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讨论】趣味政治经济学 之 猴子经济学佯谬 -- 孟词宗

共:💬27 🌺8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讨论】趣味政治经济学 之 猴子经济学佯谬

美国不少人很喜欢炒作“奴工”以显示其爱心。爱屋及乌,不但人类被“奴役”要关心,连带动物被“奴役”他们也要关心。去年美国的善待动物组织(PETA)披露,因涉嫌强迫猴子作为采摘椰子的劳力,美国多家企业已经宣布停止从泰国供应商处采购椰子制品,其中就包括美国最大的连锁会员制仓储量贩店开市客(Costco)。因泰农用猴子摘椰子 美多家企业封杀泰国椰子制品

报道称,善待动物组织(PETA)在调查中发现,泰国的一些农场会专门训练“猴子奴隶”采摘椰子。被锁链控制的猴子每天可以采摘大约400个椰子,然后被塞进笼子里等待下一次轮班。PETA的主席英格丽·纽柯克在一份声明中称:“没有一个善良的人希望猴子被锁起来,像拣椰子的机器一样被对待。”

不过俺这篇文章并不是要讨论PETA的虚伪性。而是这个猴子摘椰子的模型可以很好的模拟剥削剩余价值的情况以及其后续发展。

泰农利用猴子采摘椰子来为自己创造财富。很显然,泰农得到了猴子的全部劳动成果,并可支配劳动成果的分配,而猴子只能得到与其收获不相称的食物作为报酬。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我们可以认为这模拟了剥削剩余价值。

下面我们假设这位泰农是个流落荒岛的鲁宾逊,他利用猴子采摘椰子来为自己提供椰子产品。由于荒岛上只有鲁宾逊一人,鲁宾逊显然就成了大刘笔下的“终产者”,全部产品都归鲁宾逊一人消费。那么是不是还有经济危机呢?显然不会有。供求将是平衡的。生产多少椰子只看鲁宾逊想消费多少(这里假设椰子从椰树上无限量即时供应,生产过程只是猴子去摘下来)。

下面我们扩展一下这个模型。荒岛上现在出现了一位星期五。星期五的本领是训练海豚来为他捕鱼。同样,星期五也得到了海豚的全部劳动成果,并可支配劳动成果的分配,而海豚只能得到与其收获不相称的食物作为报酬。

现在鲁宾逊想吃鱼,星期五想吃椰子。于是鲁宾逊拿着椰子去和星期五换鱼。虽然有时候一条鱼要五个椰子,有时候一条鱼只要三个椰子,但大家都进行了“平等”的交换。那么有没有经济危机呢?显然还是不会有。供求仍将是平衡的。鲁宾逊除了留下自己吃的椰子外,还把剩余的椰子换鱼;同样的,星期五也把自己的生产剩余用来换椰子。

当然,如果我们把这个模型继续扩展下去,加入更多的商品和拥有者,则可以看到在充分市场条件下,不会有经济危机发生。

那么,这是不是违反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和经济危机理论呢?很明显,鲁宾逊和星期五都在剥削猴子和海豚的剩余价值。作为工人的猴子和海豚也没有得到他们应得的椰子和鱼。也就是说,不论猴子还是海豚都消费不足。

那么,为什么经济危机没有发生?

在上述思想实验中,交换只发生在统治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只是被剥削劳动力。在这个模式下,统治阶级内部可以形成商品的内循环从而达到供需平衡。

那么,马克思错了吗?

静待各位解答。答案下期公布。

通宝推:小泽珍珠,陈王奋起,任爱杰,普鲁托,审度,
家园 很不聪明

不知道该是什么,方向太多了。闲聊一下:

看到了一堆预设:充分市场、无限的初级消费品(猴子吃的)、零交易成本……

进而导向下一组:必须维持现有的差异、猴子数量和交易方式……

进而就是:稳定的自然环境,可持续消耗的资源,可控的博弈平衡……

实际上几年前就见过这类说法了。当时的形式是,服务业完全可以实现自身,不需要基础产业。也即,只要富人们再多一些服务需求就可以达成内生循环。和这里的想法完全一致。完全不考虑其规模和时间就已经决定了经济活力非常有限。

通宝推:审度,
家园 这不就是老马说的奴隶社会嘛,生产力不发达

,经济危机没资格呀

当然老马说的奴隶社会有奴隶造反,猴子海豚不会造反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得有生产过剩,得有大量产品,这才两种产品,有啥资格叫经济,叫市场经济,还想搞经济危机?没门儿呀~~~~

也许还是你简化太过了的原因?

家园 这个问题一直有回答的

因为猴子一般和牛是一回事,被算作生产工具了。近来对于机器的剩余价值也是这么分析的[1]。进而我们可以得出,人也是生产工具。对工具剥削,那能叫剥削么!

主要这里根本就没有市场,就两个人而已。而且把两个重要事实省略掉了。

1、资本不可能不通过外部来实现自身。必然有所消耗。谁来提供?

