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新中国粮食生产(1949-2013) -- 老老狐狸
正常大面积产量,也就400公斤左右。
关键是能适应降水400mm以内的北方旱作农业。
而未死守95%的红线,除了有充足的外汇储备保证外,是否也与逐渐增强的国力能够覆盖周边,比如东南亚和中亚的谷物,在特别时期保证这些国家实施粮食定向出口?
生产发展水平赶不上老百姓需求增长。
以研究中国农业问题著称的林毅夫在90年代初出版的《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中结论是这样的。
另外据农业部的研究,在1978-1984年的6年中,我国粮食从1978年的3047.6亿公斤提高到1984年的4073.1亿公斤,总量增长32.6%,最为显著的是单产从168.5公斤/亩增加到240.6公斤/亩,增长42.8%。其中的物质投入的作用是重要的。例如,化肥增加了100多万吨,其中仅1982-1984年期间化肥在增产中的贡献度就达到49%;用电增加30多亿千瓦,农机总动力增加1000多万千瓦,这些物质投入的贡献度是26%;技术进步的贡献是31%。
从这些描述中看,高产量的谷子似乎口感不太好,所以卖不上价
这和我们通常的生活经验也是一致的:高产的一般口味不咋样
至于用作饲料,这里仅仅给了一个蛋白质的数据,似乎还有脂肪、碳水化合物这些数据需要参考,如果真的效果比青贮玉米效果好,市场上应该能推广开的
过去...老家女人坐月子都喝小米粥...养人...
每星期都要喝几次...
消费习惯是可以慢慢培养的。
不过后来的研究有所不同,主要是在价格刺激和物质投入两个方面补充、或者修改他的结论:
其一:1979 —1982年政府把粮食综合价格提高了49%。人们指出,这是在20年不变的长期计划价格压抑下,在单一粮食产业上具有突破意义的短期价格调整,因此,必然对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特别大的刺激作用。
其二,据农业部的研究,这个阶段农业产量大幅度增加,其中物质投入的作用是重要的。例如,化肥增加了100多万吨,其中仅1982—1984年期间化肥在增产中的贡献度就达到49%;用电增加30多亿千瓦,农机总动力增加1000多万千瓦,这些物质投入的贡献度是26%。技术进步的贡献是31%。
以上补充虽然可以认为是不同意见,但由于价格提高也属于政策变动,因此,人们至少在公来场合仍然承认,农村改革是第一阶段增产的主要因素。
鸡蛋、肥肉,吃的太多了,这并不好,控制粮食消费了以后肯定不会再吃那么多了。
但是现在还有条件喝牛奶了,如果完全靠自己的话,恐怕也就没条件喝了,这个就不好了
还有蔬菜水果,唉,恐怕也就没条件了,所以算了算,2:1还是现在这样好。。。
送花成功。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不够可以喝豆浆嘛。
我觉得挺好喝的。
主要是那个油,还有肉,太耗费粮食了。我现在打豆浆剩下的豆渣都煎饼吃呢,都做到像我一样省,我觉得肯定够用。
很赞成不可能六亿神州尽舜尧,但六百万行不?六十万行不?六万行不?问题是能不能给那些要行舜尧之事或接近于舜尧之事的以平台,以支持,同时把那些一心推脱责任的换下去。
某书记至少在当时显然不是高素质人才,甚至根本没有要搞好的意思。居然还大言不惭,宣扬自己的无能,真是无耻之尤。
您估计不是离开中国太久就是从来不去乡下。我二叔家在乡下,不插秧,直接撒种子,恐怖的是,亩产1500+斤~~
PS:我上小学那会还下地插过秧的,每次都要被蚂蟥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