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为什么汉语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语言(上) -- 冷酷的哲学
农业是农业文明的核心。与欧洲相比,古代中国的农业相当一般。
中国的农业条件比欧洲好的多。中国是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雨热同季。
欧洲,以比利牛斯山、阿尔卑斯山脉、大高加索山脉为界,以北地区是欧洲的主要大陆,地处寒温带和寒带气候带上。冬季漫长寒冷潮湿,夏季短暂而凉爽。从农业角度看,雨热不同季,光照不足,积温不足,非常不利于农作物生长。法国是欧洲条件最好的地区,最南端在北纬42度,最北是北纬51度,接近中国最北端漠河。南面欧洲为地中海气候,不能提供雨热同季的条件,夏季严重干旱无雨,冬季温和多雨,非常依赖灌溉,古代不可能有发达的农业出现。
虽然自然条件这么差,但是古代欧洲人还是可以吃肉喝奶,不是靠放牧,是靠一套农牧结合的生态平衡的农业体系。而中国的农业仅仅是单一的粮食种植。与欧洲相比是落后的,甚至是畸形的。
古代欧洲的三圃制,把田分成三分:
1. 休耕田又是牧地。
2. 秋田:大小麦和裸麦的种植
3. 春田:种植燕麦和豆类。种豆类的意义是绿肥,制造氮素。
优点是:
1. 透过作物组合,使得土地利用率增加,而不导致天然肥力的衰竭。
2. 燕麦、豆类可作为荒年急需之用。如果未遇荒年也可作为牛只饲料,增加牛只的饲养。
3. 在这些作物中增加豆类的栽培,豆类是指蚕豆、碗豆、扁豆、埃及豆,这些豆类是农民重要的蛋白质来源。由于植物性蛋白质的供应,导致农民体格的强健。
4. 在三圃制的基础上,欧洲人甚至发现,小麦为芜菁,芜菁为大麦,大麦为三叶草,三叶草为小麦,准备了土壤。这样便导致了被称为“诺福克轮作制”的小麦、芜菁、大麦和三叶草的四圃农作制的出现。这种农作制度,使休闲的频率降低,因为三叶草加速了硝化过程,而三叶草的栽培又清除了地上的杂草,加速了土地利用的周转,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由于采用三圃制,存在休耕的牧地,农民有空间放牧。
1. 马吃草尖、牛吃草中、羊吃草根。
2. 牲畜粪便可以肥地,也可以在冬天烧着取暖。
3. 欧洲农民利用秸秆养牛。一亩地的秸杆可以养一头奶牛。中国呢?烧掉。
由于采用三圃制,马可以得到充分的食物,农民可以使用更多更强的畜力。
1. 马的动作快,力气大,是更好的畜力来源。
2. 根据《世界通史》的内容所说,马耕的效率要比牛耕地块3倍。欧洲普遍采用马耕。
3.一匹马拉的动货物相当于4或5头牛拉的货物。结合四轮马车(中国没有),欧洲农民的交通,货运,和通信能力都非常强,有利于商业发展。
由于采用三圃制,牛和羊也可以得到充分的食物,提高了欧洲人吃穿的水准。
1. 古代欧洲人靠畜牧业提供羊毛和皮革,作为服装的主要原料。
2. 由于用马耕种,牛就不必用于耕地。牛成为,肥料、皮革、肉食和乳品的主要来源。羊主要提供肉食和乳品,另外就是皮毛。古代欧洲人每周都可以吃肉,喝奶。以德国为例,中世纪后期每人每年的肉食达100公斤以上,1397年柏林每人每天的肉食量为3磅。又如14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9000城市居民一年吃掉了4000头牛,60 000头绵羊,20 000头山羊,30 000只猪。这还没算大量的奶制品。
3.每个农户都饲养牛或羊来提供肉类及乳类给城市,来获取更高的利润,生活条件比中国农民好得多。底层农民收入高,让欧洲的商业更接地气。底层的劳动者可以购买各种工具和商品提高自身的生产力和生活质量,同时促进全社会的技术进步和商业的繁荣。
此外,由于普遍重视畜牧业,导致了欧洲人在畜牧的定向育种方面远
远超越中国。欧洲人选育出各种良种马、奶牛、肉牛,绵羊,水平远远超过中国。
