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碎片与记录之一,开场白。 -- 冻雨
精简版的低保系统。
我也认为完全可以,起码提供各种基础医疗检验也是可以的。
只是错过了最好的时期,积累了大量的重病人口。
无非国家搞点国内借贷。
之后邓小平就放马狂奔了。
否则各种各的,根本难以协调,一路平推,很难回头照顾另外一部分。
如果是当年,大可以平推,而且,还可以维持地区农机数量比例。
农家乐美丽乡村。
我一直对扶贫非常不感冒。损有余而补不足,本就是政府的责任,更何况是人们政府。辅助弱小、建立最低保障、老有所养,本就是政府应该做的,然而,扶贫一个“扶”字,居高临下的感觉就来了。
有点水浒传的意思。
五十几岁还是危险期。
电脑维护只要有活问题不大,当然,这个小区不知道多大,其实今天很多繁荣不过如此,质量不高。
河里某贴提到的,村干部QJ女知青,最终周总理都震怒。
毛主席设想的“六亿神州尽舜尧”,设想很伟大,现实也很骨感。哪怕天纵英才如毛,也仅仅改变了北京和周边的一点点地方。社会精英群体,不想和普通百姓同甘共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精英群体不多吃多占,就算非常良好的社会环境了。主席去后,塑造的良好作风就快速的衰落了。
从更大的尺度上来讨论,很多社会矛盾,要靠经济发展来解决。生产力提高,社会财富增长,政府财政收入充沛,给解决矛盾(有钱了可以撒钱)提供了经济基础;IT手段的提高,给精细管控提供了基础。
技术手段不是万能的,但是技术手段能解决非常多的问题,让很多问题不再成为问题。
兄弟过于执念于一共二共了。二共有问题,有缺点,但是习上台以来,进步巨大,到哪个山唱哪个歌儿,毛时代回不去了,也不需要回去,在当前环境下,探讨社会应该如何进步,如何提升人民的幸福感,才是最重要的。哪怕主席活在现在的环境,肯定也是会这么想,这么做。
前一点你说的没错,80初,国家对于农村农民,是有一定支持的。
后来,随着改开深入,就变成了不断甩包袱的过程,先是对农民甩包袱,后是对城市工人甩包袱。当年“碎片与记录”河友的评价,改开史就是政府对民众不断甩包袱的历史,这头巨人犹如高山滑雪一样,不断甩脱身上的各种累赘,轻装上阵,越滑越快,直到接近于裸奔。
TG那个时段,差不多从工农的先锋队,蜕变成了统治阶级。
扶贫,是党和政府重新拾起对底层民众的责任和义务,让他们免于赤贫,能吃饱能看病,下一代能接受基本教育,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这是政府本来应该尽的责任,这点你说的没错。
但是扶贫的意义依旧巨大,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特别是,除了失去劳动能力的,其他扶贫基本都是提供劳动机会,让贫困群众通过劳动,获得财富。劳动本身会贫困群众获得社会联系(劳动关系本来就是社会关系最重要的一元),通过劳动获取报酬,通过劳动获得尊严。
这和西方喂猪式的撒钱,是有本质区别的。全球也没有几个政权,能做到TG这个地步。
另外,整个扶贫体系,从上层的主官,到基层官员,国企员工等等,为扶贫工作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他们面对的困难和经历的磨难,也是非常值得尊敬的。
只是中间有些问题确实需要加以注意吧。
越是凭本事吃饭的人,越能体会生活的艰辛,越能体会到社会的不公。
习主席整顿基层政权,扫黑除恶,普通人可能是最感激的。
回头再写点这方面的耳闻目睹。
最感谢邓的,是改开的既得利益群体。
天底下哪有没问题,没负面影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