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教女经历使我深感汉语是一种落后的语言 -- 普罗丁
我不是学法律的,只是在加拿大生活久了,有点个人想法。
首先,法律是为大多数人服务的,决不是“帝王学,统治学”,不是少数精英的玩物。
其次,正因为“法律是为大多数人服务的”,它有两个基本的功能(可能不止这两个,我想到哪里说到哪里):一,它力图确保一个人“最后的尊严”,人毕竟是文明开化的“动物”,即便是罪犯,伸张正义即可,顶多坐电椅,也不能随便凌辱。二,它通过案例,教化和引导社会风气。
有位英国的法界行尊,丹宁勋爵,李总理当年翻译过他的著作。他著述甚丰,我拜读了少数几本,发觉他严词批判英国司法界死扣字眼的恶劣风气,呼吁与时俱进,在一些社会新问题上,宁肯向欧盟的大陆法系学习,靠拢。总的说,我认为英美法系,由于案例的极端重要性,所以故意在法律文本上留出一些模糊空间,以供未来的法官“灵活使用”,夹缝中腾挪。
我个人看,英美法制度的关键,是“人法并举”,不幻想毕其功于一役,搞一部流芳百世的“完美法”,而更注重培养深入社会的,接地气的,品德良好的大法官,由他们来“释法”,“玩法”,解得前后矛盾也可。从这个角度讲,“端履门”兄提供的两个案例,如果我是大法官,我也这么判,这么决定的理由,正如“strain2”兄所讲,是基于社会常识,匡正社会风气。当然结论一说出口,必然要拿些法律专业知识包装起来,毕竟是一群宿儒大法官在玩,要玩得上品。
第三,西方学法的人,分两种。正如我们说,凡是中国的演员,要么在横店,要么在赶往横店的路上。英美的政客,要么学过法学,要么在学法学的路上------但这不证明法学本身的“政客化”和“鄙下化”。恰恰相反,凡是学法学学得极好的法律界人士,都是不屑于与政客为伍的。就是说,只有学法律学得相当糟糕,或不能静下心做学问的,总之自知未来不能在学术上有大出息的家伙,才去走捷径,从政。或者说,正常的风气是,凡清华北大学法律出来的,都只为大法官的荣誉职位而奋斗终身;只有在蓝翔学法律出身的,才汲汲于巡抚的功名。政客学法,是为了自保和进阶;法律热爱者学法,是为了全体国民,区别就在这里。
所以,美国最高法院的这两个案例,表现于词义,却高于词义。这两个案例告诉我,这个司法体系运转得还不坏,至少接地气。
法官判案,就是一种“创作”。文学创作,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英美法系的重要法官(如美国大法官,如丹宁勋爵)的创作,是源于法律而高于法律------他们不能脱离法律乱来,但老差骨了,怎么玩不是玩?就看你心里还有没有老百姓罢了。法律是为生活服务的,法官是为社会服务的。如果只是为法律本身服务?那一台淘汰的286电脑,功能已经够了。
我现在觉得,学英语不是最终目的,学英语是为了了解西方的历史,人文,宗教,制度;而学了西方的历史,人文,宗教,制度也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学到一些精髓,对现实世界的态度。
dongxi, 一点也不难辩认。就算有点难度,很快就能适应。
donething 反而不知所云了。。。多那星?
至于具体的,详细的,精彩的,欢迎阅读我的拼音文作品:)目前主要是重解的西游记和水浒传,西游记终极揭秘已成网络名篇。
”归根到底,表达的精确性主要还是取决于说话的人而不是使用的哪种语言"
顶
但是同样的问题在英文里是不会出现的,因为Burp就是有气吐出来的嗝,而hiccup是那种由于横膈肌不停收缩引起的嗝。
---------------------------------------
问题是在说小宝宝打嗝的时候,要么是说话的人对Burp还是Hiccup不清楚的语境,要么是说话的人和听话的人都知道刚刚喂了宝宝,保姆只是来跟女主人确认小宝宝打过饱嗝了。如果是不停打嗝,保姆就不会这样报告了。
英文里如果你不知道宝宝打完一个嗝,不知道会不会接着还打嗝的,怎么说?是Burp啊,还是HICCUP呢?
不信?找个老英国编辑说几句纯正英文,估计你都听不懂。
法律是为所有的人服务的,但是有钱有势的人得到的服务多一些.法律其实是政治的延伸.
我个人认为民主党的法官比共和党的法官更接"地气,"但这是死也不能承认的
此人在达尔文进化论和黑格尔辩证法的指导下,将语言发展分为四个时期
其中古代印欧语所处的时期为最高发展期,代表语言是古希腊语、拉丁语、梵语,现代印欧语所处的时期叫现代退化期,代表语言就是法语啊意大利语啊,德语啊,英语啊~
顺便说下,汉语代表的历史时期叫古代原始期
囧里个囧~
其实汉语是从屈折语“退化”过来的~
donething 是 do nothing 还是done thing 还是donation 歧义太多了。
为了几百上千万想学中文的人方便(这里面说英文的还不一定是大多数)而让十几亿中国人重新学一遍拼音,这个实在是太闲的蛋疼了
https://www.ccthere.com/article/162512
反过来举例可能比较容易理解,就像中文中的“但是”、“但”、“然而”,如果一个英国人来学,一翻字典,发现它们都可对应于“but”,那么到底什么情况下该用哪个,它们之间语感上细微的差别,就不是用英文一两句话能解释的清楚的。最根本的还是得多看,仔细揣摩,形成语感。有了语感,一切就都顺理成章了。
外国人和少数民族,能够迅速掌握汉语是一个重要方面。
而真正重要的,还是你说那十几亿人,他们根本无法用汉字沟通。
所以,的确需要“重新学习一遍”拼音,学习之后他们才会明白真诚沟通的美丽世界。
既然拼音文这么好,还请普兄以后不要用汉字发帖,而直接写拼音吧。
十几亿中国人没办法用汉字沟通?
那你刚刚发的那些符号是啥?
聊个天说个话就给别人贴标签说“完全错误”。你是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