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邓特色,其一开始就公开宣扬:自己是开历史倒车 -- 海纳
- 违规禁,【补充】可申诉或道歉来解。偏要看
您的意思是没有286,咱又能发展医药,又能发展小轿车,又能发展歼十又能发展大飞机了,还能在所有这一切的基础上发展农业和轻工业(至少不用两票吧,粮票布票)。。。
钱呢?钱从哪来?当然您可以说,我们自己用破轿车也比给买办上贡给外国主子强,那算您有骨气,您还可以说,我就算光着腚,也比卖国强,宁要共产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宝。我佩服!
改开前的国民经济体系就是一个军事强国体系,一切让位于军事。
当时总是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军队员额大幅增加,1965年超过500万人,1969年达到631万人,而且数量增加最多的又是步兵。文革时期中国军队、民兵规模和员额极度膨胀,加之对第三世界军援保障引发的部分军费开支,所以军费相对60年代初有大幅增加,国防经费开支从1967年的83亿元,增加到1977年的149亿元,其实文革十年间,军费绝对值增长并不大,年平均增长率仅为7.95%。军费占财政支出比例在1968年达到顶峰,突破26%,而后逐年下降至1974年的17%。74至77年的四年间,可以算是停滞期,军费绝对值在140亿元上下,占GDP比例也固定在4.5%左右。文革时期,国防经费占GDP比例很稳定,一直保持在4.65~6.5%之间。
但是我是小老百姓,我就关心家里的儿子能不能吃饱,能不能穿暖,看着他每年冬天冻手冻脚我难受。
回答您的小轿车是买的划算还是自造的划算,我觉得这都是很好比较的,短时间内国内缺口大,首先要解决有无的问题,才能考虑好坏和自力更生的问题。同样的,为什么空军宁可要歼27不要歼10?因为老外的好,老外的抗造,老外的省油,(歼10原型要配的居然还是涡喷,等您把涡扇造好,估计北京都姓台了)。。。满足所需的缺口之后,空军才放手让沈霍伊去自造的。
我也认为现在河里,夸毛和民族主义的帖子得花得宝最火爆。但是有个问题我要和您商榷一下:民族主义是个右派的东西,这应该是毫无疑义的,不能硬往左派堆里划拉;您不能说夸毛的都是左派,也要看是夸的哪一方面,夸毛为民的大概是,夸毛为国的就未必;综合上述两点,主要夸毛在国家建设上贡献,同时鼓吹民族主义情绪的,那大概是中帝国主义者,您应该命名为西右。
当然,从得花得宝数量看,我也认可西河河友有一些是认可毛时代的社会公平,但同时将民族无条件放在阶级之上的,不过我没有印象有哪位著述较丰的河友持这种观点。我不是说不常说话的河友一定不牛,但连个意见领袖都没有,这很难称为一种思想派别吧,或者您认为有,这就是我们观察结果不同了。
我说“中共开国领导集体的出身就是小资居多”,是想说这么一件事:从历史经验看,小资产阶级不一定狂热,我倾向于将“狂热性”冠以“小资产阶级”是因为“无产阶级狂热性”显然是政治不正确的。
还有88年停产的干线蒸汽机车。2014年有张照片,南海种岛工地上液压履带吊林立,用来纪念中国第一台液压履带吊下线30年正合适。还有混凝土泵车,82年引进日本技术造了第一台,但核心设备仍依靠进口,完全国产化的泵车要到92年了。
70年代末的确很落后,这点别不承认,但是为改开打了个好基础。
再感叹一下,如今无论是高铁还是履带吊还是泵车咱们都已经是第一,唯一的例外就是汽车。。。
非常不容易。但最后的结果楼上说的也没错,咱们在70年代末达到了西方50年代的水平。。。
