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从音乐聊起: 为什么我们感受到了不同的“真实”? -- GWA

共:💬24 🌺95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从音乐聊起: 为什么我们感受到了不同的“真实”?

从音乐聊起: 为什么我们感受到了不同的“真实”?

本来是想回帖在黄序河友那个“钢琴”系统的楼里的,细思后觉得这个话题是可以化开来写不少东西的,还是另起一楼吧,就可以就把以后的思索都集中起来了。

他提到了钢琴家的故事,夫妻两个人,一个他在台上随着钢琴一起运动,挑剔着钢琴的摆放位置;而一个她则坐在台下(我个人认为一定是最好的听众席的位置)同样地折腾着工人们.....。

1. 他们都在做什么呢?

我的推测是:他们都在吹毛求疵地追求着自己的那个“真实”和“完美”,而从不同的角度铨释了“正确”的庐山真面目。

钢琴家能够听到的是钢琴的“纯”音色,和其发声在舞台上这个小范围内的“共鸣”效果,他需要借此来预先地“把握”和“调节”好,以便在音乐会进行时能够与乐团适度地“配合”,这样到那时候才能获得“谐美”的成效。

而做为妻子的她(就是因为是她具有传奇的交响乐和歌剧的大指挥家的女儿的出身)听到的则是那个恢宏的大音乐厅所造成的巨大“回响”,她更代表着所有音乐会“听众”们的“追求”和“享受”!

再补充一个我自己“脑洞”的细节:

她应该不但是“听”,而且一定会同时在“想”的(也在设想着各种情况):台上会是那一个乐团来伴奏,它的风格会是什么,管乐与弦乐部的特点?如果这里剧场是满座或者部分观众的话,而穿着是五花八门的夏装,或者是冬装时?那样的情况下,“回响”的效果又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2. 实际上,你也能做一下看看:

场景之一,可以先在自己的家里试试看。

不管你会不会唱歌,可以先从卫生间开始。把门关紧了,早上在上厕所时,从小声哼哼到大声吼吼,也从拉长音变化到急促的间断声。晚上再在水雾弥漫的淋浴时,做一下同样的事情。你就会惊讶自己的“天赋”了。

然后换个睡房做同样的事情,区别只是把被子衣服整理和乱放一下,然后集中注意自己听到的声音的细微差异。

再试试看不同大小和布置的客厅,直到不同的空间和不同的运动物充满的地方.....。

然后,你就会接受声音不单是“声源”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环境”了。

场景之二,是自己好好地体验一下那个“风”。

这是需要“季风”的时候了,特别是在风向不断地变化莫测的情况下。你去“穿街走巷”一下,就会感觉到的:在这个巷子里,风是推着你走;而在那个巷子里,风却顶着让你退。在前宽后窄的巷子里,风会越来越急;在前窄后宽的巷子里,风会越来越缓。到了两条大街的交接处,疾风会吹得你打转转,无法直立和行走。而突然进入一个窄角时,却发现那里是风平浪静,好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当经历过这一切后,你与那对音乐家夫妇,就有了共同的语言和感受。

有时间的话,我会讲一些下面的小故事。

乐器的选择与操控。

音响的配备与布置。

乐团的人员与效果。

不同的乐曲与不同的人的不同的感受。

专业与业余与“外行”的区别。

“我要做”与“要我做”带来的不同后果。

“不懂”,“不会”和“不能享受”不是同一件事情。

个人可以享受集体,集体也可以享受个人。

每个人有自己的“歌喉”,都应该唱歌。

........。

我在西河经常是信口开河的,可以用一串成语来形容:浅尝辄止,一得自荐。想入非非,班门弄斧.....。

望朋友们见谅。

其实,听众们才是最有发言权的群体,他们各有自己的口味,各有自己的喜恶。如果缺少了他们的捧场,那个“大师”也活不下去的,因为都是要靠真正的“票房”来成名成家的。

这次的疫情,对艺术家们的冲击超过了任何其他的群体,集体都生活质量下滑了,个别的也有面临“无米之炊”的。

政治家也是如此,只是舞台不同而已。

通宝推:方平,桥上,普鲁托,大眼,
家园 也信口开河一下:真正的大师(不打引号)不需要观众

知音的故事其实是这样的,据《吕氏春秋》载:

伯牙鼓琴,不为任何人,只为自己。所以,好多人听不懂、不爱听,也没听众。

一天,柴人钟子期来了,喝彩:好听!

