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说些纾解苦闷的话 -- TopGun
我极少到“感性世界”来。偶然到此,看到有网友说到自己和家庭的苦闷,禁不住想说些纾解苦闷的话。
首先,看到有一位网友的ID是“云意不知沧海 ”。我感到这个ID本身就在表达一种苦闷:
云意怎么不知道沧海?云和沧海都是水。不但如此,地球的水循环就是沧海中的水以某种方式升到空中成为云,然后云飘到陆地上以雨、雪、冰雹等形式落到陆地上,再然后陆地上的水再“百川归大海”。
所以,云意最知道沧海。不但如此,云与沧海还都是一样的东西——水。
那么,为什么有人会说云意不知沧海呢?我觉得一是因为对“我”看得太重、太执著表面,凭空为自己增加了不必要的框框;二是因为对生活尚缺乏比较深入的体会。关于这里的“我”,我可以用“云”这个“我”和“沧海”这个“我”来比喻。
我前面说的一,又加重了二;然后二,又反过来恶化一,导致一种苦闷的循环。
另外,关于家庭中的苦闷。我想起一副对联:
夫妇本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合。
儿女原是宿债,欠债、还债,有债方来。
还有么?
您说的两点都很中肯。
小小声说一句,“云意不知沧海”我其实不是取的这方面的意思,是向往传说中作者黄野人为人治病不求报的风度,更是因为末二句“人间一坠千劫,犹爱梅花未归”很像我当时的心境。明知世间诸苦,却还常因为小小的美好而心生眷恋不舍。
一、
清朝女诗人冯小青有这么一首诗:
稽首慈云大士前,不升净土不升天,
愿为一滴杨枝水,洒到人间并蒂莲。
无论是这首诗,还是开贴中关于夫妇、儿女的对联,我都是从下面的文章中看到的:
http://www.hhfg.org/jcjx/f9.html
我在这里摘录一部分,其中关于冯小青的故事很动人:
难念的经都是从因缘来。佛学讲因缘,有三项内含、四种关系。三项内含即是善缘、恶缘、无记缘。所谓无记 缘,就是不善不恶的缘。譬如我们做人几十年,有许多接触过的人,不是自己有意去找他,偶然一,过去了也 就忘了。苏东坡有句诗说∶事如春梦了无痕。一切事情都等於一个梦,梦醒便忘,这种缘属於无记缘。
至於佛说缘的四种关系|因缘、增上缘、所缘缘、等无间缘,研究起来很麻烦。总而言之,这种缘也是归纳性的说法,说明我们这个生命不只这一生,有前生; 不只是这一世的前生,还有很多很多的前生;而今生同样有很多很多来生,数不完。这是从三世因果及六道轮回来讲因缘的四种关系,要深究不容易。
杭州城隍庙的一副对联
现在我们把因缘的范围缩小,谈谈大家本身最亲切的经验,也就是男女间、夫妇间的问题,从此来体很难解说清楚的三世因果、六道轮回。我也常常提到杭州城 隍山城隍庙门口的一副对联。小时候读书看了很有趣,记了下来。后来从几十年的人生经历中,看自己,看别人,深深了解这副对子,包括了佛家、儒家、道家的人 生哲学。这对子上联描写夫妇关系∶夫妇本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合。夫妻不一定是好因缘,有的吵闹一辈子,痛苦一辈子。
下联说的是儿女问题∶儿 女原是宿债,欠债、还债,有债方来。有债务关系,才有父母儿女。所以,人生 由男女感情结为夫妇,然后生儿女,美其名曰天伦之乐,其实从人生深一层的体会来看,没有乐,只有苦,不过人都是喜欢苦中作乐罢了。城隍庙的这副对子,将整 个人生因缘道理,差不多都概括在内了。我在大学任教哲学课程时,看到现在的青年同学男的女的都蛮调皮,常常不只一次有女同学要我讲爱情哲学。爱情究竟是什 麽东西?这种问题使我很难答覆,有时被逼紧了,就老实告诉她们爱情的哲学基本就是自私,人类的我执。不 管描写爱情怎样好,爱情基本是我爱你!爱与不爱,都由我出发,不论是男是女,我爱你,是我在爱你;我不爱你就不爱你。一切都是为了我,全从自私观念出发。 因此,爱情在文学境界是幅画,这幅画是理想的,很美;实际上不美,世界上许多爱情小说、爱情故事,使我们看了掉眼泪,非常吸引人,非常动感情;但是看遍所 有古今中外的爱情故事,几乎没有一个是圆满的;假使圆满了,这个故事便失去了文学趣味。等於以前我们古老的戏剧,像从前各种地方戏、京戏、台湾的歌仔戏, 唱的都是私 订 终 生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一点意 思也没有。至於落难公子中了状元,两人能否共同生活一辈子,那就很难说了。
西冷桥畔两苏坟
