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赫克托耳说西藏 -- 赫克托尔

共:💬191 🌺169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一人还就是忽必烈

忽必烈不是汉人,没有汉人那种根深蒂固的,宗教必须低于政权的概念。八思巴是国师、帝师,至少名义上是皇帝的老师,忽必烈可能真信佛教,以佛教为国教,甘居帝师之下。何况八思巴已经死了,给多高的头衔都无所谓了。

家园 希腊人不是雅利安语系
家园 受王子、烟云等人系列大作影响,最近对西域、中西亚史很感兴

中午的午休要莫有了

家园 应该属于印欧语系

单独一个语支。

家园 【一人之上】有可能是误写或错译

“皇天之下一人之上”云云,出自《元史》,而众所周知,元史在资料校对方面,是最不负责的一部官方正史。

在元末的一份非官方史料中,八思巴的封号则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西方佛子大元帝师......”,这个读起来就顺眼许多。

另外,在有的资料中,八思巴的封号为“普天之下大地之上西天子化身佛陀创制文字护持国政精通五明班智达八思巴帝师”,与元史所载“皇天之下一人之上开教宣文辅治大圣至德普觉真智佑国如意大宝法王西天佛子大元帝师”,如果不考虑词语顺序,各部分基本都对得上,比如“西天子化身佛陀”对“西天佛子”,“创制文字”对“开教宣文”,“护持国政”对“辅治、佑国”,“精通五明班智达”对“大圣至德普觉真智”等等,照此来看,“皇天之下一人之上”对的就是“普天之下大地之上”。

故此,我怀疑这是对八思巴蒙古封号的另一种汉语译法,“普天之下大地之上”比起“皇天之下一人之上”,显然要通顺得多。当然,也有说法认为前者是八思巴做帝师时候的封号,后者是他死后皇帝的赐号,人死为大,一人之上就“之上”吧。

家园 他们的寿命与政治环境有关

许多都是死于非命,其中很可能包括八思巴本人。

元朝中前期的萨迦法王如同后世的达赖,始终处于政治漩涡的中心,求一善终而不可得。等到元朝后期,萨迦派在西藏失势,也就没那么多人想对法王谋朝篡位,他们反而安全了许多,寿命一下子就上来了。

家园 【原创】9. 藏人宰相 续完

《元史》将桑哥列入《奸臣传》,定性是奸臣,评价负面。《汉藏史集》的说辞和评价却完全不同,除了夸奖他平等衮噶桑布之乱,改革西藏的驿站制度之外,说他回到内地做中书省长官,明确百官的俸禄,再制定严格的反贪法律,并坚决执行,【使得百姓幸福】。

由于桑哥不许怯薛(贵族组成的禁卫军)贪污、虚耗国库钱财,怯薛们不断向皇帝控告桑哥贪腐、揽权,忽必烈尝试调和桑哥与怯薛的矛盾,无果。只得丢车保帅,将桑哥下狱之前,忽必烈问他:“如今能胜任国事的大臣有多少?”桑哥答:“有一人,别无他人。”皇帝问:“此一人是谁?”丞相用手指了指自己的鼻子。

把桑哥丞相交使者带走以后,第二天皇帝派人去听桑哥说了些什么。去的人回报说:“他到刑场之时,对行刑的人说,你们的刀要锋利一点,手要轻一点,设法快一些。刽子手说,你念的这些做不到,该怎么办,我心里清清楚楚的。”皇帝说:“他们竟使我的桑哥在临死时心中痛苦,(212b)将这些坏蛋各鞭打一百零七下!”人们议论说,当时如果上师八思巴在,因他的慈悲,桑哥可能不会被处死。

《汉藏史集》给桑哥的定位是【有功绩的贤能大臣】,与汉文史料的评价完全不同。即使看《元史》,我也认为桑哥是个敢于得罪权贵的能臣,有出将入相之能,可惜生不逢时,落得个兔未死,狗已烹的悲惨结局。纵观阿合马、卢世荣、桑哥的悲剧结局,元朝从建国之日起,便百病缠身,即使忽必烈做了一些汉化工作,依然无法根治这些游牧传统带来的痼疾,因为这会得罪蒙古、色目权贵,动摇元廷的统治根基,即使忽必烈这样的雄才大略之主,也只能在现实面前撞得头破血流,实在没办法时,便杀几个替罪羊以谢天下,元朝只有百年江山,绝非偶然。

