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关于RCT与RWS -- 懒厨

共:💬132 🌺434 🌵1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个例子充分说明RCT是比垃圾略好的工具

第一次合并结果,芬塔可对比安慰剂并没有明显的改善;第二次也没有明显改善,说明这个药本身就不行。

但是缩小了检测范围,出现了数据反常,这正常吗?很正常。因为血压这东西本来就是非常主观的东西,测试的时候兴奋一点,马上就会升高,相反则会降低。明显的证据是女生那一组,安慰剂也明显改善了。

用和主观意图密切相关的例子来证明RCT,本身说明了RCT仅仅对药效不明显的病来做不靠谱的微弱区分。

家园 是否垃圾是价值观的判断

我只想了解RWS会如何操作,是否比RCT更容易操作,在没有安慰剂对照组的情况下,如何判断到底是安慰剂引起的,还是真实的药效。

另外关于你说的这个:

第一次合并结果,芬塔可对比安慰剂并没有明显的改善

我给的例子是56%对35%,应该说是优于安慰剂的。

但是缩小了检测范围,出现了数据反常,

不是缩小了检测范围,而是拿着同样的数据,根据性别来分组。

另外,第一段话已经说了这个不是真实的案例,只是用来做示范的。

高血压做过太多的研究,安慰剂效应肯定已有不少历史记录做参考的了,但是,假如一种新的疾病,例如新冠,你会没有安慰剂效应的数据,RWS要怎么办?

通宝推:从来,
家园 RWS的前提是已知这个药由降血压的生理机制

且已经证明五毒,在动物试验证明疗效,在小组人群中证明有效。接下来可以征求志愿者,在住院病人身上治疗,收集数据。一年后收集到12800人的血压数据,进行各种去差异化处理,发现该数据和沿用其他降压药的,要低2%, 且没有严重副作用,最后证明该药有效。

在你的这个例子中,本来药效就不明显,范围扩大后出现数据反常的根本不可能,唯一可以推翻这种可能的,是系统性作弊。所以说RCT唯一的作用,就是对付资本的大规模作弊,提升作弊成本。

没有前面的生理机制研究,后面的RCT也好,RWS也好全身垃圾。有了生理机制的研究和多角度确认,哪怕统计数据不那么明显,在没有更好的药之前,也可以临时批准,瑞德希韦就是因为这个被FDA批准的。

就科学工具而言,RCT是垃圾,就反腐工具而言,RCT是神器。

家园 建议看统计会犯错和Regina Nuzzo关于P值的论文。
家园 一般来说,都能

“但凡药物往往都是会引起身体反应的”,这话没错。同时,也要注意,非药物(安慰剂)也会引起身体反应。人体就是这么奇怪。

如果试验设计得好,这种受试者可感知的身体反应是可以“控制”的。

比如说,I期临床试验就是为了了解药物的安全性、耐受性,得到安全剂量、可耐受剂量。说白了,就是让受试者吃了没啥可感知的副反应。

还有就是,有的受试者万一真的出现了可感知的副反应,可以通过“控制”分析数据时将其“脱出”。其实他也有可能吃的是安慰剂出现了心理反应。

其实,药物临床试验并非绝对要求设对照或设盲。

比如,单臂试验,都知道目前没特效疗法,就是死马当活马医,没必要设对照组,因为对照组都是无效的。

但是对照组的设置,就是为了剔除安慰剂/自愈,这是RCT的优势。

家园 男女比例如此失衡,这个怕不是RCT吧。

真正的RCT重在随机分配,两个组在统计上应该是无差异的。在1000名这么大的样本规模,两个组的男女比例竟然是4:1对1:4,说明这个实验的样本分配不是随机的,本身就不是RCT.

家园 反腐神器跟可靠性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不可靠,是无法作为反腐神器的。

那么问题来了,难道一个只比垃圾好一点的方法,居然可以成为反腐神器?

家园 理论要经过实践检验

讲真,这栋楼里,关于RWS的理论都是一套一套的,唯一见到一点操作实践的还是清肺排毒汤那篇文章,虽然没有说明白要如何排除安慰剂效应,好歹还是有实操的。

你也不用再说什么理论了,实践一下,用这个例子,做个方案出来,看看能不能说明白,你的方案如何排除安慰剂效应?

我问了陈王了,他似乎也没啥好招,要不你试试?

家园 你说的对

这个不是一个真实的例子,原本是用来示范统计学在医学方面的应用的,前面作者故意给出一个反面的例子,后面再给第二个例子,示范如何把错误纠正过来。

家园 反腐制度是科学神器?

你想一想就明白了。假如世界上的药不赚钱,RC还有这么重要吗?假如药一吃绝大部分都好了,RCT还这么重要吗?

家园 切勿混淆制度与方法

RCT跟RWS一样,都是方法,反腐的制度选择了RCT,而没有选RWS,说明RCT能鉴别真假,更为可靠。我想问的是:这种可靠性,难道就是比垃圾好一点?

至于你说的:

假如药一吃绝大部分都好了,RCT还这么重要吗?

我的回答是:需要,因为我们需要一个相对准确的数字,这个数字,对研究者来说,很重要。

家园 RCT不仅仅是对药物研发的制约,同时也是保护

RCT期间如果实验病人出了问题,负责临床试验的药物公司是不会受到法律处罚的。参加临床试验之前,受试对象就已经被告知风险了。但这种操作并不会引发道德风险,因为受试对象是挣钱的,而不是花钱的。

一旦药物通过三期临床审批,上市之后再出事情,所有风险就都在药物公司身上。而且即便是收益大于风险,只要没有披露全部风险,一样可能会有产品责任纠纷。

再说一遍,病人用没有正式批准的药,责任在病人。药物一旦批准,责任在药物公司。

莫德纳 新馆疫苗已经打了几十亿支了,到现在为止只有紧急授权,没有正式批准。阴谋论来讲,这其实并不是为了保护病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