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整理】二共推普灭方在互联网时代留下的连带效应 -- 杨微粒

共:💬112 🌺428 🌵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主贴中BBC的报道

直到7年前,出生在芝加哥的本·巴伦(Ben Barron)周围的同事还都是美国人。但当他来到总部位于瑞士的苏黎世保险公司工作后,却发现自己周围的欧洲同事虽然都说英语,但却难以理解他的语言。

"好在我周围的人会主动问我,'你那句话是什么意思?'让我可以澄清自己的意思。"他回忆道,"所以我开始注意自己有哪些可能令人产生误解的语言沟通习惯。"

为了帮助母语人士更好地与非母语人士展开沟通,苏黎世保险公司在内部举行了电子课程。参加完这些课程后,巴伦放慢了语速,也改掉了他的"美式口语",不再使用那些难以被其他国家的人理解的术语和习语。

"此外还要避免使用谚语。"他说,"例如,'那条狗不打猎'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这恐怕不是个好主意'。这是一句带有美国南方特色的谚语,其他地方的人很难理解。"

"以英语为母语未必对你有利,因为你没有经过其他语种的人那样的外语学习过程。所以,他们之间有共鸣,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却成了异类。"沃特说。

例如,在欧洲议会中,不以英语为母语的人都对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牢骚满腹。"你就不能像其他人一样说英语吗?"沃特说,"由于数量原因,权力平衡已经有所改变。"

伦敦国际传播学院院长凯西·威灵斯(Cathy Wellings)表示,逐渐地,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会意识到他们的沟通方式有问题。

https://www.bbc.com/ukchina/simp/vert-cap-38663726

通宝推:桥上,
家园 对了,我又想起姬喵的《八零后告别不了儿童节》了

那个时候我并不知道,随着时光的流逝,对你影响最大的,一定是你某个阶段试图摆脱的东西。与表面上的狂飙突进不同,所有被表面的新闻所轻慢的东西,都将在一个时代退潮的时候重新生长,这正是我那么喜欢爱死机中那个狐妖故事的原因——那是我心中完美的,勇闯新世界的寓言。https://posts.careerengine.us/p/5e034a7eed7f453dea8f1f45?from=latest-posts-panel&type=previewimage

作为一个九〇後,姬喵的文章让我于心有戚戚焉。生动口语的消失也好,学生课间午休不能出教室也好,加班加到猝死也好,在80年代、90年代也许都不是问题,但是,中国的经济不可能永远高速增长下去。终究有一天,人们还是要面对这些问题的。

家园 午休时候,见有几个年轻人在排练节目

大概是快过年了有什么活动吧。哈哈,几个年轻人,俺也到了可以倚老卖老的时候了,其实俺也勉强算九零后呢。不过他们确实是比俺年轻不少的,有活力的年轻人。

脑海中瞬间回想,想到了上学时候每到六一就会有文艺汇演,唱歌跳舞演话剧,班里的小姑娘们穿一身橙色裙子,脸画的红红的,还扎着双马尾辫子。俺也曾经去演过剧,拉过琴,还参加过鼓号队吹过号。梦里仿佛还是昨天,梦醒已是今朝,窗内是日日忙碌的身影,窗外是少见的风雪寒冬。今年的冬天好冷啊,透心的冷。

据俺观察,现在的年轻人是不一样的,可能就是因为是互联网土著吧,不过目前还没有什么重大的标志性事件,不太好评论。

未来到底有什么在等着我们?我不知道,而且略带悲观,但是事情到了就要去处理,先干好手头的事情吧。

通宝推:杨微粒,
家园 从这里我再想到,

在总词汇量一定的前提下,各个小集团的词汇会损失,但总的词汇量既然不变,那么被冷落的词汇必然是在竞争中被淘汰的。留下来的词汇也有其自己的生动性,尽管可能是外来词汇,但由于角度不同,可能在当时整个集团的应用中会更好用、更准确或更生动。

不过这在两个外国人对话中不成立,他们是掌握的词汇不够多,或者各有不少掌握的词汇对方不掌握。

家园 美国拉丁裔的增长或许可能导致和南方普通话类似的效果?

南方书面普通话就是非官话母语者只学了个官话书面语的结果。官话内部的不同方言,类似于东京人学大阪话。非官话母语者学普通话可能更类似德国人学荷兰语或者荷兰人学德语。

感觉得分三类,母语者和母语者的对话,母语者和外语者的对话,外语者和外语者对话。

母语者和外语者对话的时候,不得不降低自己的语言水平。如果母语者多,外语者少,或者母语者社会地位没有外语者高,那母语者可能就反被外语者“带跑”了。中国的经济重心在南方,《喜羊羊》《巴啦啦小魔仙》的出品公司都在南方,所以南方的机械书面普通话会影响北方小孩。

拉丁裔移民大举入驻,加上美国GDP将在2030年左右被中国超过,英语未来也会遭到类似汉语的机械书面普通话的问题。我猜他们八成会交出一份比中国人更糟的答卷。看了2020年川总的表演之后,我很有信心。