总的来看,西方的农牧结合,特别是田草农业,使得耕地上的一切作物都用人类的食物和家畜的饲料,比之于以耕种为主的中国农业,可以养更多的家畜,而更多的家畜不仅可以给人足够的衣食,而且可以给农业生产提供大量的肥料和动力,从而保证作物的丰收,使得西方在气候环境不佳的欧洲大陆得以农牧业协调发展。
看了欧洲农业,我们再看中国农业。中国的农业结构是单一的(甚至是畸形的)种植。单一种植的中国农业体系,将牧业视作农业的附属产业。同时这样也导致了一种问题,这就是畜牧业的萎缩。
自从畜力运用于农业之后,农业对畜力的依赖与日俱增,畜力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但是由于畜牧业的萎缩,常感到畜力不足。于是便出现了人代牛耕,以劳力代畜力的作法。按照古人的说法一牛可代7~10人之力,少一只牛则至少需要7个劳力来补充。相对于中国农耕主要靠人力,欧洲的农耕主要靠马力(马耕的效率要比牛耕地快3倍)。如1256~1257年度,英国克劳利的农奴们有因用于耕地而免除放牧税的公牛 8头,母牛 44头,两岁的牛 15头,1岁的牛18头和小牛23头,此外大约还有准许免税放养的牛50头(每户1头),共158头。50户农奴平均有3头以上的牛,另外每户还有马1匹。
可怜的是,中国农民在畜力不足的情况下,由于是连作制,没有土地休耕,所以必须采用的是深耕细锄,厚加粪壤,以助地力的农业方式。换句话说就是,中国古代依靠大量的人力投入维持着土地的高效利用。所以,尽管中国人口密度已经很大,参与农业生产的人口比例很高,中国农业仍然总是人力不足。
中国农民生产率低下,导致中国农民的消费水平不足。使得工匠的市场局限于官员和地主。这使得中国工匠集中于生产奢侈产品。欧洲与此有显著的区别,欧洲工匠主要生产相对粗糙的产品:毛织衣物,熏鯡魚,钢铁工具和武器。这些导致欧洲的市场比中国的市场大的多。欧洲的商业更能促进技术进步。
所以总的来说,西欧是因为农业发达才导致了工业革命。中国在宋朝以后发展缓慢,是因为中国的农业是畸形的。
问题是自然语言理解,汉语与英语并没有劣势,相反可能还存在优势。你所说的不过是汉语存在歧义比较多,而英语歧义较少。但是等到自然语言理解真正能用的时候,计算机的能力已经足够的发达,那么计算机中存储海量歧义的场景是可以期待的。
而英语由于歧义少要交互的话,必须人的大脑存储多种场景的专用词汇。汉语相比只需人脑存储较少的词汇即可,而把这个工作交给计算机完成。英语则是交给人脑来完成。
中文的自然语言的理解能够到什么程度?您是否可以介绍一下。谢谢。
另外,您这个想法,很有意思,我非常喜欢。
经济结构问题?
按照你的描绘,欧洲农业是很发达的。
农业发达,口粮就多,自然人口也就会多。
但是欧洲人口呢?
罗马帝国时代,罗马帝国人口大约是汉朝三分之二。
中世纪时代,欧洲人口大约是宋朝三分之一。
近代前夕,欧洲人口加上欧洲后裔(实际上包含了美洲等部分)大约是中国人口的四分之三。
这没有体现出农业的发达程度。
细节上无论怎么折腾,无数细节汇总起来的整体不应该有问题。
但是恰恰在整体结果上出了问题,于是细节的意义就需要重估了。
这是总量问题。
而且,你说“欧洲人选育出各种良种马、奶牛、肉牛,绵羊,水平远远超过中国。”
关于良种马这个事情,我有话说。
欧洲畜牧业占比较高,但是并不是十分发达。
这就好像孟加拉的纺织业非常繁荣,但是孟加拉并不是工业国,相反,殖民者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还将孟加拉优秀工匠的手指头剁掉,以降低其竞争力。
古代欧洲的畜牧业并不发达。
所谓的良种马之类东西,严格来说是近代以后的产物。
比如纯血马,起源是17世纪,祖先是17世纪从中东弄过去的三匹马和英国本地马的混血。不要跟我说这是古代,这个时候已经是地理大发现以后的事情了。
以前有人在网上大战,讲到中国古代骑兵。我对此很感兴趣,很是看了看论战过程。其中就很清楚地讲到,欧洲中世纪的所谓战马,在中国秦朝的时候只能交给轻骑兵使用,因为太矮。而冲击骑兵或者重骑兵,在秦朝时期使用的战马,肩高就接近或者相当于成年男子的身高了。秦代,轻骑兵战马和重骑兵战马的肩高差别据说可以达到30-40厘米。这基本相当于小学生和高中生的身高差距。
