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话说闪光灯 -- 晨枫
都在讨论新潮的数字相机的问题,咱们来一个老派的,谈闪光灯吧。
人人都用闪光灯,但是不一定人人都熟悉闪光灯。我也不能算熟悉,只能挑知道的说说。闪光灯主要有这么几种:机身随带的(built in),热脚插接的(hot shoe mounted),安在把手上的(handle mounted或grip mounted),安在支架上的(pod mounted)。
傻瓜机和普及型单反大多自带闪光灯。这些闪光灯功率有限,和镜头中轴接近,容易引起红眼,正面的闪光拍出来的效果也平板。作为应急使用或作为背光摄影时的补光(fill in flash)还可以,作为主力闪光灯效果不好。
安在把手顶上的已经不多见了,只有需要特别大闪光功率的摄影记者或户外婚礼摄影才用,业余摄影者很少使用。安在支架上的一般用在摄影棚内,即所谓的studio flash,和一般业余摄影者的关系也不大。只有一个例外,下面会谈到。
高级或专业单反一般没有自带的闪光灯,只能用机顶上热脚插接的,或用其他方式外接。相机原厂都有原配的闪光灯,如Nikon、Canon、Minolta、Pentax、Contax、Leica等;第三厂家也制造闪光灯,如Metz、Sunpak、Vivitar等,有专为某一牌号的相机适配的(dedicated),也有通用的(non-dedicated)。专用的其实也不专用,而是在同一基型上,针对各个厂家特定的闪光灯控制功能,增加相应的功能,如Nikon的测距功能,Canon的ATTL和ETTL等,再配上各家特定的热脚,所以同样的Sunpak PF5000,就出现了专用于Canon EOS的型号和专用于Nikon AF-D的型号。它们虽然同出一门,但两者不能互换。通用的一般功率强大但功能不强,取所有主流相机的最小公因子,除非有特殊需要(如用于没有多少闪光灯控制的中幅或大型座机),不要使用。
闪光灯最重要的性能指标是指数(guide number),其数值为给定胶片速度(一般为ISO100)时f值和距离的乘积,也就是说,对于胶片速度为ISO100时指数为80的闪光灯,在全黑环境、全功率输出时,距离为10时,光圈应该设在8,这样可以得到正确曝光。距离单位在欧洲和中国用公制,北美市面上用英制。很多闪光灯的型号就表明了指数,如Metz 40AF的指数就是40,Canon 550EZ的指数就是55,Vivitar 836AF的指数就是36,都是公制,这是因为只有美国人还死顽固,用英制,连英国人都用公制了。一般公制指数应不小于36,功率更低的使用太受局限。
闪光点第二重要的功能是闪光灯的曝光控制,这随各家相机不同而不同。Canon的特色是E-TTL,意为Enhanced TTL (Through The Lens)。TTL意指镜内测光,即根据实际落到胶片上的光强度来控制闪光灯功率的输出。TTL比手工计算当然进了一大步,但是缺点和中央平均测光类似,容易上当受骗。A-TTL比TTL进了一步,在打正式的闪光之前,先打预闪光,用来测距,这样比较保证主要物体能够正确曝光。E-TTL比A-TTL更进一步,预闪光除测距外,还对主要物体照明一下,相机可以对比预闪前后的图像,决定实际需要的闪光量。新的Canon原厂和Canon兼容的闪光灯都有E-TTL功能,效果相当不错。Nikon的拿手好戏是直接将自动对焦的距离信息输入闪光控制计算,现在应该也有类似E-TTL的预闪光。
闪光灯闪了一下不等于被摄物体就得到了充分照明。闪光之后,一般有flash confirmation小灯指示曝光正确与否,每次使用之后应该核查一下,好心中有底。有一次在纽约附近,晚上在哈德逊河的新泽西一侧,看到对面帝国大厦顶上闪光灯不停地闪,希望他们不是想用指甲盖大的闪光灯照亮整个west side。
闪光控制还包括闪光补偿、慢速同步、后帘同步、高速同步、连闪等。在环境有一定亮度时,有时希望人为压低闪光量,以平衡闪光灯照耀的物体和周围的亮度,这时就要用闪光补偿(flash compensation)了。日间背光摄影需要补光(fill-in)时,也可用这个功能,所以这有时也称fill-in ratio。慢速同步(slow synchronization)是平衡前后景的另一个办法。闪光同步速度一般为1/60到1/125秒,个别专业相机有达到1/250秒的,如果用速度优先,将速度设在1/30秒或更低,或按关掉闪光灯时设定速度,整个画面就按较暗的背景曝光,细节毕现,闪光灯只是把前景照亮,用于夜间“明亮”外景时人像摄影效果比传统的闪光摄影要好多了。在相机的固有闪光同步速度(1/60或1/125或1/250秒,视相机而定,手册上应该有)和按没有闪光时的设定速度之间调节,可以自由控制前后景的相对曝光。