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茗谈(74):“引渤入锡”和养鱼 -- 本嘉明

共:💬53 🌺29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茗谈(74):“引渤入锡”和养鱼

我们在2010年底,就着当时的热门话题,讨论过引渤海水入锡林格勒的事儿。

现在有个以色列公司,开发了一种“陆上养殖海鱼技术”,倒是从侧面进一步支持了这个引海水进内地的想法。

(一)

这个公司,名叫GFA,就是Grow Fish anywhere的简称。

人类接下来的问题,不是能源问题。因为以今天的技术水平,即便一滴石油都没有了,人类生存所需的最低能源供应,肯定可以保障。掌握的能源多,可以定一国的兴衰,但无关于一国的存亡。

可以定一国的存亡的,是粮食。

生产粮食,有五大要素。一,会种地的人(包括技术专家,农民;以及他们必需的化工,机械,工具,种子)。二,能种粮食的土地。三,适合种地的自然气候。四,库里有足够的储备(保证青黄接得上,种地要时间)。五,足够的国防能力,不会被抢。

简单说,先要有一个有力的政府,稳定的社会,才能做到上述五条。

而GFA的技术,可以大量增加(海水或淡水鱼)渔获,凭空增加国民的蛋白质摄入。

在一个个互相独立的大桶里养鱼,老早就有了,小本小时候也这么养过,中国传统的鱼缸,不就是一口大缸嘛,所以才有“司马缸砸光”嘛。但“活水不腐”,这么养,不是活水,水会慢慢臭掉。这是因为鱼会拉鱼屎,加上没吃完的鱼食,在缸底富集氮化合物。在GFA之前,老办法是靠定期换水,把旧水放回海里。这种污水,对海水有污染作用。要解决,就要用“电处理”程序,费用很高,不划算。

但封闭的鱼缸养殖法确实有好处,因为目前近海水体受沿海的工业污染严重,远洋渔场又被过度捕捞。养在自己的缸里,产出有保障。所以远洋捕捞等于是猎人去打猎,碰运气。鱼缸养殖,等于是农民在院子里种地。

GFA的解决方法,是培养了某种细菌,这样就“零生产污物”,不但没有排放问题,还不需要换水,只要把每个缸里蒸发的水再补上就可以了。所以公司自豪地说,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比如沙漠里------养鱼,用鱼肉来帮助解决沙漠退化无法游牧的牧民的粮食问题。

(二)

这家公司成立于2008年,不过这个项目已经有20多年的研究了。到今天公司运营良好,似乎不是骗人。

如果这项技术确实值得引进,那么渤海的海水,不要说引到内蒙,就是引到新疆,也是可以考虑的。

因为“海水(在沙漠)养鱼”,只是占用地面空间,而沙漠里有的是无法种植的地面,养鱼场的顶棚可以用太阳能电池板,一举多得。养过鱼的水再通过太阳能热水器加热到50度,由太阳能所发的电再进一步煮沸,产生的水蒸汽通过管道时,热量交换给管道外下一批要煮沸的海水,水蒸汽本身冷却后,变为淡水,供人类食用。这样,一个养鱼场实际的产出有:淡水,鱼鲜,热能,电能,生物肥料(鱼处理后的鱼鳞,内脏,鱼粪),工业用盐。

这样做,比在沿海养殖,优势有:

1) 避免沿海的污染。

2) 靠近消费市场,大量节省运输能源和成本。

3) 鱼肉新鲜,品质优异。

4) 大大增加了引海水入内陆的总效益。盘活了沙漠“废地”资产。

5) 向一个地区引入海水后,后续产品(淡水,渔获)可以向周边数省辐射,大家均沾。避免重复引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URL=]本嘉明:【原创】茗谈(二十三)-3[/URL]

[URL=]本嘉明:茗谈(73):旅游列车[/URL]

通宝推:辣椒,mezhan,西瓜子,黄河清,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俺就问题一个问题

盐往哪里排,要知道以色列的沙漠就在海边上

锡盟的引水计划是十亿方,产生的盐数以千万吨计,本大知道现在全国的盐产量是多少吗,再说他这样产的盐竞争力无论如何也比不过长芦的盐场啊

从您转的图上看,循环过程似乎是海水养鱼,细菌处理鱼制造的废物成肥料,肥料用于种植作物,作物用来喂鱼,这里面完全没有海水淡化的意思啊,只是单纯的水循环,即使在内陆,只要找到固定量的不需要很多的水,也可以做这个工作

如果加上海水淡化,那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即成本,要知道普通的工业用盐不过不到1000元一吨,这个价格远程运输完全不合适,所以,如果当地不能消化,就是废物,所以咸水引了到内地淡化完全不合适,与其那样,还不如在海边就淡化了再引。

不过以色列人循环经济搞得不错。值得学习

家园 这个可能不用把水引到锡林郭勒去,那里海拔很高。
家园 这鱼得多少钱一斤呀

引渤海水入锡林格勒,当时是用来发电搞煤化工(锡林格勒有煤),这成本都受不了,养鱼不是妄想吗?