我们学佛的人看人生,从因缘的方面来看,比一般人要来得深刻。以佛学的观点看人生,真正的好姻缘、善缘,不管有没有结为夫妇组织家庭,大都不超过五年 十年的。例如有些小说,像红楼梦、西厢记,乃至西洋 名著茶花女等等,大家看了,觉得男女间感情的你侬我侬,非常可爱,令人欣羡,但是你不能加以科学分析,一分析他们所谓的浓情蜜意时间的持续也不过几年的美 景而已。因为它是短暂的、片段的,所以就觉得很美很有味道。人人都希望维持这种诗情画意般的感情几十年,甚至永远,这是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的。因此,佛经 上称我们这个世界为娑婆世界。娑婆两个字的中译就是堪忍。这个世界缺点很多,没有一个人生是圆满的。幸福的家庭很快地就拆散了、破碎了。失望和痛苦忍不 了,还是要能忍,还是要接受。
由娑婆世界的道理,我们再量把范围缩小来讲,谈谈杭州西湖的故事。在杭州西湖边有很多历史人物的坟墓,值得留念与凭吊,有高僧、名士,也有诗人、名 妓,其中在满植梅花的小孤山上,有西冷桥,桥边有两座坟墓,一座是历史名妓叫苏晓晓的,另一座是清末民初的名和尚苏曼殊的。有人写过一首诗,其中的名句∶ 西冷桥畔两苏坟,就是描写这一妓一僧。当然坟墓没有什麽了不起,可是在中国历史的文学中,西 冷 桥畔两苏坟,感人至深,因为这句诗利用对比手法,以一妓一僧各自的生命遭遇互衬,将人生悲欢离合的各种无奈表露无遗,令人感慨难忘。
愿为一滴杨枝水
另外,清朝女诗人冯小青的坟墓也在杭州小孤山上,她是个才女,人也长得很漂亮,年纪轻轻就遇人不淑,结了婚才知所嫁非人,先生早已有了太太,因此痛苦一辈子,抑郁而死。冯小青这一生遭遇差不多是代表了大部分人类社会或旧时代的女性,为了家庭,痛苦牺牲的写照。
冯小青的学问很好,文学修养也高,也有专集留下来,我年轻时最欣赏她的一首名诗,今天提供给缘社的诸位大菩萨,同时回向给全世界所有的女性。冯小青的 人生遭遇很痛苦,因此天天拜佛,拜观音菩萨白衣大士。她在白衣大士前发了愿,写下这首诗∶稽首慈云大士前,不升净土不升天,愿为一滴杨枝水,洒到人间并蒂 莲。由於亲身受苦,也看到人间夫妇很少有真正快乐的,因此,她不求死后升天,或往生净土,而愿化作菩萨净瓶中的一滴甘露水,洒向人间,希望将来世界上的夫 妇,永远幸福快乐美满和谐。
以冯小青这样一个悲惨的遭遇,她的因缘是痛苦的,可是她学佛以后,天天拜佛所发的愿,不像我们求发财,求保阖家平安,她感於人间夫妻有许多不如意而愿变成观音菩萨净瓶中的杨枝水,加被世上每一对夫妇平安、幸福。
我常常跟一般年轻的女同学讲,我们学佛人不要认为这只是一首爱情诗,其实这首诗应该当成佛经看,在诗中痛苦感情的背后没有埋怨,也没有恨,她了解人生 就是还债,很痛快地去偿还,而且不只自己还债,还愿意为世界上所有人还债,所以能写出愿为一滴杨枝水,洒到人间并蒂莲这麽动人的诗句,不为自己的痛苦所 困,而是把自己的痛苦体了,想到世界上其它女性的痛苦,以她学佛的大愿力,希望自己将来使人间每一个家庭美满和快乐,这就是从心理上,如何将恶缘转成善缘 的具体实例。
从这位女性的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学佛的人该如何对待和处理所遭遇 的恶缘,使自己得到平安。因此,我对一般学佛的朋友讲,你们不要吹牛,什麽成佛成道,一个学佛人,活著身心健康快乐,少病少恼。死时不麻烦自己,不拖累别 人就算很好了。冯小青这种大愿力,就如同她诗中最后一句一样∶洒到人间并蒂莲,多麽慈悲。
二、我在开贴中说道了“我”。这个“我”字,大有学问。我这里引用金刚经中的一段话:
金刚经:
http://www.jingangjing.com/
http://bookgb.bfnn.org/books/0040.htm
大好!既有这点梅心,千劫总是过得去的,不妨同浮一白:)
这四句诗我正好昨天也琢磨了一下,在此说说粗浅的理解
云意不知沧海,
春光欲上翠微。
人间一堕千劫,
犹爱梅花未归。
显然,沧海是云的“归”处,末句“未归”即是于“不知沧海”相合。
云意不知沧海,即是说“云”只问在天行游,而不去理会终极的归处。柳宗元有句“白云无心岩上卧”就是讲白云无心无思的状态。所以“云意不知沧海”乃是一种生其所生行其所行而不论其生其行之所终之意。
固然,“沧海”可以往人生的终极意义、本我、真我等等方向去联想,根据不同哲学思想和宗教倾向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但是诗人这里意不在此,甚至反其道而行之。不论是佛教还是其它什么哲学或宗教,当人真正在那个方向想得“通”了之后,在心境了然通透的同时,是否可能也在“生命”的美好灿烂这一方面也就看得淡薄了?
