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随想随写(1)-- 比特币 bitcoin -- 某人a

共:💬45 🌺157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请问能否帮忙引用几段普利高津的原著

貌似你我在“熵增”/“熵减”,或者说 “髙熵体”/“低熵体”上的理解正好相反。

个人理解,熵可以用来度量复杂大系统中的有序度(或混乱度),或者某种有序度下的复杂度,我个人更倾向于用“集成度”这个词。 而不是用来度量“复杂度”单单这一个东西。

比如,一百名训练有素的防暴警察结成人墙,对付几百上千的无组织的抗议者毫无问题。 那么,一百人的人墙复杂度高呢还是上千人的队伍队伍复杂度高? 哪个的有序度高呢? 二者相比,我认为警察的人墙为低熵系统,抗议队伍为髙熵系统。 不知您怎么看。

秦帝国的组织水平、工艺水平,都远高于六国,所以,秦是一个低熵的复杂大系统,相比六国,熵低很多。 换句话说,秦历经几代,长时间不断地输入各种负熵(新的制度、人才、技术等等),终成极低熵系统。

我手边没有耗散结构和大系统有关的书,不知您能否帮忙从普利高津的著作中引用几段,特别是关于“熵增的建设性作用”以及“耗散结构就是通过熵增来达到自组织”方面的?

谢谢。

家园 个人观点

冷战时期,西方各国为了对抗红色阵营,必须尽最大可能团结大多数的本国民众。

为此,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进行了内部对广大人民的让利,同时辅以洗脑宣传。

比如,政治上,选举权从有产白人扩大到了无产白人进而到了黑人最后连妇女都有了选举权。 民生保障上,全社会范围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及福利体系(以及很多国家的医疗保险体系)得以建成,从法律上保证了工会和罢工权,经济上,最低工资制度等, 教育上,实行全面义务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的普及。。。 最终的结果就是培养起了大量的中产阶级,以及纺锤形的社会结构,除了大房子大草坪+几辆车+带孩子度假等等美式生活方式,还有很具宣传鼓动作用并且很多美国人民真的相信的“美国梦”。 福利社会可不是说说玩的,全是真金白银。

普世民主用于内部分歧不大的和谐社会,可以增加有序度; 极权制看起来高度有序,但实际未必。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网上那么多讽刺前苏联的笑话,还有现在网上老百姓发泄不满的各种段子,背后体现的,都是复杂大系统中的各种或大或小的裂痕。

在葡萄的题为“人性”的这个帖子中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3697318

提到了西方福利社会启动的东西方对抗的大背景。

家园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不是单纯的财产

金山银山总有吃光的一天,土地是生产资料,是世世代代的饭碗,农民有了土地,不但可以养活自己,还能传宗接代以至于无穷,土地就是生命,不单单是自己这一天没,而是全家人的生命,这个意义和浮财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所以分了地的农民才会豁出命去保卫这个革命成果。

家园 有这样的计算能力直接废除货币都可以了

能够对未来的任何区域的合理货币发行量进行决定论式的预测意味着什么?你对整个经济的一切细节了如指掌,这是上帝的领域

上帝还要个毛货币,直接供给制效率不更高

为什么要市场经济,就是因为有很多东西我们预测不了,计算不了

家园 人为调整发行速率,违背了BTC的理念

那样的话和人民币等法币没有区别,则 BTC 几乎毫无必要。

也很难抵挡滥发的冲动。

家园 这不是理解的问题,基本的理论就是这么定义的,是要拿来算的

十九世纪热力学刚刚诞生的年代,那个时代的技术限定了人类只能在非常小的范畴,理想的平衡态内进行观察与计算

以此诞生了经典的平衡态统计力学,作为最大配容数理论的热运动的最后结果,热寂这种思想诞生了,在这里甚至于热量都可以作为无序性的度量

在这种思想之下,只有低温下凝结成得结晶才被视为有序,一种完全压制随机涨落的短程力凝结成的有序

然而这种微观上的理论,完全不符合宏观上的观察,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众所周知,整个地球生物圈的原动力就是太阳的热量,然则地球生物圈是无序的吗?