提高涡轮温度两个招,第一提高材料耐高温水平,第二是加快冷却速度,铸造空心涡轮叶片是后者。咱们是从900度向1000度迈进的时候搞的铸造空心涡轮叶片。人家同期的英国斯贝发动机,还采用落后的锻造叶片,已经可以达到1100度以上,就是说人家的材料采用落后的冷却技术都能比你高出100度,差距巨大,要不然为啥咱们70年代末还在学习已经有15年历史的斯贝发动机呢。咱们成绩是很大的,但70年代末的确跟人家比不了,差远了,个别单项可能突出,比如这个铸造空心涡轮叶片,但关键指标涡轮温度就不行了,80年代咱们的最新型发动机涡喷13,涡轮温度勉强过1000度。
请先容许我高姿态的回复一下,我主观意愿上并不是在批邓。我是觉得邓的一些思想政策目前起的已经是负面作用,而在肃清这些影响之前显然要将邓的历史地位摆在合适的位置上。我乐于表达一下我对邓的观点,而这些观点确实主要是负面的,但我没有把它做成一个系统性工程的意思。我说起计划生育,只是因为我回复的河友提到了这个问题,我没有从主次的方向思考过。
然后是与您商榷一下,我觉得中国人民对生育的观点差异是非常大的。我见过把全家资源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的家庭,我也见过可以生就要生的家庭,为超生付出惨重代价的家庭我没亲眼见过,不过从舆论看这样的家庭也是存在的,相信这与您可以达成共识。那么我认为前者无疑是更希望能获得广阔的上升空间的,而后者就未必了。而且从我自身经验来说,现在无论是您提到的底层人民还是城市中产阶级,对孩子的期望值一般也就是城市中产阶级。当然,他们不可能排斥继续上升的机会,但直接把期望定得更高的恐怕非常罕见。即使到现在为止,这个上升通道也远没有收死,更别说邓主政那个年代了。
另外再多说几句,我一向不太赞成从“用心”这个角度去评价别人,谁也不是谁肚子里的蛔虫,别人的用心是很难讲的。尤其是一个政治人物,他政策造成的结果比他的用心重要得多。关于计划生育我还有一个观点,我认为一个没有太多资源的家庭,多生几个的预期前景比只生一个然后赌他能够上升到较高阶层好得多了。
这不像是国家放弃了小企业的做法,更像是您的上家,煤企开始作为一个主体为自己考虑的时候搞的小动作。
首先,你是小企业,不是煤企的大买家,得罪的起,所以店大欺客,肯定不会把您这种小零售放在心上,估计就算是打官司,也就是拿客户经理出来打打板子而已。
其次,那个时候煤炭资源非常紧俏,没有相当的社会资源,根本拿不到,如果是平价煤(您这样的化肥企业,现在的话说叫公益性企业肯定走的计划内调拨),对于煤企来说利微糖少,所以肯定有糊弄的成分在。
最后,能进这批煤除了有无奈的成分在里面,还有更让人无法忍受的内情!监守自盗!你们的采购经理和厂长肯定有人带头以次充好,拿计划内的调拨煤转手卖到社会上赚取差价,然后买次煤补亏空。从古至今,贪腐没有新鲜手段。我之所以这么说,因为我见过太多电厂在那个时代就是这么干的,这样挣钱比辛辛苦苦造化肥挣钱多了。至于企业的生死,因为是国企,难道国家还让我倒了不成?
我们从头从方向说起当国家开始试着让更多的经济成分补充生产力缺口时,对国企的照顾(价格双轨制)和国企的国家管我到老的思想肯定会造成这个局面。
同样是一句话,咋我读的意思就是和您读的不一样呢?少捕少杀是为了平叛,为什么我就不能像您这么解读成“宽大则造成了叛乱”?这不一样吗?
宋文骢,刘大响..
西方媒体的宣传是很高明的,书读夹生的人最容易上当。
结果,老解放被东风打得溃不成军,这才有一汽86年背水一战垂直换型。
有自我发展基础的工业体系,其水平和当时的世界先进差距不小,但不再是50年代156时只是移植的一张皮,生根了。
您在那边气哼哼地说“我TM就不明白了,为什么拼了那么久的农业,我还要用粮票吃饭?还要上山下乡去”就粮“?您能给我解释解释吗?”,对吧?
