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中国工业除了通讯和轨道交通之外,基本上算不得成功 -- 河狸

共:💬457 🌺3067 🌵5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1
下页 末页
家园 上汽引进德国技术是八十年代初

俺认为自主的抄也是好现象,南车就是这么抄出来的,现在大家都在给高铁唱赞歌,无非就是南车早抄一步而已。

——————————————

你这么说也太那啥的那吧。

都是改革开放后引进技术,上汽能比南车晚几年?怎么就成了南车早抄一步了?

家园 认清一点现实比较好!

3.精密仪器——南高齿11米直径七轴六联动螺旋桨加工机床

这个想来也是不输给“德国和日本”的。

___________________

认清一点现实比较好!

一位机床业内人士对于国内数控机床数控系统现状的看法:

数控系统是数控机床的大脑,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内数控系统的中高端市场被德国西门子、日本FANUC瓜分。低端市场是国内数控系统的天下,数十家系统厂挤在这个狭小的市场区域内激烈搏杀,一时间,硝烟弥漫,血肉横飞,惨烈。

国内比较著名的数控系统厂家有广州的广州数控,北京的凯恩帝、帝特马,武汉的华中数控,南京的华兴、仁和、开通、大地,成都的广泰,杭州的正嘉、深圳众为兴等等。

根据数控系统厂家的技术实力、产品质量、服务品质和销售量,广数、凯恩帝、华中、正嘉这四家企业已经隐隐杀出了重围,是数控系统行业的第一集团军。

广州数控

广州数控的销售量在国内是遥遥领先,估计今年的销售量可以突破12万套。如果单论数控系统的年销售,广州数控是世界第一,不过年销售金额和FANUC相比就很可怜了。

广州数控的品质在国内数控数控系统中只能算中上,服务品质是一骑绝尘、遥遥领先。有几个非常挑剔的客户,一问他们广州数控的服务怎么样,回答是向上翘起的大拇指。广州数控的技术能力非常一般。当年成名的980TA系统的主芯片是从凯恩帝购买的,上千人的开发团队十年间自主开发成功的系统只有980TD和983。很多技术人员在广数是条虫,可脱离广数后却是条龙,自立门户、叱咤江湖的不在少数。

广州数控在珠三角有十余家机床销售展厅,销售的机床都是用数控系统置换回来的,一则是帮助下游机床厂销售机床,二则直接促进了数控系统的销售。“易货”这种原始却非常有效的销售方法是广数在技术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能够打开市场的独门绝招之一。

凯恩帝数控

凯恩帝产品的品质在国内有口皆碑。凯恩帝的技术脱胎于日本FANUC早期的3系列和6系列产品,凭着日本淘汰产品的技术,凯恩帝居然能横行国内数控系统行业十余年,不禁为国内数控系统行业的技术能力汗颜。除当年的广州数控外,现在凯达机床的国立精机系统也通过购买凯恩帝的主芯片才开发成功的。

产量方面,凯恩帝稳居国内第二把交椅,按照上半年的势头,今年销量超过6万套不成问题。

服务方面,和广州数控的差距比较大。

华中数控

华中数控是御林军,天之骄子。华中数控有今天,全靠现在的中国工程院院长、曾经的教育部部长XX。华中数控是XX担任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期间创建的,XX曾经是华中数控的董事长,现在华中数控的董事长陈XX是XX的得意门生。

华中数控的推广不靠市场,靠政策。教育部机床招标基本内定必须使用华中系统,但是在企业中使用华中系统的寥寥无几,一句话,温室里长大的花朵怎能经得起市场上的惊涛骇浪。相对来说,华中的铣床系统比车床系统相对成熟,和其他的铣床数控系统相比性能属于拔尖的。

技术实力方面,华中数控也乏善可陈,虽然号称拥有多位院士,可技术上领先在哪里?华中的稳定性可靠性比较让人诟病。闹笑话的是,华中一直引以为豪的七轴五联动数控系统,内核居然是购买美国的PMAC运动控制卡,然后写个操作界面得以实现的,这和当年的汉芯丑闻有什么区别呢?

