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整理】从伪满殖民地到共和国长子 -- 阴霾信仰
包产到户还是集体化,计划还是市场确实能吵N年,河里也是这两个话题吵得最凶。
不由得想起以前看到的一些资料。整理一下开个主贴。讨论历史,总不能闭门造车,要看看当年到底啥底子。
提到毛时代自然会想到东北这个老工业基地。
曾经还真有一阵风来吹嘘日据东北的“成就”,把伪满吹得天花乱坠。
稍微看点当年的材料就能明白,伪满殖民地和共和国长子真是天壤之别。
先说说伪满
36年到44年,东北,日本的粗钢产量如下:(单位:万吨)
东北 日本本土
1936 34 522
1937 45 580
1938 62 646
1939 56 689
1940 55 686
1941 57 684
1942 72 710
1943 84 782
1944 44 591
有人一吹伪满几百万吨钢,如果真有那么多钢铁,我们新中国建设哪里会那么费劲。。。
根据东北财经委员会调查统计处于1949年编写的《伪满时期东北经济统计概况》里面可以看到:
钢锭产量由1936年的36.4万吨,增加为1941年的57.6万吨。
由于联合国(其实就是美军)的不断轰炸,1944年的生铁产量,终减少了52万吨,钢材减少了24万吨,前者实产118万吨,后者实产28万吨。
减产以前年产量是生铁170万吨、钢材52万吨。这个可怜的产量居然能有人吹啥东方鲁尔,超过了日本本土。。。也不怕风大扯了舌头。。。
伪满钢材产量不足生铁产量总重的30.6%。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在伪满洲帝国的钢铁企业的生产以铁为主,目的是将生铁拉到本土炼钢。
看看伪满的工业结构就能发现,伪满的工业也很明显体现了殖民地的特征:
1939年在日本的工业中,使用原动机的工厂占工厂总数的83%,可是在东北工业中,1940年时使用原动机的工厂,仅占工厂总数的33.1%,特别是在金属工业、机械工业等生产手段生产部门中,本来应该广泛地应用原动机,但1940年时东北金属工业中使用原动机的工厂仅占总厂数的39.4%,机械工业仅占56.5%(1939年日本工业中金属工业占94.5%,机械工业占95.4)。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在东北的大规模工业中,虽应用了一些高度技术,但是大部分的小规模工业,则完全停滞在落后的技术水平上。
日本的机械工业本来已比较落后,但1939年的生产价值,仍占工业生产总价值的22.5%,但东北机械工业的生产价值,1940年时不过仅占生产总值的13.5%。1943年东北机械生产仅能供给需要量的40.2%,其中机械工业的主要基础——工作母机的自给能力仅及需要量的8.3%,在机械化上所需的机械如蒸汽机等,仅能自给2.1%,精密机械的自给率仅仅15.9%。
简而言之,伪满的工业就是一个大号的初级原材料加工厂。
赫赫有名的鞍钢,生产最多的不是钢铁而是焦炭,鞍钢每年焦炭产量达三百七十九万三千吨,占全日本年产焦炭的三分之一。
钢铁产量全加上都比不过焦炭产量。。。
就这点可怜的产量,也是建立在中国人的累累白骨之上。
建国以后发掘出来的N个万人坑,抚顺万人坑、辽源煤矿万人坑、吉林市丰满万人坑、延吉老头沟煤矿万人坑、大栗子铁矿万人坑等等等等。
其中光是抚顺煤矿发现的劳工遗骨,就达20多万具;在东宁要塞修筑中,17万劳工全部被杀;在丰满水电站,1937至1941年间被杀害的工人达到1913人;在本溪矿难中,日本人为了保住煤炭,停止往井下送风,导致1549名中国工人全部死亡!
