎到大和岛西南24公里礁岩处沉没,人员逃上礁岩。天亮后他们被美国海军的巡逻飞机发现,稍晚由“莫奇生”号救起,共有28名游击队员,其中包括“驴子-15队”的金姓队长,另有33名妇孺。(注90)
亚当斯-艾逊等4名英美军人员被志愿军俘虏后,在1952年1月初将他们转交朝鲜方面。兰克佛德和他的手下由于有摄影器材及本职的掩护,审讯轻易过关,不多久就被转送碧潼战俘营与其他英国战俘关在一起。美国通信士官吃了一些苦头,最后还是熬到战后获得遣返。亚当斯-艾逊少尉则数次尝试逃离战俘营。1953年6月,战争接近尾声,被俘的“联合国军”情报人员却被特别隔离关押,还被威胁将作为战犯处置。停战前11天的7月16日清晨,亚当斯-艾逊跟1名美军中尉一起逃出战俘营,但是两人很快就被捕获,亚当斯-艾逊随即被当场枪杀。
注88:Lansdown,With the Carriers in Korea ,第196页。
注89:Evanhoe,Darkmoon,第131页,该艇艇长后被交付军法审判。
注90:Evanhoe,Darkmoon,第132页。
尾声
1951年12月21日,“联合国军”谈判代表同意将所有38度线以北的小岛在停战后还给朝鲜,(注91)但是在实际达成停战前,“联合国军”还是继续占领这些岛屿。同时由于西北各岛的丧失,反而增强了防务,加派了韩国海军陆战队的2个营协助据守黄海道外海各岛。
另一方面,志愿军第148师442团虽然攻下了大和岛,但并未在此驻守。由于大、小和岛太靠近外海,后勤补给受“联合国军”海空威胁太大,无法长期维持。所以志愿军在攻下大和岛后不久就带着岛上居民撤退,使大和岛成为一个荒岛。
1952年5月1日,美国空军第51战斗机联队副联队长艾伯特·新兹(Albert W. Schinz)上校的F-86E被击落,他在海上跳伞,划着救生筏登上大和岛,发现这里已是没有人烟的荒芜小岛,幸好找到几袋米和一些罐头,靠着这些食物苦撑了37天。6月6日,“驴子-15队”重返岛上,却意外地救了他。之后“驴子-15队”重新占领大和岛及附近小岛1个多月,终因位置太过暴露,撤回至椒岛。(注92)
在停战之前,朝鲜外海各岛的游击队逐步撤退,有的编入韩国陆军,有的到韩国后解甲归田。但由于理念不合,以及处理措施不当,约有半数的游击队员在这之前就相继离队。据推测大部分都应是混入韩国民间,另有一小部分可能仍返回朝鲜境内继续抗争;迟至1954年中,“联合国军”情报单位仍然收到在朝鲜境内游击队要求支援的无线电信息,但这些后来都再没有了下文。
在停战线以北,38度线以南的5个小岛(白翎岛、延坪岛、大青岛、小青岛、隅岛)停战后仍一直在韩国控制之下。多年来朝鲜及韩国曾多次为这些岛屿附近的“北方界线”问题发生冲突,爆发海战,舰艇各有损失。2010年3月韩国海军“天安”舰在白翎岛海域爆炸沉没,韩国指控是朝鲜以鱼雷攻击。2010年12月朝鲜更是炮轰延坪岛,与韩军交火。这些小岛可以说是风波不断。
大和岛攻略对解放军的意义,在于第一次以空军轰炸机进行昼间轰炸任务,以及协助陆军进行登陆作战,但是实际轰炸效果不大。严格来说,解放军第一次成功实施陆海空协同作战,应当是1955年1月18日的一江山登陆战。而在经验方面,正如美国空军在1951年10月里获得的经验一样:无论有无护航,螺旋桨式轰炸机的昼间轰炸在对手喷气式战斗机环伺之下是再也不可能进行了;正由于如此,美国空军的B-29在朝鲜战争剩余的日子里,全都改飞夜间轰炸,而志愿军空军的轰炸机群也未曾再出动过。这个结果,都是双方牺牲了不少人员血淋淋的教训;克劳塞维兹说:“鲜血是胜利的代价”,当非妄语。
注91:这不包括白翎岛及以南的大、小青岛,它们都在38度线以南。
注92:Evanhoe,Darkmoon,第152页。
2010.11.28 晚十一稿
2011.01.15 突击69期定稿
本文承Mr. Ed Evanoe和张文先生提供很多资料,在此特别致谢。
参考书目:
1. 5th Air Force, Daily Intelligence Situation Report No. 371, Dec 1, 1951.
