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张其昀《思想领导与精神动员》讨论之一 -- 包子1971

共:💬95 🌺353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电影《红军与白军》讨论之三:“有意义”跟“有意思”

电影《红军与白军》讨论之三:“有意义”跟“有意思”、“得民心者得天下”?旧秩序的维护(一组对话)

A:

我有几个朋友,他们看《红军与白军》,都觉得那部片子“太粗糙,没意义”,看完之后根本记不下来谁对谁,只记得是一个群体的运作。

B:

阶级社会的市民日常往往是这样的,他们希望"电影必须有意义/有意思",作为无意义的无聊生活的避难所。以这种心态来看电影,很难得到什么启发,最多只是能拿一两处情节和一两个人物,来补全自己核桃大的世界观,以及被别人牵着鼻子说"哪段拍的如何如何好",或者"xx有多坏",等等~

A:

有个朋友说:

“感觉还是无法接受这种作品,虽然他说的把阶级和道德区分开来这个当然是没问题的,但是这部作品的特色我觉得毫无疑问不在这里,而是在于它没有塑造单个人物,也没有体现革命的任何主观上的美好向往。我还是觉得文艺必然要有高于现实的部分,这并不意味着创作者是分不清现实与文艺的,也绝不意味着观众就一定因此把现实和文艺搞混。”

B:

他想看到的电影要"有意义",觉得万事当中都可以归纳出意义。同时,他想看到的东西,既不存在于电影的背景当中,也不存在于当下的生活当中,而充分存在于对两者的想象当中。

《红军与白军》与其说是对准了一群什么样的人,不如说是对准了一整个事件中所有的人物,如果观众不聚精会神的看,很有可能一段时间后便不知所云。这样的镜头运用,所考虑的不是一个故事是否精彩,而是试图讲述革命现实。导演对这个片子的期望,不是反应大平原上红白两军真实的作战情景,而要反应阶级真实。所以塑造一个“剧情幸运儿”来贯穿整个故事是不妥当的,而选择了根据事件发展来跟随小片段中的重要人物,他们身上没有主角光环,每一个角色的的死去都如同牲畜一般廉价,没有英雄,没有浪漫,哪怕你抱得美人也得下一秒枪毙。这种不近人情的剧情推进方式,所要的就是对革命现实血淋淋的反应。

C:

对这类希望看到“有意义电影”的观众,可以推荐看《静静的顿河》,或者《太白山下》。这两部片子都很写实的描绘革命的血腥和阶级斗争的必然性,前者讲一个哥萨克村子如何经历内战里残酷的阶级斗争,后者是讲一个韩国镇子如何在土地斗争中灭亡的故事。这种作品也是不以人物为主角,而是以阶级/土地矛盾作为核心矛盾,描绘各式各样的人怎么卷入一种必然的残酷斗争里,但是故事性比《红军与白军》强一些,可以说“更有意思”。

D:

直面反映阶级斗争的血腥的电影还“无意义”?

E:

有意义不代表“有意思”,不然为啥还需要纸片人呢,是吧?

B:

血腥,作为半凝固的液体,有意义吗?

A:

《红军与白军》中,红军被白军飞机扫射下溃散,然后队伍重组,反映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得民心”,红军战士的无声支持,透露着阶级自发革命的纯粹现实。这里没有什么“人性考验”,而是在阶级战争无尽的拉锯战中,哪一方自觉自发的战斗力烧的时间更长。阶级斗争胜利之后的前景是模糊的,不像维护旧秩序,成功后得到的一定是更“优秀”的秩序。

C:

旧秩序如何维护自己,可以看看雨果的《九三年》。在书中,出发去旺代的反革命领袖先是给拯救船只的水兵颁发勋章,然后又枪毙了他——因为事故是那个水兵造成的。领袖手下的两个贵族见了这一幕,就说“旺代有了领袖了”。

未完待续

家园 【原创】火山大学学生会事件讨论之一

火山大学学生会事件讨论之一:什么是特权分赃机构?精英学生是“鸡贼之王”?密集开火的时刻已经开始(一组对话)

A:

火山大学学生会对当地的袭警分子发声明表示“哀悼”,被官方追着打了。火山大学已经表态不再承认学生会的地位,取消它的原有特权,要求搬离办公楼,也不允许学生会成员进入校区,静待强力机关调查处理。

从港英统治后期开始,火山市的大学学生会开始拥有相当多的固定权力,比如新生入学强制入会、校方代收会费、有不动产、专职雇员,甚至拥有供出租的铺面。火大学生会有选举产生的“内阁”,虽然选举的投票率往往较低。这种被体制赋予固定权力的学生会模式,源头到底是欧洲还是美国?

B:

火山的大学学生会模式,感觉“外挂”的程度很高,与欧洲模式不太一样。火山的高校学生会是独立的社团法人,大学至多宣布不承认它的地位,但是学生会依旧可以在校外运营。

在欧洲,比如法国,学生会还是属于学校系统的,分成左派右派,参与学校的运营和预算分配。法国的学生会就像是法国的政府体制翻版一样,有一个选举学生会,然后选举学生会可以选出预算和宿舍委员会,然后左派学生社团组成左派学生会参选,右派学生社团组成右派学生会参选。英美国家的学生会就像英美官方的政治承包体制一样,要自己找赞助,自己搞资金、搞广告养活自己。

C:

这么一看,其实火山市的大学学生会,在政治地位上和大陆的“人民团体”一样,属于官方指定的“参政议政”社会组织,也像火山的“功能团体”一样,享有法定的一部分统治权。当初殖民者离开的时候,为了分散权力,故意设计了这套体制。后来的官方接收了功能团体,便于搞上层交易,大概是希望建立一种贵族精英体制,避免选票政治的动荡。同时,官方也默认了学生会这种搭便车、蹭饭吃的货色。

就是说,火山的大学学生会是事实上的特权分赃机关。当然,二十年前的学生会要听话的多。

A:

建立贵族精英体制的动力,来源于对乡绅自治传统的追认。同时,主流秩序对选票政治也不是绝对排斥,而当作一块试验田来经营。所以说,火山的大学学生会也是选票政治与贵族分赃制的混合物。

B:

火山市的所谓功能组别,我感觉就是露骨的资本主义统治模式,类似当年欧洲保守派玩剩的等级选举,鸟笼下的蓝天而已,虽然确实支持主流秩序。这套玩意儿或许适合资本主义全胜时代的火山市,但要推广到更广大地区,恐怕不灵。何况资本主义全胜时代也落幕了。

D:

比如法国,学生会还是属于学校系统的,分成左派右派,也有选举委员会、预算委员会什么的,参与学校的运营和预算分配。

——————

听起来好梦幻,简直是梦寐以求的民主制度~

A:

三年来,火山市发生了地动山摇的变化。但至少表面看来,火山的分离主义支持者们还在用“鸡贼”的小聪明应付新现实,各种“退党”“退会”“退圈”之类的姿态。

B:

“鸡贼”式的滑头生存术,这个真的是港英殖民地遗留的传统~

A:

说回火山大学的学生会事件。目前看来,火山的精英学生是分离主义运动的重镇。这个群体的的“精致利己主义”程度,只会比火山大众更纯粹、更彻底。但在主流秩序有条不紊的清理下,这个群体是否可能出现精神裂变?是否可能出现舍生忘死的学生运动?

目前为止,他们的运动可以说从头到尾是符合主流游戏规则的表演。这群人精于算计,堪称火山青年中的“鸡贼之王”……

B:

我也没看到火山学运的真正苗头。火山大学内部确实有本土主义、仇中反中的强烈思潮,但直到今天为止,火山几乎谈不上有什么“舍生忘死”的本土主义运动。出了几个“独狼”,但也就那么小猫三两只。一般意义的本土主义青年,看来都在坐等自由世界舰队,指望美国神兵天降,或者飞来陨石砸死十四亿“蝗虫”什么的。至于火山的精英大学生,就更不必说了,仇中的阴毒程度也许很深很深,热血奉献“光复火山”的意愿肯定很低很低。

确实,火山市的政治保守主义尚未从根本上动摇,而只是以疯狂发泄的形式表露出来…… “揽炒”(即“拖着你一起玩儿完”)二字,反映的就是求维护(意淫的美好)旧时光而不可得、也不懂为何不可得的癫狂心态……

C:

到了今天,主流秩序与火山分离主义进入了打着鼓点,列队进入战场,面对面密集开火的阶段。这样的密集开火是不能硬生生的罢手的。哪一方主动停手,就是认输,战线就会动摇。

B:

差不多,起码现在火山社会的很大部分中坚力量,肯定是继续支持分离主义、仇中反中的,大概率继续搞事,虽然分离主义“长官们”纷纷开小差,但西方督战队会维持战线的。某种意义上,火山的乱局也标志着大陆和谐进入世界秩序的道路走到头了。实际上,火山的运动对西方世界影响很大,因为90年代以来,西方一直把火山看作自己在亚洲的一块飞地,一个可以直接参与统治的“自由市”或“自由邦”。

D:

是的,很多我关注的西方画师,都在说“火山加油”~

未完待续

通宝推:桥上,
家园 【原创】“牛姥姥”漫画风波讨论之一

“牛姥姥”漫画风波讨论之一:日本主流文化的“圣物禁忌”、“通三统”缝合怪有多大生命力?(一组对话)

A:

最近日本一个知名漫画作者(读者对她的爱称是“牛姥姥”)闹出风波,在作品里把20世纪亚洲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领袖画成僵尸,借口是“我的作品总被盗版,好烦啊!我画成这样,没法盗版了吧?!老娘就是这么任性!” 国内也确实有读者为她辩护,说“人家日本有创作自由”“画家的创意与政治无关”“姥姥也很无奈,为什么不能理解她的心情呢?”之类的。

日本动漫业极为发达,这么多年来,以前有过类似事件吗?展开来说,对有强烈大众影响的社会政治人物“开涮”或“亵渎”的文化现象,在日本发生过吗?

