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茗谈(139):长剑屠龙 -- 本嘉明
打航母,弹道导弹还是贵了,其实巡航导弹也蛮好,经济实惠。
(一)
全世界巡航导弹的祖宗,就是美国战斧导弹,分为“核攻击型”和“常规攻击型”。核攻击型使用“地形匹配辅助惯导导航系统(TAINS)”,用雷达高度表测量地面高度,使得导弹保持在离地7米至150米高度低空飞行;同时该系统测量地面高度,与导弹芯片内存的数字地图比对,修正飞行航迹,最高制导精度可以达到15米~25米CEP左右。
常规攻击型缺乏核弹头的巨大杀伤力,就需要比核打击型号更高的命中精度,所以为其增加了“数字式景象匹配区域相关器(DSMAC)”,在原有“辅助地形匹配系统”的基础上精益求精,达到“命中精度五米左右”级别,接近于宝石路激光制导炸弹,可以钻入山洞。
但是无论是“数字景象匹配”,还是“地形匹配”,都是繁琐的制导方式,一旦更换打击目标,需要为导弹的芯片重新输入新路线的数字地图,这需要侦察机提早几天深入敌后空域拍摄图像。在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中,为战斧Block 2导弹重新装订目标参数耗时平均达到3天,只能打击3天前侦察好的固定目标,无法灵活变更任务。为了使巡航导弹成为合格的战术支援武器,1993年美国开发了改良版(Block 3),2004年美军又采购了2000枚BGM-109E“战术战斧”(Block 4),安装了GPS制导系统,靠GPS定位进行远距离导航,任务准备时间从3天减少到4分钟,实现了随时需要随时打击。该型导弹还采用了卫星数据链系统,可以飞到目标区域不忙着下去,先盘旋,根据卫星数据链下载的新目标位置,换个大老虎打打。
长剑-10导弹与“战斧”类似,也就有战斧导弹固有的问题。
早期服役的长剑-10担负核打击任务,必须采用“抗干扰+自主导航”的制导系统,所以长剑-10的制导体制类似于早期的“核攻战斧”,采用“地形匹配辅助惯导+景象匹配末制导”技术,这2种制导方式依赖于强大的测绘技术和空中侦察能力。中国缺乏测绘卫星,也没有现代的战术侦察力量(只有平台已落伍的歼侦-8侦察机),所以在料理完了军委核打击清单上的(境外)固定目标后,应该没有多少余力来服务“战术长剑”这个大客户的任性要求。
美国巡航导弹使用的惯性导航系统,每小时漂移在1海里(1852米)左右。战斧的飞行过程中,每当惯导累计误差达到120米(大约飞了不到100公里)就开启“地形匹配”进行一次修正,以回到正确路径上。
但“地形匹配”有一个先天缺陷:在海面上无法通过地形匹配系统获取坐标,只能依靠惯导系统导航,也就无法多次“擦掉漂移”,在海上长距离飞行后其方位偏差会达到几公里。所以每逢从海攻陆,导弹芯片必须储存上岸区域宽度10公里级别的数字地图进行修正,否则就不能认路。
早期战斧导弹的主要常规打击方式,是由核潜艇/战列舰携带,尽量靠近目标所在国的海岸线发射。在第一次海湾战争中,美国共发射288枚战斧,多数由海上射出。为了打击靠近海岸线的(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内)目标如巴士拉等,美国海军被迫在海上用大量空油轮摆出“人造地标盆景”,就是把油轮们排成松散的一条线(好比是一座座烽火台),锚碇后用侦察机沿着先飞一趟,拍摄数字地图,然后输入战斧导弹的芯片里,用一坨坨巨轮,为战斧提供认路的参照物,战斧导弹“这山望着那山高”,一站一站往前飞,最后在一个准确的“口子”进入陆地上空,才能用上“地形匹配制导”,哥几个分头跑路。但是这种方式只能在倚强凌弱的代差战争中才可以采用,假如对手是同级别的,只要先发制人打掉这些没有防卫能力的民船即可。