2. AIA, Detailed History of the Air Intelligence Agency AIA, http://www.6901st.org/history/history.htm, 2008/05/18.
3. Bruning, John R., Crimson Sky: The Air Battle for Korea, Brasseys, Inc., ISBN 978-1574882964, 2000, 240 pages
4. Cull, Brian, & Newton, Dennis, With The Yanks in Korea, Volume 1: the first definitive account of British and Commonwealth participation in the air war, June 1950-December 1951, Grub Street The Basement: London, UK, ISBN 1-902304-49-7, 2000, 346页。
5. Davis, Larry, The 4th Fighter Wing in the Korean War, Schiffer Publishing, 978-0764313158, 2001, 224 pages
6. Evanhoe, Ed, Darkmoon: Eighth Army Special Operations in the Korean War, Naval Institute Press: Annapolis, Maryland, ISBN 978-1557502469, 1995, 193 pages.
7. Evans, Douglas K., Sabre Jets Over Korea: A Firsthand Account, TAB Books, Inc., ISBN 978-0830623525, 1984, 251 pages.
8. Field, James A., Jr., History of United States Naval Operations: Korea, http://www.history.navy.mil/books/field/index.htm, 4/24/2010.
9. Foss, Joe, & Brennan, Matthew, Top Guns, Simon & Schuster, INc: New York, ISBN 0-671-6818-7, 1991, 462 pages.
10. Futrell, Robert F., The United States Air Force in Korea: 1950-1953, Revised Edition, OAF, USAF: Washington, D. C., 1983, 823 pages.
11. Gurney, Gene, Five Down and Glory, Ballatine Books, Inc.: New York, NY, 1958, 245 pages.
12. German, AA, & Seidov, IA, Red Devils on the 38th Parallel, translated and published by Harold E. Fischer & Ginger L. Lynch-Pratt, 2000, 374 pages.
13. Lankford, Dennis, I Defy!, Allan Wingate, Ltd.: London, 1954, 160 pages.
14. Lansdown, John R. P., With the Carriers in Korea, Crecy Publishing Lt., 1997, 520 pages.
15. Naval Historical Center, Korean War: Chronology of U.S. Pacific Fleet Operations, July–December 1951, http://www.history.navy.mil/wars/korea/chron51b.htm, 4/24/2010.
16. Malcom, Ben S. & Martz, Ron, White Tigers: My Secret War in Korea, Brassey’s, Inc.: Washington, D. C., ISBN 1-57488-605-3, 2003, 241 pages.
17. Rouchton, Lewis, The History of 502nd TCG, Internet.
18. Seidov, H., Красные дьяволы в небе Кореи (The Red Devils in the Skies of Korea), Yoosa, Penguin Books, ISBN 978-5-699-19160-4, 2007, 704 pages.
19. Thompson, Warren E., and McLaren, David R., MiG Alley: Sabres vs. MiGs Over Korea, Speciality Press, 2002, 190 pages
20. Toliver, Raymond F., & Constable, Trevor, Fighter Aces, The Macmillan Co.: New York, 1965, 353 pages.
21. USAF, “Korean War Victory Credit”, at http://www.maxwell.af.mil/au/afhra/wwwroot/aerial_victory_credits/avc_korean.html. 2008/05/18