家园 差不多

而二简据说就搞地很生硬、粗糙。

其实都差不多。一简字也有简化得烂的字,二简字也有简化得好的字。

看看一简字:

邓、鸡、风都给简化成一个又或者一个叉,这跟很多二简字的思路差不多。

有些毫不相干的字给合成一个,髪發合并成发就是典型例子。

简化後,嫒和媛、拨和拔字形太接近,很难分清。

二简字把餐简化成歺、把酒简化成氿就是相对好的简化,所以经常能在快餐店看到这个二简字。

所以一简字通行,绝大多数二简字消失,只是大家习惯了而已。

家园 可能就是因为是互联网土著吧

可能就是因为是互联网土著吧

有可能。我只相当于半土著半移民,因为我家是2000年有电脑,2008年开始always connected(一直连在网上)的,以前是拨号上网。00後属于完全土著的一代。感觉80、90後更像些。而00後就完全不一样了。中间见识广的,秒杀同一年龄段的当年的我。

说起未来,刚刚看到绝对不是白领的贴。

虽然也有人担心「不996会没得吃没得住没得工作履历」,但是绝对不是白领猜「五年内有大变化」

/article/4578607

我觉得很有可能。

飘香的说法是

多的就不说了,小学生跳楼和拼多多员工猝死,核心是一件事,所谓的内卷本质上是被短视的魅蒙蔽了脑袋。

我就说一个结论,当一个佃农出生下来就必须花三辈子的努力才能还清你爹从地主老财那借来的一粒米,那么这个规则进展到这个状态后就有问题了,过不了多久市场就会出清,规则发生改变。

家园 一简字里有些字简化地好不好,这就是另一个争议话题了 -- 有补充

好像没人说过一简方案完美无缺,二简版肯定是简化过头了。还是那句话,瑕不掩瑜。

汉字起源于象形字,字形都有内在美。谈起美感,就包含主观因素了。

所以,见仁见智吧。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另外,随着数字化的普及,汉字的字形越来越不重要了 -- 补充帖

主观上说,我希望后代们仍然能欣赏汉字的字形之美。

但是,我认为要能懂得和欣赏汉字的字形之美,必须有一定的书法基础。很多人现在别说练书法,用笔写字都没多少机会。

书法训练固然可以在小学里坚持推广,甚至还可以要求中学生必须使用纸笔完成笔记和作业,但是大学开始就没法这么要求了。进入社会后,绝大部分人大概更是连签自己名字都得现去找笔。最后,书法搞不好会成了很少数人的孤芳自赏,汉字字形在普通人眼里也就慢慢地淡化了。

数字化倒是可以防止出现被随意简化的异形字。

见前补充 4578729
家园 数字化恰恰是保存了汉字

在活字印刷和机械打印机的时代汉字是非常非常吃亏的。

活字印刷的话,中文至少需要准备几千活字,英文只需要少数字母。活字印刷和机械打字机的时代汉字非常吃亏,所以当年中日都有很多人提倡要搞拼音化。到了1980年代后期,随着输入法、激光照排等各种用计算机处理汉字的系统的成熟,废除汉字论就渐渐地淡出了→_→

互联网时代就反过来了。输入不吃亏,阅读还有优势。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175485/answer/922388641

数字化倒是可以防止出现被随意简化的异形字。

这个要看数字化的具体实现。如果unicode动态组字被各大操作系统完美支持,那一定会被玩出花,就像绘文字emoji那样。

汉字的字形越来越不重要了

这个我没看懂→_→

家园 不都是美感问题

产生形近字(拔拨)和同音字合并(髪髪发),就不是美感问题,而是把本来完全没有歧义的东西(髮卡、發卡,姬發、姬髪)弄得必须细看或者看上下文才能分辨了。这一部分是效率问题。好在并不多。

家园 "汉字的字形越来越不重要了" - 和输入法有关

拼音、五笔等等流行的输入法都和字形无关。我不会五笔,其输入靠笔划,并不考虑字形整体,并且也存在同码多候选字。

除非未来出现易用的书写输入法,能够超过现在流行的这些输入法。但是书写讲究姿势,会限制这样的输入法的应用场合。

家园 原来你说的这个意思,明白了

是的,会认就行。写没那么重要了。

书写可能未必能和双拼/五笔之类的比速度。

家园 保护方言

方言是一个宝贵的财富。强行的用行政手段来消灭方言,实在可惜。方言就是一种非物质文化的遗产。说它是遗产实际上并不是说死掉了才叫,我们要保护它指的就是要保护方言的生命力。

再说。中国真正需要统一的是文字,秦始皇当年做的也是统一六国文字,而不是方言。

我们说点儿理性的东西,

家园 虽是这么个理儿,但在中央和地方博弈面前,其他都得靠边儿

如何平衡取舍,确实是个考验。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