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人口断崖在前方-兼答孟先生 -- 范进中举
关于人口问题,最近热度很高,有各种讨论,在孟先生帖子下面回了几贴,现在整理一下一起。
首先是“人口学“的理论,有几个问题要问。
一、假设人“人口学”是科学的,严谨的。那么国家最为重视,投资几十年的”显学“,长期拥有实权部级单位”计划生育委员会“领导支持。懂中国行政和科研体制的就懂。有实权部委支持,就有经费和政策保障。作为对比的,中国所有社会科学(文科)的研究领导单位是一个 社会科学办公室,仅仅是一个厅局级甚至是处级单位。这样一个”显学“,拿了国家那么多专项基金,有那么多专家用各种科学模型进行科研。为什么90年代、2000年到现在的所有关于我国人口增长的模型,数字上面预估出现巨大差距?这么硬的科学,这么硬的支持,这么硬的行政资源,为什么科研结果出现这么大差距?比如 ,人口学会会长,翟振武说二胎政策实施,年人口出生数会达到4000万。类似的数据预估差距离谱的非常之多,例子举不完。
对于这样的长期的、重大的数据拟合错误,在其他学科,首先是考虑数据模型是不是用错了。科研方法是不是用错了,原始数据采集是不是有问题,总之要马上回头去找出错误,都不是偏倚的问题了。重新调整科研方案,科研方法等等。那么在如此严重的数据拟合错误,比比皆是的情况下。我们只能说几个假设。(1)“人口学”学科研究方法假设正确。那么具体研究设计存在巨大错误,使用的科研方法,采样来源,纳入标准,统计方法,数据模型拟合等等方面都是存在颠覆性错误。既然出现这种颠覆性错误,那么几十年里面,存在学术造假吗?原始数据是不是真实?有没有学术腐败?几十年培养的硕士、博士论文要不要回头查一下。这些硕士、博士怎么毕业的?这些教授、博导怎么带学生的?庞大的科研基金怎么用的?
(2)“人口学”作为一个学科是不是“伪科学”?假设专家们、学生们都努力工作,都按照学术要求进行科研了,出现如此长期重大的数据拟合失误,那么请问这个“学科”是不是有问题,是不是有科学性问题?是不是研究基础,研究方法都要重新讨论一下。这么多人,这么多钱用于科研,怎么就错的这么离谱?
(3)有没有其他的因素影响了正常的科研结果?假设“人口学”是对的,那么这些专家学者还有培养的硕士、博士们都努力研究了,数据结果也是真实的、合理的。是什么干扰因素让正常的科研结果长期几十年错误?
二、“人口论” 的理论假设和真实世界完全不一致,其理论基础根部不存在。“人口论”一个重要假设,是资源利用的线性增长与人口增长的指数增长的矛盾。这个理论假设看上去非常正确,但是这是典型的机械主义,典型的错误用于社会,将单一因素用于复杂系统的典型例子。这个假设本身是不存在的。实际上,人口增长是和社会发展、技术水平等等多因素相关。具体到现代已经验证的情况是,工业化社会发展之后,人口增长会平稳下降,会自然走向老龄化、少子化。这个是所有工业化国家都证明的。而具体到地区,以东亚地区为最严重。根本不存在所谓人口指数增长,不断爆炸的事实基础。如果“人口论”是正确的,那么为什么所有发达国家都要费力气去刺激生育?
孟先生举的所谓埃及的人口爆炸例子,恰恰是因为埃及迟迟无法升级到工业化社会的结果,是他们社会发育的问题,无法顺利进入工业化时代的结果,而不是所谓人口爆炸的结果。孟先生还是有科学精神的。举了埃及和印度的例子。印度这个初步工业化的国家,生育率在快速下降,为什么呢?因为工业化发展之后,妇女的受教育水平提升还有参与社会工作参与率提高都会抑制妇女的生育意愿。同时,孟先生也提了,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之后,生育成本提升,造成生育意愿下降。孟先生的文章非常有意思的是,自己后面提了很多例子和解读,基本上是正确的,但是文章开头列的“人口论”资源线性增长赶不上人口指数增长的理论基础恰恰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孟先生在一篇文章里面逻辑非常清晰的,用事实证明了,“人口论”理论荒谬。说明孟先生还是尊重事实,不糊涂的。
-----------------
人口断崖的可怕未来,还有调整政策的时间窗口,急迫性和必要性。
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按数据说话吧。很多人意思是房价是避孕药拉,社会上生活压力重啊等等,所以呢转向没有用。这个是混淆问题,人家说要吃米饭,说没有肉吃这种典型的情况。下面说一下,必要性、紧迫性。
首先,我们要知道女性40岁以上的卵子活性就5%,然后陆续进入更年期。换句话说,40岁以上女性的生育能力比20-25岁,指数级别下降,可以当做没有生育能力了。尤其是40岁以上还没有生过一胎的,40岁再使劲,基本上很难。
再次,我们现在一个巨大的问题是90年代一胎化的极端实施,造成了人口结构上一个巨大问题。就是90年代前后的6年是中国出生人口最后一个高峰。看看2020年的出生数据是1200万,这个数字比2019年1468万跌了20%!而且第一胎比例是跌破50%,对应是结婚数量下降,我们现在有差不多3亿人独身。2020年为出生人口贡献能力的是 80年到2000年的育龄妇女。为什么二胎比例高,我们下面的分析就很明白了。
