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话商君】说秦国(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 履虎尾
四战之地不仅自身要强,也需要有良好的外交策略。
窃以为这样实际上就是秦国当年做法的翻版。解决了西边的后顾之忧,魏国的态势恐怕比秦国还要厚实……
对楚国稍微差点,但战国初期魏国的中心并不在大梁。对齐国,貌似有黄河和一系列湖泊阻隔
当时中原地带的商贸利润可不少的。
齐国境内没有山川等自然屏障,一战失败后,就有亡国的危险。齐闵王时,有过一次;后来,韩信也是一战灭了田齐;项羽要不是在齐地胡搞,很可能早就灭了田齐了(项王遂烧夷齐城郭,所过者尽屠之。齐人相聚畔之。荣弟横,收齐散兵,得数万人,反击项羽於城阳。)
楚国的对立方虽然都在北方,但是战线被拉得太长:西边得防着秦国南出武关,中间得防着韩、魏出南阳,东边还得防着齐国过淮河
在秦惠王时期,这三样中的每一项,秦国都不排不上第一,但是每样都应该在前三,综合一下的话,差不多就是第一了,因为秦国不偏科啊。饶是如此,秦惠王也没敢胡来,而是用张仪搞连横外交,来争取更宽松的“国际环境”。
经验借鉴或者历史研究,重点是原迹而非原心,形而上的东西是另一个范畴的。
秦国能安心收拾自己的西边是因为羌人和中原的国家没有同盟性质的联系,没人帮忙.东周时各国如果收拾周边的部落都没啥国际阻力,诸侯国之间的吞并则复杂得多,基本没有不发展成N国大战的,想呼悠住别人自己吃独食,那是把大家都当傻子.
即使这样晋国的联军部队在春秋时期也曾经杀到临淄城下过。
敝司也曾为理想而奋斗,只可惜现实告诉敝司,生存高于一切,键盘政治局是要不得的。
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有理想,我也是一步一步做的,虽然失败,但是如果没有大目标,我那一步一步都不会做了,我有大目标失败了,这不说明成功了的人没有大目标,也不说明成功不需要有大目标,更不说明有大目标是导致失败的原因,虽然臆想天开自然会失败
去四战之地捞取经济利益,对别人又不占绝对优势,不死才怪
秦国的地理位置,在运河打通前,一直是有优势的。这点,张良说的很清楚了。我想加上一点。 综观历史,可以整合二元文化体制的国家/朝代都是比较有生命力的。 秦,其实可以看作中原/西狄二元体制。西汉,中原/西域二元体制,还比较强悍;到了东汉的中原单一体制就差多了。隋唐(中原/突厥,李家可能也有蒙古族的血统)借北朝的二元体制而终能统一。安史之乱之后,中原/沙陀二元体制有维护了唐朝近百年。宋朝可惜一直未能建立二元体制,而被使用了典型二元体制(中原/东北)的辽金西夏元压制。明清(中原/东北)一理也。回顾一下,从秦到唐都是东西二元体制,唐后都是南北二元体制。顺便一句,现在一国两制,也会被历史证明是富有生命力的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