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
汉武帝,生于公元前156年,死于公元前87年。他,为了获得优良马种,出动大军远征大宛。这是真的远征,因为地图直线距离超过3000公里。
中国人对马种的改良,只会比欧洲人更好。
要说近代不行,近代不行的东西多了。近代的问题主要在于经济体系革命,西方在近代发生了革命,中国革命则要延迟到现代,所以在近代落后了。
但是要说古代,西方也就是可以针对其他地区得瑟一下。
你说,“中国的农业结构是单一的(甚至是畸形的)种植。”
如果是针对整个古代范围,那么这个命题不成立。
甚至于针对大部分古代时期,这个命题都不成立。
原因很简单,古人不傻。
需要什么东西就生产什么东西,经济需求决定了你所说的单一体系不可能存在。
除非一种情况,殖民地种植园经济。
那又是近代的事情了。
所谓单一的种植业,这本来就是特殊时代的特殊场景罢了。在清代普遍的贫困环境下,这是存在的。这和爱尔兰除了土豆什么都不会吃的时代差不多。
而且,你也说了,“中国在宋朝以后发展缓慢”。
这段历史我注意过。
宋代以后世界情况大体是这样:
一方面,中国遭受元清两次灭国,期间包括了明朝一次全面重建,和清代的一次恶意重建。元清是不是中国这里不讨论,这两次灭国导致了极大的文明损失,根本不用讨论。清代的恶意重建,历来讨论的也很多,只不过没有人明确定义为“恶意重建”。
另一方面,西方则奇迹般地跃进发展。以金朝和宋朝灭亡为时间点,我们可以发现“西方”突然接收了大量新技术。比如四大发明。印刷术的传播是怎么说的?中国人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经过阿拉伯商人,传入欧洲。注意,阿拉伯商人这个雷锋为什么要传播印刷术这种社会文字印刷要求高度活跃的技术到遍地文盲的欧洲去呢?把梳子卖给和尚么?欧洲最早的金属活字印刷是15世纪的事情。此前只是用木板印些纸牌什么的。天上真有掉下来的技术?金属活字印刷并不是先进技术,恰恰相反,因为金属不易吸取墨水,金属活字最初是不利于印刷的。经过长期摸索,这一难题才得到解决。欧洲人上去就掌握了,说不是抄的,谁信?印刷术是蒙古人传播到欧洲去的。蒙古人是怎么将印刷术传播到欧洲去的?蒙古人更加不会印刷术。蒙古人传播这项技术的方式比较简单:带领中东、东欧的所有人,一起去打碎中国国家屏障,解除中国的一切防御,然后,看中什么就拿走什么,没有看中的就通通杀了。
印刷术是14世纪从波斯传入埃及的。波斯是一个著名的中转站,很多技术都是从这里传播出去的。但是请注意,13世纪后期,中国地区的三个主要国家,西夏,金朝,南宋,都灭亡了。中东和东欧追随着蒙古人参与了灭亡中国的战争。参战的不仅仅是士兵,还有学者——因为蒙古人的技术水平不足以攻克中国的城市。
造纸术的传播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公元8世纪,一些掌握造纸术的工匠因为战争被阿拉伯人俘获。随后阿拉伯人学会了造纸术。已知道10世纪,这一技术才传到叙利亚,到12世纪,这一技术才传到西班牙的阿拉伯人手里。意大利建立欧洲第一个纸厂,要到13世纪。五百年,是造纸术偶然流入阿拉伯之后最终进入欧洲的传递时间,而且这一期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阿拉伯人内部流传。
这些改变似乎都是在蒙古人入侵的背景下发生的。
中国的衰落与西方的崛起存在时间上的关联关系。
金朝灭亡于1234年,南宋灭亡于1279年。
如果再以明朝后期东西方交流极大加强为时间点,以1644年明朝灭亡为界限,这个现象可以看得更清楚。
西方古代晚期的技术大进步,与中国文明成果的大散失,恰好在时间上相关联。
你说,中国的衰落是宋朝之后。请注意,宋朝之后中国发生了什么。
