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茗谈(125)再说“航空军”:强-6丙 -- 本嘉明

共:💬102 🌺361 🌵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怎么?美自中央宣传部

和社会调查部会关注到老本的帖子,跨州跨国定向慰问?

家园 我推荐一本书给你看

<big data>,by Viktor Mayer-Schonberger and Kenneth Cukier.

这本书,台湾有中译本。

本质上说,我儿子的母语是英语(这既不是我的荣耀,也不是我的耻辱),况其他的学业也挺重,所以我基本不推荐“我的书籍”给他看。(我推荐的方法是,告诉他有这本书,同时把纸质书放在他的手边)

最近我推荐了两本,一本是这本,另一本是傅高义的〈邓小平传〉。小祖宗在百忙之余,这本开始看了,〈邓小平传〉连碰都没有碰。

看看这书就明白了。

家园 茗谈(125)-2:轻攻击机

(一)

现代战争的基本方式,就是把爆炸物或动能弹丸,准确投掷到敌对目标上。在这个“我打你打得准,你打我打不着”的躲猫猫游戏中,二维平面活动的军队,总不及在三维立体中活动的敌方机动敏捷:比如地面的陆军就不如空中飞行的导弹,飞机,火箭弹;海面的舰只就不及海面下的潜艇。

同样在比二维平面广阔得多的三维空间活动,先说潜艇。由于水的密度大,潜艇的优势不在于跑得快,而是隐蔽,忽上忽下让你找不着。再说飞行器,飞机的优势,则是飘忽,速度快转折灵活,地面部队非常难于对其跟踪瞄准。所以地面部队在野外防空,主要是两招,一,靠数量,大量普通枪炮对空盲射或者高炮集群射击,碰运气,第二次伊拉克战争中伊军就这样对付夜间进攻的美军直升机编队。二,靠质量,以高度自动化的导弹,一对一,精确捕捉目标,瞄准射击。

在“空与地”的较量中,地面部队始终落于下风:大量旧式高炮集结设立防空阵地,固守待敌,往往毫无作用。而大型自动化防空武器不但昂贵笨重,而且对整组操作兵的基本教育素质和日常训练要求很高,如果仅有少量士兵也无法操作;单兵防空导弹虽然“傻瓜”一些轻便一些,但射程近/士兵反应慢,往往等强击机对同一目标进行第三次俯冲时才能反应过来发起反击,而且一支小分队所携带的单兵导弹数量不多,往往不能抵御敌方一次有预谋的空中打击(只要先用无人机消耗地面部队的单兵导弹即可)。

而反过来说,由于飞机先要战胜地心引力飞起来,也耗费了大量心智和财力,所以飞机是(比多数地面防空兵器)更昂贵更稀少的战斗平台。但现在由于电子技术/材料科学/自动化工程技术的发达,小而快速的飞机携带轻便的精确制导炸弹或导弹,也能起到旧式大型轰炸机才能起的作用。“点穴式轰炸”虽然不能大面积摧毁敌阵地,但只要能暂时瘫痪敌大型武器平台/编组的功能,替我方地面部队踹开大门,那么效果是一样的。尤其是军用无人机的大量实用化,能把载人对地攻击机的负重/战损风险都有效稀释,从而削弱了地面部队的防空效果。

这种情况下,新的强击机(而非传统的“空军型攻击机”),会带来新的平面战斗(陆战或海战)形式。

新的强击机,首先要“小”,所以是“小强”。

小的原因有几个,一,如果要求有垂直起降能力的话,如果考虑喷气推进,受制于中国现有的涡喷发动机技术水平,只能用中等推力的涡喷-14(昆仑-2),推力大约8吨,那么能垂直起降的小强本身不能太重------当然,主要起飞方式还是短距滑跑。

二,小了,重量轻目标小,平飞速度可以尽可能快,以躲避打击。战斗负载,可以由伴随无人机分担。

三,小了,成本就低。“航空军”与空军不同,要更草根一些。你别把它当作正儿八经的飞机,就当作能飞的皮卡,就行了。

那么,按现有的条件,中国“航空军”,可以有哪些主要兵器呢?

