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房地产危机的责任银行要负一半 -- 独立寒秋HK
因为B不是傻瓜,A借用B的身份,正常情况下,B肯定会去签一个协议,出了问题,由A负责,所以最终会是银行向B追讨,B向A追讨,A承担起最终的责任。
假如A给钱B,让B承担责任,这个就是所谓的食得咸鱼抵得渴,B如果觉得钱足够覆盖风险,那B就要承担相应得责任了。
假如A欺骗B,没有解释清楚,让B承担起全部风险,理论上,这个就是欺诈了。
我看到的报道是,恒大让其员工买房,把房子的销量推高,理论上,员工就是承担了B的角色了,我的解释在这:懒厨:刚看到这个
我承认我讲的都是理论
只不过这种玩法多年前也听说过。
自己给自己发钞。
所以现在的以评估价贷款就是掐住房产商自己发钞的能力。
因为无论B合不合法,真实不真实,有没有意义,只要B能完成更高银行估值的贷款,都意味着有从银行创造的钱流入了房地产,B如果真实对开发商更有利,因为意味着开发商的成本更低。而且当估值越来越高,无论B是否真实,对银行而言风险都意味着越来越高。
对金融风险而言,只和估值与实际承受力的差值有关,交易是否真实与风险无关。
先说从西河分出去的无一例外都凋零了,暗含的意思是西河为所有人提供了一个够大够好的平台,不管大牛小牛或者无名小卒离开西河这个平台都不会有太大发展。后来提到:大牛出走正好赶上了自媒体蓬勃发展的年代,暗含的意思是大牛是因为看到了自媒体有更好的发展前景而选择离开。这两个论点单独说都没问题,合在一起就显得自相矛盾了。按照第一个论点,走出去的人大多默默无闻,但实际上晨枫也好,萨苏也好都混的风生水起,显然第一个论点和事实不符,反过来如果第二个论点成立的话,那么也就说明第一个论点确实站不住脚,对有的人来说西河算不上是个够大够好的平台。
我说的从西西河分出去的,指的是几个小众精英论坛,包括但不限于风眼,茶馆,爱吱声等。
这些论坛都选择了与西西河相反的理念,封闭,小众,精英化,以大牛为中心。结果要不是因为缺乏新鲜血液渐渐凝滞失去流动性而僵死,要不是变成大牛自说自话的场所而成为道场。
与此同时及以后,部分大牛在自媒体上找到了更好的平台。时至今日,西西河的影响力当然不复鼎盛之时,这是西西河自身的定位和框架所限,但至少在它能覆盖的范围内,并没有谁做得比它更好。
既然你认为其他几个论坛不如人意是因为它们的理念有问题,那么反推就是西河的理念没问题,但是如果没问题的话也就不该出现几次有人跑出去自立门户的事,我能否这么理解?
退一步说,如果大牛们离开西河是因为自媒体的兴起让他们认为有更好的选择,那也确实不是西河能左右的。但是要注意,微信号也好微博也好,很大程度上也是以大牛为中心在组织讨论的小众圈子?那么反过来说是不是所谓理念不正确导致其他论坛衰败这个命题似乎并不成立?
看了一下,原来你是知道这几个论坛存在的。
所谓理念有没有问题,这不是个二极管。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的时候,封建社会有没有问题?资本主义取代封建社会的时候,资本主义有没有问题?
西西河是Web2.0时代的产物,有人认为开放性导致泥沙俱下,小鱼小虾攻击大牛导致大牛出走,那么就建个封闭的小众精英论坛,将大牛保护起来,应该可以了吧?
事实就是这种做法就是行不通,所谓理念行不行,实践来决断,西西河活下来了,小众论坛死了,那么西西河的理念就是要优于小众精英论坛。
至于它自身的问题,限于Web2.0的基本框架,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至于自媒体,本质上是“人人皆可为媒体”,也就是公众号的那句“每个人都是一个品牌”,这实际上是借助于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每个人都有了方便的信息传播渠道,这显然是更开放而不是更封闭的理念。但这样同样也有问题,流量的集中化趋势和赢家通吃法则导致大家都在搞规模化运作,一个号打响后,背后都是团队运作,跟公司也差不多,实际上是传统媒体改头换面了。所以没有哪种形式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能活下来的,只是它用合适的方法适应了时代而已。
追葡萄去的。搞了个QQ群
结果是个封闭小圈子,说话惹怒了群主,被群主赶出了裙。感觉茶馆成了个中老年人保留地了。
凤眼最大问题似乎是出资人有变现的打算。
结果联合创始人出走,办了茶馆。
在交叉期,还有争吵。
凤眼技术上不行,直接走下坡路,是打算收集会员信息,导致把它当作西河备份的信息贡献人直接离开。
茶馆凭良心说,办的真不错。
但创办人顶不住外部压力,不得不关门,存档GitHub。
真是超有良心,负责。
它的问题是服务器和管理人都在国内。其后群似乎不怎么样,至少很见到转贴过来的有记忆点的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爱之深,基本上老铁一停服,那边就知道了。