伯牙心说:你这秋人听懂没有?别瞎几把鼓掌.......

钟子期:高山!

过一会儿,钟子期又:流水!

嘣、嘣、嘣.......伯牙把琴摔了:知音呀!

=======

我对这段记载的解读是:

伯牙心往高山的时候,随琴声流露,钟子期感受到高山之巍巍;

伯牙琴心向水的时候,钟子期感受到了流水之徜徉.........

伯牙操琴本不为钟子期(有骂他瞎几把鼓掌为证),但钟子期感受到了同样的音乐“真实”。这是一种契合!

======

听众有发言权,却不一定有“真实”的发言权。

曾有摇滚歌手指着台下的观众:NTMD少充内行。观众如果冲着歌手的颜值、发型、对歌手的幻想而去,则真的是观众,而不是听众。

家园 现实很残酷

不过,观众是“演员”的衣食父母,现在是越演越烈了。

实际上,现在靠专业地演奏古典音乐为职业的收入是越来越低的,许多音专毕业的学生都找不到工作。

就是老年人,也开始多转向于喜欢流行音乐了。

我曾经在中央火车站看到成群结队的老乐迷去参加演唱会。

国内我太太的七十多岁的老姐,也曾经专门去北京住一天旅馆,就是去“追星”那个唱“西北放歌”的王XX的独唱音乐会。

家园 所以

演员为观众演出,有时候也要为自己演出

所以
家园 灵与肉

资本主义社会的商业发展愈发决定社会再生产的方式。佩服能够坚持为自己演出的艺术家。不过俗话有“店大欺客,客大欺店”。艺术家与观众的PK,如各类八卦,也是值得观看的演出呢。抱歉跑题了😁

所以
家园 都争取活得更有意思些

赞成。

每个人都要养家糊口,为五斗米折腰是免不了的。

但是有了五斗米后,也不能欲望无限嘛。

争取能多做些自己有兴趣和喜欢干的事情,这样活下去就会觉得更有意思些。

还有更重要的,就是将心比心。我们在海外已经挺好了,不去和国内的大款们比,和国内的平民百姓比,就会心平气和了。

现在他们如果慢慢地好起来了,甚至是将来会超过我们,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我们现在就开始好好地教育后代,等以后大家回到同一个起跑线上时,下一代也像我们一样地“拼”本事吃饭,比比看那一个更有出息。也蛮好的。

家园 聊乐器的选择与“调教”之一

聊乐器的选择与“调教”

1. 先把乐器的年份和品牌的事情聊一聊:

钢琴与其它乐器是完全不同的,老了基本上就被“淘汰”了。是因为科技的发展,让它的击弦机构是越来越精简和有效了(而且便于调整和装配),而材料的选择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过去靠木材和古老的吸音织物产生的共鸣,现在都被其它的技术而替代了。新钢琴也没有原来那么笨重了,因为合金技术的发展和设计结构的改进,那块需要承担这么多琴弦的巨大拉力的大钢板,也都发生变化了。