2、资本主要通过猴子谋取利润,从富人身上赚钱简直是虎口拔牙。

 

[1]机器是说设计者、开发者、制造者的剩余价值被压榨了。所以被剥削的其实是母猴子、养猴人、训猴人。然而除了母猴子,这和利用猴的往往是一个人。所以就没有答案了。这种只从个体身上讨论是不可能有结论的。

抱歉风格有些脱线。可能是受疫苗影响了。

家园 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不包括人类中心论以外的东西

任何减少人类劳动的方式都是提高劳动生产的好事。用猴子,用海豚,用机器人都是。你要加入升级后的人类中心论,比如碳基等级论,用硅基和钢铁的机器好于用猴子,用猴子好于用人。。等等,只是道德文章的基础论点。不过是一个人不存在剥削,俩个人也可以平等交换不存在剥削,所以可以无限扩展证明存在没有剥削的世界。体系没错,但这根本不是马克思理论讨论的东西,马克思没反对过存在没有剥削的世界。马克思讨论是现实存在的不平等交换,罗宾逊救了星期五的命,就觉得自己拥有垄断星期五一辈子劳动的权力。那么同样逻辑,罗宾逊凭借武力抓到星期五,本来可以杀掉星期五,但觉得垄断星期五一辈子劳动其实更好,而且星期五自然同意了,就是公平的交易,人性的光辉和社会的进步了。再延升下去,鲁滨逊本来还可以交易星期五一辈子劳动的垄断权。鲁滨逊离岛前,放弃了垄断权,就是奴隶主的仁慈和奴隶的忠诚赞歌了。

家园 你说的这些,马克思都是不考虑的

稳定的自然环境,可持续消耗的资源,可控的博弈平衡

这些东西,马克思可没考虑过或者说在传统政治经济学里是默认的。马克思理论的原始设定也不过是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出卖劳动力,但工人所获得的报酬低于他创造的价值罢了。

家园 你的意思是说不把黑人当人的话,剥削就不存在了吗?

因为猴子一般和牛是一回事,被算作生产工具了。近来对于机器的剩余价值也是这么分析的[1]。进而我们可以得出,人也是生产工具。对工具剥削,那能叫剥削么!

对于美国的南方庄园主来说,黑奴是会说话的工具。那么南方庄园主没有对黑奴进行残酷的剥削?要知道,是不是“工具”的定义取决于人。对于美国南方庄园主来说,黑人不算是人或者只算四分之三个人。美国内战前,蓄奴州明文规定黑人奴隶是白人主人的“私有财产”。那么,如果不把黑人当人的话,剥削就不存在了吗?

家园 你可以把猴子和海豚置换为人

把这个模式换一下,就是荒岛上有两个工厂。鲁宾逊雇佣了十个采椰子的工人。每人的产量上限是每天一百个。报酬是每天十个椰子。那么鲁宾逊能剥削的最大剩余价值就是每天九百个椰子。

同样,星期五雇佣了是十个渔民。每人的产量上限是每天一百条。报酬是每天十条鱼。那么鲁宾逊能剥削的最大剩余价值就是每天九百条鱼。

现在鲁宾逊用椰子和星期五换鱼,问会不会产生经济危机?很显然不会。扩大这个模式,也不会产生危机。

那么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和经济危机的理论错了吗?

家园 这个模型有个bug

少了对竞争的模拟,鲁宾逊跟星期五没有竞争,猴子跟海豚也没有竞争,鲁滨逊跟猴子也没有竞争,星期五跟海豚也没有竞争。。。。

家园 有点意思,请继续
家园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有两个前提

1,社会化大生产导致的生产突然扩大。

2,社会化大生产导致资本有机构成(机器和工人比例)不断提高,即生产越扩大,雇佣的工人越少。

这两者构成一个尖锐的不断发展着的矛盾。

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不断发展的矛盾,在静态模型中,尽管雇主剥削工人(或者农民),剥夺其剩余价值,但两者依然可以构成一个平衡,而不会发生危机。

从世界经济史来看

1929年大危机的根源是啥?

各位可以思考下。

家园 只是说这种模型太简化了。

也是说猴子,或者说生产工具,是包含在可持续消耗的资源里的。

而且马克思的经济危机是依赖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这个前提的,也就意味着预设了更多情况。简化掉,问题可能就不存在了。

家园 不是说剥削不存在,是就此评判下某些人的思路。

也就是下面说的,变成不考虑作为“工具”的对象本身,而去考虑那些关联的对象。对于机器、扳手之类的工具而言,也许问题不大。但是对于生物就不合适了。

进而,如果把人纳入这个范围,剥削的不是人,而是这个人的双亲、教师、培训并提供就业环境的人诸如此类……

所以问题在于明确剥削主体的内容和剥削关系的适用范围。

这个说法以前还挺常见的(个人视野)。

家园 如果生产的目的是得到利润而且存在竞争就有可能经济危机 -- 有补充

古代也有生产过剩,不过减少生产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关心生产力发展的国家可能还难以生存,发展缓慢,贵族不让大多数人读书也和这个有关。在工业革命中,因为来自美洲的金银太多,出现通胀压力,富人投资和生产的意愿很高,黑死病这样的问题又使传统受到轻视,没办法减少生产,就不一样了。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也许古代也有资本主义的尝试,不过失败了 -- 补充帖

西方的成功不无侥幸

见前补充 462571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