就我个人而言,哲学也好(特别是唯心系),佛家这样的宗教也好,并不特别适合年轻人,特别是二十岁上下的人,本来就该是朝气蓬勃的,象八九点钟的太阳,就不该过多地去往终极性的“沧海”那里去想,否则真的会失去生趣,变得过份消极。对于年轻人,我觉得就应该是“春光欲上翠微”,就真的不必知道沧海。
而步入中年的人,根据个人具体情况,适当了解一些宗教和唯心哲学也未尝不可。这个时候,知晓沧海很可能对调适自己的身心产生帮助。作此诗者看似已不年轻,依然透出勃勃生机,特别的是诗人意念之中是“心有沧海而效白云不问沧海,却如春光欲上翠微”,这种心境是非常可贵的。
知沧海的境界也可以是宽广博大的,但是未必一定如此,年龄的增长会使人考虑一些终极问题,境遇也可能叫人颓唐,例如李商隐的无奈那样“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人在这种时刻很可能去捡拾一些宗教的安慰。当然,宗教未必不好,只要适合个人,也就是好的。
总之,不论是否“知沧海”,人还是要好好活着,爱人爱己爱自然。
先不论你“意境好不好”的看法,我不同意你下面这个观点:
可是如果要解释我为什么不同意,却要从一些基本的东西说起,否则我们即使说同一个概念,却你有你的内涵,我有我的内涵。我打算先从佛教、宗教这些概念说起。
========================================================
你有一个立论的前提,就是你认为佛教是与唯物主义相对的唯心主义。而我是不同意的。为什么不同意,我觉得下面的解释可以参考。我将在《先从基本的东西说起(2)》中再做进一步说明。:
http://www.dizang.org/wd/wd/040.htm
http://www.foshu.org/books3/2046.htm
对佛教这种内涵十分广阔的人类文化,扣上一顶简单的,只适应于哲学分类的名词——唯心主义的帽子,不但是一种简单粗浅的作风,也是一个无法提出 充足理由的非科学性概括。凡思想方法严谨的学者对这类十分复杂的思想文化现象,不会做出简单轻率的评判。就拿佛教内容来说,包罗万象,有的问题可以用哲学 思想来衡量,有的问题不能用哲学思想衡量,如佛教艺术、音乐、舞蹈、绘画等怎能用唯心、唯物的尺度来衡量。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也不能用唯心、唯物来衡量其 优劣。马恩著作中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概念的使用范围有严格的限制,说仅仅适用于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的时候,不能乱套、乱用。就佛教的哲学思想而论, 就有毗婆论、经部、唯识、中观四个不同的派别。从唯心论和唯物论的根本标志,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哪个是第一性的主张来衡量,小乘毗婆沙、经部、大乘中观宗 都无法划入唯心论范畴,因为这三派都承认独立于精神之外的客观存在,并认为心因境生,无境心不生的观点。‘境’指物质世界,客观存在,‘心’指主观意识。 中观论将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视为相对的存在,二者是相互对立,互为依存,有则俱有,空则俱空的对立统一体。按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标准衡量 240,毗婆沙和经部属于唯物主义,中观宗属于辩证唯物主义,怎能把佛教简单地划入唯心主义的哲学范畴呢?符合客观实际的说法应该是,佛教哲学中既有唯心 论成分,也有唯物论和辩证法成分,不考虑这种实际情况,一口断定是‘唯心主义’是站不住脚的。