钢琴的品牌差异实际上也不大,还是纯属于现代资本主义的“垄断”行为模式,花钱买“名牌”的现象是常态。这也就是钢琴再贵,价位的差异也不过是十数倍的原因。

而提琴类,则会把差距拉到那个乘百乘千的“天价”的地步了,价格超过千万的小提琴好像已经超过了个位数。

小提琴是乐器里,唯一进入了“古董收藏物”的异类,年份和“出身”一定会是“身份”的依据。有些演奏家终生的奋斗成果,就都花在了一把琴上面了。

但是提琴的价格和其声音的关系,绝对不是成比例的,这完全是个见仁见智的个人感受。特别是对于大多数的普通演奏员和音乐爱好者,只能按照自己的经济条件选择琴的时候,就需要花大功夫来钻研和寻觅的。小提琴的一般品牌基本上没有差异,但是一家子人里不同的级别是有区别的,但其实也就是材料和工艺的差别罢了。我会在后面花时间聊聊“淘旧货”,如何捡便宜和捡“漏”。

不同类型的的管乐器的价格差别是不小的,往往家长在孩子选择学那一种乐器时,就要必须把这个因素也考虑进去,但是基本上也都不会成为天价的。

我的钢琴是ebay上淘来的,价钱比搬运费还要便宜。如何自己修复的,会另外详述。

击弦机构是:

Improved check-repeater action, New front escapement。

制琴者是:

L. Eserman, in Hamburger。

汉堡市的埃森曼

按照琴的制造序列号,应该是1900年左右的产品。

通宝推:普鲁托,大眼,
家园 有时候歌手唱歌的意境

和歌手的形象是有反差的,比如我说过的唱sailing的路德斯特哈特,有娇丽妙女唱大江东去之感。

家园 说一点不同看法

简单一点😏。

首先,对于音乐,我认同这样的说法:音乐归根结底是一门表演艺术。作曲家的一度创作,演奏家按自己的理解进行二度创作,听众基于自身体验产生共鸣或宣泄之类的情绪变化可以算三度创作。三者叠加才算充分实现了音乐存在的意义。无视听众/观众的音乐是没有生命力的。

其次,中文语境里对“曲高和寡”这种表达有些过分偏执,甚至到了把它进一步解释为“曲高必定和寡”,同时“和寡才算曲高”。另外把传统音乐古典音乐称为高雅文化也是有些莫名其妙。经常有人对我说哎呀你去听音乐会了好高雅啊真有文化啊,这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

第三的就是这种高山流水的梗,仿佛音乐都是有标准答案的,高山就只能是高山,流水就必须是流水。实际上很多人的意识里音乐本身都不那么重要了,所谓“知音”这种意象才是令人津津乐道千古流传的。可音乐哪有那么具体,高山可不可以是别的什么?流水可不可以是别的什么?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说得好:一千个人眼里就有936个哈姆雷特。有情节有台词的尚且如此,何况音乐呢?

不错是有些音乐作品有相对具体的形象或者叙事性,彼得与狼啊,波斯市场啊,但大多数作品不是这样的,给演奏者和听众留有很大的空间。另外我们上学的时候听音乐普及课,老师常常会说唉小黄啊你要更好的理解音乐,必须熟悉作者生平啊,了解创作背景啊,好好分析分析当时的社会形态和阶级矛盾啊😅。

其实去看音乐家诠释作品哪管这些,看教学,看大师课,看指挥排练,大量的功夫就用在诸如节奏变化一些啊,有点弹性啊,强弱变化一些啊,各声部平衡啊,对位啊,这里暗一点,那里干一点,要不就是这里踏板收早一点,那里揉弦多一点,再或者视角高一点,结构是什么样子,音乐怎么发展,怎么分句怎么呼吸,主题和变奏怎么关联。然后说来我们试一下,嗯嗯嗯,不错,诶,那里再留些空白,怎么样,哦对对对就是这个感觉😁。

以前看过李斯特的一个段子。说他给友人弹了一段曲子,友人问这表达什么意思。李斯特说你没得到它,友人说没有你给解释解释。李斯特眨了眨无辜的大眼睛,想了半天,说那我再给你弹一遍😁。

