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关注电影《长津湖》 -- 老科学的家

共:💬270 🌺2924 🌵49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家园 实际不觉得长

实际看的挺投入。完全没感觉,三个小时就过去了,莫名其妙就完了,俺好歹对历史进程还是知道一点,我还等着看水门桥大战,听张靓颖唱歌呢,忽然就截然而止了

上面那贴基本没涉及剧透,下面就说说演员

--------------------------------以下有剧透

胡军我觉得是演的最差的,完全山寨了已故著名香港演员吴孟达的演技,整个胡军的故事也是莫名其妙。前面故事立的人设,和最后他的选择感觉非常突兀,原本以为以他温吞的性格,会是最后送两兄弟骨灰回家,去跪吴京爸妈的人,结果他最早挂了

吴京就那样,打不死的小强

易烊千玺我是最期待的,看了少年的你,里面易烊千玺有一种狠劲儿。结果这次直接被陈凯歌调教成叛逆小孩了,失去了汉子那种狠,只剩下小孩儿的倔强。

里面两个人让我很意外,一个是段奕宏,一个是朱亚文。这两个人都是收着演的,演的挺好。特别是朱亚文,过去一贯以疯癫知识分子形象出现,这次明显收敛了。李晨也不错,不过李晨没有什么发挥的空间

然后说一下这片子的帧数——在志愿军过河滩遇到美帝飞机那个场景,我头一次在电影院发现电影卡顿。通常一部电影,人越多,场景越大,需要的码率就越高。我们在视频网站点播的片子都是压制过的,压制时候如果给的码率不够,直观感受就会觉得播放起来有点卡顿,一帧一帧的向前播放。电影院里面播放的母带码率都是超级高,这样都给放卡顿了。可以推断,以后爱奇艺腾讯视频之类的网站,放到这个河滩场景,有几秒钟可能会直接给卡出马赛克

其实长津湖整体还是不错的,只是看新闻和预告片,弄的预期太高。结果预告片里面高燃的场景基本就是这片的亮点了

家园 现在的战争片都抖的厉害,为了掩盖穿帮,真想骂一句:抖个屁
家园 那个年代的男女眼神都是那么清澈!
家园 刚带女儿看完回来,比较满意

用易烊千玺很多人吐槽,但我女儿身上还是有用,开始拉她去看不愿意去,说有易烊千玺参演,才稍微有点兴趣。。看完回家路上,随便给她讲了讲相关历史,她们这方面学校教育太欠缺了!!

本来担心导演演员阵容,担心掺杂私货,但总体还可以,突出了军事,当是一场大片是合格的,当然按上甘岭那片的政治高度来衡量,差距还是不小的,自己是知足了。

影片主线故事还是比较干净清晰的,就是一个连在长津湖完成任务的全过程,所以冰雕连水门桥杨根思这些都是简单描述,还是能理解的。这部成功后,完全可以再拍第二部,第三部的,毕竟朝鲜战场上可歌可泣的事迹人物太多太多了。。。

这片给国内我这年龄的人看还是有些和理想的差距,但对我上初高中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真是很合适的。。拿出去到中东非洲南美看那估计会大受欢迎的。。。

陈凯歌导演这次没砸锅,也推荐有兴趣河友去看看。。。预期只要不是太高,估计不会回来骂我瞎推荐。。哈哈

通宝推:曾自洲,尖石,愚弟,
家园 我也是今天去看的,一部优秀的商业大片,

很适合公众,对熟知前因后果,希望看到史诗级经典的军迷来说,恐怕会有不满足。

个人最满意的是毛岸英那段正本清源。

家园 看网评,有对易烊千玺不满意的;但专业评论还不错...😉

在零下三十多度的拍摄片场,几个主要演员被冻得睡着了,但是没有大明星用替身。

【参考】《八一厂新片《长津湖》看得人热血沸腾,除7大明星主演外,10位配角也很精彩》

https://mp.weixin.qq.com/s/F9h2MT0pWe24AXIWWHC8Kw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长津湖之战太惨烈了