通宝推:一介书生,
家园 巴克什和笔帖式不一定是同一个词的不同译法

见过这种说法。

不过巴克什满语写作baksi,笔帖式写作bithesi,写出来是不一样的。bithesi来自于bithe(书)+si(人);baksi一般说是来自蒙古语的一个词,而蒙古语里这个词来自于汉语的“博士”。

家园 这个维语词很像满语巴克什的另一个汉语写法——“把式”

有一种说法“把式”是巴克什的另一种译法,就是车把式的那个把式。不过《西游记》中也有把势,这个说法不一定。

家园 有道理,不过满语bithe

更确切的意思并不是“书”,而是“册”,“书”是“察干”——cagan,“书籍”则是bithe cagan,也就是“一册册的书”。

-si好像是个表示方向或方位的词缀,不过我对满语也不是很熟,不知道是否还能表示“人”。

家园 很有可能!过去倒没注意到

而且这个词只见于北方汉语,同为北方方言的四川话里都没有的。

家园 【原创】10. 止贡之乱 1

桑哥的倒台,除了得罪人太多,年老体衰忽必烈又不想把烂摊子留到继承人手中之外,我认为还有个原因,就是发生在1290年的西藏止贡之乱,桑哥身为帝国首相、宣政使,直接负责宗教和西藏事务,止贡之乱的发生,他难辞其咎。

止贡之乱涉及三家教派或政权:帝师所在萨迦派—花教、白教止贡派或止贡万户、白教帕竹派或帕竹万户。萨迦派前文有介绍,此处不赘述,重点说说白教、止贡派、帕竹派的来由和历史。

白教得名于祖师玛巴、米拉热巴等人在修法时都着白布僧裙。白教也叫噶举派(bka’-brgyud),意为“口传”,由于白教特别注重密法的修习,而这些密法的修习又全靠师长口授,他们就特别重视师徒口耳相传的那些密诀,因此得名为噶举派。

白教有两大分支,影响较小的叫香巴噶举。西藏唯一被正式册封的女活佛多吉帕姆系统,就是香巴噶举派的。传说中藏戏的创始人,以修桥铺路著称的唐宗杰布,也是香巴噶举派的。19世纪末期,出身于嘎玛嘎举派的蒋贡康楚活佛重新振兴了香巴噶举,使得这一派别的影响力增强了不少。需要指出的是,香巴噶举似乎与藏传佛教另一个不受待见的派别——觉囊派关系很好,现代最有影响力的香巴噶举派活佛拉则江贡,据说就是从觉囊派那里接受的传承,至于白教传承怎么跑到觉囊派去的,我就不清楚了。

白教的另一大分支达布噶举,发展的更好,后世的白教,几乎全是其分支。达布噶举的创始人是达布拉结(dvags-po-lha-rje,1079~1153年),意为达布地方的医生,本名索南仁钦(bsod-nams-rin-chen)。幼年习医,以医道、医理著名。达布拉结20多岁时,妻子去世,他悲观厌世,遂遁入空门,成了和尚,求学于大宗师米拉热巴(mi-laras-pa,1040—1123年)。米拉热巴以人头骨器盛酒赐达布拉结令饮之,达布拉结自念身为受戒僧人,不应饮酒,米拉热巴复强令饮之,饮毕,始问其名,答以“索南仁钦”。问其所学,答以“曾受胜乐等灌顶,并学噶丹派法”。米拉热巴告以“既入我门,须依我法”。因授以金刚亥母灌顶(rdo-rje-phag-mo-dbang-bskur),达布拉结依法修习,得有“证验”,再受拙火定法。拙火定能让学习者浑身发热,甚至能在高寒的西藏穿单衣过冬。1121年,达布拉结创建岗波寺,是为达布噶举的祖寺,正式开宗立派。