大家都希望得到国家大量资金支持的华中数控能开发出真正国际水平的数控系统,为中国人争口气。

杭州正嘉

正嘉目前每个月的销售量是800套,花了三年时间。广州数控达到每个月销售800套,整整花了15年的时间。

正嘉2012年的开发人员只有五人,但是插补前加减速功能、汉字备注功能、螺纹加工90度收尾功、手轮试切防撞刀功能等等都是正嘉首创的,很多功能目前依然是横亘在其他厂家前的大山。

正嘉系统速度快、圆弧好、螺纹好,目前已经得到了业内的公认。

正嘉的弱点在于服务网络,因为是新公司,经济实力有限,服务网点相对较少,服务的及时性方面和广州数控的差距比较大。

家园 台湾人这种心态和香港人一样

接受不了大陆的飞速发展,自以为是的优越感被事实冲击的一文不值,现在靠打嘴炮来做心理平衡。以前我挺烦这种人,现在我可怜他们,他们不过是一群跟不上时代的可怜虫。

家园 攒机能力的重要性并不比关键零部件低

反过来说,关键零部件的强大也无法弥补攒机能力的短板,这方面最明显的案例是日本的手机行业。

日系企业在手机的关键零部件上占有极大的优势,比如手机的摄像头,面板,陶瓷电容等,按理说这应该能帮助日系企业在世界手机市场上笑傲群雄才对,但结果是他们遭遇了全面的溃败和退却,仅剩索尼一家苦苦支撑。

除了日本的通讯制式与世界主流标准不兼容之外,日系企业整合零部件优势攒出好产品的能力不行,无法作出iphone那样有吸引力的产品(PS,iphone很多关键零部件来自日本厂商),恐怕是最大的原因。而就是这不起眼的攒机能力短板,带给了日本企业巨大的伤害。

索尼松下夏普们的连年巨亏已经不再是新闻而是业界常态,而小米等企业则混的风生水起成为行业新星,这是攒机能力重要性的最好证明。

当然我这里不是否定掌握关键零部件的重要性,我要强调的是,身为产业链终端的最终成品的地位不输于前者。它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是将技术优势转换为经济效益的枢纽,也是反哺技术研发成本的资金奶牛。

在技术飞速进步的今天,任何的技术优势都只能是暂时的,而缺少了产品对于技术的支持,维持领先地位也会逐渐成为一种负担。这种负担投射到日本这个国家身上,就是日本持续数年的贸易赤字。而反过来,如果可以在产品上取得成功,并沿着产业链逆向回溯,不失为技术落后者追赶领先者的有效途径,格力在空调全产业链上的成功(空调核心的压缩机是格力自主技术)就是明证(PS,您说除了华为南车之外其他都是渣渣,格力表示不服)。

我之所以说自己所列举的中国“其他”工业不输于德国和日本,正是基于他们攒出了有足够竞争力的产品,并且在世界市场上站稳了脚跟。“下游”不输给“上游”,这就是我的逻辑。

家园 智能手机的利润呢?

智能品牌手机的利润百分之九十集中在苹果和三星两家,其余百分之十,N多品牌去分,每家少得可怜,做辛酸而已.日本的关键零部件厂家比中国手机品牌厂家滋润得多,享受苹果三星和中国众多品牌智能手机拓展市场发展所带来的高额红利!

家园 要客观的看日本的贸易赤字

这种负担投射到日本这个国家身上,就是日本持续数年的贸易赤字。

——————————————

日本虽然是贸易赤字,有几个原因。

一个是这两年他的核电全关了,化石能源需求大增,要进口更多的石油天然气煤。再一个是他很多产业转移了,比如日本大力投资泰国,利用泰国的人工低成本在泰国造汽车,只在日本生产少数零部件,然后成品汽车从泰国又销回日本来卖。

但他的国际收支是有盈余的,从来没有过赤字。

为啥,因为他有海外投资利润的汇回。

日本在中泰汽车投资是不同,泰国日车主要是销往东南亚和回销日本,中国日系车则是全部供中国市场。

中国汽车产业,就要支付给日本品牌使用费,发动机等的专利使用费,还有利润对半分成。中国每卖一辆十五万到二十万的日系汽车,估计就要汇回日本三到五万元左右的国际汇款,这个数字却并不体现在贸易数字上,但是体现在了国际收支平衡表上。

家园 中国手机品牌累得半死,结果发现是帮日本在打工

三星苹果获得智能手机利润的绝对多的份额,高高在上吃香喝辣,辣妹子辣妹子辣!辣!辣!

中国手机品牌价格战拼市场做辛酸,利润微薄,钱钱都给手机里的日本零部件厂们赚走了.

日本零部件厂们虽然没有三星苹果风光,但藏在后面一样也是高高在上吃香喝辣,辣妹子辣妹子辣!辣!辣!