读军史读到这一部分时,常常是一种矛盾的心情,又想看,又怕看。想看,是因为被志愿军那些英雄们随时感动着;怕看,是因为牺牲太大了,那么多英勇无畏的战士整连、整排的牺牲。就像我读过的那个小故事,一个战士向营长报告,“报告营长,我们连胜利完成任务,占领了阵地。”然后,他哭了,“我们连只剩我一个了。”

经历过长津湖之战的老兵说,艰苦程度超过长征。战役结束后,15万人的九兵团,战斗和冻伤减员近5万人,占部队人数的三分之一。防寒衣物不足,缺乏重武器,缺少粮食,部队对严寒缺乏经验,种种不足导致了没能成功围歼美陆战一师,还遭受了巨大的伤亡。毛主席曾经专门致电志愿军总部并第九兵团。电报说:“九兵团此次东线作战,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巨大的战略任务,因气候寒冷、给养缺乏及战斗激烈,减员达4万人之多,中央对此极为怀念。”

如果论战果,虽然此次战役,27军基本全歼了美军的北极熊团,但美陆战一师全须全尾的跑了,战役的目的没有完全达成,算不上圆满。但因为长津湖战役志愿军战士在极端困难条件下的惨烈牺牲,却格外凸显了中华民族与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决不妥协的坚强意志,志愿军那种超越人类极限、愿意付出一切的血战,真正表现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精神,让美国人害怕,让中华民族的敌人胆寒。

2010年美国搞了个朝鲜战争60周年纪念活动,访问了不少韩战老兵,在他们的描述里,最让他们刻骨铭心的就是长津湖之战,这一战,虽然消灭敌人不是最多,但给敌人心理的震撼,在他们心里埋下的阴影,却最为深刻。

在访问中那个当时已经90岁的老兵罗兰德,到现在还是不愿回想起长津湖,说到长津湖他就精神紧张、面容扭曲,说他到现在有时还要做长津湖之战的噩梦,在梦里他还在冰天雪地里和志愿军战士肉搏,那些年轻的志愿军战士有些连鞋都没有,在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里就像梦幻一样不真实。

那些经历过长津湖血战的陆战队老兵,在看到在严寒中冻得像原木一样难以移动,在陆战队炽热的火力下一片片倒下,却一直在冲锋的志愿军战士后,他们共同的感觉就是,这是一场没有希望的战争。

唯有难以想象的艰难条件、极限严寒,和火力上的天地之别,才能彰显出志愿军那种为了信念,愿意承受一切牺牲,奋战到底的精神,而这种精神至今还在震慑中国人民的敌人,让他们一想起与中国人民为敌,就头皮发麻,不敢轻举妄动!

志愿军的精神永垂不朽!

通宝推:端履门,回旋镖,回旋镖,newbird,李根,柴门夜归,flycloud,pendagun,红军迷,呆头呆脑,光头佬,fuxd2002,红山,hattie,柴门夜归,anne2607,冻雨,李夏禾,四方城,purplue,empire2007,醉寺,方平,一刻馆皆様,盲人摸象,kekepei,大神盘古,请我吃饭,红十月,天堂,钱六,yaquan,愣头兔,莫问前程,西安笨老虎,桥上,陈王奋起,老调重弹,菜根谭,尖石,朴石,
家园 看了郭松民的影评,知道此片符合预期

本人在国外,只好等网上有了才看。预期是影片会迎合大势(是一个可喜的进步,转折的开端),然而本质上的改观就别想了。

看过徐克拍的《智取威虎山》,感觉是借了革命战争的壳,却基本上不懂革命,但至少有了革命的壳。

期待懂革命的人拍一部《抗美援朝》,那才叫史诗(奢望?)

请看革命影评家是怎么说的:

​郭松民 | 评《长津湖》:形式与内容

“历史的重量在影片中变轻了,厚度变薄了。”

作者 | 郭松民

编辑 | 青 山

01

《长津湖》上映了,票房不俗,也引发了热烈讨论。

就《长津湖》而论《长津湖》,当然也可以,但不容易看到进步和变化,如果把《长津湖》和2007年上映的《集结号》做一个比较,很多事情就能看得更清楚一些。

《集结号》与《长津湖》,共同之处在于都是战争历史题材的影片。

《集结号》涉及到了两场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长津湖》主要是表现抗美援朝战争,但也通过剧中人物的回忆、叙述,涉及到了解放战争。

战争历史题材的影片,一个始终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如何向观众解释英雄人物勇敢精神的来源?或者更准确地说,为谁当兵?为谁打仗?