而达尔文主义者也激烈反对这种理论,毫无疑问,有熵增至热寂的过程是完全否定进化论的

正如Roger Caillois的质问,达尔文与卡诺都正确吗?

客观的说,我们的世界是远离平衡态的,平衡态是一种理想,远离平衡态时截然不同

虽然直到今天我们依然没有成功建立普遍的非平衡态统计力学,但是其中一些简单的现象的模型确实已经被建立起来了,比如热对流,单细胞生物的集聚

简单的说法,就是在某种特定的远离平衡态的环境下,一个随机涨落的影响随着熵增而迅速在整个空间内扩大,形成长程关联以至于产生天文数字般得粒子好像获得生命一般的彼此协调运动,形成可以被观察到的宏观现象的机制,而这也是我们最关心的那部分

详细的数学模型和现实例子普利高津的原著里都有,而且都有中译本,尤其是那本探索复杂性,虽然翻译的一塌糊涂,但是绝对不会对这种根本问题上瞎搞的

我是完全不明白,这玩意是怎么以讹传讹的搞到今天这种情形的

说的再白点,熵增这个在热力学有严格定义的机制,在十九世纪的平衡态统计力学下被视为无序的表现,而在今天,它已经可以被视为一大类有序现象的源泉,为什么过去我们会这么认为,只是因为当时的我们的技术水平不足罢了

在这贴里你关心的是社会问题,那明显是非平衡态的问题,对此至少我们可以肯定,拿十九世纪的那种只在平衡态下有效的度量去硬套绝对是要出大问题的

通宝推:墨虎,
家园 普利高津的中译本都可以在网上下到,京东买也很方便

我给你看一下他的耗散系统的定义

http://i62.tinypic.com/29wol78.png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要想比较系统的了解他的理论,从存在到演化这本是起码的,探索复杂性翻译的惨不忍睹,但是配合网上的英文版也能看

网上还有一本是他在六十年代写的非平衡态统计力学,那个的知识体系比较老,讲的是近平衡态下的统计力学,倒是本不错的平衡态统计力学的教科书

他的书中最后总是要提到的时间算符的那部分有很大问题,这个属于当时比较前沿的探索,现在看来基本上是不怎么成功的,所以只要看现象描述的那部分就可以了

家园 再补充一段存在到演化的引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引进的普利高津的三本著作,从混沌到有序,从存在到演化,探索复杂性

这三本书讲的其实是一个内容,只是深度由浅到深而已,甚至于很多文本都是一模一样的,我当时就觉得洋人灌水的本事不比中国人差

总的来说,混沌这本几乎是没有数学的,只有结论还有些故事,探索复杂性是讲的最深的,很多机制的数学表达都给你作出来了,但是翻译的实在太奇葩,竟然有漏翻译,我读到一半实在看不懂了,去查英文版才发现,这翻译竟然大段大段的内容没有翻译直接跳过去了

从存在到演化这本最好

家园 多谢您推荐的几本书

以后有机会找来读读。

家园 刚巧自然辩证法概论的教材带出来了,我快快又翻了一下

首先要声明一下,我没有读过普里高津的原著,当年在学校时即便读过一些文摘,现在也已经忘干净了。 我个人关于耗散结构有关概念基本来自《自然辩证法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5月修订版)中的解释和引用。

我们当年用的这本书我在网上没找到电子版,封面是蓝色的,像这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比较接近的是(绿皮)

http://book.kaoyantj.com/kaoyanbook_search.asp?chubanshe=%B8%DF%B5%C8%BD%CC%D3%FD%B3%F6%B0%E6%C9%E7&shuming=%D7%D4%C8%BB%B1%E7%D6%A4%B7%A8%B8%C5%C2%DB&zuozhe=%B9%D8%CA%BF%D0%F8&xuanze=123

