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我今天特别的高兴,在孩子快十岁时 -- 给我打钱87405
眼光向着未来是对的,不过回忆确实是一笔珍贵的财富。
什么为了人类的幸福而奋斗?
这是一句屁话。
这句屁话的真实含义是:为人类的幸福而努力,是一件可以让人成为永动机的事业。
同理,研究鸟而怎么飞,也可以让人成为一台永动机。
研究数学,照样可以。
研究绘画、音乐、围棋、历史、文学……多得数不过来。
甚至 连“姿势”也可以是一件让人成为永动机的事业。只是一般人,腰没有那么好,肾,只有两个。
哪一样不能让自己成为一台永动机呢?
都是不断的追求,不断的探索,在自己永动的同时,能给他人带来幸福,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您这样一天到晚神游物外,您夫人不粗暴干涉吗?
教学中常见 的一种问题,就是“我不知道你知道什么”,和“我以为你知道什么,但你不知道,或者你认为的跟我认为的不一样”。
但是另一方面,“我知道你知道什么”,这是人类交流的基础,在本能级的通感方面,确实就是“我知道你知道什么”。
这样一来,在现实中,就会共存两种情况。
一类是“我知道你知道什么”,另一类是“我不知道你知道什么”。
或许我们还没有养成一个习惯,先去判断属于哪种情况。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我们会这么做。比如两个孩子打架了,老师来了解情况。
但是更多的日常 交流层面,我们却不大先去做一个判断。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观点和立场并非是统一的。有大量的问题,其实是有两个、三个以上解读。
真实情况其实并非是两个,两个只是描述 了两个端点的状态,实际上是有数不清的解读。
虽然说,我们很快就有了一种经验,在书面语言中,表述得更为清晰、完整,但是在教学的时候,却大量的运用了口头言语来进行交流。
简单说,只有当书面这种形式出现时,我们才会切换语境,将自己调整成一个严谨的人,而当口头交流这种语境中,我们会随意、轻率。
在数学的教学中,有大量的讲解,都是用言语来完成的。这些讲解,是理解相关知识 的关键。
但从实际 操作来看,结果无法令人满意。
讲漏、讲混、讲错,听漏、听混、听错,频率很高。当然,现在用PPT,比以前是有改善了。
理想状态中,如果孩子们的积累足够丰富,那么讲解的内容就会少一些,更容易以书面语言的形式出现。
但在实际教学中,尽管不能说按目前进度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是揠苗助长,可是,数学的抽象程度高,这是一个客观事实,孩子们相关积累不足,也是一个事实。
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去做一些改变呢?
还有一个与之相关的,也是被忽略的。
就是孩子们对于人性的了解太浅,无法从对方言语中微妙的变化体会到对方的意图或者情绪变化。
比如可能老师会发现有些孩子特别“笨”,“我”不断的在给提示,对方却没有任何反应。
作为成年人的老师而言,他就不太适应这种局面。尽管在有了经验之后,会有一些调整,还是有大量的老师不会跟孩子交流。这里面有个惯性问题。
我也观察到许多家长冲孩子发火,主要是因为孩子听不懂自己的话。
实际上,我也干过这样的事。
而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我们让孩子做超量练习。效果也很不理想。因为孩子们在第一次就听错了,元认知上出了问题。
这种元认知上的错误,并非 是一种正常现象——指必然会出现的理解不透彻。
这样一来,查错、纠错的成本非常高昂。
简而言之,因为交流方面的缘故所产生的损耗是惊人的。
这是老师教得累,孩子学得苦的一个原因。
就数学而言,在小学末期,有两大内容,之所以难学,和前述有关。
一个是分数,一个是几何的基础知识。
分数,既可以当成数,又可以当成式。对应的是两类问题。
老师在讲解 的时候,往往只会说分数,而不会说分式。
作为一名学生来讲,他就很困惑,怎么一会是这样,一会又是那样呢?好像说得通,又好像有矛盾。
几何的点、线、面、体这四个概念,也是如此。
比如说,我们说,在面当中,线其实指轮廓线,但在教学中,却变成了边、周,对应边长、周长,轮廓线这一概念消失了。
而在体当中,只提表面积,却不谈轮廓面。
那么孩子们就搞不清了,为什么在平面图形中,面指的是“里面”的大小,而在立体 图形中,面又指的是“外面那层皮”的多少呢?
从说者的角度来看,用词越少,越划算,但从听者的角度看,情况正好相反。这就有点像在菜市场里讨价还价了。而由于在课堂和家庭中,老师和父母占有绝对优势,孩子议价能力极低,只好就“这么交易”了——算了,搞不清,背下来得了。
这就相当于花10块买了一斤菜,本来它只能卖2元一斤。
于是,学习就变成了一件亏本的事 了。
以上,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我就是比较好奇,您这样一天到晚神游物外,会对家庭生活造成影响吗?我家那位特不理解我一天到晚思考与现实生活无关的内容,会粗暴干涉,甚至会为此吵架。所以由此一问。
我猜你想问的是:该肿么办。
我支个招,你写啊,你就说你在写书。
首先申明,我没有任何干涉他人家庭生活权力和兴趣。
我觉得吧,现在很多男士,恐怕在想“到底怎么做,才能抗拒家庭暴力呢?”
我身边有几个朋友,基本上都没招。有些三四年都没过夫妻生活,这往往对方在进行报复。我本人也经常被报复,我都已经失去性趣了,好在我一向是性趣有限。
客观的讲,夫妻若只能论啪啪啪就太没劲了。真正的问题在于夫妻双方需求不同,这是根。家庭当中,男女双方对于世界的理解往往差异巨大。这里有社会分工问题的影响。社会分工不同,生活阅历就不同。比如我媳妇就理解不了北漂,而我可以理解,那是因为我有住在地下室里的经历,我有走投无路的体验。还有知识体系不同的影响,比如我媳妇是文科生,用我的话来说,她喜欢根据自己观察到的个案来推理全局的情况,而我是工科生,一向都是坚持概率原则,任何事我都只能去做长线能有可保证的收益。诸如此类,多如牛毛。世界观差异太大,需求也会差异巨大。
所以说,有时候彼此无话可说,实属常态。这就跟晚辈跟长辈聊不来一样。但是,女性不接受这一点。这个东西,没法说。
肿么办呢?用我一个朋友的话说,“记住了,程序就是这么设定的”,你别想反抗,你只能见机行事。
我媳妇现在有自己的事业了,爬山。
我认为我有必要“解释”一下。
我只是在说,男女需求不同,并没有说谁对谁错。
在家庭中,男人认为女人在施暴,同样的感觉对方也有,这说明双方都有问题。
到底是什么问题?
男人太机械,女人这种偏自然的属性又不能在社会中占有足够的份量,只好由一部分男人转换成女性来求得平衡——男人女性化似乎成为了一种趋势——可以称之为是一种物极必反的现象。
我的观点是:如果公平的讲,不是女人太“懒”,而是男人太“勤奋”。
这就是为什么说,男人没几个好东西的原因。
必须得捆绑着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