我建议,高端的核心部分,可以考虑以“技术转让”的方式,从俄国引进苏-25或者米格-27。

外链出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苏-25的作战能力,类似于美国A-10;米格-27战斗力不及苏-25,但有“可变后掠翼技术”,后续开发的潜力大。这两种攻击机比较昂贵,跑道要求高,地勤压力大,必须从我军深远后方条件齐备的空军基地出击。

而低端/抵近前沿的大批配属,则可以是这么一种。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美国曾大量装备的OV-10。

(二)

关于美国OV-10观察机,晨枫先生有非常好的介绍。

晨枫:【原创】野马归来

以下我引用部分晨大的原文,配图介绍,大家容易理解。

观察机要求飞行速度较低、巡航高度较低,以便观察地面情况。典型观察机任务要求能在目标地区上空徘徊至少4小时。观察机的座舱设计需要便于对地观察,需要配备完善的通信和光电观察设备。美国在越南战争期间广泛使用的OV-10“野马”是一种典型的观察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架北美罗克韦尔设计的双发涡桨飞机具有不同寻常的球门式尾翼,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串列双座具有特别好的视界,拆下后座后,后机身可以装载1500公斤货物,或者5名伞兵,或者两付担架加一个卫生兵。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OV-10具有异乎寻常的短距起落性能,不仅可以在简易的土跑道上起落,还可以在航母或者两栖攻击舰上不需弹射和拦阻索地起落。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OV-10结构皮实,维修简单,不需要特殊工具,任何可以维修一般车辆的前沿基地都可以进行常规维修。更绝的是,如果没有适用的航空燃油,OV-10可以使用汽车汽油,发动机推力略有损失而已。OV-10装备4挺M60机枪,这是越战美军标准的班用机枪,所以零件、弹药和陆军是通用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OV-10还可以吊挂炸弹、70毫米火箭弹、空中抛撒式震动探测器(用于警告游击队的通过)和照明弹。不过OV-10动力不足,在越南出现过飞行员飞到山前因为动力不足而爬升不及、最后导致撞山的事情。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OV-10早就停产了,双座A-10B是美国空军中现役的最接近FAC的飞机。美国空军从80年代开始撤装OV-10,最后两个中队在1991年参加完第一次海湾战争后撤编(顾忌单兵导弹的威胁)。

(三)

结合晨大的原文(其余我不引用了,大家先看晨大的),我的想法是这样:

一,美国不打算恢复OV-10,是对的,因为这飞机太小,跟宇宙上国的豪华版空军,格格不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OV-10飞机长12.7米,翼展有两种,30英尺(9.15米)或40英尺(12.2米),飞机自重才3吨多,最大起飞重量6.5吨,固定装备4挺7.62毫米机枪,最大单个外挂500公斤。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二,如果中国要开发一个类似款,倒是可以,但要满足几点:

1,军民两用,既可以当空中拖拉机,也可以军用/警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2,形体放大,最大起飞重量达到8—9吨,可以外挂一枚重型反潜鱼雷或反舰导弹。

3,具备更优异的短距起降能力,即700米以内(平直)乡村公路可以起降。

4,能配置到海军(上轻航母的大甲板,或装浮筒配属056)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怎么做到以上的各条呢?在放大OV-10的基础上,我建议最大的改进,是在军用型的载人舱尾部,加装1台涡喷-11小推力发动机,强化推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涡喷-11直径0.567米,长1.983米,净重197公斤,是一台小型/不带加力燃烧室的涡轮喷气发动机,推力850公斤。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根据缴获的美国通用电气的J85-100仿制,1980年12月定型,至今还在不断完善中。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上图:J85如今在美国的应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上2图:WP-11在中国的应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台涡喷-11安装在一台智能机械臂上,可以绕多个轴心俯仰转动,既可以向正斜下方喷气,也可以向后方平推,甚至探出身体来左右斜推。在起飞时,根据飞机实际自重,以及装货造成的整机重心位移,由机载主电脑计算最合适的角度,控制WP-11向斜下方喷气,加上两台涡桨发动机,实现最大限度的短距起飞。平飞中,如果需要(比如涡桨发动机战损或紧急额外加速),这台涡喷-11由液压力臂推高,向后方平行喷气。由于飞机尾翼较高,喷出的尾焰不会灼烧尾翼。这个推力虽然不大,但由于飞机的机翼面积大,低速操控性好,滑翔性能佳,已经足以提供备用推力,供飞机飞回基地或从容迫降。

前线临时机场很可能烟雾弥漫,能见度差,此时准备降落的飞机要尽快调到低速,以便掌控。在081轻航母上降落时,由于没有用阻拦索,飞机也需要在有限的跑道上尽早停稳。此时,WP-11可以倒转过来,喷嘴向前平吹,断续点火,起到一个不断“轻点刹车”的作用,把飞机速度平稳地降下来。