这个是90年前后人口高峰的数据,最后一列是根据五普、六普数据回溯调整的,以此为推断依据。根据七普女性比例48.76%,我们下面按照50%初算估计。
这个数据很明显。87-90年,年均在2700万出生人口以上,90年2946万。女生年均是1350万。91-93年,年均2150万以上,女生是1050万顶天了。
这样87+40.从2027年开始,我们每年1350万育龄女性退出,而2007年我们出生人口数大概1500万上面,更不要说1999-2003那个出生人口低谷。这么说2027年每年新增育龄妇女750万顶天,这样差值就出来了,每年是600万育龄妇女绝对减少。2027年!2020年贡献生育人口里面,有一半是二胎,这里面就是80-90年前后这个生育黄金年龄人口,也就是30岁以上人群。
即使是现在进行全面刺激生育,2030年90后也开始退出生育了。2033年就是绝对滑落了。要抓刺激生育尾巴,也就是93年出生以前这波人,2027年就开始决定性滑落,到时候 出生人口数会跌破800万!如果没有任何政策干预,2033年以后,长期的出生人口是跌破700万!这样的情况下,2100年我们的人口能不能维持在6亿都是很玄的事情。因为这种幅度下降带来的是整个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动,同时国家外部安全环境压力指数级别上升,因为我们不是日本这样的岛国,我们是大陆国家,周边邻国众多。外部环境不会允许我们静态的衰老下去。
在一切维持现状情况之下,90后这代最后人口高峰进入退休年龄,2050年左右,我们将进入一个矛盾酝酿高发状态,然后螺旋下降,这个情况就像2008年以后美国面对的情况一样,美国人婴儿潮那代人开始退出生产了。美国严格来说是个大陆岛。我们可不是这个好运气的国家。2050前后的高发矛盾期将让到时候的执政者可以转圜余地很小。
这样的向内坍塌,已经超过本文的讨论能力了。只能说不寒而栗。
多说一句,根据我国的人口结构和发展状态,我们2030年将进入一个非常舒服的状态,财政充裕,军力强大。但是20年后就风光不在了。
这个时间窗口很短,政策调整的窗口仅仅只有5年-8年
----------
看了下网友评论,维持计划生育不动摇的大体上是几个意见,(1)生育率下降是普遍情况不要大惊小怪。既然是普遍科学,那么之前干嘛要搞一胎化?是不是多此一举?(2)刺激生育的社会资源怎么来,很简单啊,调整政策砸投资啊,养老金不要涨了,转投生孩子吗,社会资源投养老是浪费。该活的活不了,该死的不死,这社会怎么运转?(3)养老是需求,不是一个产业值得推动的。更不是所谓拉动经济的支柱。(4)饱受诟病的三大改革,20年前房地产、教育、医疗三驾马车想拉经济,本质上背后是62-75年还有87-92年的婴儿潮人口的需求。没有人,没有消费。老人消费啥?老人进商场一天吹空调,免费试吃吃完了,一毛钱都不消费。
东北经济的惨状,已经是老龄化、少子化的未来。作为一个唯三保持独立的国家,我们2050以后能像东北一样 慢慢衰老,想日本一样衰老,像韩国一样内卷,大概是一个挺好的未来。
夕阳无限好,可惜近黄昏。我们还没成帝国,就要落日了,面对无尽黑暗
“孟先生举的所谓埃及的人口爆炸例子,恰恰是因为埃及迟迟无法升级到工业化社会的结果,是他们社会发育的问题,无法顺利进入工业化时代的结果,而不是所谓人口爆炸的结果。”埃及即使升级到了工业化,以其宗教对女性的控制力,生育率还是将不下来;埃及的自然条件决定了耕地就是那么多,那么增长的人口还是一定会拉低人们的生活水平,无解。你想靠进口解决?那么也就是推迟几十年发作的事情,几十年后还是无解。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9630755419388885&wfr=spider&for=pc
据英国《卫报》报道,在经历了生育率持续骤降,伊朗的公立医院和诊所今后将不再进行输精管结扎术或发放避孕药,以恢复人口增长的趋势。
伊朗卫生部人口与家庭卫生办公室主任哈米德·巴拉卡蒂(Hamed Barakati)在周日接受伊通社采访时称,伊朗妇女现在平均生1.7个孩子,该水平远低于维持人口所需的2.2个。按照目前的趋势,到2050年,伊朗将有约三分之一的人口在60岁以上,将成为老龄化国家
拿埃及来套中国,差之千里。
计划生育,所以,确实他们某段时间高于了中国。
但是,中国的人均寿命高于了他们。
也就是说是较高质量的人口,增长。
他们不是在当时就享受到了较高水平的医疗和工业化。
东东山河友总结计生政策的主要问题是模型不对,理论不对,不修正。
河里这几天,观察者网这几天,都在鼓吹各种经济手段奖励生育。
东东山河友说宋把80年代的情况固化,然后依此推测30年后的情况,这是错误的。同样,我认为鼓吹马上金钱奖励生育派,也是用现在,甚至10,20年前的观点在推测20年,30年后的情况。
比如老年化问题。我同意孟河友说的这是个“伪问题”。比如说劳动力不足,35岁现象,40岁现象普遍存在,谁给的道理说劳动力不足?关于养老金不足问题,提这这个问题的人认识不到生产力发展对单人产出的数量级提高。
还有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他们也是不会想的:小孩是会变成老人的。
不可思议的是,有人认为老人没用,社会资源投养老是浪费!
