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灌水】看完了美剧《罗马》 -- 月色溶溶
导致哪怕到布匿战争最危险的关头,迦太基人都不能够有效整合南意大利的势力。
反观汉军,似乎硬实力用得比较多,班超这样的软实力高手倒是凤毛麟角
如果汉尼拔是中国战国以后的人,他就会明白为什么他始终无法搞定罗马这些友伴和近邻。对于有可能脱离罗马的南意大利和高卢,就应该看做独立国家。中国在战国,前有魏文侯越过赵国而伐中山,后有秦魏冉领兵越过韩、魏而攻齐国的刚和寿两地,这叫“越人之国而攻,势不能有”。
汉尼拔对罗马本土作战,理论上应该处于外线优势,有西班牙和迦太基本土两个基地,进攻的路线至少有四条,本土过海直击,西班牙出发渡海、西班牙出发走陆路但是以海军支援水陆共进,最糟糕的走法就是走内陆。但是第一次布匿战争中迦太基海军已经丧师辱国,完全丧失了制海权,结果硬是逼得汉尼拔走内陆,反倒是罗马可以利用海军优势纵横大海,占据外线灵活优势。
班超很有点空手套白狼的架势,所带的兵力极为有限,需要最大限度从当地筹集力量,再加上是在蛮夷外邦,比战国纵横家“一言兴邦一言丧邦”要更进一步。不过论起机谋和合纵连横,蛮夷外邦也真还处以幼儿期。中国唐代也有这种一人灭一国的强人。
希腊罗马时代也不是没有这样的怪物,汉尼拔的父亲哈密尔卡.巴卡远征西班牙之时只带着少数随身的雇佣卫队,却一点点统合当地部落,进而为迦太基建立了一处海外殖民地。因此你也可以将班超和巴卡视为皮萨罗等殖民征服者的古代版,只不过班超和巴卡所拥有的武器优势极为有限,领先的是军事和政治经验。对于农耕民族,殖民征服者的产量远不能同习惯在未知的大洋上远航的海洋民族。
管仲先问齐桓,是立网业还是谋霸业,前者就要倾覆周朝而王天下,后者则只要尊王攘夷取威定霸就可以。齐桓比较有自知之明,勉强同意谋霸业。像楚王这样贸然问鼎的,是对周和自身的实力看的还是不够清楚。
中国人向来说,要秦失其鹿而天下共逐之,可见改朝换代不那么容易。到底是争夺天下,还是单纯逐利,首先要看自己的实力,然后才能庙算而定,匈奴冒顿单于虽称雄漠北击败刘邦,却没有贸然南下,因为匈奴虽有控弦几十万,但只是游牧部落松散联合体,在政治体系上还处于部落时代,军队也是以利聚的动员游牧民兵,完全缺乏攻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原始的政治军事体制也阻止了某位超越时代的单于改造匈奴社会的可能。想要以这样的政治军事基础来逐鹿中原,是不现实的。
想要让匈奴,鲜卑、乌桓或羌人学习中原先进的政治军事制度,就要打破其原有的部落体系,让他们长期在汉人的政治军事体系下生活,最好的办法是用其为雇佣兵。汉文帝使用归附的胡、义渠、蛮夷等为兵对抗匈奴。汉武开始动用归附匈奴为兵,例如北军八校尉的胡骑和长水两校尉下属。随后东汉收买鲜卑和南匈奴为兵,汉末乌桓、鲜卑、匈奴和羌人都多有从军。这些雇佣兵有的是整部落归附,更多是直接以军事编制从军。
少数民族在军事统帅的指挥下,全面的学习了汉民族先进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外交体制。而这些知识,在汉民族自己的中央政权崩溃后,使得少数民族军团和部落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去参与群雄逐鹿。这就是为什么北方少数民族到西晋之后才成功的走上中国政治舞台,并建立起一个个在传统汉文明故地上的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
谈到这我们就会发现,罗马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蛮族入侵,其实也是罗马在本民族军队战斗力不断削弱后,大量的征募或雇佣边境的蛮族参军,让蛮族有机会学习罗马的先进知识,并学以致用在罗马崩溃后建立起一系列的新政权。而如汪尔达人的破坏,中国某些少数民族政权也进行了。而南北朝的对立,与东罗马帝国同蛮族国家互相征伐何其相似?