在载人舱尾部,左右上下有装甲防护墙,因此这台涡喷-11是裸机布置,只需要一个轻便的外壳,不必另加防护,要使用涡喷时上下活门移开。涡喷-11自重轻,加上全功率推力后也不过1吨左右的力道,机械臂能轻松胜任,就跟摆弄个加长啤酒罐似的。这等于是另类的“矢量喷管技术”,而且喷嘴摆动幅度远远大于矢量喷管,飞机能在空中创造出匪夷所思的机动动作来。当然能这样做的原因,是WP-11是小推力发动机,自己个头小。换了大哥哥WP-14他们,就不可能了。

通宝推:mezhan,
家园 上网就是裸奔,开机就会定位

真理是赤裸裸的,自由也是赤裸裸的。那就敞开裤裆,大大方方;天地当床,正正堂堂。我行我素,你看你忙;他来她往,且乐且狂!

家园 关于韩国T-50

韩国《釜山日报》社7月18日报道,据韩国空军和宇宙航空产业公司(KAI)透露,美国空军计划引进韩国的TA-50战机,可能会购买350架,总金额100亿美元。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我们在这里,替大吹大擂的韩国澄清几个事实。

首先,这飞机不是啥“韩国自主研发生产的国产战机”,是韩国出资,美国洛-马公司负责研发。其投资额中,韩国政府出资70%,KAI出资17%,洛-马出资13%。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其次,这不是合格的战斗机,而是超音速教练机,部分款兼有轻型攻击机的功能。

第三,研发的目的,是在韩国空军里替换老式教练机,为韩国装备的F-15K,KF-16的飞行员提供初级训练。至今共生产了约80架,主要买家是韩国和菲律宾。

第四,这款飞机的电子装备,性能相当简陋,好处就是卖价便宜(2000万到3000万美元之间),坏处就是姿色着实有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第五,美国购买这款飞机,首先,是买哪个配置的?如果是经济版,那就是纯为了替换美军现有的500架老旧的T-38教练机。如果买“加长商务版”,那还有一点点临时上场巡逻的可能,但这个飞机作为歼击机,面对兔国和俄国,其性能基本是白给;作为攻击机,却又速度过快,航炮火力不足,并不适任。

美国自己的航空工业如此发达,最后象征性从韩国买三五十架,估计是最好结局了。

家园 军民两用飞机,恐怕很难做到。

军用不经济,民用不扛造。

OV-10具有短距起落性能,动力应不成问题。撞山应该另有原因。加装涡喷实在没有必要。

不过,中国是否应该研制此类飞机,倒是值得探讨。

家园 你说得也对也不对

OV-10在越战中很出风头,如今则有三大天敌:

1)单兵防空导弹。越战时没有,所以OV-10只要避开越共的高炮阵地即可。

2)无人机。现在的长航时无人机可以替代这类观察机。

3)功能越来越完善的军用直升机。

现在只有少数国家,比如菲律宾,还装备少量从美国和泰国“转赠”来的OV-10,但已经老旧不堪,事故率很高。当然如果中国重新设计重新制造,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外链出处

美军这次无法复活OV-10X,是因为洛-马坚持在原尺寸上“复活”,想偷懒,用旧地图。而空军作战,是体系作战,是集体活动,一群刘翔哥哥带这么个小个子弟弟,跑不起来。但我们把它脱离空军,独立作战,定位为“航空军里的厢军”,大量配置,与陆军更亲近,起到侦察,运送,攻击(及激光制导/攻击指引),通讯中继,反(敌)低空飞行器如无人机/直升机/巡航导弹等作用,那还是可能的。

这种轻攻击机,每架大量披挂装甲是不可能的,主要靠灵巧,自己躲炮弹。而这种框架式机体结构,比传统单体机身的抗打击力要强得多,本身就是“扛打”的准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加装WP-11,有几个考虑。一,强化短距起降,尤其适用于岛礁/轻航母的短跑道和前线机场。二,涡喷加力助推,快速脱离战场(打了就跑),因为毒刺导弹的射程近,跑出去了就没事了。三,动力强了,载荷就大,可以带大弹。再小的车拉了大炮,对手还是要分心关注一哈的。