B:

看多了日本动画,可以察觉到它的创作是按照一定的主流规则进行的。比如说,把一个人物画成僵尸,就总会有另一个类似的人物是“伟光正”。比如说《次元舰队》里,什政信被表现为一个只会鼓吹皇国必胜的蠢货,但石原莞尔就是忧国忧民眼光明亮的。一旦话题上升到总体秩序的话,这个规则就更明显了。比如说《绝望先生》的主角大大的抨击了日本社会的不平等,然后说我要投奔共产主义国家(疑似朝鲜),结果就是各种阴暗面大曝光,借人物之口得出结论“原来共产主义国家也不平等”。而对于军国主义时代的抨击,主要集中于不可理喻的那一面,二战末期日本本土的竹枪训练,就以“竹竿捅轰炸机”的讽刺形式,在很多漫画出现过。

牛姥姥在那部作品里,画了一个革命僵尸,有没有同时展现了另一个光明的革命形象?没有吧?!这至少说明她对20世纪的共产主义革命缺乏最起码的尊重。

C:

我见过把日王昭和画成猫耳妹子的日漫~

B:

对于明治维新的文化展示,《浪客剑心》就很典型。作品承认明治维新的不彻底、贪赃枉法的官僚、变成流氓的旧时代武士,男二号就是被维新政府出卖掉的农民军残余,但是最后他们的自我解救方法,就是围绕着明治政府的秩序进行修补,反对任何激进的行为,历史人物板垣退助的激进民权运动被丑化了,而大久保利通、山县有朋之类的高级官僚、贪腐巨魁,反而是极为正面的形象。

《浪客剑心》属于“小骂大帮忙”的典型主流作品,但是因为貌似“反战”、反对欺压弱小,被不少人说成“进步作品”。这样的“进步作品”,其实潜移默化地传递了统治者的政治说教。

D:

日本动漫乃至整个商业文化领域,对明治、昭和等人“调侃”还有可能,比如性转的形象,而且如今的大众娱乐观念里,成功的“性转形象”对历史原型是有正面加分的。但肯定不允许“亵渎”,比如画成僵尸或更恐怖的形象。因为“王室禁忌”这个民族意识还是根深蒂固的,本质上是统治阶级设立的文化管理高压线,你要吃流行娱乐这口饭,得守规矩,越界者下场是很惨的。

E:

我感觉在任何秩序稳定的资产阶级国家里, “牛姥姥”这样的职业漫画人是不会去碰真正的禁忌的,饭碗要紧。至于她把亚洲革命领袖画成僵尸,我觉得她的态度就是“日本的高压线不保护这个人,我就可以画几笔出出气,哈哈!”。她的粉丝辩护说“作者的创意与政治无关”,这句话说出了一部分事实,即日本的“政治”不会限制作者是否“开涮”或“亵渎”无产阶级革命以及领袖,你可以绝对自由地拿革命者“开涮”,同时绝对不允许亵渎明治大老爷……

A:

牛姥姥事件中,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值得说说。资本主义全胜地区的某些主流网宣员借题发挥,试图把牛姥姥的中文粉丝打成“左派青年”。某主流网宣阵地在评论这起风波时,声称“当毛选作者被侮辱的时候,‘左翼进步青年’们的第一反应居然是‘能团结的左派’,接下来就要指责国人‘不与日本人互相理解了’”。最近几年的主流网宣,一面重新捡起革命史的某些元素,一面试图与“阶级斗争”、“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做仪式性的切割。牛姥姥这破事跟“左派”八里地都扯不着,但主流网宣员却硬要攀扯,看来是酝酿反共情绪的耐心操作。类似的操作,已经持续数年了。

C:

过去几十年的资本主义全胜地区,反共产主义是主流反对派的专属口号,与“权力更迭”高度绑定。今天的主流秩序正在尝试把资本主义市场的现实,与中国革命史的文化遗产缝合起来,建设一个“百年秩序”。同时,主流秩序又必须满足社会中坚力量对反共产主义的强烈需求,得给反共意识形态找到一个能跟现有秩序自洽的解释角度……

可以看到一种苗头,即以保卫革命遗产为旗帜的反共精神建设,正在试水……

F:

真的能够缝合起来吗?

D:

无论怎么用“民族复兴”手法涂抹1949革命,那场革命仍然是一场颠覆资本主义的、阶级对阶级的革命,越深入地了解它,越能发现它的颠覆性质。

没有革命危机时,怎样忽悠都行,现在很多人鹦鹉学舌重复着“先烈……救国……感恩……”的三段式。问题是群众斗争再临时,怎样让这种缝合话术不被冲垮?我觉得很难。斗争再临时,当无数的产线工人投入了集体行动、当无数程序员到处打听当年的省港罢工是怎么回事,这套说辞有没有继续起作用的可能?

B:

反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必须登堂入室,这是广大有产者的共同心愿,势不可当。而且在革命遗产重新捧起来的背景下,反共精神更容易漫天过海?问题是,这个“反共精神”到底如何落地?

尝试阐述一下它的逻辑:旧日的革命遗产是内生的,服务于工业化的,接地气的,是好的;今天的极左精日带路党是亲西方的,不接地气的,是坏的。这样?

不得不承认,与其说这是“堂堂正正的反共产主义”,不如说是“顺应现实的保守主义”,即资本主义市场的统治是现实,革命遗产作为殿堂符号,也是一种现实,于是大家一起来服从现实,现实就是美的……

C:

近年来的主流阐述中,新文化运动是救亡图存的里程碑,而对救亡图存的解释完全抽干了阶级斗争的内核。进一步说,主流文化抢夺陈独秀的“遗产”,是为了抢“救亡图存”的话语权,因为陈独秀可以把今天的主流秩序与救亡图存联结起来……

当然,这样的联结不可深究,深究就全碎了。

E:

我觉得所谓“缝合怪”会维持在一个点到为止的四不像状态,像走钢丝一样玩平衡。我对于“通三统”的理解一直都是这样,不可能一通到底,但是通表面的,浅层的东西完全可以。不挖到阶级权力的内涵就行……

F:

我感觉尽管近几年的宣传有些反转,真让普罗大众票选,肯定还是资本主义自由民主占上风。以上来自家庭观察~

D:

我有一种强烈的倒退感,而且很无力,但这也是一个好事情。马列主义的思想,终于不再是小市民饱食终日之余的智力游戏了,终于可以有人不再沾沾自喜“我初中就读《资本论》了”“我高中就办过读书会”“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社团又搞活动了”,而可能更严肃地考虑什么是工人阶级的斗争,颠覆资本秩序到底意味着什么?

未完待续

家园 【原创】二十年代苏德秘密军事协作讨论

二十年代苏德秘密军事协作讨论之一:工人阶级的“政治合作”与“技术合作”分别意味着什么?(一组对话)

A:

在二十年代,身为战败国,德国军备发展受到战胜国集团的限制。因此,德国国防军跟苏联签订密约,让国防军在苏方的场地试验某些新式武器,同时训练德军人员掌握某些技术兵器。作为回报,德方给了苏联一些军事技术。这件事后来被曝光了,好像是社民党的主流集团,比如谢德曼等人干的,目的是搅混水打击德共。对这件事,德共早期领导人费舍尔的回忆录、多伊彻的《先知三部曲》都有提及,近年的德国电视剧《巴比伦柏林》也提到过。

我觉得苏俄一开始就不该这么搞~ 托洛茨基是当时苏俄军事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他应该对这事负责吗?

B:

社民党公布这事,除了打击德共,也是为了给当时的德国政府添堵,证明自己的反苏原则是真诚的:“我们社民党才是真反苏,你们魏玛当权派是列宁、托洛茨基的走狗。”

C:

就算为苏俄的国防考虑,也没必要用工人国家的威信做这种事吧?怎么跟德国工人阶级解释?没法解释的嘛!

B:

20年代苏德的秘密协作,就苏方来说,是一项加强工人国家军事实力的秘密行动。苏俄并没有用自己在国际工人阶级当中的威信,为德国统治者背书。事实上,这类合作的本质就是“资本家愿意出卖可以吊死它的绳子”。

工人国家的“自存自卫斗争”也好,资本主义社会里的工人日常斗争也好,都存在“技术合作”与“政治合作”的区分。所谓“政治合作”,就是以“共同原则、共同利益”为名,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结成政治同盟。所谓“技术合作”,就是对立阶级双方进行各取所需的具体交易、合作,同时不改变双方的敌对原则。无论如何行动,对工人阶级来说,成败的标准始终在于本阶级是否变强了,敌对阶级是否被削弱了。20年代的苏德军事协作,显然加强了工人国家的力量,而没有误导工人阶级。

当年的苏德军事协作,严格限于技术上的各取所需,同时巩固了工人国家和资产阶级国家。这样一来,谁的力量增长更快一些,决定了谁是历史角逐的赢家。苏俄巩固自身的同时,也推动德国的工人革命,如果成功,苏俄以及世界无产者就是赢家。反之,德国统治者以及国际资产阶级就是赢家。

在二十年代,苏德双方都在走钢丝,要害是谁更快走完悬空的钢丝,到达安全的彼岸。对苏方来说,这意味着推动国际工人革命的成功,让苏俄社会的工人权力彻底巩固;对德方来说,是重新成为国际强权,同时压住国内工人斗争,让德国的主流秩序彻底巩固。在这一协作中,德国统治者得到了一些先进军事技术,但这些技术并不是用来扼杀日常工人斗争的,也就暂时没有直接损害德国工人。

当然,20年代的苏俄国家已经存在官僚蜕变的趋势。但就那项合作来说,它并不以出卖德国和苏俄工人为代价,整体上无可指责。

C:

苏俄把苏德军事协作当作秘密行动,不就是更加暴露了自己明知这样做理亏吗?!把这种事秘而不宣,本来就会让人觉得“其实你自己也心虚吧?”

B:

这类秘密行动的“秘密”二字,是说一旦暴露,可能让对面的交易方陷入危险中,而不是说让自己一方无法向工人阶级解释。比如说,1927年镇压工人的屠夫杨虎,在40年代出于政治投机的目的,帮助过地下党。他的行为一旦被蒋党侦知,后果是杨虎要遭殃,而不是地下党无法向群众解释。再比如说,30年代的江西苏区曾与国民党的部分军政警特官员合伙走私钨砂,以打破蒋军读苏区的经济围困。假如这一行动败露,会有一群蒋党官僚掉脑袋,而苏区政权没什么“心虚”的。

要指出的是,20年代的魏玛德国向苏俄传授一些先进技术,客观上妨碍了英法对苏俄的潜在干涉。因此,英法自然反对类似的交易。同时,身为改良主义工人政党,德国社民党反而更具有“反苏高于一切”的觉悟,并利用选票政治机器牵制当权者“通共”。这样的背景下,苏德军事协作自然要处于秘密状态。

D:

那么,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又怎么说…… 应该算中性的?呸,我胡说八道,这个是实在妨碍德国工人斗争的!

B: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属于政治合作,即苏联用自己在工人阶级中的权威,为资产阶级国家背书。这件事上,苏联的背书大致如下:“苏维埃联盟跟纳粹德国不是敌人,而是友好邻邦。你们德国工人跟本国政府的矛盾,是你们的事,关我屁事。”

作为对比,20年代的苏德军事协作,苏方的立场大致如下:

“资产阶级德国研发的技术很不错,现在它主动送上门,工人国家就拿过来。我们继续支持德国工人搞革命,并希望资产阶级德国出现新的革命危机时,苏俄红军能用德式飞机轰掉兴登堡的司令部”

E:

苏俄总不能指望德国资本家给它续命吧?

