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别忽悠我,让我右手砍自己左手 -- Ace

共:💬743 🌺6034 🌵13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0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事儿别乱讲

盾牌头盔(不是作战的钢盔)还是有的太少而已。而且那个局面下,再多也没用。

李鹏说橡皮子弹不够用;应该是大实话。

家园 集体时代养猪主流也是自己家养

和包干无关。

也有个别家庭困难,年底把猪按照市场价卖掉的。不要误解,计划经济时代也有市场经济,而且占据主流。我们村卖粮,卖蔬菜,卖工业产品,都是自己谈价格。大企业之间,有国家计划安排的,也有自己谈来的生意。

每年大企业都要召集全国各级供销社召开订货大会,就是那时的遗风,至今犹存。 国家有猪收购计划,但很少,一般都是大队轮流分到小队,小队事先安排人专职养几头猪。

养一头猪,卖肉的价格大概0.85左右一斤,10个月一头猪可以杀大概170斤肉,加上猪头,一些下水,大概180~190块钱,去掉买猪仔花的20块钱,可以得到160~170元。这里面要买一些米糠和麦麸,花掉几十块钱,净得利100块钱出头,平均一个月10块钱。这个利润是因为家里有足够的苜蓿,山芋藤等供猪吃,平时还有多余的饭菜泔水等,如果养多几头的话就不够了。

真正规模养猪,赚不到什么钱。

我母亲当年在村办厂上班,一个月固定15块,加上工分和奖金等,一个月大概30块钱。10块钱虽然不少,但也不算很多,家里养了猪,你哪儿都去不了,机会成本太高。所以大部分人家里养猪,其实是舍不得泔水倒掉,田里的植物茎浪费。

家园 写的很真实

但问题又来了,如果是这样,在旧的体制下,很难看到农民有积极性养猪。

这么看的话,如果当年制度不变,即便粮食增产,猪的饲料改善,也不大可能会多养猪,没有机会取消肉票吧?

家园 确实如此

我的感觉,社会科学的问题是变量太多,要抓到关键变量不容易,重复的试验更是难上难。。。。。

家园 无外呼三个结果

上:华能搞定

中:华不能搞定,但凳能搞定

下:华不能搞定,凳又不在,不可收拾

主席做好了曲线救国的准备

家园 陈王,文革时卖猪只能卖给公家吧

我们那儿卖给私人是算投机倒把的。所以只有帮助杀猪的,没有公开收猪的。我舅舅家常年是两头猪,年底自家杀一头,卖给供销社一头。你母亲在村办企业上班,确实家里不能养猪。

家园 我懂事时候开始就可以随便杀

卖猪给公家像交公粮一样,是指标,是任务,价格低,能拿到一些粮票,还有供销社紧俏物资的购买证。大家一般不愿意,不是生产队自己卖,就是找私人卖,集体补贴一点工分什么的。

家园 如果考量人口增长这个参数,会有不同的评价结果。

1979年开始的计划生育,只生一个的带来的人口增长的下降,减轻了粮食缺口压力!又碰到水利、化肥、种子宽松时代,如果按之前的增速应该更加陡峭上行才对。

家园 因为文革中我们那儿没有私人肉铺

所以,私人买猪干什么呢?出口?哈哈,开个玩笑。

家园 我们那里猪肉价格七毛四一斤至少维持了十年。

我说的是江苏泰州,指的应该是五花肉吧。

为什么对价格记得这么清楚呢?因为当时有一道类似脑筋急转弯的题目,一斤猪肉七毛四,但小明只有七毛钱,问怎样才可以买回一斤猪肉?

一斤猪肉才七毛四,卖毛猪按等级计价,但是一斤毛猪肯定不会超过六毛钱,就算一百五十斤的猪(那时没有精饲料,毛猪超过一百二十斤长肉慢,再养就不太划算),也就不到九十元。养猪赚头确实不大,但是几乎家家都有猪圈(不一定家家养),就是一个聊胜于无的储钱罐。

这是我记忆里泰州的情况,仅供参考。

当然,1980年之前各地猪肉价格可能会有不同。

通宝推:老老狐狸,
家园 七毛四是官价,城镇供应要肉票

农村是议价,不要肉票,一般是八毛五

家园 所以一般都是逢年过节杀

或者婚丧事务杀,主家留30斤,十几家一分就差不多了

家园 不好意思,打扰一下

今天在复习忙总的帖子,看到这段话:

其中较典型的是安徽的“责任田”。1960年,安徽当年人口比上年净减384万。当时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是曾希圣,主持了“责任田”的试点和推广,其要点实际是“包产到田,责任到人”。到1961年年底,搞责任田的生产队达到91%。试验效果是当年全省粮食产量增长将近30%。此举本来得到毛主席批准,但是在1962年1月的TG中央“七千人大会”上,“责任田”被定义为“有方向错误”,曾希圣被撤了职,责任田随之全面夭折。这一波包产到户引发TG高层斗争。4月初,时任TG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的邓子恢派人到安徽调查,得出结论:一些地方适合搞包产到户的就应该让农民搞。这些成为他在8月北戴河会议上遭受批判的缘由。邓被撤职,而当时,杜润生就是邓子恢的部下,任TG中央农村工作部秘书长。

似乎跟你说的不一样啊。。。很难想象全国平均增产超过30%吧?另外曾希圣是62年一月就下台了,大概就搞了一两年吧?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80780336/

你还有没有多一点数字?

家园 您引用的数据是假的,61年安徽是减产,而不是增产30%

老老狐狸:欢迎商榷

安徽在60年底就已经有个别地方变相搞包产了,曾希圣大规模推开是61年夏的事儿。从安徽的统计年鉴来看,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集体经营的60年,安徽较上年粮食减产3.77%,同期,全国减产幅度是15.22%。

搞包产的61年,安徽粮食减产幅度比60年还大,减产了6.76%;同年,全国减产幅度由上年的15.22大幅收窄到5.11%。

好在安徽61年征购任务大幅度下调了。

老老狐狸:不远兄,你贴出来的数据实在不靠谱

《曾希圣传》编纂委员会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过一篇回忆文章《忠诚的战士 光辉的一生》,提及曾希圣在1961年"包产到户"的成绩是:

“1961年,安徽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89亿斤,比1960年增产54亿斤,增产幅度达40%”

这和回忆安徽省委书记处常务书记桂林栖的歌德文章选取的数据相同,也就是说61年安徽粮食总产量不是统计资料上的629万吨,而是945万吨,是增产40%,而不是减产6.77%,这就和您采用的36县调查数据接近了。

可惜,这个没给出正式出处的数据同样不靠谱。

在61年全国一片惨淡愁云中,安徽居然逆势增长40%,这个创造奇迹的天才居然翻年就被撤职了,千古奇冤呐!

一种政策居然要靠编造的数据来辩护、来支撑,实在是太悲哀了!

另外说一句,毛泽东61年是同意曾希圣在安徽搞包产试验的,62年七千人大会上批曾希圣搞包产的是少奇同志。安徽的包产实际带来的农业恢复效果并不理想。

曾希圣免职后,继任者李葆华很谨慎,安徽全面取消包产已经是63年了。

新中国粮食生产(1949-2013)

家园 当然要否认!

是否是“更多的人被固化在农村”?

宏观看,关键在于非农就业岗位的增加数量以及农村人口自然增长数量。

如果不考虑这两条支撑,大量农村人口自由进入城市,结果也就两个:拉美印度等国规模巨大的贫民窟以及城市原住民大量失业。

能量是守恒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