骂是很容易的,骂人有些人是觉得很爽的。只是自己提解决方案时,也得做好被人批评的准备。能提解决意见的,最差的意见也比光骂不提意见的人好得多多多。
大漠老兔的观点也是同样用固化的观点看问题:如果埃及能实现工业化,必然在这之前已经实现世俗化。世俗化是工业化的前提。不可能伊教治国能有效实现一般意义的工业化。与其说埃及实现工业化也解决不了生育问题,不如范进中举河友说埃及实现不了工业化所以解决不了生育问题。
我还是认为目前包括范河友在内的所有提议物质鼓励生育的办法是错误的方法。这个错误有美欧的例子在。孟河友说改变不了分配问题,只能奖励,我对这个也发表过自己的观点。
2035年,中国就是与完全现在不同的中国,怀疑现在对中国的激烈对抗政策,是否是决策方向的重大错误。
现在武统台湾的意见如此统一,既是瓜熟蒂落,也是不能等了。
---------
生一个孩子奖励100万,其实思路很好。
限于财政问题,可以变通为,生第一个奖励十万,第二个50万,第三个孩子奖励100万。
或者实在没钱,生二胎三胎,直接给北京上海户口。
按现在数据最大的极限可能,也就十年多5000万,承受得起。
更多更好!
砸锅卖铁,也得支持生育。
因为我们特殊人口结构,人不是养殖场的鸡,可以三个月出栏的。90年代十年的极端一胎化,还有2015才过晚退出一胎化政策,导致一个巨大的结构性问题。这个问题再2033年以后就形成后续所有问题的一个前因。到2033年再回头解决,更加困难。
考虑到我们工业化、城市化加速(七普60%了),城市化、工业化都是加速晚婚晚育,甚至不婚不育的。到2033年再研究掉头,实际上木已成舟。
我们现在面对的是经典英国式官僚四部曲。第一步,没有问题。(2015以前)第二步,可能有问题吧,我们要研究下(现在)第三步 问题真的有,但是一切都可控。 第四步 问题太大了,要是我们做了第一步就好了,现在吗无能为力,躺倒装死。
这种应对就是日本人311后福岛核危机的经典套路,最后就是 有事就鞠躬。搞躬匠精神。我们难道要学日本人?
怎么调整政策是一个见仁见智的事情,调整了不一定有效,不等于坐着等死。说现在房价避孕药,因为万恶的资本主义,所以不婚不育保平安。这就是等于是 人家说饿了要吃饭,你说,啊呀,没有肉呀。
这就是晋惠帝那个白痴,何不食肉糜的现代版本
埃及后面是伊斯兰教逊尼派总体的失败,他们因为自己的社会结构迟迟无法发育到工业化社会,自然谈不上解放妇女,只能锁死在低端前工业化死循环里面。
印度这种失败国家,仅仅是经济自然发展还没有激烈冲击旧社会结构,印度生育率已经下去了。
女性受教育,参与社会工作,自然生育率就下去,这是反复证明的铁律。
计划生育进宪法是1983年,极端一胎化是90年代推的。这个历史不要抹了。
毛时代恰恰是体现了工业化时代人口发展规律,工业化初期,因为公共卫生提升,婴儿死亡率下降,所以人口暴涨。50后的兄弟姐妹都是5个以上。
但是一代人之后,到70年代,即使没有计划生育,农村里面也就是3个左右。很少一家子8个那种。50后那代一家子8个非常普遍。拿我们亲戚说,我母亲家族,50后一代,是8个,活了6个。我父亲是10个,活8个。我老婆那边,我丈母娘家族11个,我老丈人3个(我丈人他母亲是干部,有工资)。我媳妇她奶奶就是一个样板,有工作的女性,在毛时代也就生3个。
女性参与工作,会造成生育率快速下降。女性工作了,一辈子顶天3个-4个。
“女性受教育,参与社会工作,自然生育率就下去,这是反复证明的铁律。”
和平教能允许女性受教育?参与社会工作?前提不存在的。
米不是从厨房来,不是从库房来,也不是从蒲包来。米是种出来的。
饿了,为什么饿了?是没粮。然后你说饿了?一人分一头猪就完事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