22. US Army, Office of the Chief of Ordance, Terminal Ballistic Data, Vol. 1, Bombing, August 1944.
23. US War Department, FM 44-4, ”Employment of Anti-aircraft Guns”, June 1945.
24. Werrell, Kenneth P., Sabres over MiG Alley, Naval Institute Press: Annapolis, MD, 2005, 318 pages.
25. Zhang, Xiaoming, Red Wings Over the Yalu, Texas A&M University, 2002, 300 pages
26. Kong25,“杨大方参战轰炸大和岛示意图”,Kong25博客,http://kong25.bokee.com/viewdiary.180532842.html, 2008/05/18.
27.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航空兵战例选编》,中国人民解放军司令部:北京,1975年,,102页。
28. 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新世纪中华国防专家人才传略》——留美学长刘卓生”, http://www.coesa.cn/info/content.shtml?Id=2366, 2008/05/18。
29. 黄裕冲,《一代天骄──新中国空军实战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321页。
30. 王海,“搏击长空显英豪”,http://kmyc.china5000.cn/zdhyl/t20051020_36822.htm, 2008/05/18。
31. 王海,《我的战斗生涯》,中央文献出版社:北京,ISBN 7-5073-0727-1,2001年,353页。
32. 王顺才、申春,《汉江血痕─解放军地五十军征战纪实》,云南人民出版社:昆明,2005年,511页。
33. 王苏红、王玉彬,《空战在朝鲜》,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北京,1992年,253页。
34. 王玉杉、王素红,《血色天空:中国空军空战实录》,四川人民出版社:成都,1996年,ISBN7-220-02978-0。
35. 王苏红,《空军征战纪实》,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北京,2000年,369页。
36.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空军回忆史料》,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解放军出版社:北京,1992年,895页。
37. 庄宿军,“中国第一代王牌飞行员王延洲的传奇人生”,中国国防报,2005/07/22,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history4/62/20050722/12503386.html
38. 李清扬,“轰炸大和岛”,《纵横》杂志,1988年第1期,66-67页。
39. 冯荆育,“大和岛解放记(朝鲜通讯)”,《新观察》1952年第11期。
40. 肖天亮,《疾风:共和国空战纪实》,西苑出版社:北京,ISBN 7-80108-201-X,1999年,414页。
41. 杨协中,“我在抗美援朝的日子”,《大观周刊》:云南日报社,2000年9月30日。见http://www.yndaily.com/zl/daguan/0930/dg09305.htm。
42. 张琏瑰,“朝鲜半岛南北关系五十年(上)”,《百年潮》杂志:北京,2001年1月,第64-71页。
43. 陈忠纯,“1951年朝鲜大和岛空战”,http://www.whyandhow.org/cn/info/238836/history-story.shtml,2008/05/18。
44. 崔长琦编,《世界空战百年纪实》,世界知识出版社:北京,1996年,669页。
45. 杨大方,“再炸大和岛,云霄终伏虎”,收于《震撼世界的一千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2003年,495-498页。
46. 杨大方,“气壮山河的轰炸大和岛战斗”,http://kong25.bokee.com/viewdiary.181022010.html,2010年11月21日收录。
47. 韩明阳,“轰炸大和岛战记”,《航空史研究》杂志,1994年第3期。
48. 韩明阳,“1951年三次轰炸大和岛参战飞行员名单”,《航空史研究》杂志,1999年第1期。
49. 韩明阳,“亲历首次轰炸大和岛”,《纵横》杂志,2000年第10期,10-14页。
50. 韩明阳,“轰炸大和岛”,《大地》杂志,2000年第19期。
51. 韩明阳,“写战史必须准确、无误、说真话”,《航空史研究》杂志,1995年第2期。