那么,究竟唯心主义是不是全是错误的呢?恐怕也不能这样简单地下结论。凡是一种哲学思想都有通过思辨建立的各自的理由,从某一个角度来看是错误 的东西,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未必是错误的;在宏观世界中看来是绝对正确的东西,在微观世界领域也许会变成彻底的错误。如经典物理万有引力理论,在原子以上宏 观物质领域似乎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但在本世纪以来由于亚原子领域以及量子场的发现,却遭到推勫。物质的实在性原则也在基本粒子的研究中产生了怀疑(详见美 F卡普拉著的《物理学之道》一书)。在四维空间时空连续体的理论中三维物体已成了相对的存在。
在美学领域,唯心论的观点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柏拉图、康得、黑格尔、贝克莱、休谟、汤玛斯、叔本华、尼采、胡塞尔、萨特、海德格尔、雅斯贝尔 斯、柏格森、罗素、维特根斯坦等许多古希腊和近现代西方著名的哲学家,其中很多都是具有卓越贡献的自然科学家和优秀的学者,他们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上统统 倒向唯心主义。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他们不懂科学,还是精神不正常呢?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对他们采取简单否定的办法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在多样化的世界 和多元化的思想文化体系中,每一种思想都有它产生和存在的一定道理,任何事物都有相对性,绝对的正确和绝对的错误是不存在的。
备注:
240 唯物主义主张存在决定思维,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主张思维决定存在,意识决定物质。唯物主义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 识;唯心主义主张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态(1)主观唯心主义主张人的精神(感觉、观念等等)是 世界的本原,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存在于人的精神之中。主观唯心主义的极端主张是唯我论,认为‘我’的感觉是宇宙的本原。(2)客观唯心主义主张‘客观精神’ 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客观精神’的产物或表现。
先不论你“意境好不好”的看法,我不同意你下面这个观点:
可是如果要解释我为什么不同意,却要从一些基本的东西说起。否则我们即使说同一个概念,却你有你的内涵,我有我的内涵。我打算先从佛教、宗教这些概念说起。
=================================================================
继续说不能机械地把佛教归入与唯物主义相对的唯心主义。
佛教中所说的心,与唯心主义的“心”不能划等号。不能看到佛教中有“唯心”二字,就望文生义地说佛教是唯心主义。
关于佛教中的心,我这里提两个参考:一是《心经》、二是《楞严经》。
其中《楞严经》以七处征心开始。《楞严经》:
http://bookgb.bfnn.org/books/0082.htm
《心经》非常短,我贴在这里: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舍利子
是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 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 亦无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 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陲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心无挂碍 无挂碍故 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盘
三世诸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无上咒