B:

工人国家的生存,主要靠工人阶级在管理社会中的觉悟和组织程度,而不能靠一些边边角角的秘密行动。后来人习惯了苏联和世界左翼官僚的主导地位,把这种“特别行动”的意义无限夸张了。

苏俄钻资本主义世界的空子,占点便宜,但工人国家的命运不决定于钻空子的高明程度,而取决于苏俄工人对社会生产的管理水平,取决于工人权力的运用程度,最终取决于工人阶级的国际革命。

在资本主义全胜时代,工人阶级走下了政治舞台,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革命指导思想的影响彻底归零了。这让21世纪的青年普遍无法理解阶级斗争的逻辑。这些青年自己没有力量,没有在阶级斗争中胜利过,无法把握战斗的无产者如何处理与资产阶级的关系。

D:

李星的解释,我没法分辨对错。我不太懂苏联史,插不上话……

B:

讨论阶级斗争的逻辑。不用非得精通历史细节。极少有人完整掌握一个历史事件的精确全貌,但仍然可以分析哪个阶级是得利方,哪个阶级是受损方。比如说,1921年喀琅施塔得的水兵叛乱问题,无数细节的排列组合,可以生发出不同的结论。托洛茨基提供的有关分析,是基于工人阶级如何建立权力、维持权力,只有这个角度才是工人阶级的斗争所需要的角度。苏德军事协作问题,也是如此。

未完待续

家园 【原创】电影《战争未了》的讨论三:日常秩序的甭坏

电影《战争未了》的讨论之三:日常秩序的甭坏、“社会良心”无人问津、“社会共识”的存与亡(一组对话)

A:

片中的主角乌纳穆诺热爱他的”秩序-日常状态”,他不关心国内形势,被共和政府除名,也对他几无影响,只要还能和自己的两位朋友——一个思想左倾的青年和一个保守的新教徒(天主教保守党眼中的异端)——每天到咖啡馆里喝点咖啡抽根烟高谈阔论,哪怕天塌下来都不要紧。

而本片的内容,恰恰是阶级日常的崩坏:

他的两位朋友相继”失踪”,因为其思想和宗教信仰——按主角的想法,这些本该罪不至死。他本人先后被互相敌对的两个政权革职又官复原职,共和国政府怀疑他的消极忠诚(即在原则底线上支持共和国政府),法西斯叛军呼吁他表现出积极忠诚(即主动帮助叛军清除敌人),而他觉得任何形式的忠诚仪式都不重要,至少,他这样的“文豪”不需要完成什么仪式去证明自己。

直到他的自信被打的粉碎……

B:

他也关心时局,而且是强烈反对共和国政府的。但他满足于精神上的反对姿态。

A:

因为他觉得身为“社会良心”,精神上的反对就够了,无需亲自动手。

B:

在阶级社会的日常中,他是主流公认的“社会良知”,被默认拥有逾越具体政权的超脱地位。对他来说,“我是否忠诚于马德里内阁或佛朗哥大元帅,不是你们该问的!”

A:

他用知识分子惯用的推诿(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回绝掉了市长夫人寻找”失踪”丈夫的请求,可是当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他的朋友身上时,他发现自己身为一个体面人,竟无能为力。

他年轻时刚正不阿,对君主制的直面抨击给他带来了流亡和尊敬,包括对自己能力的不切实际的幻想——片子最后的演说并不如旧日功效一般,是射向国王的子弹,反倒险些让演讲者自己吃了枪子。

这也体现在他对法西斯的态度转变中。最初,他给法西斯改稿子,因为他认为这是一项纯粹技术性质的工作;他给法西斯捐款,因为捐款是(有钱的)好人-体面人应该做的;而后,他面对法西斯的拉拢(清洗委员会主席的头衔),先是无视鄙夷而回避,最终不得不“欣然”接受。归根结底,他发现了自己的无力——无力挽回那个让他充满舒适感的“日常”秩序,只好先苟全性命~

B:

片子最后的演说并不如旧日功效一般,是犹如射向国王的子弹

——

1936年的西班牙社会已经高度分裂为革命和反革命阵营,双方势不两立。社会的状态不再是漫漫的“转折前夜”,而是充分展现了一场宏大的革命危机。

在或许长达数十年的“前夜”阶段,阶级立场不同的人们,全都处于有产者的管理下,在某些话题上,反倒可能拥有共同感受,也就是主流秩序喜欢说的“社会共识”,即使这个“共识”往往只是情感上的短暂共鸣。

比如说,当奥运冠军戴着某位革命领袖的像章走上领奖台,不同阶级的人群都可能一拍大腿,感到痛快。再比如说,面对乌合麒麟的讽刺作品,当澳洲总理气急败坏一脸丑态,不同阶级的人群也大有可能会心一笑……

当阶级之间爆发直接的战争,这样的“会心一笑”就必然从社会意识中普遍消失……

A:

没错,革命危机到来后,就不存在那么多"社会共识"了。因为原本的"共识"无非是建立在大多数人闭嘴的前提上。所谓“闭嘴”,就是劳动大众习惯于服从现实秩序,从而本能地回避阶级对立的社会本质。而所谓“会心一笑”,既是阶级之间、也是阶级内部维持表面平和的精神润滑剂。

而且,“闭嘴”不仅等于嘴巴闭上。脑子也要闭上。这两者是相互影响的:一旦人无法随意表达自己的思想,思想也就无法再随意,乃至于失去。"闭嘴"和"听话"往往成对出现……

当原本沉默的声音发了出来,和之前盛行的调调不同,有产者豢养的肉喇叭便说"这是社会共识的撕裂"……

B:

阶级社会的日常中,有才华的文人能找到社会良心/思想仲裁的位置,即“敲钟人”、“吹哨人”(也可能被笑骂为“叼飞盘的”)。社会高度分裂后,你不是这边的就是那边的。职业文人的超阶级力量来源——社会对“共同意识”的认可——不存在了。

所以说,影片里男主的最后讲演挺可笑的,指责叛军“只能压服、不能说服”。但在统治阶级获胜后,“共同意识”又出现了,也就再次需要扮演“社会良知”的文人,去“说服”社会大众服从秩序。于是乌纳穆诺的那次演说成了战后主流舆论——尤其在民主化以后——大肆吹捧的“黄钟大吕”……

A: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最喜欢鼓吹"真理无需人来运作",例如"自由市场是真理,你人为禁止只会自取灭亡",试图麻痹群众,认为某种理念("真理")的力量是自然存在的,而且比群众的力量更大。乌纳穆诺的那次演说,就被后来的主流秩序包装成了类似的“真理”,或者你形容的“黄钟大吕”。当然,乌纳穆诺的同道们能够“说服”大众的前提,是佛朗哥的飞机大炮和集中营有效地消灭了革命的工人阶级。

未完待续

家园 【原创】民国历史剧《觉醒年代》讨论之一

民国历史剧《醒来的年代》讨论之一:“流量偶像化的爱国主义”?与蒋系民国的切割?(一组对话)

A:

2021年很火的电视剧《醒来的年代》,制作精良、台词精彩、众多主配角演技在线。剧中的仲甫、守常、适之等历史人物被演绎的生动鲜活,而共产主义领军人物陈仲甫的立体展示更是浑然天成,展现了一个头脑如利刃、情感如大海的革命者。

我印象最深的一个片段,是仲甫在论战中大声疾呼:要给中国找出路,不辩、不争,不可以!颠覆现状的气质扑面而来,浓烈的呛鼻子……

B:

在主流舆论中,最近这些年仲甫的风评已经好转了,但似乎主要是把他当作“维护本土革命独立性的先行者”。也就是说,是作为“共产国际的对立面”来塑造的……

C:

我说说吧!我所在的高校,感觉周围的一般群众对仲甫的印象还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一个为了民主科学、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先行者。就我的观察和“刻板印象”,大部分路人估计还停留在官方帽子那个阶段:盲从共产国际领导、右倾投降。因为多年以来课本就是这样写的~

就主流历史的叙述传统来说,仲甫的风评和张国焘、王明差不多,这几个名字经常并列出现:“机会主义”、“分裂主义”、“左倾关门主义”……

对了,乔年、延年之死那集,好多女生都纷纷发朋友圈和动态说“催泪”……

D:

我觉得《醒来的年代》仍然是以前讨论过的意识形态缝合怪,突出清末民初军阀和买办的卖国色彩,刻画了贫富悬殊与大众愚昧,维护了官方史观的始终如一性。我觉得这部剧算是主流秩序以市场手段运作爱国主义的一次成功尝试,即结合偶像经济来建立一套市场型爱国教育机制……

本剧的这种市场属性,可以说是它政治属性的前提,而不是倒过来。再以画家“乌合麒麟”现象来说,他也首先是市场流量经济的产物,然后才意味着立场鲜明的爱国主义、本土主义。

E:

这年头,立场鲜明的爱国主义本身就是可以变现的流量……

A:

“流量经济”的意思是说,先得有一个大家感兴趣的外壳或者说表面文章,然后吸引来了观众,才谈得上内容的宣传?作为市场上的一种推销模式成功了,然后它的内容跟着被消费者接受了?

D:

“流量经济”的特点是人传人,好像病毒一样…… 通过社会传播和软件的市场支持,形成一种气氛化的意识形态色彩。这种意识形态不完全是官方单一推动主导的,而是官方运用市场经济和网络流量(小偶像,话题热度等等),来塑造一种特定的政治气氛。换句话说,就是很多人看剧,很多人讨论(偶像,剧情),然后很多人追里面的偶像。确实,市场化政治文宣的重要一条,就是气氛比内容要占据更优先的位置。

以前的几部文宣影片《建国大业》《建党大业》确实不算成功,缺失了有战斗力的流量偶像经济色彩,但《醒来的年代》着实大放异彩,市场上的成功也让它力推的史观通过市场——这一现代传播机制,迅速的扩散开了。

至于有多少老左老右接受不了里面的剧情,呆在家里和网上骂街,官方不在乎,因为市场意义的“好看”和高传播性,已经实现了。

F:

个人感觉2009年以来的《建国》《建军》等等大业再到《醒来的年代》,就是这种市场推销模式逐步成熟的过程。2014年梁朝伟周迅主演的影片《听风者》,把解放初期的红色情报人员演绎的神乎其神,是一种“精英范儿”与革命符号相缝合的尝试方向。但《听风者》的精英范儿是有了,红色符号却只停留在空洞符号的水平上。不可不提的,是2006年柳云龙主演的电视剧《暗算》,堪称革命者偶像化的早期尝试,展现了“为理想视死如归而又算无遗策”的迷人形象,可以说是“理想主义者”与“精英范儿”的成功结合。《暗算》的不足,在于男主钱之江的理想主义并不具体,而显得供血不足,过分偏重钱之江“谈笑间处置(自己与他人)生死”的风度了。

D:

继续说文化产品的市场推销。我记得日本动漫的一个理论就是:人设必须高于剧情,这是市场成功的逻辑,这样才有人会追捧你,偶像化你,带动一批“周边产品”的兴起,滚雪球一样维持热度。电影《建军大业》就很突出人设,把八一起义的革命者描绘的跟“过江猛龙”一样,或者是背头锃亮的大少爷…… 当然,这部电影并不成功,恐怕正在于它徒有其表,欠缺吸引人的内核,很可能也没考虑内核要如何安放。此外,它是香港导演操办的,它在选角的时候,堆砌“流量明星”,而不看重真正的演技派。这些都可以说是它失败的原因。

相比之下,《醒来的年代》是一部纯粹的本土产品,它的编剧是体制内资深党史研究者,参演者几乎都是演技成熟的文艺工作者,导演也来自大陆。这一切都预示了它的脱颖而出,而它的内核,确有迷人之处……

B:

就仲甫的形象来说,他并不适合资本主义市场环境下的再演绎,因为一个革命头子实在不符合资本主义社会的主流文化框架。但《醒来的年代》还是聚焦于仲甫,把他拍的光芒四射。这个尝试确实惊人,但背后的动力到底是啥?

D:

反过来看,如果不偶像化温和化极左形象,就只能接受国民党的偶像化了嘛…… 国民党的偶像化恰好是早年间的文化潮流,其中之一就是张灵甫。显然,起码今天的主流秩序有决心与国民党的政治文化遗产及其招魂的偶像划清界限。那么,也就不奇怪流量经济选中了“革命头子”……

A:

但历史是有刺的。历史上的延年不是人畜无害的小可爱,而是危险的共产主义颠覆分子。确实,流量经济中“革命头子”粉墨登场,可背后的动力是啥?