很简单,粮食要增产,靠的是什么?靠的是肥料(化肥),水利,良种,机械化。化肥问题怎么解决?七十年代初引进的四三工程,水利问题怎么解决?毛泽东时代三十年打下的水利基础(别提八十年代,胡耀邦那煞笔“听说修水利就烦”),良种怎么解决?袁隆平的杂交稻的研究可是靠七十年代的举国体制(八十年代削减投入,那顺口溜是怎么说的?远看像逃荒的,近看像要饭的,仔细一看是农科站的),若机械化也是七十年代开始推广的,57年农业机械总动力仅121万千瓦,65年约1100万千瓦,70年2000万千瓦,80年1.17亿千瓦----顺便说一下,搞联产承包分田单干对于农业机械化其实是起阻碍作用的,你可以看一下刘慈欣《乡村教师》里的描写,另外还有一个直观数据:1985 年 农村有大中型拖拉机85.3万台、1990 年 大中型拖拉机的数目反而降到81.3万台----地都分散给个人了,大中型拖拉机没用了呗。
明白了吧?七十年代辛辛苦苦基础建设打下的成果,到了八十年代正是全面收获的时候,然后邓小平万里一伸手把果子全收割了去,宣布“这都是我们推广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积极性,才解决了粮食问题”,我呸,真是贪天之功为已有。
本坛里关中农民的回忆录里写得很清楚,分田后他们那里的老把式,农业技术极精,生产积极性极高,田里连根杂草也没有,坚持不用化肥,产量就是上不来----他那点积极性能多打几十斤粮食么?
最后给你列一个粮食产量数据:建国时粮产量仅1.1亿吨多点,66年,2.1亿吨,71年,2.5亿吨,79年,3.3亿吨,整个八十年代,基本是3.5至4亿吨这个范围,这个增长趋势是一条平滑曲线,不是说进了八十年代,一搞分田承包就急增。宣传口还吹小岗,说小岗一搞分田单干就“产量翻了三十多倍”(《历史转折时期的邓小平》里似乎也采用了这个情节),我呸,这只证明小岗村是一群SB好不好?中国农业原先状况要真有那么差,搞分田单干后不说像小岗那样涨了三十倍,立马涨个三倍五倍不难吧?事实哪?
土共的科技队伍,都是有想法就先干起来,先进方法不具备条件,就土法上马。大不了,等具备条件了,再推倒重来。而不是没有条件我就跑去有条件的。从不计较个人利益。一旦具备先进条件了,该退的退,该跟上的跟上。除了主席,真不知道还有谁有能力去说服这么多人,扯出这么一个队伍来。这个队伍,比起所谓经济崩溃来,要宝贝的多,且行且珍惜吧。那怕后来一朝天子一朝臣,转到经济中心,看別人喝香的,吃辣的还有那么多人在苦苦坚持,把队伍带下去。如果没有这些人的坚持,今天所谓的大学扩招,产业升级。你能用钱买或租回来么?那些经济学家在看到拉美化之后,列出一堆数据就在扯什么什么化。其实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这些国家在中等国家之后的国产化替代过程中,没有自已的科技队伍提供支持。只能把这部份利益拱手让给国外资本,从而失去了独立自主。一如我们的小汽车产业。(虽然我们的小汽车产业可能存在着某些交换目的)改开最大的成果,就是保证了土共的领导,保持这么一支队伍没有溃散。不管在中苏恶化,还是西方重点进攻。这支队伍一直坚持到现在。这是我们没有拉美化的最重要保证。也是改开后所有成就的基础。也是我们未来依然保持独立自主的依归。把基础抽掉了,无论一时多么辉煌也是沙滩上的大厦而已。一如当年的拉美。二次国共合作,国民党给资源我就要,不给我一样能发展状大。这就是独立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