1153年,达布拉结去世,侄子达布岗楚(1116--1169)继任岗波寺座主。达布拉结的族人也聚居在这一带。岗波寺最初只有一个小庙,达布拉结的弟子、族人在庙的周围,筑茅屋而居,后来才逐渐变为固定的建筑物,但这个寺并没有发展成为一个很大的寺院。1718年准噶尔军队侵入西藏时,岗波寺被烧毁,事后才又重建。

达布拉结的弟子中有4个人分别在前后藏建寺收徒,形成了4个支派,与本文有关的有3个:黑帽活佛大宝法王所在的噶玛噶举、建立帕竹政权的帕竹噶举、与花教关系密切的蔡巴噶举。帕竹噶举又分为8个支派,于是白教有4大8小之说,止贡派或止贡噶举是帕竹噶举的分支,8小之一。

达布拉结最著名的弟子帕木竹巴(phag-mo-gru-pa,1110—1170年),本名多吉杰布(rdo-rje-rgyal-po),生于西康,9岁出家,19岁到前藏,几经拜师,从萨迦派的萨迦五祖第一祖萨钦学法。帕木竹巴结识了另一位高僧,吐蕃赞普赤松德赞的舅舅家的后代—向-卓卫贡布(zhang-tshal-pa, 1123--1193),【向】意为舅氏,后转成为家族名,向-卓卫贡布在《西藏王臣记》中被称为喇嘛向,喇嘛是受了具足戒的和尚,喇嘛向意为向家的和尚,后来开创了4大之一蔡巴噶举,所以他也叫向蔡巴。1152年,帕木竹巴与向蔡巴求学于达布拉结,以达布拉结为根本上师。不久,达布拉结圆寂,帕木竹巴开宗立派,授徒讲学。1158年,年49岁,到前藏的帕木竹(phag-mo-gru)地方,建了一个小庙,这就是后来著名的丹萨提寺(gdansa-mthil,地在泽当过江东北,今属桑日县)。此后13年间,他就常住在这个寺,直到圆寂。因此人称为帕木竹巴,意为帕木竹人,他的支派就叫帕木竹巴派,简称帕竹噶举。

帕木竹巴死后,弟子们分散四方,形成8个教派,就是白教的8小。帕竹噶举的主寺丹萨提寺,在1170—76年间没有正式座主,带领僧众做法事的是帕木竹巴的师弟向蔡巴。然而,向蔡巴也是宗师级人物,想开创自己的教派,对丹萨提寺的事务并不上心。1175年,受拉萨附近蔡溪卡的噶尔家族(mgar)的邀请—噶尔家族是吐蕃第一名臣禄东赞的后代,向蔡巴去蔡溪卡建立蔡巴寺,他的教派就以蔡巴寺为名,叫蔡巴噶举,他本人被称为向蔡巴,蔡巴噶举是与帕竹噶举、黑帽活佛所在的噶玛噶举并列的4大之一。

向蔡巴建蔡巴寺所需的材料、人工,有一部分是别人自愿资助,有一部分是他向别人索取,还有一部分是他向对方索取而对方不给时,他派人去抢来的。他建寺以后,就常常向人恣意勒索,也常常派人去抢人家的财物,因此,他常常和别人械斗。由于他这种好斗的行为,他成了西藏佛教史上一位出名的特殊人物。他自己的解释,以为自己心中全无俗念,本身和一切世俗的礼法无关,已经完全到了另一个无分别、无善恶、无生灭的境界,因此,他和人争斗,抢人财物,都不是为了自私,而完全是为了佛法。言外之意,他的行为不仅是无罪的,反而有“功德”。西藏的喇嘛教信徒,不但不责备他,而且还欣赏他这种一心为教的精神,甚至把他和帕木竹巴多吉杰布及宗喀巴,合称为藏地的“三宝”。这是藏区佛教以外,任何佛教派系中所少见的。