与闪光补偿相比,前者还是按正常闪光同步速度,但慢速同步只能用较慢的速度。相比之下,闪光补偿的使用自由度要大一些。后帘同步(second curtain synchronization)是用来拍运动物体的。闪光延续时间大大短于快门的闪光同步时间,所以一般是快门打开时就闪光,TTL控制在曝光量够了的时候就关闭闪光,快门继续等到1/60秒或1/125秒完了才关上。这样,如果一个人手拿蜡烛向前快走,闪光的时刻在先,人像在画面上就“固定”了,但蜡烛还在继续前行,拍出来的效果就是蜡烛拉长的火光倒着向人走,看起来怪怪的。后帘同步就是改为快门关闭前夕再打闪光,这样人像到最后才固定,火光看起来就向前走。高速同步(high speed synchronization)指闪光同步速度高于固有闪光同步速度的情况,一般在这样的速度下,快门和闪光灯难以保证同步,有些闪光灯可以降低输出功率,但大大提高同步速度,Minolta的绝招就是高速同步,可以做到1/8000秒,现在别的厂家也可以做到了。高速同步一般用于强光条件下的补光,或在半暗不明的情况下捕捉快速物体。连闪(stroboscopic flash)就是连着闪光,可以用来在单一画面上捕捉连贯动作,即所谓连续定格。
闪光灯的其他功能主要有自动变焦和自动设定胶片速度。闪光覆盖角度大于镜头视角时,闪光被浪费了,缩小闪光覆盖角度可以增加覆盖距离,或节约电池;闪光覆盖角度小于镜头角度时,画面周边会出现暗角、暗区,更不好。现代闪光头很多可以变焦,调节闪光覆盖角度,以适应不同焦距镜头的需要。手动调焦当然可以,但是一来麻烦,二来容易被遗忘,自动调焦就没有这个问题,不会出这种低级的错误。如前所述,闪光控制是基于闪光灯指数,如果胶片速度变了,有效指数就变了,自动设定胶片速度也避免了忘记设定失当胶片速度这样的低级错误。
现代闪光灯大多用背板上的LCD显示和按钮控制。LCD显示如果有背发光(back lit),那就十分有用。用闪光灯的时候周围黑暗的居多,黑灯瞎火地瞎摸那些按钮设定实在不方便。
现代闪光灯大多具有可转动、可俯仰的闪光头,固定式闪光头的闪光灯使用上局限比较多,可动式的价钱也没有差多少,就不要省这个钱了。可动头的主要好处是可以反光照射(bounce flash),使闪光更均匀、柔和,也使光源偏离镜头中轴线,使画面用光生动一些,和减少红眼现象。具体作法是将闪光头的指向偏离被摄物体,将闪光打在白天花板或白墙上,使反射光正好照射在被摄物体。有专用的反光伞或反光板当然更好,大幅的白布或泡沫塑料板效果也不错。有色的墙面也可以用,但效果不如白墙,也为闪光加色。Bounce flash的角度要算好,大抵就是入射角等于反射角那一套,不过这对善打康乐球的人来说是小菜一碟。Metz闪光灯有一个绝技:它有一个可动头,和一个固定头。Metz称固定头为model light,主要用于打辅助光,但固定向前;可动头可以打bounce flash,这样一个闪光灯可以顶两个用,既有顶光或侧光,又有正面补光,实在是非常好用。
闪光灯放在热脚上,比机内闪光灯偏离镜头中轴线远了一点,但是还是不够远,还是可能造成红眼,或灯光效果平板。这时就需要一根延长线,一头连着热脚,另一头连着闪光灯。离轴的闪光灯可以手持,有支架更好。这样可以使灯光效果更生动,红眼现象也可得到控制。不过单用延长线,单点照明的问题还是没法解决。
闪光灯亮度很高,但持续时间短,光的reach有限,在距离和角度上的cut off很明显,往往前排人照亮了,后排人就黑了;或者后排人刚好,但前排人就wash out(泛白?)了。这个问题距离近的时候尤其明显。只有单个闪光灯时,没有其他辅助光源时,这个问题没法解决,只有适当拉远距离,延长曝光时间,再在前后排中选最好的折衷。用flash defuser(套在闪光头上的塑料罩),或专用的柔光反光罩(闪光头朝天,光打在磨砂反光镜上再向前反射),也可以适当地打散闪光,使光线均匀、柔和,但这是以损失闪光功率为代价的。如果有多个闪光灯同时照明,这个问题就好解决多了,但是多个闪光灯也有另外的问题。
除了延长线外,多个闪光灯有同步的问题。有线同步比较简单,但是闪光灯个数和位置受限制。无线同步有的仍然有个数限制,有的没有,但是位置就要灵活多了。更先进的还能分别控制各个闪光灯的强弱,控制灯光效果。具有遥控功能的闪光灯一般带有与三脚架连接的适配器(adaptor),这样,本来用于热脚的闪光灯,就摇身一变,成了支架上的闪光灯了。
除了大场面用多个闪光灯均匀照明外,多点闪光可以打出丰富的灯光效果。比如静态肖像,可以打好莱坞肖像式的经典的三点照明,如前侧上方作主光,在另一侧正侧方或侧下方作补光,在人物背后下方将头发打出一圈光轮,或在深色背景上打出一团光晕。三点照明可以有很多变化,如主光改为前侧下方,补光改为对角后侧上方,这样可以打出头发的光泽;或者人物侧对镜头,主光改到侧后方,补光改到侧前方,这样可以打出类似轮廓的效果;等等。