元朝的统治并非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其类似于种姓制度的四等人制度显然是充满恶意的。明朝的反抗阻止了进一步的衰落。但是以前经常有人跟我讲明朝的罪恶,其中之一就是,宋元时代的数学著作,明朝数学家居然看不懂。明朝人变笨了?也不对,十二平均律正是这个时候发现的。明朝政府反动?他们又不是入侵者,哪会有这样毁灭自己文化的心思。只有一个解释,科学体系已经被从社会上摧毁了,中国人自己无法接触到自己历史上所建立的科学体系,以至于民间短期内无法迅速重建这个体系。
不过这些问题后来又逐步解决。在明朝后期,社会经济又是进一步繁荣,科技创新不断涌现。
然后就是传说中的我大清了。
清朝从入关到确立统治,经历了无数场无差别屠杀。人口锐减,四川据说被屠杀一空,要靠湖广移民来填充。然而我大清将这个责任推给了张献忠。这就跟日本屠了南京归罪于北伐军区别不大。
至于文字狱什么的就不说了。百年焚书运动,这绝对属于反人类罪。
所以我说,清朝的重建属于恶意重建。
18世纪末,英国使团访问中国,做出的总结是:在欧洲逐渐文明开化的时代,中国正在逐渐被拉回到野蛮愚昧中去。
所以,你所说的中国古代怎么怎么不行的问题,严格来说,属于将近代与古代混淆的结果。特别是,按照西方从17世纪就进入近代的时间点,中国在近代时期正在从进步走向倒退。
如果近代衰退的中国与近代崛起的西方仍然可以放在一个水平上比较高下,在部分区域落后而在部分区域相当,那么古代繁荣的中国和古代黑暗的西方有比较的必要吗?
我的工作不在自然语言理解,只是有朋友在做,偶尔听他讲一讲。因此您说的介绍,就超出我的能力了。
不过,自然语言的理解应该跟我们通常认识的理解不一样。它可能跟图灵测试所确定的人工智能一样。也就是说,当人类语言被计算机接收后,从自己的数据库中去搜索,然后做的反应与人类需要计算机做出的正确反应一致,则可以认为计算机理解了语言。可能主要的工作还是搜索。
对于中文来说虽然歧义多,但是如果,有一个本体库将所有的歧义都存储进去,然后计算机结合上下文或环境等启发搜索应该是能够得到正确反应。那么要记忆的词汇就少,在这里判断的工作主要交给计算机完成。英文歧义少,那么具体一个场景,可能需要人自己判断需要用哪个确切的词汇,这样这个工作就主要是由人来完成了。如果都是模糊理解那么有歧义无歧义区别不大。
这里假设一个不恰当的场景:在一个餐厅点菜,计算机完全可以通过百度地图结合定位,感知到当前是位于餐厅中,那么关于歧义的理解应该主要围绕餐厅相关话题在本体库中进行启发式搜索。
就西方的一神教的理论,在经过现代教育的普通人看来,不论是逻辑性还是系统性,都是一塌糊涂的。
和哲学根本就是不搭边的事。
你活在真空中吧?
西方历史上推崇的是什么人?不是说现在或者工业革命以后哦。
我记得西方历史上很多科学家都没有善终哦。。
闵采尔发动一次农民大起义,就被马克思称为接近无产阶级革命。
中国历史上这样的革命遍地都是。
马克思是没有机会充分研究中国革命史,没赶上建国后的好时候,不然他自己就得变成一个中国主义者。
1.红警里的天启坦克,词义也是来源于基督教的“Apocalypse”,即天兆,天命。天启四骑士总听说过吧。
你忍不住笑了,笑是好事,笑一笑十年少嘛。来,我们来分析下你笑在哪儿,又是为嘛而笑,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
2.你认为,拳头大,所以理论大,而不是反过来。这是对的,但这等于什么都没说。因为这可以从正反两方面来解释。比如说,我们揍越南时,我们拳头大,拳头就是真理,这时候我们是把它作为丛林规则来推崇的。当提到八国联军、日本、美国打我们的时候,我们认为“强权就是真理”、“落后就要挨打”,是把它作为不义现象来控诉的。我们中国人和弱者讲拳头,和强者讲道理,tg成功了是因为理论高,代表天命,别人蛮夷成功了是因为拳头大而已(顺便一说,人家蛮夷也是这么看我们的,只不过正好反过来),熟练得很。当然,这也不是中国人的专利,全世界人都是这样的,所以这等于没说,因为你的感情方向是可以根据事态随时转换的。