又经过几代相传,噶尔家族李代桃僵,控制了蔡巴寺,座主由噶尔家族伯侄相传,成为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1268年,噶尔家族的桑结欧珠(sangs-rgyas-dngos-grub)正式被忽必烈封为蔡巴万户长。在前藏的万户中,蔡巴万户与后藏的萨迦帝师关系最好,元朝末年,帕竹万户崛起,蔡巴、萨迦组团对抗帕竹万户,失败。帕竹政权支持的黄教崛起之后,蔡巴噶举也随之完蛋,蔡巴寺成为黄教寺院,蔡巴噶举绝传。

向蔡巴离开丹萨提寺自立门户之后,丹萨提寺更加门庭冷落。1177年,帕木竹巴的弟子、西康人止贡巴仁钦白(‘bri-gung-pa-rin-chen-dpal , 1143--1217)成为丹萨提寺第2任或第3任座主。止贡巴仁钦白本身贫穷,化缘的能力也不足,无力维持寺僧生活,上下徒众对他不信任,也不满。止贡巴只干了2年,在1179年离开丹萨提寺,去止贡地方建设止贡替寺(‘bri-gung-thel),后来这个寺就成了西藏著名的大寺之一,因此称仁钦白为止贡巴,他这一派称为止贡派或止贡噶举,由于他是帕木竹巴的弟子,所以止贡派是8小之一。止贡派的座主由止贡巴所在的家族伯侄继承,控制了止贡地区,蒙古入藏后,改编为止贡万户。止贡万户在拉萨东北,扼守入藏的必经之路,也是农牧业区的边界,极为富庶。

1179—1207年,将近30年间,丹萨提寺没有座主。期间,主持寺院事务的是止贡巴和师兄达隆塘巴扎西白(stag-lung-thang-pa-bkta-shis-dpal,1142~1210年)。后者幼年丧母,为继母所不容,离家出走做了和尚,拜帕木竹巴为师,以对师诚敬见称。师父死后,于1180年,年39岁,偕徒17人,受请至达隆,建寺定居,这就是有名的达隆寺(stag-luug),本派即因此寺得名,扎西白也因此而称达隆塘巴。达隆噶举也是白教8小之一。

1198年,止贡巴、达隆塘巴,合力在丹萨提寺内帕木竹巴的茅棚上新建了一座大殿。在寺内逐渐集聚了很多经书佛像,其中以达隆塘巴奉献的经书最多。后来当地的两个地方势力之间有纷争,有引起械斗的危险,止贡巴就乘机拿走了一批财物以备重修桑耶寺之用。他贿赂那两个地方势力的首领,请他们息争言和,又带走了一批僧人作为他的侍从,并将大量经书运至师爷达布拉结所建的岗波寺去。当地憎俗对止贡巴这种行为深为不满,指责止贡巴破坏他师父所建的寺。达隆塘巴对止贡巴从丹萨提寺运走大量经书尤为不平,师兄弟2人因此争执不下。

1208年,止贡巴的弟子扎巴炯乃(grags-pa-‘byung-gnas,1175—1255年),调停师父止贡巴和师伯达隆塘巴的关系。结果明摆着,扎巴炯乃向着师父止贡巴,相传因此达隆塘巴于1210年悒郁而死。达隆派以戒律细密、执行严格著称,在西藏享有盛誉。达隆派是否成为万户,各种史书说法不一,我只能不算它是万户。

占了便宜的止贡巴遂让扎巴炯乃担任丹萨提寺座主,扎巴炯乃也叫京俄大师,京俄意为眼前人。扎巴炯乃是帕竹当地豪族郎拉斯族(rlangs-lha-gzigs,简称郎族)的子弟,地道的地头蛇。郎族原住在乃主地方(gnas-drug)。自称为天神的后代,传到某代,妻子在湖边生子,一位高僧说:【此湖既美,子又承天眷顾,因之可以命名为错桑拉斯】。“错桑”意为湖泊优美,“拉斯”意为天神眷顾,错桑拉斯意为【湖美天眷】。从此该家族以朗拉斯为姓,“朗”惊叹词,转为族名。“拉斯”天眷之意。“朗拉斯氏”即承于眷顾之朗氏族,简称为朗。朗家世代做帕木竹地方的地方官(sde-dpon),他家也世代都有人做宁玛派的僧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势力。