说到这里我就想起以前看过李德伦的女儿回忆他父亲的排练情景,乐谱上用piano表示弱声, pianissimo表示非常弱,pianississimo表示非常非常弱,分别简写成p、pp和ppp。有一段李德伦认为乐手达不到他的要求,总觉得弱音不够弱。李老发了点脾气,大伙不敢吭声,首席大着胆子问要多弱才算弱,李德伦中气十足地吼了一句:“五个屁!!!”。

结果大家哄堂大笑,排练不下去了😁😁😁。

关于高雅我就又想说个事。

话说1989年,央视第一次全场转播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按惯例中场休息时放了一部奥地利广播电台制作的短片,叫《奥都心曲》,讲得无非是些醇酒美人的故事,细节已经记不清了。印象深刻的场景是隆冬时节维也纳街头雪花飞扬的一个傍晚,音乐厅外一群小脸冻得通红的街头艺人,穿着冬衣,围着围巾,戴着旧毡帽,敲个破鼓,打个破镲,吹个破号,在演奏《蝙蝠》序曲。声音虽然不完美,但演奏者和围观者都十分投入无比陶醉。

当时我就在想,尼玛这才是音乐啊!电视台解说口中的艺术多么高雅多么有贵族气息,都是扯淡!

最后还想再举个栗子。

这是我以前在油管上看到的一段视频:

秋叶

一位在欧洲旅行的韩国帅哥偶遇一组街头艺人,加入其中,即兴合奏秋叶,并且在音乐中迅速形成默契。没有什么大神大师,没有百万名琴,也没有美轮美奂的音乐厅,但是演奏者和围观者都是那么地享受。

顺便说一句,实际上看到视频的时候我觉得街景似曾相识,尤其乐手身后的卷闸门特别眼熟。结果镜头一转看到那座华美的建筑我和家人不禁笑了起来,那正是我们全家不久前刚去过的地方。

通宝推:胡一刀,大眼,
家园 赞同黄老师的123

故事也很好😜😜

家园 小提琴这个,确实看不懂

小提琴卖到天价,我猜有几个基础原因:

1、当年的制琴大师死了;

2、当年那样的材质没了;

3、声音确实好。

疑问:

1、按说现在的制琴技术肯定比以前好、好得多(卫星都上天了嘛),难道就真的没有高水平、超水平的制琴师了?

2、以前发现个新大陆都是难事,现在人类已经探遍地球,真的就再没发现更好的材质?

也@黄序

==========

另外,对于买乐器。

首先是在经济基础范围内行事

其次,我听不出1000元和10000元的小提琴的差别,怎么办?

我的做法是,买贵的。

家园 聪明!

其次,我听不出1000元和10000元的小提琴的差别,怎么办?

我的做法是,买贵的。

假设是正规的琴行,不存在欺诈的情况下,即便你听不出两者的区别,也会有其他行家听得出来,同一等级的琴,定价偏低的话,会被优先卖出。

所以,贵的价格,表达的隐藏含义,意味着质量更高,这个质量居然不用你来鉴定,你挑贵的来买,是省下了鉴定的费用了。

家园 关于音乐家,没有比古尔德的评价更贴切了

"我一直认为在音乐表演界有这么两类演奏者:一种是将手中乐器发挥到极至的演奏者,另一种是与其相反的。 如果我们可以相信历史记载的话,我们看到李斯特、帕格尼尼,还有近现代很多技巧卓绝的演奏家都是属于第一类的。这类演奏者致力于向观众展示自己与手中乐器的关系,并让这种关系成为所有注意力的焦点。 而另一类演奏者则会完全越过演奏技巧这个层面,创造出一个将他们自己与乐谱直接联系起来的幻觉,这种幻觉给了听者一种置身其中的感觉,如同自己投入参与到音乐当中而不是演奏中。在我们的时代,第二类演奏者中恐怕没有比S.里赫特更好的例子了。"

再听听古尔德的巴赫F大调键盘协奏曲广板,心有戚戚焉

外链出处

家园 也许@的时候前后要带空格,标题显然是无法@的

@普鲁托

a@普鲁托b

家园 试一下

@胡一刀

明白了,✌️,3Q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