这个问题,牵涉到了战争性质,即是正义战争,还是非正义战争?而对战争性质的判断,又会影响到观众对历史的态度。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些问题最终则会演化成政治认同问题,并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人们的立场与情感。

在新中国电影史上,《集结号》也许可以用“空前”来形容。其具体做法是把战争从历史上阉割出来,孤立地表现战争。由于完全回避了土地改革及土改给中国带来的巨大进步,解放战争在《集结号》中就变成了毫无意义的自相残杀,谷子地和“九连”其他人的勇敢精神,也成了无源之水,靠“兄弟情谊”和神秘不可言说的“血性”勉强支撑。

图片

《集结号》的另一个问题,是在审美上完全向自己的敌人看齐。在解放战争中,谷子地这些人换上了国民党军的军装,在朝鲜战场上,又换上李伪军的军装。

热衷于穿着敌军的军装,反映的是一种自惭形秽的心理,这与文化自信南辕北辙。当然,国民党军也好,南朝鲜的李伪军也罢,都带有很强的美国傀儡色彩,他们的军装都是仿美军的,也就是说,真正令《集结号》编导艳羡的,还是美军。

和《集结号》相比,《长津湖》在这两个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

在“为谁打仗”的问题上,《长津湖》把抗美援朝战争和保卫国内土地改革的胜利果实联系在了一起。这一点,无论是吴京饰演的连长伍千里探亲时和父母的谈话,还是在张涵予饰演的志愿军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的战前动员讲话中,都强调了这一点,“共产党和毛主席刚刚给家乡的乡亲分了土地,美帝国主义就要来夺回去……”

在审美方面,《长津湖》中的志愿军指战员也不再羡慕美李军的军装了,影片把身着解放军/志愿军军装战士们拍得朴素美观,有一股子人民子弟兵的精气神,这是沐猴而冠的《集结号》所没有的,也是萎靡低沉的《金刚川》所不能相比的。

图片

02

不过,《长津湖》相对于《集结号》的进步(在价值观层面),也就止此而已了。

电影要讲清楚“为谁当兵为谁打仗”的问题,并不一定要靠剧中人讲出来,更应该通过镜头和画面表现出来。

影片一开始,就是连长伍千里回乡探亲的桥段,这是展示经过解放战争和土改洗礼的新中国新面貌的极好机会,著名军旅作家魏巍全景式反映抗美援朝的长篇小说《东方》,也是以连长郭祥回乡探亲为由头展开全部故事的。

但遗憾的是,《长津湖》并没有抓住这个机会表现“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反而把这段镜头拍得非常“好莱坞”。也就是说,这段画面的色彩和感觉,和好莱坞电影表现“迷人的东方景色”常用手法非常接近,桃红柳绿,像小酒吧墙上的招贴画,艳丽但不真实。

伍千里在回乡途中的所见所闻,也没有任何镜头显示这是一片获得了解放并且正在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土地。

用“保卫分得的土地”来解释志愿军战士的勇敢精神,容易为当代人理解,但很不够,支撑志愿军战士勇敢精神的,还包括这样两个重要因素:

一是,土地改革不仅使农民获得了土地,更重要的,还在于推翻了几千年来一直骑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的地主阶级,翻身做了主人。这种当家作主的“解放感”带给他们的幸福感是无与伦比的,他们绝不愿意让被推翻的地主阶级和美帝国主义一起打回来重新骑在他们头上;

二是,新中国虽然刚刚成立,但社会主义的美好前景已经徐徐展开,中国人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生命是和这个宏伟壮丽的事业联系在一起的,牺牲并不意味着丧失一切,反而是永生的开始——这一点,在《上甘岭》《英雄儿女》中都表现得很充分。