家园 你是否知道中国四大家鱼的养殖体系,比这个牛!

中国古人就发明了在湖泊里养殖淡水鱼,而不造成污染的方法。水草——某种鱼——漏下的残羹被一种鱼吃——鱼粪便另外一种鱼吃——最后的鱼粪作为水草的肥料。

家园 您老这次扯的淡有点意思

花一个

家园 这个我们以前讨论过的

在哪里我一下找不到。

1)把海水引入内陆,搞大型咸水湖任其蒸发,是绝对不可以的,必然是内陆的盐碱化。

2)用大水泥管全程封闭引水(就像输油管一样),可行。而且如果引咸水,沿途不会凿管子偷水,一旦漏水会及时投诉,否则自家的地给盐碱化了。这就好管理多了。

3)把海水淡化,不管用膜透法还是蒸馏法,最后每吨海水淡化后总要残留30公斤矿物质。这些工业盐份,能用多少用多少,有剩的就装水泥大罐子里,拖进沙漠深处密闭掩埋,说不定将来有大用。

4)把海水引向海拔高的西部内陆,运输成本不低。但西部开发,淡水先行。从这个战略意义出发,国家必须补贴西部新增的淡水源,不管这水是怎么搞来的。

5)新鲜海水里含多种微量元素,适合海鱼生长,比如引海水到陕西,沿途每50公里设一个淡化厂,每个淡化厂周围放射状分布20个私营多功能养鱼场。新鲜海水先养鱼,养了两拨鱼后,残水输给淡化厂,养鱼场再开阀门输进新鲜海水。养鱼场可大可小,既养鱼也可以养珍珠,贝类,海苔,观赏热带鱼等市场有需求的品种。

6)GFA公司只是给我们指明一个技术路径,我们可以自己搞一个国家级科研项目,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微生物环境。

7)这个设想,就是“化整为零,异地重建”,把一个舟山渔场,拆成上万个中小规模(鱼缸)养鱼场COPY到内陆,既增加了国家的食品供应安全度,又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鲜鱼便宜了不好吗?普通工人家庭也天天拎条鲜鱼呢。鱼的下脚料,鱼骨粉,口感不好人们不爱吃的鱼种,都可以做成鱼油,肥料和牲畜饲料。

鱼肉蛋白质含量高,可以做成罐头大量储存,作为国家战略储备。

家园 讨论当然可以开放

不过我觉得,与其这样还不如在沿海做,然后省的南水北调了呢

家园 有公司提出“引到锡林格勒”是因为煤化工工程的需求

我们这个方案,可以引到华北任何地方,只要当地欢迎,海拔高度上比较,与取海水口处的差异小就行。

家园 循环淡水养鱼, 据说密度可以达到鱼转身都困难的水平

不过就是能在这种环境下养殖的鱼多数口感都不怎么样。非洲鲫(罗非鱼)是最好培育的种类。市场上多卖不出价钱。海水循环养殖的很少,主要是靠海的就不缺海水,不靠海的养淡水鱼的更经济。

家园 这个养鱼方案

是围绕这“引水”而来的副产品,不是为了养鱼而引水,而是你既然要引海水来(不管是为了煤化工工程,还是解决居民用水),那么把新鲜海水先用一把,然后再淡化,开源节流嘛,引水成本已经靠主体工程打掉了。

家园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养殖方法

就算生物方法中,也可以多种路径并重,两条腿走路。以色列人既然搞了,我们也不妨琢磨琢磨,山寨一哈。

GFA的特点是,规模可大可小,不必考虑建立完整的生物链,这对于个体户起步,人民战争,是很有利的。海水引进来,夏天养亚热带系列的海鱼,冬天养北极虾,选择余地大。

家园 这次木有扯淡

扯的是“咸”

家园 以色列GFA的养法

每立方米海水,出鱼100公斤。

这样养的鱼,如果口感不好,可以靠舌尖上的吃货们在精加工和搭配烹饪上解决。真连馍都吃不上的时候,这炸鱼饼怎么都是美味了。至少国家可以拿这些鱼罐头去国际援助,把大米省下来。

养鱼要求的,一个是大空间,一个是大量的水。西部沙漠地区空间没有问题,而国内淡水本来就不足,能用上取之不尽的海水,还是值得搞搞看的。

所谓市场上卖不出好价钱,一个可能是南方居民要求高,或者是长途运输后新鲜程度无法保障。如果在华北城市郊区就近养殖,改良品种,减少养殖密度,那么口感是可以改良到居民愿意购买的。

家园 以色列靠海, 所以用海水是自然的。 单位收益不是最大。

直接用海水人工养殖对缺淡水的中东地带有实际作用,北非都是海滩紧连沙漠的地方。但中国沿海多不缺水,引海水深入内陆更是没有经济性的空想。引导小行星撞平喜马拉雅山脉都比这靠谱。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