是无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娑婆诃
(时间有限,暂时写到这里,以后补全)
先不论你“意境好不好”的看法,我不同意你下面这个观点:
可是如果要解释我为什么不同意,却要从一些基本的东西说起。否则我们即使说同一个概念,却你有你的内涵,我有我的内涵。我打算先从佛教、宗教这些概念说起。
=================================================================
现在说宗教这个概念。不能笼统地用RELIGION的中文翻译“宗教”来表示佛教。不能把RELIGION“宗教”与佛教划等号。请看下面这个解释:
http://hk.plm.org.cn/gnews/2011517/2011517231922.html
邸永君
中华正史典籍中“宗教”一词,最早见于《宋史儒林传》之《吕祖谦传》,中有“(祖谦)荫补入官,后举进士。复中博学宏词科,调南外宗教。”之 语。一览便知,此处宗教乃官名。“宗”、“教”分别作为一词,在汉语中皆出现为时甚久,应用广泛,尤多见于佛门。特别是南北朝至隋唐之际,佛教天台宗、华 严宗之学者在注解经典时,多从名、体、宗、用、教等五个方面予以阐释说明,后“宗”与“教”遂逐渐被连缀成“宗教”一词而用之,乃指佛教之教理。《景德传 灯录圭峰密宗禅师答史山人十问》之九有云:“佛灭度后,委付迦叶,展转相承一人者。此亦盖论当代为宗教主,如土无二王,非得度者唯尔数也。”《续传灯 录》七《黄龙慧南禅师》有云:“老宿号神立者,察公倦神没,谓曰:‘吾位山久,无补宗教,敢以院事累君’。”不难看出,所谓“宗教”者,即为诠表佛教的特 殊要义而使用之各种语言文字。另,在汉传佛教中,称由佛弟子所创立,且拥有信众之佛教支派为“宗”; 而以佛祖释迦牟尼之学说为“教”,合称“宗教”。并有“自证为宗、化他名教”之说。由此看来,宗教一词源于佛教,亦是专指佛教而言。
时至近代,学界在翻译外来文献时,将英文religion 译为“宗教”,但在汉语中,“宗教”一词之内涵外延,与英文religion之含义原本即不对等。再后来,“宗教”一词又被扩展为所有宗教信仰 (religious believes)之泛指,词义在不断变化、延伸。当今时日,宗教可简称为“教”,而当时“教”与“宗教”绝难混为一谈。如中国古代虽早有“三教(儒释 道)”之目,但道教信众却从不用“宗教”一词称呼自己;而儒教之教,乃教化之教(education),与佛教之“教”亦大相径庭。
而西文中“宗教”一词对应之词religion,乃由拉丁词“re”和“legere”演变来的,为“再次”与“聚集”之结合,意即“一群人为 了一个目的聚集在一起”之意。引申为“有同一信仰,同一信念,并为信仰而相聚,并不畏生死”之群体。简而言之,宗教乃一种对社群所认知主宰之崇拜和文化风 俗之教化。按当今被普遍接受之定义,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多数宗教是对超自然力量、宇宙创造者和控制者的膜拜与尊敬,并给予信众以心灵依托并延续至死 的信仰体系。而对宗教进行研究的学科则被称为宗教学。
综上所述,“宗教”一词,于中华古籍有征,亦曾被佛门广泛应用,后又用于对应西文之religion、religious believes等概念,遂使国人耳熟能详。因而属于古词新用,顺势变通者也。
不含贬褒,一个代号而已,进行一个大致和笼统的分类。我并没有说唯心系的就是不好的或者错误的,唯心系和辩证法也并非是对立的,黑格尔的不就是唯心辩证法吗。
但是“唯心”一词这样叫法,并把佛家哲学笼统归作这一类,还是有道理的。
但是作为佛家子弟不同意“唯心”一词这个叫法,我也很理解,但这个不好深讲,否则必起争论。
其实《金刚经》《心经》之类的经典我也满喜欢翻翻的。海德格尔也怪有意思的。哲学其实还是唯心系的更有意趣一些。
我的原帖主要是谈诗,哲学宗教只是附带不得不涉及到。
JONI的那首TWO SIDES NOW唱的第一段,就是“I don't know cloud".哈哈,云意岂有那么好猜测的?
当然苍海就别提了,夫子都退避三舍:“不知生,何言。。。”
送花赞扬 关闭
送花成功。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你的积分需达到5000以上,作者才能获得声望。
作者,声望:0;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