凯撒的情人奥莉维亚的儿子马库斯 布鲁图斯,是坚定的反凯撒派,加图的女婿,跟随庞贝及他的儿子和凯撒打仗一点不带犹豫,凯撒虽然胜利后宽恕他没有治罪,但是也不会信任他.
德西姆斯 布鲁图斯,是马库斯的堂弟,属于凯撒从高卢战场带出来的中高级将官,凯撒待他跟儿子差别不大,在凯撒的遗嘱中专门说明,指定的继承人是屋大维,但如果屋大维拒绝继承,第二顺位的继承人就是这位德西姆斯布鲁图斯,这样的人居然也会出现在谋杀自己的暴徒中,因此凯撒才会发出这样惊讶的疑问.
西方虽然有许多国家组成,但总体上是一个系的,的确是“跟中国是东方西方,花开两朵,各表世界文明截然不同又各有特色的一枝。”,很有意思。
值得一提的是,我觉得西方的魔幻故事比中国的鬼怪故事有意思的多,这在许多小说电影和游戏中有体现,美术效果做的好的话,简直是美轮美奂、妙不可言。
亚氏著有“论政治”,八卷。
亚里斯多德认为“由优秀者所主持的政府才是最好的”(以此为标准,亚氏考察了古希腊城邦的三种政治体制——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共和政体Politie。他的结论是:没有一个政体是好的,都会腐败,变质。
尽管如此,亚氏认为,三种“腐败政体中,(共和政体)并不算太坏”。共和政体基于宪法和议会,所以,它能与下述“自由,平等”观念相容:“自由,平等的形式之一是,人人均有治理和被治理的机会”。只在共和政体中,(原则上)有可能实现“人人均有治理……的机会”。亚氏说“没有理由老是把上等的笛子给出身高贵者,而不给精于笛艺的吹笛者。前者不见得会善加利用”。当然,这里的“人人”和“吹笛者”均是指自由民,不包括奴隶。
世事是动态的,亚氏进一步说“最好的反面乃是最坏的”。君主制走向反面,乃是“暴君统治”;贵族政体走向反面,乃是“寡头政治”。共和政体的反面,则是 Demokratie —— 被煽动起来的暴民的统治。(穷人的人数众多,但见识少,缺乏教养,拙于价值判断。如果选举权扩及到穷人,政权可能会由容易被煽动的人主导,难免不走火入魔,那就是Demokratie 。)
亚大师的这个Politie,被古罗马的西塞罗,在他的雄文六卷De re publica 里面定名为civitas popularis
----西塞罗的这段话,则是共和国的标准定义Est igitur res publica res populi, populus autem non omnis hominum coetus quoquo modo congregatus, sed coetus multitudinis iuris consensu et utilitatis communione sociatus“
大概意思是一伙人的集合,集合的基础是共同的法律和共同的利益.
其实,我们可以说,我们并不太知道中国当年是怎么打仗的.白起一生打了无数仗,但是史书上只留下了一串斩首多少多少的数字,长平之战,司马迁几十个字就交待了,具体的战役过程,只能凭想象.
你举的以后那些的例子,我觉得都可以找到反例.西方古代,也有游击战,英国的Alfred the Great打丹麦人就是.
毛主席不死守福建沿海,那也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结果,在抗美援朝的四次战役的时候,也有每天最多撤退多少多少公里的指示.
比温瑞安狠
我只知道共和制是罗马的根本,但不知道来源。Alea兄好久没见了,握一个手!好久没有见到你写的西方历史的东西了,想啊。
小辫子,或者我们以前清代时候看西人,以为他们走路僵尸跳一样,总觉得是冥顽不灵未开化,没有细腻感觉和感情没有文化的一群化外之民呢。。。
没兴趣不了解不喜欢,就会那样。
如果真正面打起来,谁厉害些?
这头随便一起,就是口水仗硝烟滚滚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