由于地形限制,中国周边可能会被中国用巡航导弹打击的国家,都没有大的陆地纵深,也就是说在未来的战争中,中国在常规打击中需要打击的大部分高价值目标,如日本基地群、超级大国的西太平洋某海岛基地,都是临近海岸线,甚至是孤立式海岛,中国要由海攻陆,同样无法依靠“地形匹配制导”。北斗系统服役后,“地形匹配”确实可以由“卫星导航”来取代,但是卫星导航本身的缺陷使得其在高强度对抗中面临干扰的威胁,很不可靠。要知道即便是美国,也在“战术战斧”上保留了“地形匹配制导”用于预防GPS被干扰。
假设“长剑-10”的导航技术水平类似于战斧,它的射程1500公里,可以远在美国航母战斗机的防护圈(半径1000公里)外,进行饱和攻击。“长剑-10”发射后,要飞2个小时才能接近航母。万一北斗被干扰了,只能单纯依赖“惯性导航系统”,闭着眼心里默算着飞,那么会有3600米的漂移误差。加上敌航母(比如说“放屁”号------也就是“出云”)早在2小时前很可能就知道“长剑-10”起飞了,它会高速诡异地机动,那就更难找了。怎么办?
所以,“找到航母”,跟“追到航母”,看似两件互相割裂的事,其实是一个动态的整体,是前30年跟后30年的关系,必须要“追中寻”,“寻中追”,寻追一家。不能说一众小鲜肉还没等赶到横店,范爷就拉埋天窗,下嫁牛震,溜了,多不好玩啊。
这里,我们就看看,能否在中国周边海域,事先建设战场,预设战场,不再依赖卫星,做好“又追又寻”?
(二)
我的建议,是组建“智能狼群”系统。
所谓“智能狼群”,由两种吨位不同的“(无人/有人两用)机器人潜水器”组成,主要用于水文科考。
整个系统,有三个层次,最上面一层,是3个“区域总舵”,一个在东海,一个在南海,一个在东海以东的太平洋海域,都是可以高速机动的万吨科考大船------就是“万吨海警船”的变体。
总舵下面,是三区共100多“分舵”(HUB),每个“分舵”以一艘100来吨的无人潜艇“母狼”(这潜艇的尺寸足够大,内舱可以供人员走动和操艇,但平时没有艇员)为核心,
移防时一个4人艇员队进驻无人潜艇,潜艇切换为人工操纵,开到下一个“栖息点”,或回厂维修。
“栖息点”事先规划好,由工程船在海底建设“地基”,下好锚链;如果是深海,就用浮力筒把锚链的上端浮在离海面100米处。
在浮航状态,艇员队把潜艇操控台切换回“全自动驾驶”后乘小艇离开“母狼”,“母狼”潜艇自主下潜100米,顺着微弱的“哔哔”声找到锚缆抓住,静静地发呆,等于是一颗不会爆炸的带锚水雷。
“母狼”艇身上有4个接口(BAY),每个接口能接纳一架“智能小狼”来对接。
“智能小狼”是一艘更小的机器人潜艇,长12米,偶尔切换为人工操纵时,内舱可以容纳2名艇员。“智能小狼”外出时,背后有钢缆连到“母狼”,钢缆上缠有信号缆(但不能输电),总长25公里。
理论上每艘潜艇可以配置4架“智能小狼”,但一般不满额,只配2架。为了避免多架“智能小狼”的缆线互相缠绕,每次只出动一架“智能小狼”,其余在家充电。