3.神没有人格,更谈不上独立人格,神只有神格,人才有人格。条件就不对,后面推论就是扯淡了。实际上你也不了解宗教是什么,把教会当成宗教,难道苏共就代表马克思主义吗?实际上即使是基督教实力最强的时代,也没有达到古代中国专制帝王的程度。中国古代那才叫只准一个人有人格,其他人不准有人格。
4.我思辩能力本来就比较差嘛,这怎么叫做否定我自己呢?只不过比我强的也不多而已。
5.长安到咸海,和罗马到巴格达不是一回事,西方文明强盛,是因为它既有罗马,也有巴格达,还有耶路撒冷,还有开罗,以后还会有伦敦和纽约,你不行了我来上,总有一个强的。相较之下,中华是非常孤独的文明,周围一群卢瑟。长安到咸海,你咋不说长安到库页岛呢。另外,我说的西方,是广义上的西方,就是亚非拉交界处那一带,西欧反而是辐射圈的边缘角色了。
6.看到这里我才明白,你说的宗教跟我说的宗教根本不是一回事。我这个宗教是广义上的宗教,你说的是最狭义的,几乎专指教会了。
我这个广义的宗教,就是哲学内涵+生活方式,两者缺一不可,一般前者吸引知识分子,后者吸引大众。生活方式所有民族都有,但从哲学来看,远东各国都没有搞出什么像样的东西来,反而是中亚的印度-波斯文明各有一套,波斯的拜火教体系被早期基督教抄袭吸收,印度的梵体系,其中有一支,而且是竞争失败的一支跑到中国来,基本没有任何对手,道教在它面前是被吊打的份。到此时中国人才知道正统宗教是怎么运作的,道教也开始模仿佛教的教团体系,但还没意识到宗教的核心在于哲学。中国人在哲学上的贫困才是近代开始落后的主导因素。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先进的理论,为啥不说是送来了先进的枪炮呢?这时候中国人才知道宗教到底该怎么玩,才知道儒家那根本不是哲学,那是伦理学+政治学,佛道都有哲学因素但已经严重落后。我说中国人哲学思辩比较差,难道是信口开河的?苏联传来马列主义,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可以分开讲,马克思主义是黑格尔体系的一个奇特变种,而黑格尔是古典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黑格尔把上帝换个词,叫“绝对精神”,把耶稣换成“德意志”,到了马克思手上,马克思保留了黑格尔的唯心体系,把细节上唯心的全部置换成唯物的,“绝对意志”换成“生产力”,“德意志”换成“无产阶级”,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原来的味道,没错,还是唯心主义,也导致马克思的新体系不稳定,这是后话。所以马克思主义也是个变种的宗教哲学。
基督教原本的“上帝”,本来就是指真理、精神,不是生活在天上的白胡子老头。我为了捍卫“上帝”砍死你,和我为了捍卫“无产阶级”砍死你,是一回事,都是广义宗教。后者是世俗的吗?
至于列宁主义,可以说是个如何组建军事教团夺取政权的百科全书。这两个一个是哲学,一个是实践,极大的提升了中国人的哲学水平和组织水平。中国人到此才算是完全掌握了一门广义宗教。tg揍常校长,就是军事教团揍中国古代帮会,基本是摧枯拉朽的。
大夜里写了这么多,先发出来,以后想到什么再补充吧。
1.天启宗教,本身是个自吹自擂的称号。你尊奉这个称号,所以你觉得使用这个称号很正常。而我不,所以我只把他当作游戏。
犹太教认为基督教是窃贼,基督教认为伊斯兰教是僭越的骗子。我呢,一点也不喜欢他们这样糟蹋人类文明成果。
2.你说:“你认为,拳头大,所以理论大,而不是反过来。”你觉得我是这样想的。但是不好意思,你的还是需要加强哲学思辨能力。
我说的很清楚,基督教所以理论很庞大,主因是他们在中世纪建立了长期的宗教神权统治。我只是陈述一个事实,也许这个事实和拳头有关,但是不代表我的观点是唯拳头论。
当然了,我上次没有将这句话简明的概括出来,而是说了一连串相互推算的因果关系。所以可能影响了你的理解。
所以,你这一大段拳头是真理啊,不义现象的控诉啊,熟练得很啊,全世界人都这样啊,打错了靶子。
你看错了。
而且,“全世界人都这样”,这种话我经常听教徒们说。我推算过原因。教徒们为什么信教呢?信教是为了提高自身修养,是为了提高自身道德水准。
你说是不是这样呢?