家园 格力还算可以

格力在空调全产业链上的成功(空调核心的压缩机是格力自主技术)就是明证(PS,您说除了华为南车之外其他都是渣渣,格力表示不服)。

——————————————————————

格力是还可以,这个我之前就有说过,格力让韩国产品退出了中国市场。但和华为南车没得比,格力叫得最响的变频空调的变频器还是东芝的,空调产业的技术难度也没有办法和通讯高铁类相比。空调变频和高铁里面很多电气类是差不多的技术,但高铁的难度要大得多,全是超大电流电压的,比空调的难度高了几个数量级,但南车全部拿了下来.格力还需向东芝外购变频器.

家园 设想一下

我之所以说自己所列举的中国“其他”工业不输于德国和日本,正是基于他们攒出了有足够竞争力的产品,并且在世界市场上站稳了脚跟。“下游”不输给“上游”,这就是我的逻辑。

——————————————————————

一个很简单的事实就是,日本德国不需要中国,马上可以找到泰国越南来代替制造或攒机,至多是价高质次一两年时间。

但中国工业如果没有日本德国的技术支持和先进核心零部件,你能想象一下吗?中国现在的主要工业基本都要瘫痪。

中国工业现在大多处于没头脑(大型工业设备中央控制系统基本给西门子,三菱这些垄断。那些大型钢铁厂石化厂化工厂等等都是在欧美日的技术支持下运作的,国产化低端在国内市场都还在苦苦拼台湾),没心脏(核心的大型液压,发动机这些不说没有国产货,而是市占率几近可以忽略)

电子产业,液晶屏,集成电路这些东东几个月后就一块也生产不出来了,因为里面动不动一亿一台的设备不是日本的就是美国的,原料不是德国默克化学的就是啥啥大日本印刷之类的。

汽车厂应该只有奇瑞车可能还可以生产。。。

高铁还凑和,不过过了半年,轮对轴承之类的损耗之后,要降速到二百了。

没了日本德国的精密机床技术支持,我们用的很多产品又到回到笨粗大重的改革开放前了.

家园 这倒没那么恐怖,很多是成本问题

中国不是不能造,而是成本上国际市场环境中不能和欧美抗衡,没错是成本。我就是电子元器件行业的,也在半导体厂呆过。确实高上大的高端复杂芯片我们是差一大截,但是很多所谓精密核心零部件也靠进口为啥呢。成本问题,我们造出来综合成本比不上这些已经在市场上占有很长时间的老品牌,这是几十年的市场培育出来的需要时间和钱去砸,需要一点一滴的去蚕食。同样参数的一些器件,不说最底端的,因为这种没有外在附加值的东西国产基本包了,向上要想当参数的,我们由于规模效应等问题,成本不能和人家比,但是也不是没有,因为国内业内还是有忠实客户,比如某些xx市无线电N厂改制的企业的产品某些器件可以造出来,就是贵但是圈子内的企业还是会用的。关键还是长远规划的商业化和规模化,高上大的东西只要有竞争慢慢的也会从缝隙中被侵蚀。比如你说的dianippon前脚来,后脚杜邦就跟上了。过一阵子江阴还是天水的一个厂居然也把同样参数的样品送来了,可惜的就是贵,还有就是人比较土,ppt做的不行。不过靠关系靠人脉,都是中电系的嘛,高端的用不了可是低端的进来了,以前我们低端的也是日本货,后来都换了。良品率工艺工程师调整了两个星期,达到原来的水平了,那个厂我推测,只要头脑正常用低端的利润,会水滴石穿的向中高端前进的。

我一个同事原先在公司就喜欢取笑国产的土,各种段子,后来他却发现了某些卖的很贵的进口货也就是那么回事,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在江苏开了两个厂子山寨,现在也几千万身家了

家园 造芯片的核心设备就没有!

这个没有什么好扯的,确实差距太大.先从中低端做起吧,把低端台货中端的韩货先赶出中国市场,再谈日德.再谈不被国外控制住工业命脉.

家园 日本智能手机最大的生意一是LCD屏,二是CMOS传感器

你去看看两家主要屏幕供应商Sharp, JDI的财政状况就知道,现在这两家根本没有多少毛利, 不过在生存线上挣扎。

Sony是最大的13M像素CMOS供应商,作为整体,Sony巨亏,作为半导体分部,也是在盈亏平衡线上徘徊。

日本的强大远不如你的想象。

家园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改开的实质,就是用市场换市场,更准确地说,就是用中高端市场,换中低端市场,因此,除了相对封闭的军工和装备制造行业,民用工业必然会被压制。

后发国家的兴起,只有两条路,一是用主权换市场,二是用市场换市场,前者是日韩模式,后者是中国模式。

用主权换市场,需要极强的民族精神,以市场换市场,需要极大的市场规模。

以汽车行业分析经济,是特别好的策略,gdp与汽车保有量比重基本相当,汽车产销的增量和换量,是衡量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