扎巴炯乃任丹萨提寺座主以后,丹萨提寺的座主职位遂为郎氏家族兄弟伯侄相承袭,这一家族,作为一个地方势力,也因其家族所在地而被称为帕木竹巴。元世祖在前后藏分封各地方势力为万户时,1268年帕木竹巴也受封为万户,藏语称万户长为墀本(khri-dpon),其墀本一职由朗家的丹萨提寺座主荐举,呈宣政院任命。最初往往是任命郎氏家族以外的一个比较有能力的人来担任万户长,实际上,外族人来做万户长,也必须依靠郎氏家族的支持,因此,这个家族对于帕竹万户长之任免,能上下其手。

1240年代,蒙军入藏,蒙古大将多达那布向宗王阔端报告说:“此边徼藏地,蕞林(寺院)最多者,唯噶当派(噶丹派,后来被黄教吸收);通达情理者,唯达隆巴(达垄塘巴);威望最高者,唯止贡京俄(白教帕竹噶举教主扎巴炯乃);明晓佛理者,唯萨迦班智达(萨班,八思巴的伯父,萨迦派或花教的教主,1182~1251)。当迎致何人,请传王令。”

多达那布提到的4个教派,第2个是白教8小中的达隆噶举。第3个是白教4大中的帕竹噶举教主京俄大师扎巴炯乃,日后帕竹政权的祖宗,由于京俄大师是8小中的止贡噶举教主止贡巴的徒弟,所以也被算入止贡派,其实他做了丹萨提寺的座主,入继大统成了4大之一帕竹噶举的教主,他师父止贡巴及其后人,因为到了地方,反而成了小宗。第4个是萨迦派,花教,后来的帝师家族。

到了蒙哥朝,各万户各抱大腿,止贡万户找上蒙哥汗,蔡巴抱上忽必烈,帕木竹巴跟了旭烈兀。后来忽必烈又选中萨迦派,蔡巴和萨迦同抱忽必烈。蒙哥去世,忽必烈做了皇帝,止贡没了靠山,转投旭烈兀门下,加上历史上的师徒关系,止贡、帕竹成了一伙。于是西藏大致形成两大阵营,忽必烈系的萨迦帝师、蔡巴万户,旭烈兀系的止贡万户、帕竹万户,泾渭分明,勾心斗角。

通宝推:五藤高庆,mezhan,某人a,一介书生,
家园 白教最初有两个传承支系,一个后来湮没无闻

虽然不算显赫,但其实还是有闻的,西藏唯一被正式册封的女活佛多吉帕姆系统,就是香巴噶举派的。

另外,传说中藏戏的创始人,以修桥铺路著称的唐宗杰布,也是香巴噶举派的。

到了十九世纪末期,出身于嘎玛嘎举派的蒋贡康楚活佛重新振兴了香巴噶举,使得这一派别的影响力增强了不少。需要指出的是,香巴噶举似乎与藏传佛教另一个不受待见的派别——觉囊派关系很好,现代最有影响力的香巴噶举派活佛拉则江贡,据说就是从觉囊派那里接受的传承,至于白教传承怎么跑到觉囊派去的,我就不清楚了。

家园 别,这俩地方你还是要看王子

我对西域和中西亚不熟

家园 我对满语也是只有很粗浅的了解

查资料,si的确是满语构成职业的常用词缀。以下是引用:

bithe(书)附加词缀si,就形成了新名词bithesi(笔帖士,文字工作者);usin(田)附加词缀si,就形成了新名词usisi(农夫,农民);sejen(车)附加词缀si,就形成了新名词sejesi(驾驶员,司机);alban(官)附加词缀si,就形成了新名词albasi(公务员,政府人员);ara(做)附加词缀si,就形成了新名词arasi(作者,笔者);ucule(唱)附加词缀si,就形成了新名词uculesi(歌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