最后说点有关美军轰炸的,有人拿着地摊文说美军没炸几回,44年12月才去炸,损失几架B-29之后就不去炸了。
这个美军炸东北44年7月29日就开始了,12月是44年最后两次轰炸。
29日当日17时零5分,有6架B-29轰炸了鞍山,一部轰炸了大连,当日夜间23时30分,B-29、B-25计20多架对鞍山再次进行了轰炸,7月29日这一天,B-29轰炸机三次袭击鞍山。
7月30日,关东军参谋长笠原幸雄中将至鞍山视察被炸情况,昭和制钢所内被命中200公斤类型的炸弹95颗,炼焦炉、烧结炉及附属设备和铁路、通信均遭破坏,修复需1个月以上的时间,厂内被炸死约100人,炸伤约170人。当时该厂每年预定生产钢为125万吨,经此轰炸,约减产30万吨。
接下来轰炸可没停:
8月4日13时50分,B-29共5架,轰炸鞍山、本溪;
8月27日12时25分,14航空队派出的4架大型轰炸机对鞍山及南满地区进行了侦察;
9月8日10时30分,第20航空队司令李梅将军率B-29共95架轰炸了鞍山、本溪钢铁厂(轰炸本溪的为8架);
这次轰炸使鞍山的炼铁炉、动力工厂遭到严重损坏,炼焦护、加工工厂被命中50多枚炸弹引起大火,人员被炸死267名。市内铁路命中了9枚炸弹;大仓财团的本溪钢铁厂特殊钢厂附近被命中20多发炸弹,需1个月以上的时间才能恢复。
9月26日10时30分,B-29飞机109架轰炸了鞍山、大连、本溪、绥中。重点仍为鞍山、本溪的钢铁厂;
12月7日10时,91架B-29轰炸了沈阳东塔的军工厂和沈阳铁路调车场;
12月21日约10时30分,40架B-29又轰炸了沈阳的军工厂及沈阳铁路调车场。
也不知道怎么就能把美军12月之前那么多次轰炸给华丽地无视了。。。为了吹捧伪满也真是花样百出了。。。连伪满因轰炸带来的减产都闭着眼睛不认。
先提一下背景,本来伪满的工业水平就不高,抗战胜利后,东北地区遭受严重破坏,加之苏联对东北工业机器设备的拆毁,给东北工业造成致命打击。
距不完全统计,仅仅机器就损失了40269件,发电能力损失153万千瓦。距国外统计,抗日战争以后东北地区工业机器设备的损失达8-10亿美元。1948年东北全境解放时,破坏最严重的辽宁省,全省总产值仅仅及1943年的5%,1949年时也仅仅达到1943年的28.4%。
我们解放以后第一时间就集中力量恢复东北的工业。
当年日本人走后,对钢铁厂进行了各种破坏,比如本钢就把钢水留在高炉里面冷却,使得炉子里面一个大钢坨,高炉完全报废。苏联专家都建议放弃这几座高炉了,我们硬是靠工人手工用凿岩机和三吨锤生生将80吨凝铁扣了出来,之后又大胆的用“以厚补薄”的方法成功修复了高炉炉顶。就连来帮我们恢复生产的苏联专家都吃惊不已。
鞍钢有个有名的劳模孟拱,也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1950年国家在东北地区投入3.3亿人民币的资金,占当年东北全年预算的40%,占东北全部国民经济投资的77%。
1952年国家在东北地区的投资总额就达10.8亿人民币。
从1950-1952,国家对东北的投资累计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一半以上。
仅仅1950年,全国高校18000名毕业生有半数分配到了东北,在全国支援鞍钢,为鞍钢就是为全国的口号鼓舞下,中央从1949年下半年起,陆续从东北、华北、华东调来500名县地级以上领导干部支援鞍钢,又从中南,华东招牌了500多名具有较高文化、专业知识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十年间,全国各地为鞍钢输送了111000多名生产建设人才(厂矿长、车间主任和工程师以上干部520多人),有力地支援了鞍钢的生产建设。
1949年刘少奇仿苏归国带回220名苏联专家,只有38名专家随去北京,其余100多名全部留在东北。1950年在中国的120名苏联专家中,有92名在东北。在工业设计方面,1950-1951年间,中国政府共聘请了42个设计组,其中30个安排在东北地区。