上图:留在母狼身边的一艘小狼,与母狼对接
“智能小狼”具备常规潜艇的全部功能,自备柴油机和油箱,水面航行速度13节,水下8节,无人时能下潜150米,载人时能下潜100米。“智能小狼”平时不大上浮到海面开动柴油机,如果电力不足了,经常回到“母狼”身边充电。
“母狼”的电力渐渐都输给“小狼”们后,每隔二星期在夜间脱离锚链上浮,出水面,一面随波漂流一面开动柴油机充电。充满电池组后,下潜,航行到另一个“栖息地”再抓住锚链休息。每艘“母狼”管着一片直径100海里左右的海域,在这个海域里至少建设了3处“栖息点”,敌国虽然在中国工程船停在海面建设“栖息点”时,用卫星观察到了各个点的坐标,但狡兔三窟,事后启用后,并不知道“母狼”正停在哪一处,或者哪处都不在。
在漆黑的水下100米处,“智能小狼”也不怕走失,因为有钢缆连到“母狼”,等于是章鱼的长爪。如果钢缆放尽了,就代表小狼玩HIGH了,老娘就赶紧往回拖狼崽,母子谈心靠通信缆。所以“母狼”和“小狼”之间不需要用主动声纳来互相联络,可以彻底静音,在茫茫大海里玩“无声躲猫猫”,当然为避免缆线缠到杂物,3艇会在比较平静荒凉的海域里展开队形。
“母狼”潜在水下100米处,攀在锚链上,像考拉一样懒洋洋,但会释放一个天线浮标,浮到离水面10米处的浅水里,接收长波信号,随时待命。一旦收到“一级战斗信号”,“母狼”立刻惊醒,释放出全部“小狼”,“小狼”跃出水面变成高速快艇,改用自身柴油机为动力,以最大速度奔到指定位置,然后在洋面上启动“全自动六分仪”,利用星光和天象确定自己的经纬度,此时如果还有北斗定位服务的话,与北斗的数据比对后,用密码无线电播报自己的正确坐标位置。同时,各狼升起一个氢气球,用细绳拴在“小狼”的艇身,气球上升100多米,下面挂有角反射器,等于是棵醒目的消息树。这样,每个“分舵”就像一个大虾,2只大钳在前,虾身(母狼)在后,在水面展开为一个边长20公里多的等边三角形,不论导弹从哪个方向飞近,面对的总是一个20多公里宽的“足球球门”,三根球门杆不断用无线电信号通报自己的坐标。此时,在海面上会出现十几处“分舵”。
长剑-10发射后,并不是走直线奔向目标,而是绕一点路,按事先人工输入的最优路径,先去某一个“分舵”,拜码头。接近“1号分舵”时,导弹从离海面7米的超低空,跃升到150米高度,开启“末段制导雷达”,捕捉角反射器反射回来的信号,直奔“球门”正中,从2架“小狼”中间穿过,再飞掠过母狼的上方。飞过“1号分舵”时,用三角定位法,确认导弹自身实际经纬坐标,把导弹电脑里的“(惯性导航)漂移误差”归零,再继续用惯性导航飞向地平线以外的“2号分舵”。这样,长剑-10不是一条直线飞向目标,而在不停做“变轨机动”,甚至是包抄后路,其运动路径变幻莫测,敌人非常难防。
上图:A段,导弹按惯性制导的方向飞行(有误差,不能击中航母);B段,发现预定的分舵,过去穿越;C点,穿越时对自身准确定位,消除惯导误差,扭正飞行方向。
而完成了“指路任务”的各条“小狼”,则立刻炸毁气球,下潜继续躲猫猫。
“母狼”和“小狼”都是纯民用潜水器,没有装任何攻击性军用装备,平素就是在海里拍拍照,抓抓标本鱼,测测水温/含氧量/放射性/洋流等等。之所以设在水面下,是为了避开鱼船/商船繁忙穿梭的洋面,不扰民嘛。