未完待续

家园 【原创】电影《战争未了》的讨论之四:佛朗哥的悟道

电影《战争未了》的讨论之四:旧秩序与新秩序、佛朗哥的悟道与乌纳穆诺的跌倒(一组对话)

A:

  正如片名所揭示的,佛朗哥是”战争未了”之时的国家元首,所以原本可以三个月打下来的马德里最终打了三年。而三年后,弗朗哥的内外竞争对手都不在了。内战不仅仅是纯军事的战争,不是简单夺下对方的大本营就能取得胜利,内战同样也是阶级战争双方的内部大洗牌,为了重建或毁灭阶级社会的秩序。

  值得一说的是,片中巧妙展现了佛朗哥对“阶级战争为何物?”这个话题的认识成长:

  起初,正如片中其他叛军头领的评价,他过分谨慎而又狡黠,总想最大程度利用他人来满足自身利益(例如私下扬言“榨干德国人”),而又不显露自己的野心。然而,要想取得大权,这些手法不过只是小聪明。

  原本的佛朗哥和其他将军一样,认为举兵叛乱只是为了恢复1936年以前不那么”左”、“具备正常理性”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然而,从他在军营里率先改用旧帝国的双色旗那一刻开始,西班牙反革命最高领袖的位置,就确定非佛朗哥莫属了。

  他比其他将军更先一步认识到重建秩序的重要性,当其他将军还在试图纯靠枪杆子夺权时,他从阶级搏斗的现实中找到了更为有力的支持——被赤色威胁逼到绝路的旧资本主义秩序。

  他认识到了,所谓共和国,只是秩序的外貌,而要想击败已经组织起来进攻的工人阶级,就必须为建立新秩序而战。家庭,宗教,旧日帝国的荣光,这些看起来与军事无关,是些或反动或保守的元素,被佛朗哥主动统合进了法西斯群众运动中,使得叛军行动上升到了阶级战争的严肃高度。

  1936年以前的共和国时期,本来就有法西斯群众组织,比如长枪党,但他们只算是政治生活里的杂音。佛朗哥高举重建秩序的大旗,让无产阶级革命的所有敌人,团结在旗下,升华了原本凌乱的法西斯运动,而自己得到了旗手的位置。

B:

  是的。兄弟和战友的抱团式支持,远不如身为秩序的守护者要稳定,毕竟今天能支持你的人,明天也能为了一己之私反对你。但守护秩序可以让自己上升到超脱琐屑权谋的神圣高度。

A:

  从电影之外的文献来看,学会了这一点(充当秩序旗手)的佛朗哥,一改之前的作为:

  原本他只从军事上考虑,认为救援托莱多城堡只会错过攻占马德里的时机。现在,作为旧日帝国荣耀的守护者,他要当英雄临危解难,从赤军手里救下了被围而不降的忠臣,用亏本的象征性胜利巩固了自身威望与民族象征。

  原本他对妻子的祷告嗤之以鼻,认为胜利只能是来自自己的双手。现在,作为西方基督教文明的守护者,他要像旧日的基督教骑士熙德那样(当然,要忽略其历史上在穆斯林手下打工的时光),从自身的祷告开始发扬宗教的作用——为乱世中无所依靠的个人提供精神上的安慰剂,强心针:教堂的钟声每日定时敲响,信徒的日课每天都要做,教堂每周都要去,圣日每年都要过,每座城市都要有主保圣人——这就是最大的秩序

  原本他把家庭放在工作事业之后,在战友面前多次表示不关心家人。对一个好军人来说,舍小家为大家是可贵的品质,但对于一个好元首来说,小家反而更重要,因为家庭乃是社会的最小单位,家庭秩序的稳固是社会秩序稳定的前提。现在,作为家庭的守护者,他从自己的小家开始爱护,让自己的夫人替自己出面,作为一个模范妻子来笼络保守势力。

  正是在旧秩序的赞歌中,佛朗哥走向了新秩序权力的巅峰……

C:

  是的。反革命进程中的佛朗哥,也完成了他自身的“新生”:他从一个共和国时期的普通右翼军人,成长为一切旧秩序的集大成者,以便粉碎工人阶级的改天换地。而这,恰恰就是佛朗哥高举的“新秩序”大旗……

B:

  佛朗哥有些迷信自己的“天命”,比如在长期的军事活动中,从未受伤。他的成功也确实为自己带来了“天命之子”的光环。可以说,20世纪的每一场反革命,都有自己的“天命之子”:高尔察克,蒋介石,吴庭艳,苏哈托…… 当然,个别人运气不好。

A:

  所谓”天命”,可以从概率学上来讲:阶级战争中,反革命阵营有千万个”佛朗哥”参与内部洗牌,最后总有一个相对质量均衡的”佛朗哥”活下来,作为最后的领袖。至于具体是哪一个,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看他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建立/重组了资本主义秩序?比如1927年中国革命时期的反共联合战线里,白崇禧、蔡元培、汪精卫甚至张作霖,都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可谓群“贤”毕至,但最后是蒋介石胜出。回过头看,与其他人相比,蒋总司令确实具备了反共斗争的“均衡质量”。

C:

  与“大彻大悟”的佛朗哥相比,本片的男主乌纳穆诺是一个守护秩序的惨败者。在阶级社会的日常状态中,像他这样的人无需从政,也能得到想要的东西,因为稳定的日常状态有着“尊敬”、“社会关系”、“社会地位”等等如蜘蛛网一般的存在,将正式权力的一小部分分享给周遭的体面人,或者说,把“狭义权力”扩展为“广泛权力”。内战意味着广泛权力的萎缩,交战双方为了狭义权力展开决斗。于是广泛权力中的许多人像踩空一样纷纷落在泥坑里~

  可以说,乌纳穆诺对阶级战争这头大象,始终只摸到了象腿上的皮毛,不知道社会已经天翻地覆,依旧试图在冬日播撒夏种,也就是片尾浓墨重彩渲染的那场演讲。

A:

  这种剧变通常体现为两方面:

  一方面,无论是面对外部敌国还是内部敌对阶级的威胁,统治者都需要收缩并牢固自己的权力——在长久没发生过地震的地方(日常状态),建房设计时并不需要考虑抗震(社会动荡)。然而,地震总有发生的那一天,为此必须临时加固房屋……

  就乌纳穆诺这种知识分子来说,主要体现为原本能说的话不能说了,原本能做的事不能做了——因为原先的“自由”本来就源于资产阶级国家的默许,而权力一旦自身难保,他们这些人也就失去了存在基础,要么适应新环境,要么只能灭绝。

  另一方面,是群众性政治行动对社会的改造,即对旧有日常状态的毁灭。

  日常状态和政治变革是水火不容的,无论“共产主义”还是“法西斯”,都趋向于打破原先的日常——因为在原先的日常中,群众——无论是无产者还是稍微高级一点的“小资”——是没有权力,没有自己声音的,只能默默承载起像乌纳穆诺这种体面人的日常,扮演背景、路人、追随者和供奉者。

  在掌权之前,政治化的大众(本片中只拍了法西斯群众)是旧统治者的威胁,在掌权后(或与旧统治者共享权力后),崛起的大众势必要把权力重新分配,让原本”无资格”的新人(自己人)来管理国家,同时相对的,把之前默许给有产阶级中“非自己人”的那部分权力收回来。

  乌纳穆诺对上述过程知之甚少,以至于在法西斯的队伍开进萨拉曼卡大学城后,依然天真地默认自己仍旧是权力的共享者——这一点可笑可悲可恨……

未完待续

家园 【原创】科伦泰作品讨论之一:国家的主动改良、女工与女权

科伦泰作品讨论之一(《女工与母亲》):资产阶级国家的主动改良、女工与女权、主流共产主义的老调子已经唱完?(一组对话)

A: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活动家科伦泰写于1916年的宣传小册子《女工与母亲》,讲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妇女的特殊困境,提出了若干针对性的改良主张。小册子里讲到未婚先孕给当时的妇女带来种种苦难,走投无路的母亲甚至会自杀。而在21世纪的资本主义全胜地区,未婚先孕倒还不至于逼的女人自杀,即使在路边生了孩子,也会被警方送到医院。可以说,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巨大力量,就技术角度来说,足够在阶级社会里维持一个起码的文明外貌了。

小册子提及婴儿死亡率问题,当时的挪威已是“文明样板”,婴儿死亡率世界最低,但也高达7%,而今天的第三世界国家菲律宾只有2,9%的婴儿死亡率,比百年前的“文明样板”好多了。20世纪60-70年代启动的伊朗“白色革命”、同时期菲律宾的马科斯改革,都动员了大量爱国学生下乡扶贫,帮助农民建立保健网络,改善居民饮用水,给儿童打疫苗。回过头看,自上而下的社会改良、广泛采用新技术、以及国家机器的精密化,延长了广大被统治者的平均寿命。在科伦泰所处的时代,资本主义的类似演进是无法想象的。

既然这样,这本小册子对今天的工人阶级,有没有现实的启发意义呢?

B:

大家好。我是《女工与母亲》的译者,这本小册子最初于1916年以小册子的形式出版发行。柯伦泰在文中强调了性别权利运动应该与工人运动联合。本文虽然是20世纪上半叶写成的,但仍然对现在的性别权利运动和工人运动具有指导意义。

如果只是看文字内容,今天的读者大概首先要想到“时代进步”“社会发展了”,讲法制了,我们的国家是为人民服务的…… 卫生保障比100年前好多了,不会联想到“工人运动”之类的。

小册子里强调了一件事:男工厂主的妻子的权利,跟女工的权利,不是一回事。工厂主妻子受到悉心照料,生下来的孩子也很结实,但女工及其孩子就没这么幸运了。我认为,女权不是抽象片面的,必须要跟阶级解放的议题挂钩。阶级解放与性别解放相辅相成,两者皆不可偏废。单纯通过政治法制改革,让女性在资本市场当中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让女性多一些投票权,多选几个女性政客,这些并不是什么彻底的解放手段。这是自由主义女权主义的做法。

C:

这是一本宣传社会民主主义的小册子,而且是面向广大工人的那种小册子。开头讲了一个很长的故事,应该是给男同志看的。虽然男人都有老婆,但是未必真能理解老婆的苦。也可能作者还想给一些开明的民主人士们看?让他们看到男工和女工的孩子们奄奄一息,悄无声息地死去,有成千上万座坟墓,就有成千上万个伤心欲绝的母亲!