其实加装WP-11,增加的“死重”只有300公斤:发动机净重200公斤,一对机械臂150公斤,再减去“后舱拆除产生的减重”。其他设备如油舱,用现成的,多拉根管子罢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尤其是这个飞机的设计决定了,所有设备重量几乎都在飞机前半身(红线以前),为了平衡重量,飞机后半部的框架和尾翼故意做得不必要的重。如果在载人舱尾部加装WP-11后,后半部机身可以全新设计,在满足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完全可以利用现代材料工艺技术,大幅度减重。

至于说军民两用,那悍马车不也军民两用?设计的时候搞两个款,一条流水线上夹花着生产,拉低成本就行,这坦克跟拖拉机还一块儿造呢。这个双发螺桨飞机,对于我们的“(民用)小飞机事业”,拉动也很大的。

中国不比美国,以前没搞过这种款式。美国包括P-38等等在内,框架结构机身,搞了很多了。但这也是中国的优势,一张白纸,可以按动力装置的现有国产化水平,反向配套,自主设计机身,想多大就多大,完全不受OV-10的旧设计束缚。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个平台用好了,机载武器也很多样。比如美军曾考虑过在机腹下装一门106毫米无后座力炮,去敲坦克的后脑勺。

外链出处

从零起步,研发这款“空中皮卡”,再量产50来架,估计加一起,有25亿人民币足够了。这50来架里,刨去试验机,教练机,剩下的组2个“空中侦察团”,一个团给38军,一个团给朱日和那支“蓝军”,怎么用我也不知道,让小兵蛋子们自己去摆弄,弄不好玩大了,弯道超车把美国的空勤师给挡住了,那也是可能的。

外链出处

家园 请本大把以前推荐过的书一块列个书单吧

我们一块学习学习。要是能配上看点说明就更好了。多谢多谢。

家园 我跟我儿子看的书,基本没有交集

因为看到很多新移民孩子不爱阅读,我所做的就是在他小学时坚持每星期都带他去图书馆,好在我们家离多伦多比较好的一座图书馆挺近。他把图书馆里少儿部自己喜欢看的玄幻小说都看完后,就不再去了(实在讲,图书馆的书,版本也太老),我也不再过问,但他已经养成一定的阅读习惯,后来又把英语阅读辅导强化了一下。

他们一代人的思想养分,都是从我们意料之外的地方获得的,所以我不推荐书给他。

这次(相当稀有地)推荐2本书给他,主要是因为这本<大数据>。“大数据”技术体系和“大数据”哲学,是巨型怪兽公司(如GOOGLE)和超大型帝国的中央政府(如中美)的最爱,只有这些巨兽才有窥探全体国民和全人类的一切鸡毛蒜皮的旺盛喜好,和从巨量分析中获得巨大利益(并向公众保密,只供精英小圈子利用)的能力。这些怪兽已经在领引社会潮流,这是我们小老百姓无法阻挡的,是儿子他们未来一代人的生活现实,所以他应该学会理解。

但出乎意外的是,他只看了开始几章,对这种令人激动的社会变化,不但不膜拜,还大不以为然。他认为过去的科研探索方法(观测现象,逻辑推理,形成理论,试验证实)更好,比“大数据”鼓吹的“只看相关性,不问为什么”更适合人类。因为前一种科研方法,不需要额外帮助,只要人活得下去,就能在生存之余,靠个体的持续思考,累积传承智慧。而“大数据”依赖巨量的设备/电能和大群“数码奴隶”,其力量笼罩整个社会,一旦崩溃,失去“水晶球”的总统们已经不会像一个普通人那样“正常思考”了,却还拥有折腾我们的权力,那我们怎么办?

其实早有很多人怀疑,“只问现象不问原因”的“大数据”哲学是反智的“类神学”,助长迷信,普通百姓在心理上和生活上被迫依赖于无比神秘无所不在的“预言机器”,成为被圈养的羊群,这是小说<1984>的现实版。我推荐这本书,就是因为受到书里对“大数据”正面鼓吹的感染,但一个中学生,潜意识里抵制/警惕这种疑似“泯灭理性”的社会改造运动,我在意外之余,感到一个原因,是我们两个人所受基础人文教育的地点和时间不同。欧美文化圈里,只有美国在官商两方面,是“大数据”哲学的鼓吹者,欧洲中小国家的反应就不太积极,因为对于小国寡民平和社区来说,监视全民(甚至全世界)的性价比不高。而儒家文化圈里,无论大国小国(小如新加坡),对这套“终极版总体战特务系统”却都上瘾。

