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四川的铁路1 -- 老老狐狸
农民没有感觉到。他们在继续挨饿。。。
不挨饿,从国家层面来看,可以简化为粮食安全问题。
一般来说,一个大国,人均粮食产量达到400kg,就算基本解决粮食安全了,人口较少的国家相对简单些,可以买。
以人均粮食产量达到400kg作为标准,我们国家是在96年才第一次破线。
回顾一下建国60多年的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变动:
49年,粮食总产量1.13亿吨,人均208kg;
56年,粮食总产量1.83亿吨,较49年增加70%;人均307kg,较49年增加47%;这7年间,人口也快速增长,增加了16%,年均2.14%,是个挺恐怖的数字;
57、58年,粮食总产量仍在增加,但未赶上人口增速,人均粮食产量降到299.5kg,换一句话,58年较56年饿!
59、60、61,粮食连续三年大幅减产,总产量减少31%,人均粮食产量也降到207kg,也就是说回到建国时的水平了。
从粮食产量来看,61年是最困难的一年,但61年大量进口粮食(净进口445.5万吨),实际人均粮食占有量为213kg,加上分配上的改善,61年的实际情况要好于60年。
62年起,全国进入恢复期,66年,全国粮食总产量2.14亿吨,超过58年创下的历史最高水平,但人均粮食产量287㎏,不到56年水平的94%,也就是说,66年比56年饿。
人均粮食产量超过56年,已经是75年的事儿了,这一年,全国粮食总产量2.85亿吨,是56年的1.48倍,人均粮食产量307㎏。
此后,粮食的总产和人均都呈小幅波动上涨趋势,1996年,人均粮食产量达到412kg,第一次突破400kg大关,这一年,全国粮食总产量5.05亿吨,是75年的1.77倍,人均粮食产量是75年的1.33倍。
1997到2009,人均粮食产量未能稳稳站在400kg线上,98、99,为411、404,其余各年,均为超过400kg线,最低的是2003年,333kg。
2010年,人均粮食产量重新回到400kg线上,并保持到2013。现在终于可以放心说一句:不挨饿了!
回过头来看,49年到79年,30年间,粮食总产量增长193%,年均增长3.65%,在人口增加80%的情况下,人均粮食产量由208kg增加到340kg,增长63%,但我们仍然可以说“他们在继续挨饿”,毕竟,离人均400㎏的安全线还有一段距离。
79后的33年,2012粮食总产量较1979增长78%,年均增长1.75%,人口增加39%,人均粮食产量增加到435kg,增长28%。
很好,真的很好。
求个资料导致老老狐狸被卷入论战了
一直都很关注59-61,因此留意、整理了一些资料,能和朋友们分享,也是一快事!
您说的粮食增产,我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那么多挨饿的人,怎么能叫粮食增产。合作化之前与包产到户之后,大伙都可以吃饱。减少反倒可以吃饱了?
我们是在农村出来的,对于挨饿有切肤之感。您的增产,真心不懂;但是大伙守着良田看着土地低产,却是真心地懂。
呵呵,49年人均208kg,还是原粮,能让大家都吃饱,那年头的粮食真是经饿呀!
当然,如果您家有良田千顷,别说合作化之前,就是辛亥之前,也能吃香喝辣,何止吃饱而已。
1953年,薄一波在华北做了几十天调查,11月给主席写了个报告:“过去山区农民一年只吃上十顿的白面,现在则每个月可以吃四五顿、七八顿,面粉需求量空前增大了,这是国家收购小麦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个月能吃上七、八顿白面,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就算能吃饱?
