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与皇明老总黄鸣先生谈论儒家与东西方文化比较 -- 思想的行者

共:💬79 🌺7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提个小建议,还是把自我意识改成自身意识好些

这个自我意识的术语反思的意味,把“我”作为他者的意味太强。ego和self这两个术语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如果要来描述儒家的这个差序结构ego是不行的。ego是认识论的、反思的,是向内心收拢的。self是不反思的、向外扩散的。

家园 实现的路径不唯一

爱有差等也不是像级数那样逐渐收敛的,是灵活的。

从功利的角度来讲,儒家的爱有差等是讲求效率,因为只有着重解决自身的问题,提升能力,才能更好的为大家服务。从诉求上来讲,儒家看中的是个人价值的最大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格局来讲,对比资本主义的原子式个人(洗脑+职业训练)-原子团式家庭-大机器+大工业+扁平贸易体系-资本全球化,更加凸显的是人的价值尺度。

家园 爱有差等是儒家人伦秩序的关键

所以,兼爱无父,唯我无君,无父无君,禽兽之行也。

家园 词语可以斟酌

体系还是有必要的。问题在于体系只是有助于人的理解,就像建筑物的钢架,完成后就该拆除了,不然就是阻碍。经典物理的体系曾经多么绚烂辉煌,最后不也瓦解了么。

体系化儒家的事情以前李泽厚做过一点,情本体,实用理性,乐感文化等。说到这儿想起一个小故事,以前有个大学教授跟境外学术机构做合作,人家要他推荐中国经典的文艺理论。他找来找去找到了《文心雕龙》,结果人家一看就大摇其头:这既没有概念又没有论证,怎么能算理论呢?教授傻眼了,这已经是中国古典非常完整有体系的理论了,还能找什么?最后没办法给找了李泽厚的《美学四讲》,人家说这个可以。教授只有苦笑。

我用自我意识这个词,就是为了虚化标的。其实要说斟酌的话,我觉得用场更合适,场是能量存储、传递、转化的媒介,儒家就是这么一个媒介。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实事求是,是儒家的基本精神。

家园 确实

“自我”太容易跟他者对立,且容易跟弗洛伊德的ego混同。非要定义清楚的话比较困难,略说一点区别就是西方的强调自我,重在疆界;而中国式的自我重在连续性,那种源头活水的状态。

确实
家园 说的不是这个意思

而是指反思着的自我意识中,自我是被当作自我的对象,自我本身就变成了自我的那个他者,西方的意识哲学以及认识论因此就把这种反思的意识中呈现的自我作为研究对象的。

中华传统中一般较少拥有这类元素,所以一般按照西方人的观点,是较为“朴素”的哲学思想。如果说有那种向自我回溯的反思,多数也是由佛教哲学所传入。王守仁的心学在这个意义上其实就已经非常“西方化”了。

但是如果回到这个差序层次本身,却很难说是一种以反思着的自我意识为核心,而主要是直接面对伦理秩序的问题。

家园 其实照这么比划

那么搞丁克的算是什么呢?怕是禽兽都不如吧,哈哈。

家园 不孝有三
家园 基督教有另外的逻辑

世俗的人性本来只知道自爱。

而神爱大家。而人是通过模仿神来取悦于神,呵呵。所以平凡的人只是在模仿神爱世人,不是本性。

家园 马克思的阶级已经算是兼爱了
家园 体系对儒家真不一定是好事

甚至可能对修行是一种阻碍。因为儒家本质是靠人的直觉向现实求学问,而不是向书本求学问的,所以体系不是必须的。尧舜禹的圣人之道,不过“人心惟危,道心惟危,惟精惟一,允执阙中”这十六个字而已。体系的存在,会遏制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但如果真没有体系,现代人就连儒家门外面的风景都看不到,的确两难。

家园 达闻奇是正解,你是瞎编
家园 因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所以不管是任何人、无论怎么谈,一句就“不可言传”就打发了。

反正大家怎么谈都是不对的。就这个意思。

家园 生殖是生物的本能

那叫反本能

家园 你说的是自我观照

以我的理解,这种观照会面临三个方面的问题:1,时间的干扰,2主体的干扰,3,人固有的认知结构的干扰。

依照这三个方向,可以发展出不同类型的学问。以前有人说西方思想的问题是把握不住事物本身,中国思想的问题是缺乏自我意识。不过我这里说的自我意识,其实主要是指一种线索,但大家一看到意识二字,立马就想到本体论上去了,这就是两个方向了。

而反思性或者差序格局,要解决的还是超越性问题。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