信教,除了少数人,谁都表示自己是为了向善。当然也有种说法是赎罪。赎罪肯定不是用罪来赎,那还是向善。
你好像比较熟悉宗教,我想你应该知道,信教一定包含了向善的因素。
那么,从逻辑上来说,向善的人经过宗教的熏陶以后,自身修养提高了,就会更加善良了。毕竟,宗教都是教人好的——至少嘴皮子上都是这么说的。
注意,“更加善良”。
这个更加,是有比较的。和谁呢?首先自然是和信徒自己。比信徒入教之前要更好了。
那么信徒入教之前是什么水平的人呢?就是一普通道德水平的人,之多,就是比其他俗人更加向善一点点。
那么自然而然的,就是“信徒比非信徒道德水平高一些”。
信徒比非信徒有德。
呵呵,外面都是坏人,只有我们才是好人。外面也有好人,但是他们在坏人中间,时时受到浸染,我们要帮助他们。
呵呵,按逻辑来说,是这个道理吧?
他人皆脏我等独洁,这不就是反社会吗?觉得教外人士的道德素质差,很自然地就进入了反社会状态,慢慢就会很轻松地说些“全世界都这样”之类的话。
从宗教教人向善开始,推论到最后,就是宗教反社会。
难道你打算告诉我说,信徒的道德水平比社会上的俗人还差?宗教不教人好的?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信教,不过无论你信不信,我建议你,不要总觉得全世界都是坏人。从逻辑上来说,如果全世界都是坏人,那么第一个讲教义的人肯定也是坏人,所以……还用我继续推演下去吗?
你不用问我如果世界上都是坏人那么世俗社会如何自救社会为何会有道德,我自己替你问。
有一些科学家正在研究一个新的学科,这个学科主要研究一些运算规则。根据这些规则,他们发现一些社会现象可以得到简单的解释。不过这门学科还比较薄弱,解释不了太多东西。根据研究,他们发现即使是按照纯粹的坏人规则去做初始运算,只要经过不多的几次简单运算,计算过程自己就会自发产生好的规则。
知识就是力量啊。
毛主席说过一句话,大意是,知识越多越反动。我觉得很有道理,根据我的经验,我改了一下:知识就是力量,这是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的,在好人手里,知识是进步的力量,而坏人手里,知识则是反革命的力量,所以,我们要更加努力地掌握知识,用革命的力量,去战胜反革命的力量。
在这里我要感叹一下,墨子真是一个好人。
当然,你可能听说过墨子,但是你不认识墨子。
3.至于说什么“神只有神格,人才有人格”之类的,我不是神学家,所以有时候不记得神有神格这个东西。我一直都是把他们当作人来看待的,觉得他们也得有人格。现在我知道了,原来神是没有人格的。那么,教徒们刻苦修炼的目的,是慢慢取消掉人格,替换为神格吗?如果那样的话,在人的世界里,没有人格的人,是不能和有人格的人平等对话的……
而且,这个观点的首要前提就是划分三六九等。
站在人的立场上,我对任何企图凌驾于人智商的格,都觉得不怎么靠谱。
如果将来猴子强大了,企图将猴格凌驾于人格之上,这个世界会怎么样呢?会不会有人打算消灭自己的人格而去培养猴格呢?画面太美,我不敢想。
4.“我思辩能力本来就比较差嘛,这怎么叫做否定我自己呢?只不过比我强的也不多而已。”
哦,这样说差不差的很虚,量化一下吧。假设人类目前达到的思辨能力可以打100分,比较差的是80分。你自认为比较差,算80分。然后你决心代表中国人,认为其他中国人比你强的不多,所以,大概中国人的整体水准还要更差一些,算70分好了。
那么有一个问题很有趣了。目前我们所说的欧洲人的真正源头其实是罗马时代的蛮族。罗马帝国被蛮族弄死是公元395年,四世纪末。此前的蛮族按照涉嫌种族主义的话说,差不多就是猴子。而在同时期,中东的波斯也好,亚洲的中国也好,都已经建立文明国家很多个世纪了。要知道,建立文明国家,是需要大量的、高强度的组织性逻辑性系统性的思考的。假如说中国人的哲学思辨能力是70分,我想知道猴子的思辨能力是否达到了60分。
当然了,野蛮的蛮族灭亡了文明的罗马帝国,我想这会是一个强有力的反驳。那么,预先打个针好了:有个寓言故事说,驴子可以踢坏瓦罐,但是驴子并不因此就超过了会做瓦罐的工匠。
所以你最好还是代表你自己。
至于说超过你的人不多,不一定是这样。因为提问题的人未必比答不出问题的人聪明。
而且,如果你说的是真的,你的水平不高,而你周围的人水平比你还差,那么,这除了证明你周围的人水平很差,其实也证明不了什么。
对此我只能建议你多到高水平的地方去学习,不要陶醉于脚踢北海幼儿园拳打南山敬老院的赫赫武功。
5.“长安到咸海,和罗马到巴格达不是一回事”
我看不出你什么意思,真的,因为我就是说范围,而他们的范围就是一样的。
我之所以看不出你什么意思,是因为我不知道你为什么会紧接着提什么纽约。古代西方没有纽约。你提纽约,会不会是哲学思辨能力又出问题了?