至于包产到户之后,很简单,一是粮食总产和人均占有量确实有所提高,另一方面,大量进口粮食,减少农村粮食征购基数,一进一出,农村粮食供给缺口大幅得到缓解,当然,代价就是财政和贸易赤字(算原因之一吧),再下一步,就是通胀和大事件。
年份 粮食进口总量
1978 883.2
1979 1235.5
1980 1342.9
1981 1481
1982 1615.2
1983 1352.9
1984 1041.3
1985 600.4
1986 773.1
1987 1628.4
1988 1533.5
1989 1657.9
70年代,粮食有进口有出口,总体上是进口,大约每年200-300万吨。
1979年中央工作会议上,陈云指出:“要在3-5年中增加粮食进口达到2000万吨,我们不要到处紧张,先把农民这一头稳定住了”。
查阅80-85年统计年鉴,发现粮食进口、汽车、高档消费品进口急速增长,这是八十年代后期出现严重通货膨胀和政治动荡的重要原因。
我们都知道要吃到三碗以上才能吃饱,但若是吃饱后指责第二碗饭“不起作用”,那就只能呵呵了!
清末,英国人和德国人竞争,争相开拓通往四川的航线。
1898年,英国人立德乐(Archibald Little)驾驶7吨小火轮利川号(S.L.Leechuan)先拔头筹,由宜昌上行,经21天到达重庆,利川号全长55英尺,是行驶在川江上的第一艘轮船。
这船过新滩时雇了百余人挽纤而上,过滚子角、泄滩均用人力拖行,过云阳兴隆滩,雇用了三百多名纤夫,将船拉上去。当然,下水快多了,利川号返航时,32小时从重庆顺水航行到宜昌。
1899年,英国人蒲兰田(Plant)驾驶肇通号试航峡江,上水仅用9天,下水仅用5天,一路基本上没有雇用人力拉纤。肇通号(S.S.Pioneer)为明轮船,长一百八十尺,宽六十尺,吃水六尺,载重一百五十吨。
1900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德国人驾驶瑞生号(S.S.Suihsiang)满载旅客,由宜昌起碇西上,驶向重庆。当时正值枯水期,同日,船过崆岭滩时,由于领江与舵工操作失误,触礁沉没,上百旅客在狂浪中遇难,江上“尸身漫江,不寒而栗”。瑞生号为明轮船,长二百一十尺,吃水六尺半。
瑞生号沉没后,渝、宜间轮船航线停开了8年。
1902年,中国大江号小火轮(S.L.Takiang)宜入川,开行重庆至宜宾、泸州航线。大江号长四十五尺,宽八尺九寸,深四尺六寸。
1909年十月十九日,“川江行轮有限公司”(护理川督赵尔巽委派四川商务总办周善培及川东道陈遹声于1907年创办)的蜀通号火轮及其拖驳(S.T.Shutung & Flat.)驶离宜昌,十月二十七日抵重庆。
樊百川先生《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兴起》记载:……向英国订购一只适合峡江航行的双螺旋桨“蜀通”号轮船,(总吨数196吨,载重80吨,机械动力600匹马力,时速13海里半,拖运为时速11海里)及一只拖船(载重159吨,客舱有80个一、二等客位,统舱可容一百数十人),于1909年10月由江南船坞组装完毕,开始航行。
蜀通轮的设计充分考虑到川江三峡航运的特点,船体长115英尺,宽14.7英尺,吃水3英尺,550匹马力,拖驳长116尺,宽16尺。时速13.5海里,从宜昌到重庆只需65小时。机器仓、煤仓占了轮船本身一多半,机器大、马力大,船尾有两部螺旋推进器,主舵外还有两张比较小一点的辅舵。
翌年二月起,蜀通轮正式定航于宜渝之间,每月往返两次。这是三峡川江定期航行班轮之始。
如果说凯迪文章不可靠,这里还有:
安徽搞责任田的成功,很快在全国引起连锁反应。调查资料显示,1961-1962年,甘肃临夏有74%的生产队、浙江新昌和四川江北有70%的生产队、广西胜县和福建连城有42%的生产队、贵州全省有40%的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全国大约占20%。这时,一场恶梦已悄悄向曾希圣袭来。1961年12月,毛泽东到苏州视察,打电话叫来曾希圣,明确地对他说:“生产已经恢复,是否把这个办法(指责任田)变回来?”这表明毛泽东反对这种做法。但曾希圣没有顺着毛泽东的意思去做,反而恳求道,群众刚刚尝到甜头,再让群众搞一段时间吧?毛泽东沉默不语。
曾希圣不是在60年底搞的,而是在61年搞的,就搞了1年。这两个文章的作者不同,但在增长39%上面的数值是一致的
电梯不是九十度?