当时写这样的文章呼吁改良是没问题的,西欧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法律被很好地实施,用他国的现成事例最能说服工人起来斗争。不过,这样很容易让工人产生对法律和国家制度的幻想,好在当时俄国没有实行这种幻想的机会,资产阶级国家就完蛋了。

我想提醒大家,法律正义与国家公正的幻想是危险的:这个幻想与米留科夫幻想直接移植美国民主制度到俄国来,有点像,虽然说两者的基础完全不一样,可是达成的幻想是一样的——都苟且在过去别人取得的成就身上,当然这个成就对于当时的社民党人、民主主义者来说,显得高大上又遥不可及,值得去奋斗。我比较担心现在还有很多吊车尾的“马克思主义者”跟这本小册子一样,祈求走他人过去的路,来得到相同的结果……

A:

谈到妇女保障,小册子是这样写的:

“在法国和澳大利亚,女工不用买任何品种的保险。任何一个女性,无论是已婚还是未婚,在需要的时刻有权向国家求助。在法国,除了医生和助产士的帮扶,女性享受了超过八周的产假(一天20—25戈比,有时更多)。在澳大利亚,女性的五十卢布的费用一次就能付清。在法国,“替代管家”制度运转良好。在女性怀孕的后期,会有某个朋友或邻居前来帮扶她,因为免费学习了关于如何照顾孕妇和小孩的课程。直到母亲已康复到能够起身为止,朋友或邻居每天都要来看望一次。母亲康复后,仍然像往常一样要在家打扫卫生、做饭、照顾小孩,而有关部门已经为她支付了这些工作的费用。

  在法国、瑞士、德国和罗马尼亚,母亲在哺育孩子期间,也能从保险局那里拿到津贴。”

100年前的类似改良,并没有阻止住欧战后爆发的共产主义工人革命。但是随后的100年里,资本主义在管理和改良上,显示了巨大的弹性和韧性,确实瓦解了共产主义的工人斗争……

C:

科伦泰在书中提出的措施,是很纯粹的社会改良,并没触及工人权力。在当时,几乎只有社会主义者在鼓动改良,今天的国家、主流政治与广泛的社会运动都习惯了呼吁和实施社会改良了。古典社会主义的路,确实走不下去了。

D:

文章中关于女性权益的部分,现在在发达国家大多已经实现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柯伦泰也举出了发达国家作为正面例子,或许可以说,柯伦泰有改良主义倾向?但是我并不认为改良主义是坏事,尤其是联想到之后列宁和柯伦泰的对立,反而让我觉得心情复杂~

A:

小册子里说:

“各地的男女工人要求完全禁止女性和年轻人上夜班,禁止雇佣16岁以下的儿童。他们要求规定16岁以上的青少年男女只能工作半天”

20世纪的60年代,韩国工人全泰一很同情一起上班的未成年女工,她们吃的太差了,工厂的剥削过程是在纯粹意义上耗干她们的体力。而又过了几十年,在21世纪的资本主义全胜地区,未成年工人吃的比100年前好多了,油水和糖多了,快餐店的米饭可以免费加,某些时令水果也卖的便宜。

21世纪资本主义的巨大生产能力,可以让某些地区的人们像“文明化的鼹鼠”一样,缩在一个小而舒适的窝里,享有基本方便设施,度过一生。这也是资本主义全胜地区的官方越来越喜欢讲“社会治理”的物质底气所在。

C:

说到古典社会主义的路走不下去了,可以参考小册子中的这一段:

“每一位工人阶级的女性,每一个读到这本小册子的女性,不能无动于衷,而应该准备投身于工人阶级的运动。这场运动正在致力于实现这些诉求,正在把旧世界引到新世界。在新世界里,母亲们不用再流下苦涩的泪水。生育也不再是十字架,而会充满快乐与自豪。”

在今天,这样的左翼词句真不行了,鼓不起劲来。只要还想发挥影响,左翼几乎都换了一套语言,当然,未必比科伦泰时代的古典社会主义语言更好。

A:

看这一段:

“我们必须对自己说:‘团结就是力量’。我们女工越来越多地参加工人运动,我们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强大,也能越快实现我们的诉求…… 我们的幸福与我们的孩子们的生活和未来息息相关。”

我想到另一个问题:本书写于1916年,世界大战正打的昏天黑地。科伦泰的笔下,似乎社会主义运动一切照旧,只要继续推动社会改良,揭发资本家,要求制订好的法律,向工人描绘美好的新社会大家庭,“明天会更好”。但是,她所谓“越来越强大”的那个第二国际,正在号召女工把孩子送上战场,已经政治破产了。

D:

柯伦泰在战前,一直跟列宁他们保持距离的……

A:

我上边列举的那段文字,可以说自然沿袭了第二国际把按部就班改良当做迈向革命必然环节的态度。作者一会说需要争取新社会大家庭,一会回到修订法律上了,一会又号召女人都来搞运动,然后又把新社会大家庭举起来作为旗帜。这个逻辑就是:一起来改良,后边就好了!

想到在1916年,西欧国家发补贴生出来的孩子们,正在战场上变成臭肉,细思极恐啊!

要说这本小册子的现实启发意义,大概就是“立此存照”吧?让今天的工人阶级看到当年的探索……

未完待续

家园 《醒来的年代》讨论之二:“流量爱国经济”的局限

民国历史剧《醒来的年代》讨论之二:“流量爱国经济”的局限、“不肯牺牲”的新一代?阶级战争是房子里的大象(一组对话)

A:

在很大程度上,《醒来的年代》是流量经济式的成功。但是,这种成功的推广模式,在社会影响上是不是太虚了?我感觉,2008年以后的奥运、保卫钓鱼岛等事件激活的那一波本土主义、爱国主义的浪潮还是比较实在的。在当时,80后们长大了,家境殷实或学业优秀的青年,开始有强调“我很行、我很能干,而且你们得承认我能干”这一类精神需求。

相比之下,近几年的爱国、爱体制、拥抱主流秩序的声音,是不是太虚火旺盛了?

B:

奥运前后那一波爱国思潮,确实更扎实。今天“流量爱国”的特征,就是流量网络市场化,可以说更“暴力”,也更加的难以掌控,比如热衷于“揪叛徒”“社会性死亡”什么的。长此以往,会有社会管理上的隐患吧!所谓流量爱国模式,在西方国家很常见,比如让流量经济服务于选举……

C:

我说说身边同学的反应吧!首先承认,主流秩序炮制的形形色色“正能量”鸡血,是打不进我身上的。至于

身边的人,我的观察是他们也就三秒钟热度罢了,该过日子的过日子,

巨大的生活学习压力可以一瞬冲垮两三秒钟建立起来的“热血沸腾”。就是说,鸡血还是有用,不过最多燃起一两秒的激情。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他们的一般状态依旧是“政治冷感”的。

当然,还有些人一想到自己因为某些禁令而不能打某些游戏了,便破口大骂。而且,高喊“伟大”与为了游戏被禁而开骂的人,重合度很高~

B:

关于“流量爱国”,再补充几句:中国台湾地区搞了选票政治以后,某些历史剧或者政治偶像剧,让“正派阵营”说闽南话,“反派阵营”说山东话,这就是市场模式的民族主义运作嘛!前两年台湾拍了一部电视剧,让某个很帅的明星扮演一位实有其人的中共在台地下党烈士,而且演绎的十分光明“为信仰而死”。这说明台湾的资本主义秩序太稳固了,它居然敢用共产主义烈士的偶像化,来巩固“台湾人守护台湾”的本土认同,也就是对台湾资本主义现状的认同。

D:

说到流量爱国的社会群体,首先包括那批逐渐对西方文化祛魅的青年人,90后、95后、00后。他们的一个社会精神特征是“好处都要,拒绝牺牲”,可以一边认为西方在污名化中国,一边拿德国DAAD奖学金去慕尼黑念理工大学。这种爱国或说本土主义,还停留在精致利己的层次,要全球化,也要本土尊严。所谓“我们很能干”=“我们很会赚钱”。他们对美国仍然抱有一种偶像崇拜,但是相信“我们中国以后一定会比他们美国好”。

另一方面,2008年以后崛起的爱国认同浪潮教育出来的中小学生,正是现在的大学在校生。他们是被资本主义大繁荣滋养的小可爱,到社会上再被资本一天毒打三顿,某些人难免进一步裂变成手捧《毛选》的右翼保守党。当然,这也是只是全社会思想不断演进的一个环节。

对20世纪亚洲无产阶级革命主要领袖的风评,最近十年确实大变了。这是社会思想发酵的一个风向标,但并不简单等同于回归共产主义。

E:

我还是觉得,企图把革命遗产与资本主义市场缝合起来、炮制出一套说不清是否自圆其说的意识形态,在实际运行中仍然是困难重重的…… 这难度相当于做一个把Mac Windows Linux Android融合起来的系统,维持几十年不打补丁……

C:

只要把革命遗产视为“伟大复兴之路”并忽视阶级意义的社会变革,就可以了:社会主义选择是一条救亡图存之路……

主流教育的作用不是要求人们完全相信教育的内容,而是在你有精神需要的时候,就能够条件反射地想到它:“我一直在这里举着灯,等你”……

A:

简单抽掉革命遗产的工人阶级性质,代之以“民族复兴”,势必带来混乱:赤党要“民族复兴”,蒋党也要“民族复兴”,为什么还要打生打死呢?就是说,把社会主义选择归结于社会治理术的优劣,很难阻止资产阶级反革命的某些旁支公开质疑这个选择的合法性,毕竟“不以成败论英雄”的悲情牌不是只有左翼才有权使用……

C:

历史上的那场阶级战争是房子里的大象,哪怕谁都不说,也不能保证谁都闻不到味~ 所以《醒来的年代》主动触及“颠覆者”的话题,显得十分醒目。过去几十年的主旋律是:1934年之前的革命没有众望所归的领袖,甚至可以说没有啥优秀人物,共产主义组织出现十四年后才有了“第一代”领袖云云…… 现在为了重组可以长久运行的主流意识形态,开始寻根溯源,延伸到了政治神话成分相对淡漠的时代,即“没有组织”的时代。那是一个众人纷纷举起灯火照亮前路的时代,体现了“人与人的薪火相传”,震撼人心。

这个“国家思想探源工程”的演绎角度挺刁钻的……

B:

《醒来的年代》影响巨大。我公司的隔壁部门中层管理者来串门,跟我领导聊天,说自己女儿喜欢看《醒来的年代》,还把手机屏保换成了仲甫,叹气说“这就是洗脑啊”,虽然是开玩笑一样的说。

D:

年轻人愿意看也还好,熟悉一下这些名字总比一直雪藏,有那么一点点好处~

A:

说到可以长久运行的主流意识形态,如果主流秩序始终坚持百分之百的垄断权力,导致新意识形态卡死,无法顺利塑造,最后会发生什么呢?这个话题目前是开放性的,也是无法回避的……

未完待续

家园 法国军人集体上书事件讨论之三:未遂政变“蔚蓝行动”

法国军人集体上书事件讨论之三:未遂政变“蔚蓝行动”、什么是极右翼“生存主义”?(一组对话)

A:

2021年10-11月,法国又发生了一起极右翼政治事件,即所谓“蔚蓝行动”(Opération Azur)的政变企图。主谋叫remy daillet,是一个声名狼藉的极右翼生存主义者。这人原本是个极右翼政客,但是因为他鼓动“生存主义”舆论,让极右翼的主流派觉得这个人太想颠覆秩序,是个真疯子,前几年就把他晾起来了。

目前已知的情况是:他串通了法军内的某些人,试图在海外培训“政变军”回国搞事。然后他被抓了,取保候审。据说他请了个大牌律师,辩护说参与其事的人都是温和的合法群众,不是武装恐怖分子。据说法国的有关部门怀疑这人想通过宣传“生存主义”,把现在孤狼化、分散的生存主义者和极右翼分子凝聚起来,自己充当他们的领袖。

2020年,法国警方抓了几个自制炸弹要炸掉巴黎疫苗接种中心的的生存主义者。现在有关部门也怀疑remy daillet跟这些人有联系,担心生存主义恐怖运动是不是慢慢的成为了伊斯兰极端主义在欧洲的对应版本。

这次出事以后,法国主流媒体态度谨慎,尽量淡化处理,毕竟家丑不可外扬嘛!