52. 刘鹏越,“让炸弹长上眼睛的韩明阳”,《中国民兵》杂志,2000年第11期。
53. 陈舜勇,“一个中国人民志愿军飞行员的故事”,亦凡公益图书馆,平成专档收藏文集,http://www.shuku.net/author/cpcsycp/articles/article01.html, 2008/05/18。
54. 李永宁、陈舜勇,“一个志愿军飞行员的故事”,《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1年01月17日第10版)。
55. 周建国、吴亚非,“陆空协同捣敌巢穴:大、小和岛渡海登陆作战”,《解放军报》 2000年10月25日 第10版。
56. 顾卫华,“三炸大和岛”,《军事世界画刊》,1996年10/11月号,60-63页。
57. 赵建国、马爱,《朝鲜大空战》,中国人事出版社:北京,1996,327页。
58. 郑赤鹰,《我打下了美国飞机》,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
59. 肖邦振、牛锐利,《飞歼空中敌──寻访空中飞行员战斗英雄》,解放军出版社:北京,ISBN 978-7-5065-5504-3,2007年,462页。
60. 扶元友、郑瑞峰编,《人民空军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蓝天出版社:北京,ISBN 7-80158-046-X,2000年,181页。
61. 刘震,《刘震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北京,ISBN 7-5065-0434-0,1990年,416页。
62. 志愿军一日编辑委员会,《志愿军一日》,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956,
附:志愿军空军第三次轰炸大和岛阵亡空勤人员名单
图-2轰炸机4架:
09号飞行员宋凤声、射击员张伟鑫、通信员关文佐;
10号机飞行员梁志坚、领航员何冲、射击员王登龙、通信员曹新广;
04号机飞行员毕武斌、领航员李祥华、射击员何国基、通信员周先余;
06号机飞行员张孚琰、领航员澹台国君、射击员王道哲、通讯员陈宜德
拉-11歼击机3架:余长富、周宗汉、何岳新
米格-15歼击机1架:牟敦康
附:美军参战飞机编队序列
空中总指挥:第4战斗机联队联队长班杰明·普雷斯顿(Benjamin Preston, Jr.)上校
第一组:第336中队,10架
第一分队:4架,代号“红色分队”,领队长机为班杰明·普雷斯顿,第336中队中队长狄克·克雷顿(Dick Crieghton)少校为三号机。
第二分队:6架,代号“白色分队”,领队长机阿弗雷德·赛门斯(Alfred Simmons)上尉。
第二组:第334中队,8架
第一分队:4架,代号“尊严A分队”,领队长机为第334中队中队长乔治·戴维斯(George Davis)少校。
第二小队:4架,代号“尊严B分队”,领队长机为第4战斗机大队大队长哈利·辛(Harry Thyng)上校。
第三组:第335中队,8架。
第一分队:4架,代号“尊严W分队”,领队长机为第335中队中队长温斯顿·马歇尔(Winston Marshall)少校。
第二小队:4架,代号“尊严X分队”,领队长机不详。
第四组:第335中队,4架。
代号“尊严S分队”,领队长机不详。担任接应组,掩护出击机群返航。
补充:
2011年12月,中国各入口网站普遍刊载《51年中美空軍血戰大和島:中方轟炸美國雷達》一文,其中首次公开明确提到空3师7团在第三次轰炸大和岛时加入了与美军F-86的空战,推翻了历来声称的该团在身弭岛上空警戒而未投入战斗的说法。
“凌晨”应为日出吧
http://www.51240.com/40.11_124.357_20121129__richuriluo/
按此网站查询,11月29日丹东日出为6:43,那么舰船最早在3:43离开。
那么此时应该没有返航。
志愿军部队登陆后对岛上进行了清剿战斗,共击毙41人,俘虏208人,其中包括亚当斯-艾逊等英美官兵4人,另外击沉1艘木船。志愿军部队死11人,失踪33人,伤41人,在海上损失一艘火力船,当是在大和岛南面海域为支援的联军海军所击沈。空军综合通报中称:“俘敌一百六十余人(美国报务员一、英国三),击毙白马部队顾问美国中尉一名,缴获步枪四百余支、自动火器二十支,战防炮一门,电台11部。”此处唯美国中尉一名有所出入,推测可能是亚当斯─艾逊隐藏军阶及实际身份,与尸体调换服装,或者上述美国中尉艇长的衣物留在岛上被游击队穿用也有可能。另外,从此处缴获的装备来看,也验证了游击队都是轻装备,防空机炮或高射炮的配置根本就不存在。
但游击队并未全部就歼,当志愿军登岸后,有不少游击队及难民搭乘木船逃离大和岛,在数天后到抵椒岛。其中有1艘小木船被炮弹击中,挣扎到大和岛西南24公里礁岩处沉没,人员逃上礁岩。天亮后他们被美国海军的巡逻飞机发现,稍晚由“莫奇生”号救起,共有28名游击队员,其中包括“驴子-15队”的金姓队长,另有33名妇孺。(注90)
。。。。。
失踪33人?
失踪33人?
怎么回事?
我方打胜了,控制战场,怎么会失踪?
敌方居然还有逃跑的?也是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