看看这些数据,真感到当年的底子薄到无法想象的地步。建设东北,需要从全国调人,调物资。若非当年的计划经济体制,怎么可能用这种全国动员来弥补投资能力的严重不足。
这种动员能力支撑了当年摇摇欲坠的经济,比如为了支援熟知的上海两黑一白的斗争,征粮食都征到新解放的四川去了。当年TG在四川的征粮队可没少被人骂。
看看当年中国80%的文盲率,不要说和日本美国比了,就是和老蒋跑去的台湾,也差太多了。
台湾文盲率为20%,1944年国民学校(不包括私塾)共有944间,学生人数达87万6000余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2.9%),台籍学童就学率为71.17%日籍则高达九成。(许佩贤,殖民地台湾的近代学校,17页)。即使在人口大量涌入之后的1949年台湾,770万人中有97万中小学在学学生,比例为12.6%,大陆5.4亿人中有2543万中小学在学学生,比例为4.7%。
就这么个惨淡的底子,恢复一下东北的建设,就要调全国半数的高校毕业生去。
如果是市场经济环境下,这些人分散在各个省市,能干成啥呢?
从富裕农民再到大地主再搞轻工业,有了积累了再考虑重工业?
这么一轮下来需要多久?一百年还是两百年?我们等得起吗?老外会给我们那么多时间等吗?
我们本身的人口已经在一个很危险的水平线上了,52年全国普查,城镇人口7163万人,乡村50319万人,到了78年,城镇人口17245万人,乡村79014万人。
如果想要农民不打破头进城里的工厂,至少要多安排5亿人进城。是70年代末城镇总人口的2倍多。。。
相比之下,七十年代,日本城市人口七千万,支撑了当时世界第二的工业规模,日本没有出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反过来说,七十年代的生产力水平,即使工业发展到了世界第二,也就满足七千万城市居民的就业需要。看看前面提的当时的中国城镇人口,七十年代中国的工业要发展到日本的几倍,才能满足这两倍于日本的城市人口就业需要,而不至于向农村,边疆转移多余劳动力?又该怎么才能发展到那一步?指望天上掉馅饼么?
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去造时光机吧,把我们现在的工厂设备教材送到过去,这样估计就能解决当年的问题了。
看过去的东西越多,越能理解为啥陈云搞统购统销时候用两筐炸药来形容当年的处境了。
如果当年啥都不干,就包产了让农民自己吃,1949年人均还能有3亩地,到了70年代,人均耕地已经不到两亩地了。如果没当年集体化的农技推广,水利建设,土壤改善,把亩产提高了2,3倍,怎么养活那么多人。
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管理上是有不少问题,但这也不代表单干就一定洁白无瑕。比如当初50年代北方推广灌溉设备的时候,就因为灌溉能力超过一家一户手里的田亩而推行不下去,农民觉得搞了这个灌溉设备太浪费了,便宜了别人,直到搞了合作社才能推广。
忙总以前这段总结农村改革的话写得真不错:人民公社制度使的人口剧增的中国农村保持了相对稳定;保持了粮食产量略快于全国人口的增长;为中国工业化提供了主要的资金来源;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提供了虽然是低水平的但却是相对稳定的诸如农村合作医疗、儿童基本免费上学、农村“五保户”基本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 所以今天有的人一概抹杀人民公社有忘恩负义的味道。
80年代即使改,好好推广各种责任制已经效果很好了,强行推包产是以透支农村发展潜力为代价也就给农民多了3,4年好日子。
从博弈的角度来看,农民要达到在合作社或公社中不偷懒,要多次重复博弈才行,改革的话类似当年洲心经验这样的责任制,或者像黑龙江省依安县新合村那样一村两制,比起单单包产到户明显要更有效。