爱之深的最大问题,才是你说的封闭性。
封闭性实在太强了,可以禁言,不能是不是个人,都能上台当捧哏。但是不让看,就有点过分,死水一潭了。
爱之深的第二个问题,立场漂移,本来是个西河老右的集群,但没坚持到底。
不改肯定也不对,但连几个死硬分子都没有,就有点过分了。
爱之深,现在最需要做的是适当打破封闭性,它也有西河需要学的好做法。
西河也有困难阶段,甚至一年前,老铁都信心不足。
外网更是嘲笑西河就是垃圾站,白痴聚集。
困难时期,是老铁对心血的负责,加上十几个小牛轮番上阵和几个负责监察连写带判的长期坚持。
甚至说现在可能更难,显得好点,是兄弟们废物,不是变强了。
最后你还漏算了观察网。这网站和西河不算兄弟,但是开办之初,一度是网站流量关联度最高的,超过所有以上网站。
小众精英论坛是开历史倒车,走不通的。
原因也很简单,任何一个体系都是需要自我循环,新陈代谢的,小众精英论坛自己几个人搞搞玩玩还可以,想要达到“弘扬中华文化,承载历史价值”的使命,那太远了。
当然,也许他们也没有这么高的使命感和期望值,那就只能像个派对一样,差不多就散了。
对于论坛来说,第一重要的是定位,第二重要的是技术框架。
定位说过了,关于技术框架,西西河是Web2.0时代的产物。从1.0的发布到2.0的交互,都体现了“开放,自由,分享”的互联网精神。但Web2.0的缺陷也很明显。
一个是内容规范。这个是2.0的突破也是缺陷。1.0以及以前的纸媒、多媒体等,都是基于现实内容的再分发,而决定了我们能看到什么的,其实不是创作者,而是编辑。所以编辑的口味决定了内容的上下限。因此这基本还属于单向输出。
2.0解决了用户之间的信息交互问题,但相应的也产生了内容规范和网络暴力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使用相当的内容管理和监督者。而这些人如果兼职的话对其责任感和能力要求很高,如果全职的话又有一个网站内容与幕后资本的扯不清的勾连关系,所以还是会对“开放,自由”有伤害。
第二个问题是版面分流,这个问题想必铁手深有体会。无论是什么内容领域,都要面临一个分类和归类问题。这就产生了,一很多内容是跨界或者边界含糊的,难以归类,二,人为分辟版面必然造成分流,有的版面人气高鱼龙混杂,有的人气低存在价值下降,却都需要相应的管理者。混过天涯的知道,以前天涯最热的板块是天涯杂谈,而内容过于庞杂对版主站务等都是极高的挑战。
2.0之后,很多公司和行业大拿都展望过Web3.0。其中一些在2.0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进,比如知乎,其实就吸收了很多西西河的特点,加上类似微博的交互机制,可以称为Web2.5。
时至今日的自媒体,虽然在技术框架上我认为还没达到,但在体量上我觉得已经够了,可以统称为Web3.0。
自媒体的特点是以个人为中心,自己是品牌兼管理者。相对而言,这一代在内容生产机制上其实比过去并没有大的区别,区别在于进一步将内容管理和监督者隐形化。更重要的是,在读者和生产者之间直接建立了联系,打赏机制使得创作者可以直接从消费者处获得收益,而平台仅仅起到了一个连接+推荐的作用,使得个人的品牌价值进一步增强。
所以小众精英论坛的死穴,一是在于信息流动机制,虽然从表面上来说,大牛比小鱼小虾厉害,做的是单向输出。但,医生比病人医术高明,“病人的整体却是医生的老师”。大牛也是需要反馈的,尤其是各种不同视角不同意见,否则很容易自己给自己构建信息茧房。
二在于情绪回馈和价值回报。铁手建了这个论坛,我们都没有付费,相当于白嫖。而大牛留下了有价值的文字和观点,也算是一种义务劳动。但这劳动不能老是义务的,就算不能直接获得收益,河众的追捧也是一种精神收益。
现在把大牛赶到一群孤岛上,把小鱼小虾全滤出去,剩下一堆大牛大眼瞪小眼,这很好玩?能坚持下来,都是精神意志罢了。
你还提到了观网。我其实根本不屑于提观网,原因也很简单:一个每一条评论都需要编辑审查才敢放出来的网站,能有什么未来?
现在的观网跟当诞生的观网不是一个东西。最初的观网颇有西西河早期的遗风,大牛云集,务实,视角积极,注重解决问题。可惜把“大中华民族主义”作为主导意识形态后,就像黄河之水一样一泄千里了。
如今的观网完全是在赔本赚吆喝,靠一群狂热民族主义+小粉红撑着人气,靠军工+国际观察+大棋派的政策诠释/宣贯+文化民族主义的缝合怪做内容输出,实际上已经成了个闭环,外面的人不感兴趣,里面的人坐井观天。在遭遇了“当今的年轻人为何对国家民族的未来充满信心,而对自身的前途命运悲观失望”的灵魂之问而无法有效回应后,观网的门面就如同那块遮羞布一样,不能放下,也永远无法掀起了。
非主动的限流也是西西河走到现在的原因之一。
归纳观点,一个比较中庸的说法是:
保持开放的心态,是流水不腐的开始。
流动性有临界点,达不到就渐渐成死水,太大,西河太小,也容纳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