新版说是这个样子

http://book.kaoyantj.com/kaoyanbook_jieshao.asp?kybook_id=Z91Q2J92PU4IG938800711O9Ce

------------------------------

回到讨论。 虽然我们两人读的书不一样,但是,对于同一概念的描述和解释应该是一致的。 这应该可以做为讨论的基础。

首先,我觉得我们两人对耗散系统的定义和理解是无异议的。

我将手边的《自然辩证法概论》扫描了几页,引用了书中的一段: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其次,当我们开口谈论人、人类社会及组织时, 自动地、隐含地,我们都是在谈论处于非线性非平衡区的某种“非平衡有序”。 我原帖中的“有序”也是此意,秦胜六国,谈论的是人类的社会组织,自然不是热力学意义上的平衡有序。

第三,您在前帖中提到的“熵增的建设性作用”以及“耗散结构就是通过熵增来达到自组织”,确实是我时间久了忘干净了。 重新翻书后,找到了相关的描述。 其实这方面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人类为维持体温和进行思考而消耗能量,这种熵增是有建设性的。 当然,我想大家应该在这一点上有共识:不可逆过程既可以导致有序结构的破坏,也可以导致更加有序结构的产生。 某些情况下熵增具有建设性作用,另一些情况下熵增具有破坏作用。 同样以人为例,消耗能量维持体温和死亡腐烂另种不可逆过程,都是熵增,作用各不相同。 另一个例子,部队消耗能量进行训练,和内部勾心斗角,都是熵增,作用也不同。

第四,我用熵(或者低熵体、髙熵体)来度量人类社会组织这种耗散结构的“有序度”(或我所说的“集成度”)。 可能这点是您极力反对的。 不知我的理解对不对。

至于我为什么这样进行度量,请参考下面一段扫描的课本: (请注意,其中提到了熵增,而且隐含是在非线性非平衡区的耗散系统的熵增 -- “diS是内部的熵产生,这部分绝不会为负,即diS>=0” )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基于上面的公式,既然一个系统既从外部输入负熵,又同时在内部产生熵增,如果能够维持非平衡稳定,必然说明该系统为净负熵输入。 在此基础上,我用低熵体来描述该系统,我不认为是错的。 如果您不能同意,那么,大家各自保留各自的观点和认识吧。

第五,如果我的理解正确的话,您认为“熵是复杂性的度量”(引自您的前帖)。 这点我不太赞同。

我的观点是“个人理解,熵可以用来度量复杂大系统中的有序度(或混乱度),或者某种有序度下的复杂度,我个人更倾向于用“集成度”这个词。 而不是用来度量“复杂度”单单这一个东西。” 也许,我应该在“复杂大系统”前显式地加上“处于非线性非平衡区的”这个定语。 不过,考虑到上下文,我不认为不加这个定语会造成误解。

我不同意您的这个观点的原因有二。

1. 在1991年高教版的《自然辩证法概论》这本书中,有专门的一节讨论复杂性 (第二篇 科学技术方法论 第八章 系统科学方法 第三节 探索复杂性的方法), 不知在新版书中是否还有这一节,抑或章节编排有所改变。 在该节中,我没有找到何处提到了用熵来度量系统的复杂性。 当然,也许科学界和哲学界在1991年后取得了新的进展并且开始使用“熵”来度量系统的复杂性,这就不为我所知了。

至于普里高津在著作中是否有这样的描述,我没有读过原著,没有发言权。 只能说,在我所学的通用教材中没提到,要么普里高津没有提到或没有将其作为一个要点,要么教材编写组的老师们误解了或者遗漏了。

