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放之四海而皆不准之外交战略三议(一) -- 抱朴仙人
中国产品的升级已经发生。你看看市场上中国产品出口类别和价格,就会发现升级已经是现在进行时。
服装类,一般的低端货已经看不太到中国的了,但中国的纺织品贸易并没有萎缩,说明中国货已经向高端发展。
电器类,如果没有其他类别的贸易壁垒,很难想象北美市场会被韩国日本货全面占据份额。中国产品的功能和质量其实已经非常有竞争力了,我其实有时为找不到中国货而遗憾。因为从家里人对现在中国电器产品的描述,那是可以用纷繁复杂,功能细腻体贴来描述,这和北美市场上的那些单调的电器是不同的格调。我相信如果中国产品没有多少其它壁垒,肯定会抢下一大块份额。
工业类产品更是。现在许多加拿大公司招聘采购,如果你是中国人会有比较大的优势,因为你可以直接和国内厂家交谈。不用中国产零配件的厂家应该不多了。同时中国整机生产的能力也不错。我曾经遇到一个小留,留下来找了个工作给国内一个建筑设备厂家在这儿销售建筑机械设备,他说生意还不错。建筑设备,以前都是欧美日本的领地,很少听说有发展中国家在做。
这些都是产业升级的表现。只是,一时半会还没有多少世界级顶尖公司出现,但估计时间也不会太远。中国人进入一个产业,拿下一点市场,然后其它公司有多少继续生存的时间和地盘?这是一个让所有人都恐惧的事。不和中国公司在产品上市场定位一样,是现在许多西方公司的生存共识。所以产业升级不像您担忧地那么困难,问题没那么严重。在中国那么恶劣环境中拼杀出来的公司,在世界范围内是无敌的。
如果你和国内特别是江浙一带的私企制造业老板有过接触,你就会发现这些人的野心和目标是瞄准全世界的。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是扩张边界,因为他们的创业历程就是在中国这个超级巨大的市场中疯狂扩张。产业升级的意志和资金绝对不会缺。更别说这些人背靠的中共,要钱有钱,要政策有政策,野心上也是从没觉得比美帝低一层。再加上中国大量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资深工程师。
中国外交一直比较吃亏,就是太讲原则,行动太统一。外交无小事,小不忍则乱大谋,搞得付出多回报少。人民日报放个话,就代表了全国人。
现在实力强了,最好是国内也分成两派。一派认真准备把周边敌对势力干掉,而且是真的要这么做,不是装的,也不怕放出这种风声,而且还拉人赞同自己。另一派就和平啊共处啊,真心诚意地搞好关系,不是装的。不要搞得人人都深思熟虑,都象总书记那样想问题。
我觉得还是喊打喊杀痛快,平时吹吹风没坏处。真要决策的时候,那再说了,和平也行。但也说不定就真打了,不要否定这种可能性。
如果让人家知道你的基调是要忍,要和平,那反而敢乱来了,勾结了美国不怕,损害中国利益不怕,反正你不想生事,想“战略机遇”。我们才不是要忍要和平,有一伙人就想大打出手,只不过有另一伙人要和平发展。哪伙人占上风,就看敌对势力是不是太过分了。你敌对势力做得过头了,就不要怪我这边的强硬分子拉人来打你。
以前可能是不好这么搞,但现在不说真去打人家,喊打喊杀总不是问题。也不怕惹了人家,交不成朋友,也还有和平人士在套交情。
仙人这些原则是没有问题,就是道理比较深,是总书记考虑的。我们一般人就喊打喊杀好了。这也是人民的心声,党和政府以及和平人士要让我们解气。其它国家的敌对分子也不要当我们是空气,中国人民是不好惹的。
我们的目的,是让别人对我们展开“消气外交”。现在中国实力这么强,应该可以做到的。讨好中国,不是很正常的事么?跟中国做对,那不是找死?不讨好怎幺行?和平人士,如果有我们这些喊打喊杀的,工作可能还更好做了。
外交,不能光中国的和平人士去搞,别国的人也得搞。如果大家都搞和平外交了,那我们也就算了,喊打喊杀也没有实质的影响,又没真搞。