B:

啥是“生存主义者”?

C:

就是那些专门为了在秩序崩溃之后生存下去而做准备的人,比如为了应付核战而储备物资和避难所的那些人。我看过一个辐射TRPG作者给自己的规则写的后记,他说为了参考,自己看了大量的后启示录题材小说,发现其中有相当多一部分充斥着种族主义宣传……

A:

极右翼指导下的“生存主义”,可以理解成一种要毁灭现存体制的右翼思想,或者说认为现存体制必将推向末日,而他们要为末日后的生存斗争做好准备。他们的行动一般就是直接的武装行动。在这几年里,生存主义是西欧武装极右翼运动的一个显著现象。就思想上来说,他们厌恶资本主义的全球化,痛恨移民和国际贸易秩序。也可以把他们理解成遭到了资本主义危机打压之后,失业破产又拒绝继续“奋斗”而相信末日预言的小市民破落户。他们积极拥枪、参军和在军队里发展极右翼组织。

新冠疫情爆发后,在欧洲有不少类似的破落群体涌向了“生存主义”,他们被欧洲社会的政治、经济失败还有左右派社运的街头战争感染,越来越认为欧洲必然陷入一场伊斯兰-移民加上卖国左派对抗爱国人士和白人文明的内战,然后他们希望在这场内战前尽可能的武装起来,甚至建立自己的武装政权。

C:

他们算是法西斯主义的天然群众基础吗?

A:

有点像,但也有点不像,他们就算是法西斯也是法西斯里面最为极端的类型。他们想的就是通过武力和其他手段加速现存体制的崩塌,然后在这上面重新组织自己的秩序。说到底,生存主义可以理解成行动派的法西斯。

西欧的生存主义团体一般就是地下拥枪的法西斯武装团体,德国比较多,但是这几年法国也多起来了,什么人都有,但是无业者和失业者偏多。

D:

本能的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秩序做准备的小市民、小商人、小知识分子,工人

…… 所谓“忠义之士,多在草莽”,阶级社会一贯如此,秩序出现危机时,下层会涌现自发的“勤王义军”。

E:

这种人既对当前社会秩序失去信心,又要保全自己的人身和财产,或者说保全自己对“私有财产”的执着信念。他们可能都没啥需要保全的了,但也因此更加狂热地捍卫资本主义私有制,觉得全社会都在和自己的敌人同流合污……

A:

这类人的出现,很大程度在于冷战结束之后,"需要生存的末日"变成了金融危机、移民危机和疫情危机,而不是单纯的自然灾害和全球核战争,更不是“共产主义蛮族入侵”。他们之中很多人不再参加社会生产,想当野人或者搞法西斯公社。他们一般都带有法西斯色彩和种族主义特色,并且笃信暴力,但不是大型政治组织的成员。

西欧的极右翼生存主义运动最活跃的貌似不在法国,而在德国。德国乡下现在有一大堆武装法西斯公社,就是为了迎接秩序崩溃而进行生存训练和生产的封闭社区。社区里边有生产互助,也有军事训练。比如最出名的"帝国"社区,一度要求外人出入他们地盘要办“护照”才行。他们的生存集体很大程度不再和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挂钩了,不搞政治,不参加社会运动,到了外边也不找长期性的工作,自己囤枪囤食物去流浪……

D:

那还不是要捡资本主义生产的残羹剩饭来吃!

A:

是的。极右翼生存主义者有点像持枪流浪汉,美国也有很多这种人。在资产阶级国家看来,他们总的来说不危险,不搞大的……

C:

这完全就是墨索里尼那种“社会”法西斯主义最合适的土壤,也更加原子化就是了~

分析西班牙社会时,托洛茨基说过,西班牙社会的缝隙里有来自各个阶级的破落户,你说的这些法西斯游民是不是也算是这种破落户?有没有什么力量能够把他们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势力?

A:

通常情况下,他们只是分散的、原子化的法西斯破落户。要成长为法西斯运动,还是需要和社会挂钩的。目前在欧洲的情况是:原子化的法西斯破落户越来越激进,而社会化的法西斯新纳粹思想越来越占据主流。

本次“蔚蓝行动”的主谋,貌似就想通过联合那些彻底脱离社会的生存主义者,大干一场,撇开现在的新纳粹行为艺术或者极右翼选举派,“干一番轰轰烈烈大事业”。也就是说,把聚居在地堡里的狂热极右翼武装游民团结在一个行动里,发动无目标的广泛社会破坏运动,直到夺取政权。夺取政权之后怎么样,就没规划了。简单说,就是狂热但是无目标的极右翼反社会民兵一窝蜂攻入枫丹白露,把皇上老儿扯下龙椅……

B:

这种末日弥撒亚思潮已经属于另类右翼的宣传-动员模式了,即自我献祭式的破坏性恐怖行动,呼唤新世界/秩序的降临……

他们一旦发觉政府崩溃,就会自觉接管社会,重新树立社会秩序。

E:

这套主张的本质就是:现存秩序太强固 但又太腐朽,需要改变。

资本主义现实既完善又让人窒息,法西斯化的小市民只好做出碎片式的回应,揪住他们心中的痛点问题,比如“黑绿”蝗虫大军涌来怎么办?

当然,这都是小市民的歇斯底里口水。“生存主义”武装运动实际达到的目标,是给极右翼一个串联、磨练以待将来的理由。虽然没什么证据,我认为这场运动背后有某方面精英力量居中调度,配给资源、推动舆论、在关键位置安插自己人。表面上的“极其分散”,不能完全当真。就像2019年火山市的分离主义运动一样,自称“无大台”,不是真的没后台。

A:

我感觉现在的欧洲,极右翼氛围已经很浓烈了,随着经济政治的进一步失败,一个极右翼的欧洲不是不能想象的。而且,不一定非要爆发内战,极右翼才能上台。现实来说,欧洲绝大部分左翼是依附于这套日渐失败的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而极右翼和生存主义者是来掀桌子、砸盘子的。也就是说,主流左翼是维持现状派,极右翼是打破现状派。

D:

左翼深度整合到选票政治里了,不需要解决什么现实问题,不需要改良,坐等政治周期来回摇摆就可以了,反正周期里总会轮到左派上台,所以左翼政治里想出头,关键是及时抢占位置,“出名要趁早”、学会包装、找到贵人,等等。

对了,本次政变未遂,法国的主流左翼是什么态度?

A:

维护共和,维护多元民主,维护公民社会,下次选举快来投我的票。没了。

未完待续

通宝推:杨微粒,大眼,
家园 原来如此,根本不是政变,顶多算是闹剧

这样的货色,就算在军队里面拉拢一些兵痞子,真要有事,也是两个小时平定那种,类似于国会大厦门口的红脖子,战五渣。

他们缺少兵变政变最基础的要素:组织性纪律性。一群天天嚷嚷个人主义的小资,口罩都不肯戴,能有什么战斗力? 排队枪毙时代的火枪兵都能全灭了他们。

家园 小资的暴动是铺垫社会情绪的。一步步走向真正的政治震荡。

这些人背后都有黑手操纵的。虽然他们也有很大自主性。

家园 法国军人集体上书事件讨论之四:军方与“新哲学”

法国军人集体上书事件讨论之四:军方与“新哲学”、极右政客泽穆尔的明星时刻、从戴高乐到“新法西斯军官密谋”(一组对话)

A:

国内资产阶级舆论也开始注意到西方军人的右翼化趋势了。我觉得欧洲军人再度右翼化并不奇怪,这本来就是他们的传统。但21世纪的右翼军人,在思想上是否有别于20世纪的右翼军头?在以往的有关讨论中,提到过“大置换”、“多元化的种族主义”……,似乎是不断的把现实秩序里有利于维持秩序的元素,尽一切可能拼接在一起?

B:

欧洲军人的右翼化是上层和下层同时进行的。至于“理论创新”,法国现在颇为流行所谓“新哲学”,就是拿文明、地缘、人种血统之类的科学概念,去探讨种族主义政治,以及维护“人道的种族主义社会”有多大可能性的哲学思想。也就是套了人道主义皮的极右翼思想,比如大置换、公民反极权思想、“文明民族主义”,口号就是要一个“欧洲人的欧洲”。此外,对“公民”的概念进行再探讨,目的是开除“拒绝融入公民社会”的坏分子的人权(左派、穆斯林诸如此类)。

A:

感觉这是活到过去了。20世纪初的欧美社会不就是种族主义兴起么?美国前总统老罗斯福是当年那场种族运动的积极分子,力推“雅利安文明至上”什么的,为20世纪的法西斯主义打下一部分思想基础。

B:

所谓“新哲学”,可以说就是反动幽灵的当代回眸。而且,老罗斯福鼓吹的就是“进步的种族主义”嘛!他鼓动排华,强调白人的福利、民主和文明,但是也支持世界范围的种族多元,前提是“不同人种各安其位”。

A:

这一套“进步的种族主义”概念,我觉得很符合21世纪美国的现实政治需要。很显然,美方统治精英正试图把中国按回到“自然”的低下位置:中国人很好,但是不能超过美国,因为这“违反自然”…… 论证中方资本主义应该安于世界强盗俱乐部安排的从属地位,对应的就是“进步的种族主义”这一套意识形态。

可以说,即便从世界列强的竞争角度说,美国资产阶级也需要一套更公开的种族主义理论了。

C:

法国的慢性统治危机,已经演进到了统治阶级当中有一部分人严肃考虑“换马”的地步了么?

B:

差不多,2022年法国总统大选预选期,极右翼的泽穆尔很出风头。他是国民阵线的老资格成员,但是觉得这个组织还不够右,所以退党了,单枪匹马出来选。有趣的是,军方内部有一种声音,说“另类极右翼”和极左翼都不好,军方希望“不偏不倚的政治”云云……

泽穆尔代表的倾向,简单说就是比传统极右翼更加强硬,类似特朗普比共和党更右倾,而法国的“共和党”翻版,就是泽穆尔一度积极参与的国民阵线。如果说,体制化的传统极右翼,比如国民阵线,已经习惯了套上“普世价值”的皮,不然无法参政议政,那么泽穆尔代表的这股强烈倾向,就干脆抛弃了所谓的人人平等,要搞白人至上主义。

D:

那么军方的表态是什么信号呢?它要甩开体制外法西斯力量,自己大干一场吗?但是二战后法国的军事政变密谋没有一次成功过吧?就算50年代末期戴高乐的复归,也只能算他发动的一场“法兰西维新”吧?

