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辉煌军史中的小故事 1 -- 侧翼
毛是老一辈中国人,长子阵亡心灰意冷就回乡下也是一种很自然的想法。
只是枪油没擦,一时半会搞不到擦枪的煤油,顾导演、陈助理只好眼睁睁看着囚车呼啸而过。
很多还是因为伤病才被留下的,好的武器大都被带走,即使是要突围跳出包围圈也很不容易,太祖的弟弟就是在留守后战死的。
当时彭湃的地位进入前10 了吧?就这么儿戏。
能活下来,要么总理、云亲王那样天将降大任而有护佑,要么像赓大将那样命好。
去查当时的电报,毛排后头的多的是,排中间也有,很随意的。
至于开会,毛的习惯恰恰是让大家先说,而他老往往是最后说。或者他老先开个头,最后来作总结。
所以呀,粟裕的最大贡献抗命不下江南也是冒了很大很大的风险滴
首先是军事上,因为江南没有解放军,江南没有接应的渡江问题,因为如果粟裕下了江南,解放军过长江时就有江南的接应,参考解放海南岛时游击队的作用
其次是政治上,还是因为江南没有解放军,划江而治的"和平"压力,因为如果粟裕下了江南,解放军过长江时就理所当然,划江而治就没有道理,恰恰因为粟裕没下江南,江南没有解放军,江南只有国军,政治上和军事就都谈得上划江而治了,这个政治压力也是军事压力,因为美苏都可能参与,当然美国参与的可能性更大,虽然苏联驻中华民国的大使馆都跟着李宗仁离开南京去广州了
总之,至少从鸦片战争就明明白白了,中国的事情不只是中国的事情,也是世界的事情,特别是列强的事情
这些问题粟裕作为一个军事指挥员不操心,所以,这些问题就只能靠毛主席来解决的,特别是政治方面的压力只能是毛主席顶住
就把TG中央定淮安的么,据说都派人探查过了。
请问,有木有这个预案呢?
淮安差点成首都啊,现在北京人的待遇,俺们都要有
要粟裕过江计划时间是1948年初,是老毛进一步把战争引向蒋管区的战略延伸,而那时国军还有主力在手,大战正酣,无论国共双方都还没有划江而治的想法,更不要说美苏了,何来什么政治压力?
而等到淮海战役后,国军主力尽丧,那时候粟裕过江可没有什么犹豫了
“首先是军事上,江南没有接应的渡江问题,参考解放海南岛时游击队的作用” 军事上的原因也没有那么简单,一、到江南敌后作战,由于地形及后勤、情报条件限制,没办法进行大的战役行动,战斗风险及代价大,战果小,难以吸引国军大量主力回防;二、相比之下,在江北依托解放区作战,战果更大,付出代价更小。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粟裕不过江的时候自然不必考虑以后统一中国必须过江,那时过江的时候江南有接应当然好,中央军委当然要考虑统一中国等等的问题。
要有接应就必须事先把棋子走到哪里,你的脑子有可能想明白吗?
你恐怕不可能知道粟裕过不过江怎么跟这个扯上了。
土共攻入上海时列强更是一齐起锚驶向外海。
网上查到的。
问题是主力红军十月走的,项英还坚持阵地战打了一个月,然后打游击战直到次年二月才突围。
陈毅搞不过项英,如果老毛在主力一走马上就改运动战了。
战士一样把他抬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