以前,我还是倾向和平的,确实是需要和平。但后来看看形势的转变,我觉得也可以搞些强硬宣传了,需要多些人来强硬。当然和平的呼声也还是要有。
仙人也说到要把基本立场要摊在桌面上,不搞赌博行为,不抱侥幸心。这就是追求和平时,划了一条战争线底线。是非常公开正式地喊打喊杀了。只是在和平主线路上,触碰战争线之前,不管你干什么,我不大搭理,最多记记帐,警告一下。但触碰战争线,就没有说的,挽起袖子开整。
台湾问题近期比较平静,也和这种策略有关。不管你民进党玩什么花样,颁布一个统一法,就是把基本的战争立场摊在桌面上。然后随便台湾人怎么玩选举,玩公投。没有什么空子可钻了。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打仗,要么和平。搞得台湾人也没多大兴趣继续搞花样翻新的台独话题。
不过我认为民间人士多喊打喊杀,如果不酿成动乱,确实对国家有好处。因为和平人士谈条件时,这是个不作过多让步的重要筹码。
政府权力机构分成两派对国家有多大好处就很难说。因为一旦成为派系,就会有利益纠葛在后面形成。这两个派系的对权力的争夺,最终是会渐渐被背后的利益集团左右,不太会为国家利益而相互协调。发展成相互拆台就会成为中国古代上演过无处次的主战、主和派的斗争,对国家力量是极大损害。所以我觉得权力机构还是应该和总书记统一一个声音,不要乱发声。这样其实也会增加总书记不管和平还是战争决策的力量和可信性。这其实也是一个另类国家信用资产。
比如你和中国总书记定一个协定,你会考虑到信用成本的。如果可执行性高,你会相应地压低自己的要价,因为省了许多试探、复查成本。如果你和日本首相或是俄罗斯总理定个协定,你一定会在要价中考虑进他们如果下台或是翻悔这种高几率发生事件的机会成本,要价肯定会相应提高。这些协定都是些大项目,信用本身在这种情况下就是一种很值钱的资产。如果国内权力机构没有两派发出不同的声音,这种信用等级就会提高。如果两派拆台或是太利益驱动不讲原则,比如俄罗斯的油管项目,其实在长期来看,损伤国家信用,也损伤国家利益。俄罗斯总理以后和人谈项目,它需要为它的信用付出额外代价。短期占了小便宜,长期看其实会吃大亏,一个成气候的人或是国家对信用应该像生命一样珍惜。除非强大到美国的状态,在美元问题上耍赖,大家也一时半会拿它没办法。但现在对美元信用的糟踏,从长期来看,对美国的国家利益不是好事。
如果中国总书记来访问了,告诉你他要和平,你如果同意,可行性就非常高,你可以放心地进行子项目的配套准备。这种确定性是商人最喜欢的发展生意的基础。中国这么被西方敌视,但外资投入这么大,和中国的政局稳定有很大关系。因为商人计算一个项目收益时,稳定性是计算的基础,特别是对大规模的项目,这尤其重要。不稳定的环境,只能吸引冒险家而不是企业家,这种人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帮助还是破坏,就不大能看清楚了。
如果中国总书记告诉你要悬崖勒马了,或是法定划了一条战争线出来,全世界的人都不太会有疑虑,什么情况下一定有战争,什么情况下一定不会有战争。这种确定性也是非常重要的资产。比如台海紧张期间,并没有发生因为害怕战争,外资大量逃离,国内人民开始紧张储备物质。因为基本上没有模糊产生的擦枪走火偶然开战可能性,开火的界限清晰,而且受到大家的信任。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美国、台湾在台独问题上的态度转变。他们通过统一法清晰知道了底线,以共党历史上对放话兑现的信用,他们不需要继续浪费资源去继续试探。这也省了中国不少资源去摸底对方底线、意图,对大家都清爽。因为需要随时准备兑现放话,所以中国权力机构放话喊打喊杀就得非常慎重,不然这种放话也就失去了威慑力,还不如不放话。所以中国政府在许多争端中外交部发言给人显得偏软,让大家不太解气。但他真跑出来说悬崖勒马这类话时,全世界都回当回事的。