E:

在野的戴高乐一直是阴影中的密谋核心,是以军事政变相威胁,迫使议会授予自己独裁权力。与异军突起的朴正熙不一样,战后十多年,戴高乐一直是法国政坛各方势力瞩目的对象,还被当时的主流执政集团监视和限制参加公共活动。回过头看,法国的“政治进步”在五十年代达到顶峰,之后就不断回落了……

B:

说到政变,老派的法国军事政变有自己的一套节奏,与当今新纳粹分子的渗透运动挺不一样的。老式法国军事政变是一群带有特定标签的将官,发动旗下的军官团逼宫。这次搞砸了还会有下一次,毕竟危机没有结束,军队仍然会尾大不掉。

冷战结束后,新纳粹分子的军事渗透运动,是渗透到武装力量的基层,发起秘密的军事集会,积聚力量。还有某些极右翼的军官俱乐部,偷偷把枪从军队里运出来,去武装志同道合的生存主义者。与军方高层的政变企图相比,有条件的说,这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区别。

军方与泽穆尔之流拉开距离,原因是军方否定街头运动夺权的道路,害怕战斗性的法西斯力量搞出不流血的“维新”,冲击旧秩序。

A:

似乎现在极右翼又回到19世纪末期那样了,企图通过在军队中间建立以中低级军官为核心的密谋组织,来“刷新政治”……

B:

因为今天的法西斯一方面得到了一定的社会支持和社会同情,另一方面也学聪明了,想要彻底重组统治秩序,而不是陪着议会里的主流法西斯政客兜兜转转,浪费时间。这一股“战斗的法西斯”想要什么,现在还没有打出鲜明旗帜,但是他们不想要什么,倒是很明确了。

C:

那还不就是回到墨索里尼那套“社会法西斯主义”了么

B:

目前来说,“战斗性的法西斯”力量比较明确的主张,是要在——他们看来——必然爆发的内战前,建立一个有权威领导人的强力政府。

未完待续

家园 【原创】“时尚摄影一姐作品辱华”风波:高等华人需要权力空间

“时尚摄影一姐作品辱华”风波之一:高等华人需要权力空间?秩序的打击很有分寸(一组讨论)

A:

今年发生了国内“时尚摄影一姐作品辱华”事件。某位80后著名时尚摄影专家拍了一组摄影作品,名曰“矜持的骄傲”,展现的中国女性统统是相当的呆、傻、怪、邪,让人看了反胃,引起网络舆论的抨击。随后,“一姐”表示公开道歉,但又在外网社交平台愤愤的骂了一句,大意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看样子一点都不服。

我觉得,类似“一姐作品辱华”的破事,过去几十年司空见惯。为何现在风向变了?

B:

我知道她拍的某些作品是一般意义的“东亚刻板印象”,但也没有太多特殊感受……

C:

这组图从取材和镜头来看,就让我很不舒服,有一种上世纪欧洲人搞的“非洲人种动物园”的感觉,那种居高临下俯视的感觉。

有些人会说,中国大多数劳动女性或者相当一部分,都是皮肤黄然后眯着眼睛。但是对我来说,这种说辞没有说服力,因为中国大多数女性也不会这样打扮,做这样的表情,像小丑一样。说老实话,我觉得“一姐”的作品让我非常不舒服。

D:

也就是时尚圈特别注意她的作品。出了事,

其它人群借着机会表一次态,也就这样吧~

E:

引发争议之后,我去看了。她的作品确实迎合西方主流对东亚女人的刻板印象… 你拍的人物可以不美艳,但是你这典型的西式包装的亚裔细眼睛是什么鬼啊?诡异到…爆炸。我记得过去网上总喜欢把这种高颧骨细眼睛的面孔叫“高级脸”,如果哪个女明星长得这样,粉丝就会用“高级脸”来宣传。

F:

“一姐”十年前在西方被捧红,现在是国内时尚圈"大佬"。她的那些玩意儿,到底是境外金主教给她的那种习以为常的傲慢,还是对秩序宣示不服呢?我觉得两者都有吧!这么多年来,她的很多作品,比如“少先队员”之类的,确实对国家符号搞“巨构”暗讽,有很大隐喻的。所谓巨构,大致说就是夸张变形的大国奇迹火箭升天那种,挖苦“集权国家、朝鲜特色”什么的,炒反共冷饭。当然在她混的那个时尚圈子里,炒这锅冷饭很正常。

A:

她代表的那个时尚文化圈子,是简单的迎合西方出人头地,还是有更复杂的想法,比如试图代表某些利益集团表明态度?

F:

不止是迎合西方那么简单。她所属的“高等华人”圈子,也有寻找自己政治空间的意思。他们和西方意识形态的缝合,不仅仅是思维全面西化,也意味着他们的利益取决于这种“西化政治”是否能彻底主导社会。这类人等级不一,有高有低,“一姐”算低配,今年那个拿了美国电影大奖、背景深厚的“艺二代、商二代”女导演,就是高配。

C:

“一姐”显然是资本主义全胜时代混的如鱼得水的“高等华人”。就这个类型的人群来说,在冷战后资本主义秩序当中,她们充当的是为世界霸主服务的殖民地精英角色,负责“教化”殖民地。她们不是简单地迎合西方,而是按照所谓“东方主义”来主动引导殖民地,或者说较弱的资本主义地区。而所谓“东方主义”,核心就是“我说你是谁,你就是谁。我说你是东方,你就是东方。我说你几斤几两,你就几斤几两。”

以前国内社会主流很吃这一套,愿意按照西方时尚圈的定义,来决定什么是东方人的“美”。现在秩序不干了: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愿再被西方随便定义了,要反抗“东方主义凝视”…… 这是中美全面对峙体现的诸多事实之一,而这类事情也会倒过来,让对峙更加深化。

D:

就精神世界来说,“一姐”大概可以类比纳粹制度下的荣誉雅利安人,或者英帝国时代的效忠派印度知识分子吧!

A:

“一姐”靠自己的本事,能移民西方,当一个体面的专业人士吗?

C:

高等华人的作用,就是为宗主国“教化”殖民地人民。失去了殖民地,这些高等华人也就没有多大用处了。她们的天然位置不在宗主国市场,而是充当着本国文化传播渠道的控制者。作为一个群体,她们在西方是没啥事业前景的,这无关“市场竞争力”,而是她们的属性决定的。

F:

中国演艺圈、时尚圈的精英们,是通过西方把持的“世界审美秩序”获得本国文化标准的垄断资质,比如“一姐”,也是在西方被捧起来,然后她们凭着手里的资质,在中国市场喝血养肥、发放次一级的资质证明。搞笑的是,“一姐”与秩序的关系还是很紧密的,在某一线城市,官方背景的博物馆也办过她的作品展,而这种级别的展览,是需要有关部门过问的。可见很长时间里,秩序不觉得她的作品“威胁安全”。

A:

前不久还有个“女作家为日宣传”的风波。某上学时就被包装为“天才少女”并跻身主流文坛的作家,被揭发拿日本官方机关的经费,写书粉饰日本现实,就是“日本人素质真高呀,反观我们中国人……”那一套。这位作家被揭批的过程,跟“一姐”差不多:看不到有关部门的影子,而是一群“爱国网民”“爱国自媒体”在转着圈的怒吼,声音很大。看来,秩序在学习境外清理异己分子、捣乱分子的成熟模式,即官方躲在后边,“有良知的民间人士”撸胳膊挽袖子围攻……

话说回来,颂日女作家也好,“一姐”也好,揭批的程度仍属点到为止,主要目的是划出红线,对某些代表人物公开点名,震慑同道。

C:

秩序针对这群“高等华人”的手段是逐步敲打,让所有人慢慢察觉到“时代变了”,不能再按以前那样活下去了。对死硬分子,逐步把他们排挤出去。总之,打击一批、拉拢一批、赶走一批。

D:

资本主义市场里,文化产品的主流生产者都差不多这个德行吧。面对秩序的压力,有的屡教不改,有的应付,更多的转型搞新款财富密码

。因为新一代文化市场消费者要求自尊心了,要“平视世界”了,市场的供给端不得不转向。当然,转型多了就弄假成真了…… 这个过程,可以称为“重塑东方”,是中国资本主义力量在寻找自己的玩具,关键是不能让西方来定义“我怎么样才是美的”~

至于揭批“一姐”、“颂日女作家”的过程中,官方没出面

,主要原因之一,大概是这个经年积累的“文化代理人”群体太庞大了,要打击也只能从现行抓起,冲破缺口。

E:

2015年前后,官方青年组织和部分网媒嘲讽过杜尚的作品是垃圾和文化入侵。在这次的“揭批一姐辱华”事件中,参与其中的爱国主义肉喇叭强调了艺术形式的价值,看来是在争夺文化主导权上,又迈了一步。

某些肉喇叭甚至呼吁新的批判艺术,算是很有胆量了,虽然他们的意思,是希望涌现更多乌合麒麟之流,但不怕批判艺术的反噬,就说明这几年网络国家主义派的精气神确实变了,要“以我为主”,与“一姐”抢夺国内文化渠道。

A:

“一姐”代表的那个庞大中青年亲西方利益既得者,被秩序点到为止的批一下,绝不会改弦更张。

这是灵魂的再造,更是利益的撕扯,太痛苦也太迟了。

F:

“一姐”那个圈子是与国内社会相当隔绝的,自成一体。她们眼中的中美关系好的很,什么中美对峙都是插曲…… 所以,她们确实不会改弦更张,而是会恪守原则。

未完待续

通宝推:不如安静,
家园 【原创】《丁丁在苏联》讨论之一:埃尔热与纳粹的合作

《丁丁在苏联》讨论之一:埃尔热与纳粹的合作、丁丁的“正道”形象、“学得文武艺、货卖市场家”(一组对话)

A:

乌克兰战争爆发几个月了,最近网上传播一本漫画《丁丁与基辅幽灵》,大概是西方心理战部门的手笔,渲染乌军“保卫首都空战大捷杀敌无数”。你们听说了吗?

说起来,我还是小学生的时候,陆续看过几乎全套《丁丁历险记》的系列小人书。上世纪80年代《丁丁历险记》在国内大热,翻译质量也很用心,跟当时的译制片一样,说是二次创作也不为过。回想起来,《丁丁历险记》跟国内的《读者文摘》杂志一样,向刚刚迈入改革开放的中国人,描绘了一个富足文明人道的西方世界。当然这个光明的西方也有坏蛋,需要好人去除暴安良。此外,我们的主人公——小记者丁丁、阿道克船长和小狗雪球——也会涉足西方之外的荒蛮动乱国度,传播正义,驱散邪恶,又或者发现历史文物,甚至探索地球上的未解之谜。

你们呢?看过《丁丁历险记》吗?