各“分舵”的另一个作用是水下搜救,尤其是对我方故障潜艇的抢险救人。救潜艇最好的办法,就是小潜艇下去对接,把人接出来再管其他。但临到事故发生再用半潜船送救生小潜艇过去,非常耽误抢救时机,因为半潜船都很慢。如果当时在附近就有几艘“母狼”,就好办多了。
(三)
现在,我们可以假设一场海上冲突。
日本的“放屁号”(就是“憋出了一朵翔云”号)带着88舰队跑出来,在日本以西洋面(图中B点),摁住了水下的中国核潜艇了,中国特混编队前出到台湾西北海域(A点),逼迫日舰后退。日本立刻在美国幕后帮助下,干扰北斗系统和天链卫星,使中国舰队只能收到断续导航信号或假信号;同时岸基日本战斗机升空,作势要突击中国编队。由于“放屁号”离中国编队尚有1200公里,只有长剑-10反舰巡航导弹够得着日舰,而北斗被干扰前,中国编队虽然获悉“放屁号”的最后坐标,但受到干扰后无法使用北斗“卫星导航”,仍然无法解救核潜艇。
此时,军委下令,通过长波电台激活相关海域的那部分“智能狼群”,不管用上的没用上的,所有“分舵”都按指令的时间点,掐着点儿冒出水面,百头攒动,电波四溅,热闹非凡。中国编队抓紧战机,齐射长剑-10,开始饱和攻击。
第一波先用滑轨发射8架无人机,就是我们在《二次山寨》里说的缩微歼-16,虽然机身尺寸远大于一枚长剑导弹,但有隐身涂层,显示在敌雷达上的信号类似于长剑导弹,每架无人机携带一枚超音速短程反舰导弹,和一架微型无人机。通过3-4处“分舵”的接力引导,这批无人机2小时后准确到达“放屁号”2小时前所在海域(这里我们假设卫星数据链通信被干扰,侦察卫星也无法作业,已起飞的导弹无法更新目标坐标),开启搜索雷达,分头盘旋寻找。出云号的最高航速30节,这2小时里可能在一个半径110公里的海域内,这虽然辽阔,也经不起8条亚音速的“胡同串子”在日军护航舰的防空火力间隙里乱串。“放屁号”舰长250米,高数十米,无法隐蔽,一旦有一架无人机找到它,立刻招呼同伴靠拢,先释放8架携带的微型无人机,微型机持续在日本舰队上方飘忽盘旋(就像兀鹰盘旋在将要倒毙的牦牛上空),以无线电信号吸引后来的导弹。无人机随后打出8枚导弹,接下来无人机翻身后退,顺原路翩然离开,一路走不断有飞机“掉队”,在原地盘旋,这样“水连珠”,在航线的最末段有持续一连串“基站”的无线电引导,供后续第二波赶到的40余枚长剑顺利找到目标。
到此时,战斗就结束了,首相也下台了。而伟大的,核常兼备的DF家族还木有惊动涅。
这2个小时里,日军也不是束手待毙,但能怎么办?完全扫清洋面上暴露的近十处“分舵”,是不可能的,因为日舰主要携带反潜直升机,飞得慢航程近,收拾不过来,就算有肥电,滑跃起飞能携带的弹药和燃油都少,在有限的时间里顶多打掉离得近的几个。打掉少数几个小狼无伤大局,空中的长剑一旦发现“4号分舵”失约,可以按后备预案转飞其他“分舵”,也就是多绕了一点远。母狼和小狼虽然没有配备防空导弹,也不至于等死,如果来扫荡的是驱逐舰,小狼就潜入水下10米,只留个气球在外面继续广播,你舰炮能打那么准?如果逼近的是反潜直升机,就用激光照射直升机驾驶舱,亮瞎你。
但这种战法,有个重要的前提,就是战斗前全员点名,要确认各就各位,才能预先规划导弹航线,否则老八路赶到三叉路口,没有地下党等着指路,那就前功尽弃了。我的建议,是索性从舟山启程,铺一条海底军用光纤缆,供狼们建自己的微信群,领导上也好管。
恐怕飞机要早起飞。
还有,你的地图是哪儿弄来的呀,看上去象是二战中的,也太反动了吧,把满洲、西藏和台湾都划出中国了,用这张图到底是几个意思啊,呵呵。