当年我工作过的包兰铁路内蒙段,最大坡度是千分之六。
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3。本帖花:1
安徽在60年底就已经有个别地方变相搞包产了,曾希圣大规模推开是61年夏的事儿。从安徽的统计年鉴来看,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集体经营的60年,安徽较上年粮食减产3.77%,同期,全国减产幅度是15.22%。
61年年中开始大面积推广包产到户,按新华网文章:
10月,秋粮已经收割了,我们简单算一下:实行责任田的生产队(84.4%)平均增产38.9%,即使还在搞集体经营的15.6%生产队全部绝收,安徽秋粮产量也应当增产17%。
安徽60年代夏粮、秋粮的具体比例我不清楚(补一个13年数据:13年安徽夏粮丰收,总产267.7亿斤,增长2.8%,秋粮遭受严重高温干旱导致减产,全年粮食总产达655.9亿斤,比去年减产1.9亿斤,减少0.3%)。但秋粮为主是肯定的。
我就不明白了,秋粮增产这么多,安徽咋会61年粮食减产幅度比60年还大,减产了6.76%;同年,全国减产幅度由上年的15.22大幅收窄到5.11%。
62年初,七千人大会之后,曾希圣下课,但安徽取消包产,是62年冬的事儿(据《凤阳县志》,1962年冬天,按照省委指示,全县取消“责任田”,继续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进行集体经营。)
对于文科记者的神数据和神逻辑,本狐实在是理解不能。
人力拉纤改机械拉纤。
三峡蓄水后全撤了。
回帖人: lyx760 2004/10/16 第 6 楼
看过一个资料,很严肃的,现在更感觉到那一篇的中立性。那一篇说,曾搞责任田后,刘大怒,说是搞资本主义,要在广州全国农业会议上批判曾,曾急了,写了一封信给毛,按那篇文章所说,曾的信是国内高层中唯一写有“部分地方出现饥荒”等字样的书面文件。毛收信后,问田家英,对曾的责任田看法如何,田说是搞资本主义,要批判、禁止。毛沉思后说,还是让他试一试吧,即使复辟了资本主义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我们不是有解放军吗?消灭了不就行了。同时又对田说,你们要下去调查,现在基层情况怎么样都不知道,脱离群众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曾希圣得到毛的试一试的答复后,连夜从广州打电话去安微,说“通天了,可以试了”。这个电话主帖有写,但前面漏掉了,只能说是故意的选择性遗忘,而不是不知道这个背景。这以后,田和陈伯达因此下去调查,刘等等也都下去调查,调查以后,全部改变看法,赞成包产到户,但毛又不赞成了。
那篇资料讲到此为止,没有说曾的下台是刘整下去的,我一直以为是毛整下去的。如果刘整了曾以及邓子恢等等,主帖中那么多赞美之词还有意义吗?
真诚希望你不要先入为主,不要象小孩子一样把人或事看成非黑即白的两种,更不要以毛划线,被毛整过的都是英雄,毛就象那个被怀疑偷斧子的邻居一样,干什么都是坏事。其实,论整人,我敢说毛不如刘。
少奇同志要在广州全国农业会议上批判曾一说,今天才看到,不知真伪。
无论是包产到户,还是人民公社,在当时的情况下,天灾来了都得减产,人定胜天还是做不到的。所以这个对比不可能选择减产的大队来对比,因为没有意义
我引用的两个片段,基础数据都是一致的,36个县,增产39%,所以认为这个数据是来自一致来源的(或者说官方来源的),这种对比方式是针对生产队的,而不是基于县的,更没法推广到省的级别:
上面说了,要比较两种方式究竟那种更能促进增产,不可能选择减产的生产队做对比,所以不能单纯因为安徽省的产量比60年还低就否认有个别生产队产量可以增加。
全国20%的地方都愿意实行包产到户,这也不能算一刀切吧,可见还是有群众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