对于美国这样的大国,兄弟连眼里最可靠的是钱不是人,政府既然拥有天文数字的钱,可以建立笼罩所有国民的监视系统,多么美好啊。出100个斯诺登怕什么,凭这能打倒美国政F委(NSA)那才怪了。

儿子的态度,使我认识到这本<大数据>是有点问题的,赤裸裸的“监视有理”将来可能会行不通的。希望有更多看过这本书的河友,来参加讨论。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孩子们没有那么不堪,他们能打点好属于他们的时代。我们这些老梆子也好,那些巨兽也好,就像桌上的灰尘------他们懒得扫你,不代表你就能得瑟。

通宝推:海峰,阿蒙2008,联储主席,
家园 你儿子是对的

只有相关性,是没法知其所以然的。

即便两事物有100%的相关性也不意味两事物间存在因果关联。

而要确定事物间的因果关联需要加上除了相关性以外的大量实验验证。

如果最终不能获得大数据中的因果关联,而只是简单凭相关性分析,那一切基于此的结论都只是流于形式罢了。

家园 希望大家能议一议“大数据”

不带成见,正反双方互相尊重。

最近有深度的主题帖还真是不多。

在科学研究的自由王国里,“相关性为王”,可能会终结人类文明。

目前GOGGLE在做的事,就是阿贵偷看吴妈洗澡,结果发现吴妈小叶增生。

吴妈洗澡,跟吴妈被确诊“小叶增生”,据有相关性,因为洗的次数多,被偷看的机率大,就容易被发现小叶增生。当然,“吴妈洗澡”跟“小叶增生”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既然这个“相关性”被证明科学有效,我们就应该鼓励阿贵多多偷看,多多救人。

阿贵现在牛B得紧,因为他及时发现别人有病,抢救有功了。至于吴妈是不是宁可“小叶增生”死掉,而不愿意被人偷看洗澡,GOOGLE那两个宝货FOUNDER是不管的。我现在才觉得,科技是没有底线的。

家园 这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最典型的就是万有引力定律。第一步,观测者积累出行星运行数据;第二步,多普勒从大数据里边总结出三大定律;第三步,牛顿以多普勒定律为基础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

大数据完成的就是前两步,而且绝对不是电脑能代替人干活。因为像“所有行星的运行周期的平方与轨道半长轴的立方之比是一个常量”这种复杂点的关系很可能是现有的大数据技术处理不了的,还需要人去试错。这还是自然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里边影响因素和干扰源要比这个多的多了。即使实用了也很可能是以前忙总做的那个课题的效果:费了半天劲做出来一个实际上大家早就知道的结论。

起码就目前看,大数据的故事大都属于自卖自夸。但是,让我比较差异的是微软预测赌球准确率奇高。我觉得即便是两个球队隔几天再次相遇也未必仍然是这个结果吧?技术水平差不多的google的预测就没那么准。我觉得这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未必是技术因素,很可能是选用了什么变量才是两者差距所在,而这恰恰说明了逻辑的重要性;第二,也有可能就是平均60%的准确率加一点狗屎运。文科生也只能分析到这个程度了,还是期待理工科学生深入分析一下啊。

家园 本大的知识渊博我是很佩服的

有机会推荐一下本大自己觉得重要的书让我们学习一下吧。

家园 科技没有底线

科学家有. 我不觉得这两者有矛盾.

回到隐私信息的保护.我觉得这问题就没有最终解决方案.一种技术因为其争议性被搁置,很快就会有另外一种技术替代.比如盗娼,历来皆非法,现在根绝了吗? 这是人类,或者说所有生物固有的自私性决定的.作为社会的人,我们只能用主观意识去尽力克制....

家园 我这里专指“大数据‘对人类社会的”观察“

如果仅仅用于对自然的观察,那么找到“相关性”还是很好的。

没有一个人喜欢自己吃饭或拉屎的时候,被一个陌生人死死盯着。如果人类社会最终屈服于大数据,认为“老大哥”的存在是天经地义的,那人类文明也就完了,至少是扭曲变态了。

目前的人类科技,就是太狂妄,毫无谦卑之心。

GOOGLE那句名言"Don't be evil",我翻成中文,就是“都不要呕”。但今天GOOGLE们相当疯狂的所做所为,令我们一点点都不反胃,那是不可能的。

今天的人们,只是穿着衣服的裸体而已。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