现在,中国卡车和客车,主要是国有品牌,产业集中度也比较高,但在乘用车,特别是轿车行业,中国自主企业就一塌糊涂。

今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大约有2200万辆,美国基本在1500万辆左右,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大约有一亿四千万,而美国则有两亿五千万左右。

中国的汽车产销,以增量为主,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买车,而美国的汽车产销,几乎完全是换量。中国的汽车的产销,换量超过增量,至少需要十年以上。

经济发展主要有两个循环,一是内部循环,二是内外循环,内部循环超过内外循环,国家的产业水平才能真正升级。

因为中国的经济规模过于庞大,因此到现在,只是在军工和装备制造方面,能够基本实现内部循环为主,当然,在大飞机方面,因为决策失误,现在也极差。而在民用工业方面,内部循环超过内外循环,至少还需要十年时间,到那个时候,中国的产业才能整体性地提升。

内循环与外循环的关键,就是就业,中国对发达国家开放中高端市场,却为发达国家生产服装,玩具等中低端产品,根本的原因就是就业的压力,中低端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中高端主要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需要的就业人数很少。

所谓的人口红利,只对劳动密集型产业有效果,对于中高端的产业而言,过多的人口,就是产业升级的最大障碍。

用市场换技术,现在已经证明基本失败了,改开的实质根本就不是用市场换技术,而是以市场换资本,用市场换市场,这两方面,却是基本成功的,先是将中国打造成为世界最大的工厂,现在中国又即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市场。

得市场者,得天下。

国内市场的内循环,就如森林,能够孕育很多企业,必然促进产业的全面升级。

现在,中国的民用工业,主要被外资合资占据,但只要有最大的市场规模,内循环造就的强大军事实力,将来这些外资合资,不过是砧板上的肉而已,对外资开放市场,就如毛主席的诱敌深入,这些外资合资,必然会陷入中国这个世界最大市场,就如同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要么屈服,要么被消灭。

现在中国工业,的确缺少高大的树木,但却正在形成世界最大的森林,外资合资过于强大是事实,只要有最大的森林,将来必然也会孕育很多高大的树木。

树木重要,森林更重要。

苏联的工业曾经比较发达,现在俄罗斯却主要依靠能源出口,根本的原因,就是苏联的计划经济造就了几棵树木,却没有形成森林。而中国的经济能够成功,不是很多人强调的建国后工业成就,因为这些经济成就比苏联都差很多,根本的原因是毛主席的人民公社,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经济战略,形成了一大批小企业,小作坊,这是改开后,中国经济能够快速形成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森林的根本原因。

现在的合资政策,造就了大批的买办,因此,改变合资政策,将中国民用市场一分为二,外资合资不得超过市场销售总额的一半,否则就征收罚金,用以补助国内自主企业研发设计,应该是将来产业改革的方向。

森林,是更多的企业,更大的市场,更全面的产业链。

有最大的森林,迟早会孕育高大的树木,病树前头,也会万木春,而韩国这样的三星现代帝国,没了这两棵大树,乘凉的地方都不好找了。

通宝推:樱木花道,
家园 这才是我国不敢和美日公开翻脸的原因之一

我真的担心几十年的改革是李鸿章式的洋务运动,朝廷得到的不过是面子活,投入的钱大部分还落到李鸿章手里,甲午战争失败,责任还是朝廷的,李鸿章还是被冤枉的

最后被屠杀的还是老百姓

家园 我看很难实施,国内已经形成了势力强大的买办集团

现在的合资政策,造就了大批的买办,因此,改变合资政策,将中国民用市场一分为二,外资合资不得超过市场销售总额的一半,否则就征收罚金,用以补助国内自主企业研发设计,应该是将来产业改革的方向。

————————————

会吗?期待ING!!!

想当年韩国那点蚊子肉市场都坚决不开放

才造就了现在相对强大的韩国汽车产业

韩国虽然在一九八七年汉城奥运会之前被迫开放汽车市场

在一九八七前之前,韩国是不允许进口汽车的,进口汽车需要总统特批.

其实,韩国的汽车产业至今都没有对外开放,有非常多的非关税壁垒让外国品牌实际无法进入韩国市场

所以至今韩国品牌汽车在韩国市场仍享有高达百分之九十多的市场占有率.

比如外国汽车品牌不可以在韩国建立销售渠道,韩国不充许外国品牌汽车在韩国做广告,对购买外国品牌汽车的个人和公司重点查税等等手段.

这些手段在中国现在都无法想象,相反的是奇瑞在广东的营销网络被广州日系车打压基本失去了大半的销售渠道网络。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