B:

《丁丁历险记》好像没出现在我童年里,我只记得《冒险小虎队》,还有《马丁的早晨》啥的……

C:

家里长辈是丁丁迷,给自己买了一套,我也顺便看了。印象挺丰富的:混乱的南美与中东,独裁的苏联,贫穷的东亚,野蛮的非洲,无小礼也不通大义的北美“野牛”,以及风景这边独好“不变应万变”的西欧……

对了,作者埃尔热是比利时的法语居民,丁丁的法语发音似乎应该是“唐唐”。

D:

是的,我的阅读印象也是这些:美国西欧繁荣发达,虽然世界上也有穷苦的亚非拉人民,有被霸权欺压的小国,但是有丁丁这样的社会良心伸出援手,让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

E:

我小时候看丁丁动画时,记得央视把丁丁揭露日本侵华当“国际正义友人”模范表扬过~

C:

说到丁丁,他的创造者埃尔热的曲折一生,很值得聊聊。埃尔热在20年代就创作漫画了,二战前给《小二十世纪报》打工,西线打响后,他就跑到法国去了。比利时国王宣布投降后,他赶紧回来,发现旧雇主被勒令停业。一开始有家报社请他去,他嫌人家太政治化,就回绝了,选了比利时战前发行量最大的法语报纸《晚报》。他一开始是给《晚报》青少版投稿,后来因为纸张短缺,整个部门被裁了,埃尔热却直接被请到主刊上去发漫画,影响力可见一斑。

作者的创作灵感来源基本是时事热点,例如中东战争,或者是所谓"未解之谜"的神秘不可解传言,例如潜伏山中的印加国或者外星人。他的漫画创作始终紧跟社会主流的态度,绝不越界。二战爆发前发表的《奥托卡王的权杖》,影射了德奥合并和意大利吞并阿尔巴尼亚,反映了西欧各国主流政治对德意的戒备。《奥托卡王的权杖》讲述了“波尔度西亚”要吞并巴尔干小国“希尔达维亚”,“波尔度西亚”的头子在漫画里叫“墨索特勒”,呼之欲出了。至于“希尔达维亚”的原型,从名字(特兰西瓦尼亚+摩尔多瓦=希尔达维亚)到民族服饰,都接近30年代的罗马尼亚,乃至于当地想谋朝篡位的法西斯组织也叫铁卫军。但整体来说,“希尔达维亚”可以看作欧洲小国群像的集合体,乃至比利时本身。毕竟比利时也是个君主国,所以反法西斯要靠忠君爱国,没毛病~

值得一说的是,《晚报》在德占期间被纳粹当局征用了,充当宣传机器。埃尔热很会见风使舵,纳粹来了,就不搞战前忠君爱国指桑骂槐“反法西斯”那一套,转而以含蓄态度配合轴心国的形象包装。例如讲国际缉毒的漫画《红钳螃蟹贩毒集团破获记》,正派形象是被绑架的大日本帝国缉毒警。发表于1942年的《神秘的流星》,作者的灵感来自于当时布鲁塞尔街头的世界末日感,漫画中的科考队由德国及其仆从国组成,还趁机黑了一把"国际犹太银行家",这关键词是轴心国标准财富密码~ 可以说多少掺了些占领军文宣,起码是有讨好的意思。

德占期到50年代初是公认的埃尔热创作黄金期,,包括被认为是最经典的独角兽号两篇,也是在德占时期发表的,当爽文看完全没问题。

A:

惊了!我一直想当然的以为独角兽号、神秘的流星等历险篇章创作于二战后西方“富足安乐”的50-60年代,原来是纳粹统治的产物。窗外是占领、短缺和恐怖,埃尔热却埋头于编辑部的斗室,勾画了一个岁月静好的世界…… 上世纪90年代乃至21世纪的中国人对丁丁漫画毫无隔阂感,可见资本主义在达到一个富足文明阶段后,是可以长期静止的,也确实长期静止了!

对了,战争期间,埃尔热的这些漫画当时是不是很畅销?类似抗战期间张爱玲、苏青在日占区依靠小情小爱作品而爆红,逻辑也可能一致:天下事随它去,躲进小楼低吟浅唱……

B:

感觉应该挺畅销,现实太残酷,多多看漫画,故事看舒心,困苦脑后抛。

C:

好像因为纸张限制供应导致发行不顺利,但似乎不妨碍作者走红。得益于《晚报》的庞大读者基数,沦陷时期的埃尔热比战前要火不少。

继续讲埃尔热的悲喜春秋。战后《晚报》被解散重组,所有编采创作骨干人员都按通敌嫌疑接受审查,埃尔热也以通敌罪名蹲了监狱,虽很快出来,但被新闻业拉黑了。比利时共产党领导的左翼抵抗组织"独立阵线",一度也打算要审查埃尔热。这个时候,救星来了。比利时投降后,一批保皇党成立"民族保皇派运动"(MNR),致力于建立利奥波德三世领导下的军事独裁制,以便于“守护国体”。最初MNR与德国关系还有点暧昧,1941年被迫转入地下抵抗。当埃尔热大难临头时,MNR某成员,自称是埃尔热铁粉,出头给他背书奔走,最后官方定性“一时糊涂”,放过了他。相比之下,与埃尔热同期遭到清算的《晚报》同事里面,六个人喜提死刑,剩下的也有好几个坐牢乃至无期徒刑的。

看来,比利时的“胡兰成”们不太走运…… 当埃尔热求职无门时,又是这位保皇党帮他搞了自己的画刊,并出钱发行两篇重制版:《丁丁在刚果》和《奥托卡王的权杖》,都是忠君爱国的健康内容。

F:

这粉丝是他的贵人吧,看样子简直有再造之功~

C:

千真万确。埃尔热自述说,早期在报社上班,日更两页纯粹是卖苦力,有了自己的画刊,销量稳定,小日子舒服多了。不过他的国际知名度要等战后50年代的英译版《丁丁历险记》问世,同时作者也对早期作品进行上色和重制。

A:

保皇义士拉了埃尔热一把,或许不简单。1945年以后正是CIA反共文化战争的开端……

C:

是的。这就要说到《丁丁历险记》的开篇,1929年连载的《丁丁在苏联》……

D:

我看过《丁丁在苏联》,感觉这部作品就是一个反布尔什维主义黑哨大全。例如光鲜的外宾商店和贫穷的大众,赤匪拿枪操纵选举,发赈济粮的对象仅限党员,一边闹饥荒一边征粮出口,赚的钱用来在世界各地煽动闹事。再比如苏俄特务遍地都是,时时刻刻都在抓丁丁,而且德国警察局里也安插了苏联特务要害丁丁(总有共谍想害朕!)。再比如苏俄工业化的盛景是纸板画的车间,后面有人烧火冒充工厂黑烟。

不得不说的一个场面,是苏俄当局命令留辫子(!)的华工红军严刑拷打丁丁,说着扭曲的方块字。最后,丁丁在进了那个秘密仓库后,听到里面的警卫头子提到这里储藏了列宁、托洛茨基等人搜刮的人民财产…

一句话,反共要素大串烧~

F:

我看过的第一部丁丁漫画,就是在网上看的《丁丁在苏联》...... 看到漫画里将托洛茨基描述为“煽动闹事荼毒众生”的苏俄大反派时,我才发现,原来20年代反苏漫画都要把托洛茨基归到苏俄革命“元凶巨恶”的那一堆,一时感慨万千……

A:

《丁丁在苏联》对中国人的描绘挺有意思的,大概反映了最典型的欧洲殖民主义心态。当年的苏俄红军里有大量的德国人匈牙利人,但白卫军和欧洲反共舆论都抓住华工红军的话题不放,属于“赤魔引外邦禽兽祸害我们家乡”的恐吓营销政治手法。

类似的一个现象,是国内右翼保守党舆论抓住“劣等黑绿外来移民”的话题不放,并把“黑绿”跟“小确幸白左”绑定,再把“白左”往共产主义身上引。

B:

白俄一贯的口径:"托洛茨基靠中国辫子和犹太尖鼻子残害忠正耿直的俄罗斯人" 布鲁塞尔是白俄的一个流亡中心,估计埃尔热没少听类似的反共怪谈。

A:

网上流传的《丁丁在苏联》彩色中文版,包含了“铁幕”“克格勃”等二战后的字眼,删掉了“只有党员才能领赈济粮”“列宁托洛茨基搜刮民脂民膏”等台词。我感觉,增加现代人熟知的名词,有助于强化宣传效果,而删掉一些敏感台词(“党员有饭吃”之类的),是应付网络官方管理,以便于作品持久流传。据说这个彩色中文版本是国内某位“埃尔热铁粉”的手笔,呵呵~

B:

在文宣世界,“铁粉”就像“网友评论”一样,往往只是个方便出手的万能工具。当然,埃尔热遇到的那位保皇党,可能在政治动力之外,真喜欢他的漫画。

C:

当年《丁丁在苏联》连载后的反响,怎么说呢,褒贬不一吧!在后续作品里,共产主义的话题就不存在了,好像一个没有共产主义的平行地球。很明显,作者有意不去碰这个话题。战后埃尔热把创作的八本《丁丁历险记》上色重制,唯独漏掉了《丁丁在苏联》。虽然那位“铁粉”贵人表示说《丁丁在苏联》是他童年最爱,埃尔热还是婉拒了重印的请求,态度很明显了:“求求您,把我当个屁放了吧!”

D:

我觉得作者是找到可以吃一辈子的读者基本盘了,这个基本盘并不想在《丁丁历险记》里出现“共产共妻多残暴!自由世界真美好!”的高音喇叭,因为丁丁的世界之外,他们听类似文宣已经听的连耳朵都撑大了,或许他们并不反对这一套说辞,但他们想在丁丁的世界里看点不一样的,让自己的心灵放个小长假。

C:

丁丁本身就是“正道”形象。所谓“正道”,通俗说就是文明人道自由安逸(现在要加上一个“多元”)的资本主义市场日常现实,有阴影,更有“正能量”,好人有好报,坏蛋逃不掉。这个“正道”形象本身就是高度政治化的,即“我是文明世界,文明世界是我”,而不需要画蛇添足的张贴枪毙赤色政治犯的警备司令部文告。

《丁丁在刚果》连载后,埃尔热还去过一趟利奥波德三世统治下的比属刚果。在21世纪的今天,拜互联网所赐,这位皇爷在刚果的骇人暴政(种植园工人不能完成工作份额就砍掉工人子女的手脚)已经天下皆知。埃尔热是否知情,不好说,但面对“皇爷爷要砍手”的现实政治,抨击或辩护都会带来是非。他的作品后边逐渐强调人道主义、选择性的反殖民主义(比如《蓝莲花》),起码说明作者发现还是“岁月静好”内容的读者多,而且自己名气也起来了,没必要直接掺和阶级战争。

此外,二战后的西方政治文宣都是藏起来的,小朋友肯定看不懂,但完全可以潜移默化的渗透心灵。

F:

说到“文明世界”,涉及中国的两部是《蓝莲花》和《丁丁在西藏》,前些年那么大力度的宣传,感觉有一股子“文明世界跟我们有联系了”的气息。资本主义市场化的历史过程,也是中国努力融入这个“文明世界”的过程。

我没看过《丁丁和基辅幽灵》,但爆发战争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不止一次说过:“如果中国想要重回文明世界的话,就应该选择正确的一边”(大意)”。看来老资本主义世界已经承认中国也属于“正道”的一部分了……

E:

《蓝莲花》是当时欧洲老强盗跟日本帝国闹掰了之后的间接文化产物……

C:

随着“东升西落”,世界资本主义市场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自由民主人道文明等概念的定义权,恐怕会引发剧烈的争夺。但是丁丁这个漫画人物的内核永远不变,即对资本主义市场的温柔日常生活的深刻肯定,永远不变。

A:

没想到,丁丁的身后还有这样一段波澜迭起的血泪史:

职业文化人依附在统治秩序身上,左右横跳,差点被败亡的秩序代表拉着陪葬,幸好冷战后秩序稳定,又得贵人相助,喜获新生!真是有血有泪有……史…… 可谓丁丁的世界有多少光明,作者的世界就有多少暗影~

B:

看起来,埃尔热跟张爱玲差不多,占领时期的投机经历不是为了“千年帝国”或“大东亚共荣”,而是“出名要趁早!”(张爱玲语),在市场上顺利的给自己卖一个好价钱。有才华有抱负,只缺一个机会,“学得文武艺、货卖市场家”。这类优秀的专业人士一般都选择“远离政治”的,而紧紧抓住市场本身。埃尔热的创作轨迹,显然也说明了这一点。

A:

建议有兴趣的读者,补篇80年代的英国同人作,定有不一样的感受:

《丁丁造反记》(中文译者:大灯蹄子)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Ho4y2agmrTI-OoP0frT9Qg?pwd=1234

提取码:1234

未完待续

通宝推:白玉老虎,古城老农,翼德,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