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美国求学执教的见闻和感受(0) -- changshou
我又看了一遍土泡泡的原文
我怎么也没看见他说的是到了大学因为中学基础不好因而数学不好的很多,我看他说的还是逻辑思维能力
再说啦,梦想被砸回现实很好,学数学物理这些理工科能有什么就业前途,除了个别极端优秀的
跟你认真讨论一下,我们这些老中对学生的看法,中国也好,美国也罢,应该都是自己的经历,因为这里的老中大都来自中国比较牛的学校,即便不是来自中国比较牛的学校,由于中国大学教育不如美国普及,可以说我们接触到的中国大学是比较优秀的,优秀的定义是被中国大学录取,按照中国的大学普及程度,至少应该是50%以上,甚至还要高一些,如果是来自中国比较牛的学校的老中,他们接触到的中国学生还要在更高的百分数里,也就是说在更低的百分率里,比如说属于1%或2%的中国中学生,但是,当这些老中来到美国就不同了,美国大学教育很普及,他们碰到的很可能性是50%以下的美国中学生,因为他们很可能在比较一般的美国大学读书,也在比较一般的美国大学教书,我向你保证,如果你去哈佛或MIT或普林斯顿等等地方读书或教书,你对美国中学的数学教育也许就是不同的看法了,可惜,这样的老中很少,就跟我们个人的接触面很小一样,不可以对美国中学的数学教育下结论
本来数学物理这样的理论性学科的教育对于普通人,只需要掌握很基本的就可以了,而理论性强的部分,则主要是针对那些在理论研究方面更擅长的人。
中国恰好相反,普通人被逼着背诵大量的公式,即便是有理论研究天赋的人也在中学教育阶段被应试教育和大量的作业磨得失去了理论的敏感性,因而到了大学阶段,就被西方的优秀人士给越拉越大。
在西方的大学优秀本科生可以被教授重点照顾,而在自然和科学等杂志发表重要论文的时候,中国的很多原本优秀的本科生却大量的发生各种心理问题。
中国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普遍性本来就是从中小学教育时期对学生的心理的摧残,拼命读书读到了大学,重点大学,甚至是读到了国外的著名大学,然后发现要做出成果来根本就不是那么容易---心理被扭曲,创新敏感性早就麻木了的人要做出重大原创基本上不可能,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然后就是各种心理问题。
我一个同事讲他以前的同事的家里的遭遇,一个学生本来是所谓的一中的骄傲,读到重点大学,然后又留学到国外,大家都说这是家庭的荣耀,一中的光荣。
但是这个年轻人回国以后,什么活也干不了,什么班也不去上,最后他父母退休了还要出去找活干。
我的中学算是本地的名校(省重点,市四大名校),每年基本至少有两位数(考)上那两所。加括弧是因为保送的不含在内。
我只记得02年,理科660是保底的报考分数。我那年比上一年下降了20分左右。640的好像也去成了。那年有个640左右的同学考虑再三没报那两所。后来聊天,比他低几分的报了,去成了,他有点后悔。
我的小学A——全国著名军事学校的附小——同学(40个)没听说有那两个学校的。博士2~3个(或者更多,毕竟是和军方有点关系,有彻底失去联系了的,谣传是搞秘密科技去了——我是不大信)
小学B——现在都没了的——同学55个出了一个美国PHD。
中学:初中高中是一个学校,同学100个左右(有几个重复的——初中高中都同班),除了国内念医学的有几个博士,有三分之一左右是硕士(排除后来在职的),这一拨里面有不少您说的那种前十名学校的。好像也就是硕士是到顶了,包含留学(非美国)的。唯一和你们说的对于我相当于传说中的“常青藤”有关的只有一个——俄亥俄的一个搞“生化武器”(学渣不懂脑补的,具体专业名字太长了,反正是和化学/能量什么的有关)的留美博士。
废话这么多,其实我想说还是想感叹天朝人口数量。我这一代的同班同学算是普及高中了,不敢说普及大学,是因为确实有几个高中毕业当兵后来“顶职”的。我的父辈那时候是多羡慕大学生啊!
首先,苏联的初等教育没有“小学”和“中学”的严格划分,在大学之下的学校分为两类,即八年制学校和十年制学校,在这两种学校中,相当于中美两国小学的部分只有四年(勃列日涅夫时期进一步缩短为三年),五至八年级相当于初中。八年级结束后,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是继续上九年级准备考大学,还是上职业技校或中专,或者直接参加工作。
苏联的高等教育也和中美两国的体制有重大区别,突出表现在苏联没有学士和硕士这两个学位,而只有副博士和博士学位。苏联的大学本科为五年,大三结束后,学生可以申请一张毕业证,然后离开学校去找工作。如果不想这么早工作,可以继续读完大四和大五,然后考副博士研究生,一般认为,苏联的副博士的含金量与西方的博士相当。读完副博士后,如果仍有余力,可以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这个学位在西方没有对应的学位,就学力而言,相当于西方的博士后。
用python写个简单的stream程序,一个下午就能学会...
只管用不管原理的话还是很简单的。当然,pipe的程序要复杂很多,但一个星期之内也能学会怎么用了。
关键是要有会用的人指导...
解放后学苏联还不如民国时候培养的大师多,同样的体制和教材,苏联培养的数理大师数不胜数,怎么到了中国就变质了呢?
我觉得根子还是在文化上,看看日本,韩国,有同样的问题,学生负担极重,应试文化盛行,注重知识的记忆和灌输,不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这些应该都和儒家文化有关。
如果不算在美国的,国内的大师贡献几乎为零吧。
按照《江湖中的科学》一书的作者田松先生的定义,民科与科学家的区别,就在于前者与科学共同体之间完全没有交流(无论是什么原因),而后者与科学共同体之间存在着正常的交流。对比中苏两国,俄国学术界从一开始就是欧洲学术界的一部分,而且即使是在冷战的最高峰时期,苏联自然科学界与西方学术界的正常交流也没有中断过,它一直是世界科学共同体的成员。而中国学术界在1949年之后就与西方学术界中断了联系,60年代初中苏关系破裂之后,中国学术界的对外交流的渠道就完全被切断了。如果按照田松先生的定义,可以说中国学术界在20世纪60年代初,集体成建制的变成了“民科”。民科是不可能搞出任何有意义的学术成果的,这就是为什么解放后中国学术界没有像苏联那样培养出“数不胜数的数理大师”的根本原因。
那些学部委员都不是大师?
现在搞科研确实交流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