至于说什么“你不行了我来上,总有一个强的”。这句话很有趣,因为这让我想起了一个笑话:
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中国和外国。
你问我:“长安到咸海,你咋不说长安到库页岛呢。”
我也想问你,你说中国只是一个孤零零的文明,周围都是失败者。那么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你所说的强大的文明,每一个都只不过是相当于中国一个省或者两个省大小的文明。而中国却发展到了相当于他们总和的地步。你是要告诉我说,一个一百万,比一百个一万中的每一个都小吗?
你说罗马,说开罗,说伦敦,说纽约。你有没有忘记一件事情?他们中间,所有古老的都死了。
也就是说,你所说的所谓的强大的基督教文明,他们每一次都只是一个一万,只不过在千年的痕迹叠加在一起才算是比较大的。而且,你说到了罗马,罗马崛起于异教时代,灭亡于基督教时代。东罗存在时间长一些,东罗的世系你看过吗?只不过是五代十国的水平而已。而且那又是一个小国。
你说宗教那些国家总是有文明闪光,可是,有文明闪光,究竟是因为宗教剿灭文明不力,导致文明总是倔强地生存呢,还是因为宗教有利于文明发展,所以文明只能零星闪光呢?
我想肯定不是因为宗教有利于文明发展。有利于文明发展,以他们遍及欧洲中东的足迹,恐怕早就建立起一个规模有似于中国的文明了。
所以,你举出这个例子,其实只是证明了宗教不利于文明发展,导致文明只能东躲西藏。
你的哲学思辨能力居然在你所处的小圈子里很强,这大概只能证明人以群分的道理吧。
5.1“我说的西方,是广义上的西方,就是亚非拉交界处那一带,西欧反而是辐射圈的边缘角色了。”这是你所说的话,看到你所说的这句话,如果见到你的历史老师和政治老师,我一定会对他们说:辛苦了。
你说的那叫广义的西方?
你要说你说的是你自己心目中的西方,我还可以赞一声“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你给我来一个“广义的西方”,广义的西方是这样的?
无论广义的西方还是狭义的西方,怎么着这个定义也应该是公认的吧?
我在百度百科上看到的说法:
这个定义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
而在维基百科上的解释则是:
你说什么亚非拉交界处,你是不是多打了一个“拉”?亚非拉交界处,要说有什么大陆,那就只有南极!我想你肯定不会想说企鹅才是天启宗教。
你是想说亚非欧交界处吧?那叫中东。
中东是古人类分化地区,是旧大陆文明碰撞区域。你说这里是西方,宽泛的说,按照中国和外国的二分法,马马虎虎也算对。但是你说西欧是西方的边缘……
壮士,我终于见识到什么叫做西方中心论的真正挑战了。
6.“我这个宗教是广义上的宗教,你说的是最狭义的,几乎专指教会了。”“哲学内涵+生活方式”,“远东各国都没有搞出什么像样的东西来,反而是中亚的印度-波斯文明各有一套。”
这一大段说了很多。
比较有趣的是你所说的宗教哲学-黑格尔-马克思的理论转化。你的意思是说,基督教会的理论框架,黑格尔换了名词,马克思又换了名词,根子还是基督教理论。
这让我想起一首曲子,圣母颂。这首曲子据说来自古代民谣,后来被教会吸收,成了宗教名曲。还好,我们总算听说这首曲子是民谣不是宗教原创的了。
在中世纪,在欧洲,几乎只有宗教才有文化。在宗教神权时代,教会花大价钱养了一大堆人,这些人没事就研究理论。于是理论很庞大。这个道理,上一次我已经给你说过一遍了。显然你根本没看懂。
这个体系投入了那么大精力,本事当然是有一些的。
于是黑格尔就用了用,马克思也用了用。你说这是教会的功劳。常凯申的老兵,解放军也是很喜欢的,这也是委员长的功劳呢。
而且,你不要小看那些替换。同样一句话,换一个名词就差大事了。“我和我的爱人有一些很私密的事情”,这句话可以导出一个词:和睦。“我和他的爱人有一些很私密的事情”,这句话也可以导出一个词:血案。换一个词,差别太大了。
而且,这还是在你的逻辑圈子里说话呢。西方基督教的所谓理论体系,其基础是什么?你说是波斯拜火教,还有印度的一些成果。我还知道一些算是西方正统的,古埃及古希腊的哲学成果。这些东西最大的特色就是他们的成长环境都不是什么“天启宗教”。
直白地说就是两句话:
第一,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融合产生了西方哲学体系的基础。
第二,你所谓的天启宗教吞噬和压迫了文明发展,然后盗用这些文明成果为自己服务,为近现代西方哲学体系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你知道你的问题在哪里吗?