除了三点照明,多个闪光灯也可以在别的场合作创造性地发挥,比如在一个大房间,人物倚墙而立,但背后墙上的油画和摆设距离较远,闪光灯“够”不到,这时可以用2-3个闪光灯对人物照明,再加上若干个闪光灯对后景照明,可以较好地兼顾前后景的照明。后景不必均匀照明,有选择地照明可能效果反而好。同样的道理也可以用于室外,如人群自由组合的婚礼摄影,只不过无线遥控有距离限制。多点闪光照明的应用可能性是无穷无尽的,正所谓the sky is the limit。
无线遥控闪光灯在过去是比较特殊的,只有Ikelight等厂家制造,有的是附加在原厂闪光灯上,有的根本是独立的一套系统,使用起来不大方便。Canon的新的550EZ就自带无线遥控的功能,使用就方便多了。Nikon、Minolta等不太清楚,想必也有类似的产品。
如前所述,闪光灯的“景深”很有限,在距离近的时候有其明显,这对超广角和微距摄影是一个大问题。超广角摄影时,镜头到画面中心和画面边缘的距离相差可以很大,闪光灯照明可能不均匀,这时必须用flash defuser或柔光反光罩来补偿。微距摄影时问题更大,相机和镜头可能对闪光灯造成遮挡,斜角照明的阴影可能不能忍受,这时只有靠专用的装在镜头前端的环形闪光灯了。环形闪光灯不仅解决了镜头遮挡问题,还自带flash defuser,非常适宜于近距离拍摄花鸟鱼虫。
出来的时间久了,很多东西都是在国外学的,正确的中文名称不清楚,又不敢胡乱翻译,实在不是想做假洋鬼子,只好请原谅了。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其??就是fill-flash,如果是先咄?c的自?娱W光?舣?C身的酵合就全自?踊?了,不咿呃也?r不住有人就喜?g用手?酉??C不是?(比如?^?^不才俺……成天抱著F2跟35SP??????)
呃??第一步是??焦,然後?溺R钷的距滕?顺呱献x出距滕????
第二步是催定光圈,拿樽光?舻闹??党?以第一步的距滕就成了
第三步是把相?C的光圈整??到比第二步收一?n到???n的位置,比如第二步得出?硎擎/5.6,那麽就把缫钷光圈韵在f/8和f/11之殓
第四步就是按第三步?@得的光圈?Ρ尘碍h境?y光
第五步……咿卷,按快樵
呃方法是?囊???十分NB的?W林巴斯系列老旁萦?n}站(http://www.ph.utexas.edu/~yue/misc/35SP.html)?W的,想??????是假韵背景跟前景亮度相差2ev吧
就是夜殓防身,什麽折刀甩棍防身??炱等等全都比不上
一般樽光?舻乃查g??出亮度在百孺流明???e(呃??????是?溺oogle上一篇文章看的,存疑),若是被大指?档??羧?功率?砩弦话l的??至少失去??力一分??……然後呃?r候再掏出折刀甩棍防身??炱什麽的?砻妥幔?哦不?Γ?“正??防徐”丫的……(砧笑、砧笑,甩棍也就猎了,折刀是孺孺用不得的)
唔合呃肺用途的樽?簦?就是那肺除了檫晷和狱办之外?]有?e的功能的;??然理??上所有樽?舳伎梢裕?不咿侦也不希望2K大洋偕?淼挠B800有什麽樽失麽
我手钷?F在有??5英孓?呐f??市?錾咸曰??淼牟4指的Metz 171就打算干呃??用了
MM们早遇害了。
倒是坏人可以用你这招。先把电冲好了,然后对着MM一闪,再然后。。。
怪不得你买一个Metz 171呢,原来是蓄谋已久的。
您瞅良民赞??在呃?耗亍?…
其??可以充好??揣兜奄,也不比一??警?笃鞔蠖嗌佟6?且四?????潆?池的???M???r殓大概6秒不到,??是差不多的
1。handle mounted的使用还是非常广泛的。普通机顶灯的问题是和焦平面垂直,让图像平面化。如果稍微错开1点就完全不同了。所以除了台湾版婚纱是打的大平光外,所有的人像都用错开的办法来保持层次。
2。gn是最大输出指数。可以小于该指数,但不能大于。
3。各家的顶级单反都没有机顶灯,除了没能大外。没能大早在n年前已经产出无线灯,但必须要机顶灯触发。好处是可以用正面来作补偿暴光。上文闪光同步的数据基本是指机顶灯,外接灯普遍超过这个数据。
4。最快速度可能已经达到1/12000。俺不是太确定,曾经在xitek有人谈起。没能大阿9的最高快门速度是这个,所以也配了相应的灯。俺还从来没见过。
5。微距摄影。一开始的时候微距灯是环型的,最典型的例子是照牙用的医用相机。最近的趋势是用多点灯。也就是说新设计的微距灯都已经不是环了。
完全不会用..... 现在直接加ISO 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