显然,《长津湖》的编导无力也无意在这方面深入开掘。

图片

我曾经担心,《长津湖》会被拍成一部“新伤痕电影”,即把长津湖之战表现成一种伤痕,但现在看来这种担心是多余的,《长津湖》被拍成了一部形式大于内容的商业大片,空洞与浮华才是其主要特征。历史在这部影片中变得浅薄、轻飘了,编导对历史的诠释是敷衍的、浅尝辄止的,满足于最基本的政治正确,制造视觉奇观赢得票房才是他们最关心的。

通宝推:hwd99,
家园 还有铁原阻击战

以前宣传多少有些报喜不报忧,只看到志愿军捷报频传一面,却不怎么了解还有失败的时刻。。比较详细知道铁原是因为纪录片《铁在烧》,片中老河友萨苏以历史专家身份出镜。。推荐没看过这片的河友也去看看,要真拍中国式大片,不需要兰博007更不需要超人,能忠实地把这些普通将士的故事讲述出来就够了。。长津湖算开个头,真希望中国影视界借此东风,搞个朝鲜战争的大片系列。。

家园 片尾曲非常好听,

《天地我来过》,韩磊唱的!整部片子三观极正,战争场面气势恢宏,文戏也不错,画面唯美,尤其是长城那段,虽然片长3个小时,但一点也不觉得长,看起来非常过瘾。这部片子已经爆了,口碑开始发酵,已经二刷,准备三刷甚至四刷。

家园 我同时看到了郭松民和乌鸦校尉的影评,觉得乌鸦更有道理些

他特意比较了美苏拍的二战片,尤其是好莱坞的差异化拍片,叹息苏联拍出了经典却没建立起电影工业,最后失去了市场也就失去了宣传阵地。二战刚结束时欧洲人知道苏联功劳大,现在的欧洲人中58%觉得美国功劳大,好莱坞商业片功不可没啊!

还举了壮志凌云的例子,强加的床戏让专业影评人吐槽,但上影以后势如破竹,还激起民众参军热情,上哪儿说理去啊?

家园 51年到52年的反绞杀战也可以拍个系列电影

像《兄弟连》那样的,可以表现的东西也很多。

家园 昨天带老岳父去看了,很满意

很好看的电影

老岳父是老军人,就喜欢看战争片,去年也带他看了 八百

电影院出来的第一句,这个电影比八百好太多了

下午2点场,影院上座8成以上,票房要大卖

家园 电影《长津湖》反映出某些人意识形态的分裂

出于反击美国压迫中国的需要,拍抗美援朝电影,突出志愿军英勇无畏,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电影根本不讲清楚志愿军英勇的原因:保卫土改分得的土地,保卫解放后老百姓才获得的作为人的尊严。

不结合当时历史讲清楚志愿军英勇的原因,很可能是资本控制的娱乐圈很忌讳讲原因,也可能是私有化的路线更忌讳讲。

考虑到诋毁土改的《软埋》作者方妖婆至今不受处罚,考虑到拍抗美援朝电影的导演前几年居然有管虎,只能说:当年文革对文艺界的内鬼整得太轻。如果有下一次文革,对内鬼皆杀之。

通宝推:宁静致远,树袋熊毛毛熊,
家园 当年黑毛岸英真是 -- 有补充

一直到管虎拍的《金刚川》,都在擦边搞。

文艺界为了黑老毛父子两代真是下作,但是开启的却是军中一些人,不得不说被人洗脑并非不自知,而是有人主动凑过去的。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去年山高县曾做过这样的对比 -- 补充帖

彭总去朝鲜之前已与家人依依惜别,毛主席对他说,这种时候我毛泽东的儿子不往前站,让谁往前站。

而在抗日战争开始到结束,蒋经国一直在江西搞婚外恋。

军队的战斗力在十几年间增强到国内很多人都未曾预料到的程度,志愿军中很多人就是当年起义或被俘的国军官兵,这一点就很说明问题了。

抗美援朝的胜利彻底打消了蒋帮反攻大陆的念头,毫无疑问的立国之战。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