说正经的,兄台这个“预先埋伏、军民两用、分布侦察”的主意不错,不妨称之为“海狼之云”。不过可虑的是,数量少的话起不到作用,多的话维护成本又高;在敌人能干扰北斗和天链的情况下,它们自身的通讯也同样会是个问题,又该如何引导攻击呢,还请兄台三思。
(一)
先说明一下,我用的是二战历史图,毋忘国耻嘛。这张图的大小也合我用。
附带说一句,现在有些人嘲笑二战中日军里的“愤青”,认为它们瞎搞,倾倒大厦。其实我倒是觉得石原/永野等人,都是清醒的。英国人殖民的路数,就是每占领一地,先残酷消灭土著中的精英统治阶层(在印度,就是卧莫尔王朝的统治者------穆斯林),然后栽培原来受歧视的低下阶层(在印度,就是印度教徒,这是印度人至今感激英国的主因,感激的都是尼赫鲁之流印度教徒,穆斯林已经自立为巴基斯坦,所以在印度很难看到反英言论)。
同样的,1930年代美英在亚洲搞“再平衡”,就是抑制日本,扶持蒋介石,这是蒋寄希望于“国联救国”的根本原因。但美国的底线,是自己不介入亚洲战争,所以对日本的打压,是有限的,是“缓兵之计”。
但一旦日本在1941年无所作为,听任德国失败,那么德国灭亡之日,就是日本灾难之始,日本必然被白人(英美荷)带着伪军(蒋军)围殴。况且苏联与日本,有当年日俄战争之仇,能不能帮日本还两说着呢。
(二)
说回今天的日美关系。
日本海自与美国海军的关系极深。美国海军是非常自闭的,在二战末期,美国海军有个笑话:“我们最大的盟友是英国海军,最大的敌人是美国陆军”。
二战后美国在日驻军,随军家眷很多,小孩在日本上学,很多子弟从小就视日本为“第二故乡”。美军精英骨干的圈子比较封闭,主要是“红N代”------这一点,美军的腐败要甚于解放军。这些在日本长大的海军大院子弟,现在是美国海军的骨干阶层。所以,日本对美国军界的“影响力”,比外界了解的,要深得多。
日本修宪后,中日在海上短促冲突的可能性,大了很多。我看有一种可能,是美军里的愤青,教唆日本海自以挑衅的态度,在日本以西洋面追击中国核潜艇,中国潜艇虽然在公海,但离东京圈“太近”,威胁了日本嘛。海自也不是开打,就是逼中国潜艇上浮,挂国旗,在日舰押送下回青岛。此时中国很可能派就近演习的驱逐舰编队北上救援。此事可以说不在《美日安保指针》范围内,但美国驻日军队可以拿出全部家当,在幕后夺取相关海域的“制电磁权”,表面还是日本自己干的。而驻日本的美舰美机,均不出动。
这时中国海军怎么办?光靠海面这几条舰,硬打是吃亏的,还是我们开了第一枪;出动(或威胁出动)DF家族又没必要,因为在电磁权受压制下如何用DF-21,这不能让美国了解到。最大的可能,就是海航大编队出动,但现场离大陆太远,飞机燃油不足以到达后长时间缠斗。
如果通过外交斡旋,或者中国海军后撤示弱,都是中国在外交和军事上的失败。如果开打,美国正好看看中国的实际战力,日本也有取胜的一定概率------这2家都肯赌一把。
所以这就好比抗日时候去端鬼子炮楼,鬼子既然用歪把子的火力把地面封锁了,我们土八路就挖地道,挖过去炸塌你丫的。
挖地道是个长期活儿,投资也大,但既然中国把这一大片“西太平洋”要当自家的后院,那搞点基础建设是值得的,搞得越早越便宜。
一艘母狼,200吨以下;小狼,15吨以下。成本都不高。
这就是麻雀战,一声呼哨,遍地小猢狲,你有几个托塔李天王去镇压?