你将人类文明的融汇交流发展,与利用文明成果又反过来残酷打压文明发展的宗教混为一谈。
这就好像在英国殖民时期,一个游客访问了泰姬陵以后说,远在英伦诸岛的英国人竟然在南亚地区建造了如此美丽的建筑。
至于你将黑格尔马克思当作宗教来谈论,这种问题我都不想跟你讲了。
因为这是最基础的逻辑问题,随便一本逻辑课本都会讲的入门级的逻辑问题。
你用三段论,我也用三段论,你用三段论是宗教,所以我用三段论也是宗教?
你随便翻一翻逻辑学课本,看看这属于什么错误。
还是那句话,之前已经说过了:
将世俗国家治理学说包装成宗教,这也真是邪了门了。
有些人一天不吃酱油就难受,看到别人不吃酱油,就满心里猫爪子挠,终于看到别人吃了一回酱,就兴奋起来了,大喊道,其实他也是吃酱油的,只不过他吃的是酱油渣。
真是满脑子都是酱油。
以上。
你写的这段回复很长,但是哲学思辨能力这六个字我没看出来。之所以允许你的这段回复发出来,主要还是想让更多人了解一下,有一些人,是怎么思考的。
中国从五四打开国门以来,走出去拿进来,进步的多么艰难,走两步退一步,在这个世界上语言除了符号作用,真的还有其他的作用么?文化也好传统也好,难道在生存面前有什么地位呢。许多人会说人连传统都丢失了,那生命还有什么意义。可是每个人不是在生活中都世世代代的做着事实上的选择么。今天中国人从吃穿住行有哪一样还是“传统”中国人的样子。
我们有时看到中国少数民族讲汉语,穿中山装,把自己民族服装与传统丢的一干二净,心中窃喜的感受到汉文化的强大力量。可是看看我们自己,洋装身上穿,洋音耳中听,洋货手中拿,即使是中国制造也不能掩盖其本质是洋货洋玩意的来源,那么以此为标杆去看待一个民族的对文化传统的继承还有多少意义呢。
把高等教育中对英语的重视等同“汉奸”,这不是义和拳与阿Q的招魂么。一国教育体制,把全世界最流行的语言当作对本民族传统的侵蚀,这样的选择难道还要再等到事不得已时再去反悔么。这是倒退。
中文国文,如果因为事实上的需要,不得不退化到故宫的地步,我是说如果,事实上还远不到这个地步,即使那样有什么不可呢。中国的语言文化可以在历史上融入千千万万的异族语言文化,以包容傲世的后代传人,难道在面对一个英语的时候就胆怯了?就不敢学英语不敢把世界上所有有用的东西都融合到中国的语言文化中去?
英语是不是比中文更高效更好用,这是转移问题的本质。现在的问题是中国在向世界学习,在走向世界,在敞开胸怀拥抱世界,而不是去侵略世界,征服世界,那么这个世界上使用的最广泛的英语难道会被中文取代么,如果这样的现实可以接受,那么走向世界的中国人学习英语并善于英语就是最自然之选。
在这样的前提下,排斥英语,用汉语去压制英语,都是与中国的未来目标相抵触的,是损害中国从国家到民众整体利益的,是为真正的汉奸言论。
高考的确取消了英语,但并不是用汉语去压英语,而是让英语回归他应该的本来面目。英语本身是一门外语,就算是学也是当第二种语言来学,不能比中文更重要。高考取消英语后,所有中小学的英语教材,甚至课外培训机构的英语教材都在改,以听说为主,以交流为目的。现在的孩子按照这种培训方式,几年下来跟洋人交流绝对足够用了。
英语只是一门语言,没必要把英语背后的那一堆世界观价值观也拿过来让孩子学。
这个观点很精彩呀。
属于暴击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