所以有时坚持原则看似困手困脚,但实质上是把问题简单化了。对于中国这种上升期的大国,确实这会节省我们很多精力,专注于重要的事。不然整天应对各种试探、摸底,会忙死大家,也会折腾掉中国市场的稳定性,这是我们大杀四方,吸收外界资源的核心竞争力:一个稳定的巨大的市场。
两派发言带来的政策选择的灵活性和一派发言带来的稳定性,我更觉得稳定性更重要些。
这不任大炮都重走延安了,我虽然也对日本喊打喊杀的,可看见某些喊打喊杀的,怎么有大炮重走延安的感觉。还立马几个通宝推。
前段时间还有鼓吹砸日本车的呢,怎么这样的喜感。对于1942的河南人来说,怎么办是个问题。
对于中国这样的国家,内政搞好了,外交怎么折腾都没事,日本这样的小国,平推过去就成。
这包括不会从外部被别人打趴下,也不会被别人从内部瓦解,否则和平崛起只能是一个梦想。
以中国为榜样,对世界上很多国家而言,其实很难。国家没有大到一定程度,就很容易从外部被人打趴下,比如伊拉克,比如利比亚。而中国本身,也面临着一个很大的风险,就是从内部被人瓦解,这种情形,近代史上也出现过,也还会时不时的出现。现今这个世界,完全靠打已经不是那么行得通,要冒道义风险,而内部瓦解,成本低且防不胜防,突破点很多。埃及,利比亚,现在的叙利亚都是例子。
顺便说一句,我看这个帖,其实想到更多的,是西西河本身的状况。仙人的帖,还是很有启发。
而且是有极重要的战略意义的。可是在主席去世后这个理论的重大意义被有意忽视了,因为有人要急于“接轨”。
给你投一棵草,是让你在收花之余冷静冷静。
你认为中日关系不重要---至少是不如中昧,中俄,中欧等,等关系重要---从排列顺序上来看,一个重要的依据是日本政治上是昧国的附庸。
这点不成立。
日本现在在政治上,经济上不独立是事实,但是我们决定与 他国的关系的主要依据不是他们的现状是不是独立,而是他们想不想独立,想不想摆脱控制?
一个不独立的,但是想摆脱控制的国家远比独立的,却甘愿追随强权 的国家值得交往。
中日关系按照邓小平 的论述是友好超过其他一切问题,并且很可能有着他们那一代人当年所想不到的战略意义,这充分体现出了邓小平这样的战略家对中日关系的重视。
在我看来,中日关系是当今地球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为什么?
因为中日是第一第二制造业大国。
不要光看GDP 数字,昧国GDP的一半是金融毒资产所创造的,昧国制造业数据当中外包所占份额也说不清楚。
看不到昧国产业空心化,不能判断东亚经济崛起对世界格局的战略影响,那么分析国际战略,难免失于偏颇,基本上只能做个后知后觉者。
回忆主席的矛盾论,有主要矛盾,也有次要矛盾.
依赖于不同的阶级利益,对主要矛盾的判断是不同的
但是呢,这不意味着各样的次要矛盾都消失了
于是,在不同的情形下,主次矛盾会转化
所以,任志强从走延安,反映其对某种利益的判断复杂考虑
而对穷鬼而言,判断当前矛盾是阶级矛盾为中心
是认识一切言论之核心
我只是感到喜感而已。
好比宋江和人谈判,一个人去不如带个李逵一起去,威胁的话就由李逵说,反正大家都知道李逵发起狠来是蛮不讲理的。刘备,诸葛亮出去,有个张飞在旁边,效果也会好些。
美国就这么干,需要的时候就可以有那么几个国会议员出来说狠话,就算没有实际效果也可以用来作挡箭牌。中国实际上也需要类似的。人大代表不行,那些常上电视的军官也好,军事学院的教授也好,也可以拿来顶缸。以中国的国情来看,这种非“官方”的出面可能效果不错,民间的声音大一些,多一些,也可以,只要都是放空气,不要把自己都搞的当真了,就好。
好比相声,要有一个逗哏的,作为主导,一个捧哏的,作为辅助。定位一定要清楚,捧哏的千万别捧着捧着把自己当成了主导,否则别说是事半功倍,根本就是增加内部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