2. 在我学过的上述教材中,我扫描并引用了下面一段(分在两页上,我给拼在一起了),请注意其中提到了“有序”“无序”“低序”“高序”,并没有提及复杂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另外,这里的“低序”“高序”,给我的启发就是不仅可以用熵的高低来度量非线性非平衡稳定与不稳定,还可以用熵的相对高低来度量不同的非线性非平衡稳定(比如同一个人10岁和20岁,都是非平衡稳定,但常识告诉我们这两种非平衡稳定之间有差异,如何度量?我用的就是熵的高低来比较这种差异)

------------------------

除了上面的学术方面的观点讨论之外,我还想说点其他的。

当年学完自然辩证法,除了世界观和方法论上有所得之外,一个感触是,本科教育,教的是“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而研究生教育的一开始就是要扭转这种认识,从此以后,不再有“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有的只是“什么是被多数人认为正确或接近正确的,什么是被多数人认为是错误的”以及“除了被多数人认为接近正确的观点之外,还有哪些哪些假说和观点”。 从此之后,在科学和哲学的前沿,再无“圭臬”,有的只是“学术观点”。 当然,这也只是个人的认识,对与不对,各人见仁见智。

我的原帖,还有跟您的讨论帖,除我们两人,还有其他河友也在看,希望我们的讨论能够对他们有所帮助。

您在帖子中用了“以讹传讹”,个人认为,这是情绪化的、轻率的、不合适的。

另外,从您的附图中,找到了tinypic这个图床,还有您推荐的几本书,一并感谢。

家园 附几页扫描的教材,供有兴趣的河友做参考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系统”的定义和特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系统的稳定性,涨落等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自然界的无限发展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P64-73,整个一节都挺有意思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看了你的引文,你看的这本书有大问题

我猜测写这本书的人多半同样没有去读普利高津的原著,很难想象一个看过原著的人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现在想来你这本书应该是国内不少奇谈怪论的源头了吧?

看看原著里是怎么说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重点我都已标红

第五到第六张图中间的证明被我略去了,你要感兴趣完全可以读原著

这本自然辩证法的作者错在哪里?他把只在近平衡态下有效的线性非平衡态热力学的最小熵产生定理,和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的耗散结构的数学搞混了

稍有数理常识的人都该意识到,最小熵产生定理表现的现实其实与波尔兹曼的有序性原理没有任何本质区别,再退一步,就算他一点不懂数学,作者已经如此强调了,远离平衡态下是完全相反的,他连字都不识?

这种不懂数学,连原著都不看的,逻辑自相矛盾,关键概念都能犯下如此巨大错误的东西,不是误人子弟以讹传讹?编这本册子的人是何等的不负责任

你要想详细了解熵增和复杂性增长的关系可以看katok的A FIRST COURSE IN DYNAMICS,或者更深一点的看同一个人的 introduction to the morden theory of dynamical systems

这两本书里都有完整的近代动力学中对于熵的定义,这两本书的知识体系比普利高津的都要新,新几十年吧,因为整个理论体系的发展非常之快,其实普利高津的原著已经有这么点意思了,只是定义的没有那么形式化

简单来说熵是一个衡量确定尺度下的相空间里的轨道发展多样化的度量,正熵就以为着轨道想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负熵对应于数学中的等距映射与压缩映射,那就是复杂性发展的停滞与倒退

家园 要还是觉的难懂,我再从比较容易的那本中摘一段引文

你看看这这个线性热力学的描述,是不是跟你书中的那段引文一模一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其实就你引文中的那个公式,它就是线性的,那作者八成自己也搞不清线性非线性的区别,不知道从哪里看到了线性非平衡态热力学的公式,就直接往上套了,这种书我见的多了,大多数情况下作者连自己写了些什么都不知道

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是怎么样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为什么说熵增是系统进化的原动力,因为热力学第二定律本身说的的就是内部熵产生向最大话前进,耗散系统耗散说的也就是这么一回事