虽然供需曲线是平滑的,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但是现实可没曲线那么简单,计划性本来是农业生产的特点,即使微观经济学里面也有蛛网模型来说明农业生产的计划性是不能单纯用市场调节的。
即便是最发达的美国对农业生产也有很多的计划调控。问题是,我们的农业调控从计划体制极快地变成了不承认计划的体制,带来了严重的不稳定和波动。前脚包产到户一刀切搞好,后脚1985年开始到1988年遭遇粮食的连年减产,引起决策层紧张,“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的口号被反复提起。各级政府开始注重农全力抓粮食生产,各种农产品收购大战此起彼伏,经济局面混乱。高层终于认识到,面对过于分散的小农,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完成上级下达的各种任务,必须将他们重新组织起来。但是,回归人民公社已经不可能。而人民公社换了马甲的乡镇政府,成了农村各种乱摊派的源头。
以至于到了90年代,卖粮难,种地亏本,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年年讲。顶过这段日子的反而是当年寥寥无几拼了坐牢的风险才没分地的村庄。
日本七十年代是经济高速增长的年代
这意味着
1,工业生产朝高附加值产业发展,意味着每个工人能够创造的工业产值很高
2,企业利润率很高,意味着企业其实可以雇佣更多的人
3,创造高就业率,但是低工资的服务业从业人员不多
4,日本工业产品大量出口,对外投资吸纳了大量的国外的就业。
以上四点反过来看,如果是一个人口更多的国家,那么为了就业,可以保留更多的低附加值产业。
例如日本对纺织业,煤炭开采业进行整体转型,将九州这个煤炭开采中心整体转变成高科技中心,如果日本有更多的人口,他完全可以继续保留这些相对低端的吸纳大量就业的产业。
再例如如果日本人口更多,政府要求企业雇佣更多的工人,那么企业发更多工资,利润率低一些也可以
再比如服务业,工业吸纳不了的人口在制造业生产的产品可以满足全社会需求的情况下,人们可以追求更简便更轻松的生活方式,例如餐饮休闲旅游购物等等都可以吸纳大量的劳动力就业。
不能用日本这个工业生产的优等生来推算相应的工业生产能够吸纳的就业,人家当年保持就业那是绰绰有余,用我们造船业的话来说就是留有大量的余量。
至于九十年代农村的问题,确实农村收入在九十年代基本上陷入一个发展的平台期,(就我们福建闽西而言,因为有一家大型卷烟厂,因此农户们用一半的时间种烟,一半时间种稻,钱还比较多,至于福建沿海那不用说,富得流油),原因有几点
1,粮食种植遭遇边际投入递减,粮食亩产量很难提高,不管集体化也好,单干也好,亩产量都很难再提高了
2,中国的民营资本处于野蛮增长的资本积累阶段,这个阶段一是农民工的收入得不到保证二是民营资本经常偷漏税导致政府税收不够充分用来减免农民的税收三是民营资本在世界市场处于底层,议价力低
3,国企改革跌跌撞撞,亏损率越来越高
4.,基础设施建设还不足,农民外出经商就业存在更多障碍,导致农民外出经商就业的少。
以后随着中国出口的越来越多,民营资本资本积累的完成,国企改革的完成,以及高速公路铁路的大量修建,农民的收入可以说是大幅度的提高。
当年一起放牛的小伙伴基本上每人都有一部车,家家有新房子,很多人城里一套,农村一套房
所以九十年代农村的困难是暂时的,不能因为那个暂时的困难否定农村的改革。
单干的改革最大好处是农民可以自由的外出打工,一部分人到城里经商,一部分人搞运输等等这些人成为农村人外出经商的先驱,另一部分人到所谓的血汗工厂打工。
没错,农民在血汗工厂打工是遭到了剥削,但是它也方便了民营资本的资本积累,以及推动了中国出口业的升级。
而且血汗工厂本身也拉动了上游产业的发展,使得包括东北重工业基地也因此得到了更多的订单。
如果不允许单干,以上的发展进程怎么来?
