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求医记(一)去哪儿看病 -- 芷蘅
居然直接上吗啡了~~~
记得去病房看她的时候,看见她腿上绑着一个类似血压计包扎带的东西,一会鼓起,一会松开,就问护士怎么回事,护士说为了活血防止褥疮,可笑吧?病人只有30多岁,而且术后只需要留院观察1晚而已。美国的过度医疗可见一斑。并且,用这个活血带事前根本没有征求病人或家属同意,也不报告费用。这些应该都计算进了5.8万美元的费用里了。
这5.8万只是手术、住院费,麻醉、CT等等都还没算呢。
您应该知道张仲景吧?
那您也应该知道他为啥学医吧?
美国看病真的看不起啊。越发庆幸我不去美国的决定是正确的了。
一旦出事,往往面临高额赔偿(谁让他们有钱呢),而且有可能丧失行医资格,所以他们都要买很高的责任保险。。。当然羊毛出在羊身上。
医生的水平不是靠聪明来提升的,不提干哪行都能成功的天才,就说大多数普通的医生。
医生这活属于工科,可以称呼为人体修理工程师,跟汽车修理工类似,只是最大的区别就是人体修理工干活的时候必须保证人体这机器处于运行状态,而汽车修理工通常把汽车熄火了再进行维修。
医生水平要提升也跟工程师一样,除了大学的底子以外,一靠大量的实践(即大量接触病人),二要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带。
国内医生集中在各个医院、特别是二甲以上医院里,医术对否大多数病是足够了。而碰到疑难杂症各科医生会诊是很方便的,所以效率自然就高了。
而北美的体制仿佛众多个体医生联合而成的卡特尔,他们在保证大多数医生有丰富的实践和相互的沟通上有天然的不便。
一个是各种检查设备上去了,一个是人员水平高了(三甲医院博士是门槛了),另一个是海量病例积累和练手机会。
家里有人在医院工作,最近经历的一个事情深有感触。一日一朋友有A症状(普通人一般认为不太严重的症状)来看, 于是建议到A科室看,A科室提出几种可能,建议再到H科室和B科室看看他们的意见,并建议做检查若干。
于是到H科室,获得意见若干;再到B科室,是医生B1处诊,B1也提出若干可能,并建议先做检查A,暂缓做检查B(等A检查出来后,再判断要不要再做B),同时再做检查C、D。B科室出来路上又刚好碰到其主任,沟通之后,其又提出可能性判断,进一步完善可能方向。于是做检查C、D, 并排期第二天做检查A。
第二天到检查科室A做检查,提示发现症状D,并提出若干意见。于是转到D科室。D科室提出可能方向,建议进一步做检查E(这时检查B已无必要做),并建议咨询科室F的意见。于是到F科室,F科室提出意见若干。
第三天做检查E。
第四天,检查E结果出来,确诊是严重疾病D,并需要做F治疗。进一步咨询F科室及其他几个科室的医生,提出症状与检查结果的进展程度不一,需进一步做检查E2, 以帮助确定治疗方案。安排做E2。当天结果出,情况完全清楚了。第五天及以后,转入方案治疗阶段。
整个过程,如果福尔摩斯探案,各个科室、各个医生从不同角度提出意见,不断抽丝剥茧,逐步缩小范围,明确诊断,进而安排方案,权衡治疗办法轻重。思路放的开,收的住,每个人既从自己的角度强调重点,又没有预设立场或固执己见,各个科室协助顺畅,每一步判断都很到位及时,诊断效率相当高效。特别是在每日病人如潮的情况下,保持冷静,抓住重点并顾及其他可能,做出条理明晰的判断和推测,相当让人叹为观止。
他经历了A,B,H,D,F五个科室6位医生,这在美国就是6个独立的医生,A,C,D,E,E2五项检查,每个检查都要预约,检查当天不会得到结果,常规的验血也至少需要3、4个工作日(公立医院不知道,私人医生是这样)。整个过程三个月能走下来就不错了。
所以美国的医疗体制真的是很差劲,特别是在及时性上。
今天偶然听同事说,公司每年每人的医疗保险开支是1万5千美元左右,加上自己缴费的部分,肯定超过两万。这种烂服务,还要花这么多钱,可见“利益集团”的手够黑的。
我老爸,老婆,小孩都去过深圳的某个三甲医院,实在不敢恭维。
最后,老爸跟老婆都去香港看病去了。
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是不是因为医院有认识的人,速度加快了些?
曾经去看家庭医生的, 结果发现如你所说, 是浪费时间。 我现在若不舒服, 不是去医院看急诊就是去看Walk in诊所。 这两个都很快, 至少很快就可以拿到药, 马上解决问题。 医院就不用说了, 通常walk in诊所也会很快给药,不像家庭医生, 看个病等个一个礼拜还不见药的。 有些家庭医生很恶心的。
也有病人依从性好和家庭经济情况好等因素在内,是一个很理想的状态。不过从中有几点启发意义。因时间关系,稍后再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