各处分舵都冒出海面,摇旗呐喊,大鸣大放,当然招打,但谁去打?驱逐舰?开过去就要一个多小时;反潜机?新宋潜艇带着红旗-9在四处转悠,找自己的一亿人民币奖金呢;F-16J?那舰队谁去保卫?
每处分舵冒出水面的时间,是掐着点儿的,也就是长剑导弹造访前一小会儿。而且用到哪个,不用到哪个,外表看不出来,日本海自是精兵主义,兵力有限,怎么确定打击顺序?
这里面难的,是组织好群众,毕竟太乱。较好的办法,是事先铺海底光纤,或者省点儿,临打仗了用快舟发射小通信卫星,低轨道,就管这一片儿。
我觉得,这俩只能算是导弹的雏形,连真正意义上的导弹都不一定算。就比超大号无控火箭弹强点。
41年这俩可都是反对东条的开战计划的,不过石原早就让闲置,41年是预备役,海军也没啥话语权而已。
石原最后连战犯都没捞着当,还颇呱噪了一番。
《愤青才是抗日主力,7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
日本当年的情况,就是:伸头是一刀(美国一把刀),缩头将来必是乱刀。所以不如伸头了。如果当时日本缩了,后来美国纠集英荷法中,一起乱刀灭日,就蒋结实那点出息,在白人面前,还不如永野们呢,中国人到现在还跪着,都正常。
昨天FED决定不加息,说明一个事情:美国经济还很脆弱。
这是骗不了人的,所以接下来,中美峰会会顺利一点,世界人民会安生一点。
整个20世纪,是白种人以外的世界人民,试图打破“种族优越论,某些种族活该淘汰论”的奋斗世纪,直到今天,才渐渐看到些眉目。日本的20世纪史,与此有一定的联系。
这种从小鬼子故纸堆里翻出来的脑残历史观,就别拿来当论据了。日本人意淫出来的种族对抗论,在实践中连自己都不好意思说出口,没想到却被某些中国人拿来当宝贝。
不管有没有二战,民族解放的历史浪潮、共产主义浪潮在1900--1950年代是不可避免的,小鬼子越早完蛋,对历史发展越有利,过去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
日本国内市场狭小,这是天然缺陷,但是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又必然要不断扩张,既然918之前的中日协议体系都不能满足小鬼子的需要(本大有时间可以研究研究918之前日本在华利益),那么扩大侵略是必然的,也就是说必然要将日本自身的幸福建立在中国人的痛苦之上。
现在也是一样。想一想1931年之后因为小鬼子侵略而非正常死亡的5000万中国人,不抵制日货,快点让小鬼子完蛋,真是对不起中国人的祖先啊。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十一院的新型彩虹太阳能无人机,采用太阳能作为动力源,具备超长航时,未来留空时间可长达数月至数年,飞行高度超过20km,任务区域广阔,具备“准卫星”特征,具有部署灵活、经济性好等优势。
新型彩虹太阳能无人机可广泛应用于常态化海域监管、应急抢险救灾、反恐维稳,以及偏远地区互联网无线接入等商业及产业类领域,是我国首次成功研制的大型长航时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尺度和重量仅居美国之后,是支撑我国“临近空间开发利用”的重要基础手段。
把几颗卫星的功能,分散到数十架甚至上百架太阳能无人机上,中国“布控西太”才能真正实现。
这玩意估计为了追求轻巧用了一身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对雷达波高吸收,弄不好天然隐形
而且2万公里的飞行高度,超过绝大多数中低空防空导弹的射高,爱国者应该都打不到,能打到这高度的都得是高档货,要在海上飞得出动盾舰才行啊。
就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