过去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是因为城市里面实在没那么多岗位,外部环境改善了自然就能有更多农民进城了。
中国成为现在的全球制造业中心,需要的大量产业工人,当然是靠摧毁内地农村经济生态,从中西部各人口大省给挤迫出来的。而大量有管理经验的基层干部和技术工人,则是靠大规模关闭国企,尤其是东北的国企,给赶出来的。
农民工和各种私营企业靠假冒伪劣冲垮了国企,大家一起去血汗工厂打工去,原来的国企靓女先嫁,按指标卖,自然越改革越糟糕。国企养老,医疗的包袱直到国企大规模破产都没卸掉。
我是不认为这么吃二重苦,受二茬罪的政策就没改进余地了。
一是老百姓可以自己当老板,开工厂,很多机会光靠高高在上的计划经济委员会肯定看不到,一个工程师看到了投资机会怎么办?
自己出来创业
这在过去是不允许的。
政策放开了,人们可以自己创业当然可以吸纳更多的就业。
更不要说服务业了。
至于私营经济各种假冒伪劣,偷漏税等等当然是问题,但这是发展中的问题。
就像一个小孩子长大,必然会出现各种缺点,应该逐渐的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不是认为他不该长大。
总体而言,改革过程中确实出现了很多问题,有些改对了,有些没改对,我本来想写一文综述这个问题,过段时间吧。
面对缺乏复工材料的局面,他发扬主人翁精神,到废铁堆里扒出许多有用的零件、材料,收集后建立了“孟泰仓库”。小说《沸腾的群山》里,按照他的原型塑造了一个老工人形象苏福顺。
过了期限改不了只能放着了。。。
对东北就是往死了用。。。
但到了六十年代,那套农村治理体系,就已经走到了普通民众的对立面。成了可能利国,但肯定不利民的制度。
看看三年困难时期,哪些人家还有新生儿;看看改开之初,谁在反对分田到户;再看看这些家庭在改开之初释放出来惊人的购买力,就知道那套体系其实早就在生产队顶层、内部、被生产队顶层、内部瓦解掉了。劳动果实,除了一部分支援了国家建设,余下那部分早被本朝太祖最痛恨的那一小撮人拿走了
合作化就限制你出去打工了? 取消公社了,才可以打工?
现在村重走集体化道路,限制人去打工没有?
没有逻辑关系的现象扯到一起,你经常这样。
以前你出去打什么工?
私人不能开工厂,你去国企能去吗?你有招工指标吗?
多少城市子弟都进不去,你还进城随便能够进工厂?
你能够自己开店?
当初知青回城,实在没有办法安置,就允许他们开店,结果一个个成了万元户
人民公社相当于一个企业(集体制单位),你农村户口随便跑,和随便辞职是不是一样,会不会受到惩罚,回来以后扣你工分怎么办?
至于现在搞集体化?
你是不是农村人啊,你到农村跟人家说搞集体化人家不把你当怪物看才怪。
现在农村机械化多了,大部分人出去了,一个人耕作的耕地本来就多,我想种菜就种菜,我想种烟就种烟,我想挖开养鱼就养鱼,每个人都自己决定,多样化种植不好,要由一个生产队长决定,别的人只能服从?
关键还是限制私企,限制商业 。
这属于被马克思的错误桎梏了的
再说到了七十年代粮食没有什么问题了。
这就是国企,计划经济的体制问题,赚钱的机会完全靠计划经济委员会那几个人去发现,然后指挥全国的国企去投资,漏掉大量的机会是肯定的。
允许私人投资,这样就解放了生产力。
生产力解放了自然城市就业就轻松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