在非线性的远离平衡态下,自组织是由随机涨落与其影响的扩散所决定的

家园 多谢回复和资料

说老实话,因为专业原因,我没有化学基础,热力学也就在普通物理课上学了点皮毛,加之多年不接触数学,现在自己实际上没能力读懂这些资料。

论坛上的讨论,交流观点更重要。在这个问题上,不若你我各自保留各自的看法吧。

至于您对教材的看法,因为我个人知识面的缺陷,失去了进一步讨论的基础。 若您有兴趣,不妨与您的师友、同行进行更深入的讨论,如果能达成大致的共识,倒可以跟教育部反映一下。如能在物理、化学、哲学等方面的专家间引发讨论,倒是一桩美事。

家园 随想随写(4)-- 香港

最近香港的破事很是占了些新闻版面。听着、看着,挺tm烦人的。

我的态度是: 大陆人对香港人应当平等以待之

具体而言:

你如果拿我当同胞,那你放心,我一定会拿你当同胞;

你如果以友待我,那我一定待你为友;

你若待我如路人,我亦待你如路人;

你若视我为寇仇,我自然视你为寇仇;

你若骂我为蝗虫,我会对你说“秋后的蚂蚱,你没几天蹦跶啦”。

---------------------

希望中央能平等地对待治下的大陆人和香港人。 不偏不倚,一碗水端平,不要寒了广大大陆人民群众的心,不要再去热脸贴某些人的冷屁股。

希望不要再有新的牺牲大陆的利益去讨好香港的政策了。

---------------------

关于维护香港“繁荣”的教育意义

网上总有人觉得大陆“必须”维护香港的“稳定和繁荣”,依据貌似是自行脑补出来的“证明一国两制的先进,彰显由此可以获得的好处,进而可以给台湾树立榜样,促进两岸和平统一”,换句话说,维护香港的“稳定和繁荣”具有教育意义,做好了可以吸引广大台湾同胞哭着喊着跪求两岸和平统一。

至于中央是不是有人真的相信可以树立香港这个典型来吸引台湾人民心向统一,咱一个小民不知道,也不好评论什么,毕竟在网上骂脏话可能被封号删帖。

单说说这个“教育意义”吧。

中央政府不能空手变出真金白银来,不论对香港还是对台湾,能给出的好处、礼包,一定有出处,在没有美国那种全球范围剪羊毛的能力前,只能出自大陆百姓的民脂民膏。

记忆中,很多次,中央要员访港前,香港那边就通过媒体放风,公然讨论中央这次会带来什么大礼包和惠港政策,实质上就是在向中央喊价,“不给爷们带个大大的红包,不让爷们满了意,你丫别来”。

记忆中,好像每次中央基本都要包一个大大的红包,这么多年了,香港的大爷们真的是给惯出来了。

下面,还有台湾,礼包要是小于给香港的,中央拿得出手吗?

多少年了,对台湾的教育意义咱不知道有多大,只是从一个大陆人的立场,知道香港绝对给树成了一个坏榜样--会哭的孩子多喝奶,只要撒泼打滚,必有好处。

真要是用类似的方式和平统一了台湾,大陆老百姓就等着再大大地出血哄另一个小皇帝高兴吧。

这么多年了,对香港、对台湾的政策也看了这么多了,效果如何? 别再说什么“广大香港人民群众爱国爱港”,不要再自欺欺人啦,看看每年香港七一大游行有多少人上街吧,那,才是真的民意! 那,才是真正的、一个人头一个人头堆出来的“广大香港人民群众”!

我不知道爱中国、拥有中国人/中国公民认同的香港人是大多数还是一小撮,但我相信,拥护台海两岸统一的台湾同胞,在台湾总人口中,应该只是“一小撮”。

再说回这个“教育意义”, 这么多年了,大陆人民也不是傻子,该看明白的也该看明白啦。也该给教育出来了。

就我个人的认识,谈下来的,终究,不如打下来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