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一个问题 -- 大山猫
权力来源于下,但政权的合法性来源于上,过去政权的合法性来源于上帝,资产阶级革命以后,来源于神格化的资本。
残酷的市场经济压迫让工农结不了婚生不起孩子,工农没有“子弟”了。
毛主席领导下,一家有三四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老邓的路线,一家能把一个孩子养大,有的还能两个。
现在,新生儿数量断崖式下跌,哎。
上高中专自然是考不上大学,那时高考录取顺序是重点(这个重点似乎仅限于教育部直属院校,大概相当于现在的985)、一般本科、大专、中专;
但是上初中专就不能说大学考不上,命中率高了。
85年前能上初中专的,无一不是中考成绩名列前茅者。大都以农村子弟为主。
这批人以农村子弟为主。他们之所以选择初中专,一是当时高中并不普及,不能就近入学,需住校,就产生额外生活费用,农村家庭承担起来困难,而上初中专有助学金,情况好一些;其二,跳出农门,成为城里人的诱惑力太大。
这群批人如果继续读高中的话,考上大学应该是大概率。
这批初中专学历的,都是极聪明的人,而且因为参加工作早,又有学历,混的都不差,甚至混的比同时的大学毕业的好,主要原因他们学的都是实操,工作上手快,更重要的是他们心态好,没有大学毕业的心高气傲。
另外,从当时国家的发展水平看,大学学的还真不如中专学的管用。
毛远新当沈阳军区政委,那是抗击苏联的需要。一旦苏联闪击中国,切断山海关一线,关外就要独立作战,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坚强的政治领导人,很可能就整个关外崩溃甚至投降。所以要派毛远新去。说难听点,这就是个“让你带头去死”的职务。
李讷的北京市委任职一直未到职,结婚生孩子离婚去了。
江青本人就是三八式干部,毛主席搞WG无人可用才起用她的。
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就需要复杂多层次的官僚体系才能够有效治理。你所说的,在个体层面上是优化了,给你多次机会,让你能最大可能地发挥才能。但总体上是否如此,给的机会会不会变成各种上下其手的空间,那就很难说了。
这里打个比方,哪怕在血统继承制的情况下,到底是几(十)个兄弟充分竞争好呢?还是礼法制,大家都别打架,排队吃果果好呢?古今中外历史上正反的例子都有。但大部分情况下,还是排队吃果果,比每代人就来一次你死我活选出最强者强一些。
人进入教育系统前的状态是不公平的,出来后的结果也是不公平的,所谓社会阶级流动,或者教育改变命运,在本猫看来是用某种手段让教育前的不公平不能完全决定教育后的不公平。如果教育后的结果是公平的,那其实是教育的失败。因为社会本身是不公平的,人只能适应社会,那就只能在社会上用教育之外的手段把公平重新变成不公平,其破坏力量恐怕更大。
但是我认为拦住所有类似操弄本身就不可能。与其追求滴水不漏,不如追求大体的公平和最终绩效,所以我设想对部门主官下放更多权利,以及加强问责,为了他的绩效,起码他会提拔一部分真正有能力的。
为了他的绩效,起码他会提拔一部分真正有能力的。
绩效无非就是收益。管好内部的收益,很多时候没有出卖内部的收益大,所以各种贪污腐败套利转移资产。如果靠收益无法保证秩序,那么另一方面就是管控了。
也就是说,权力和监管要平衡。
监管又特别注重过程合规,实际上变成了绩效考核快要变成八股应试了。我感觉应该两者结合,给予主官一定的权限。
在于选拔。到底是选拔忠诚者(被驯化好的)还是有能力的(通常是有反骨的)?根据历史经验,如果不是乱世的生死存亡时刻,都是选忠诚者——有德者。
同时,根据中国历史经验,宋朝开始搞文官政治,也就是从选拔上来说,半边天的武将群体被限制了。体制内的混乱倒是没了,但是体制外的威胁却是越来越严重。宋明清都是从王朝早中期就开始爆发大起义。
我个人看法,还是岳飞的话,“应用之妙,存乎一心”,别想着毕其功于一役,需要不断调整,随机应变。当然,稳定性也需要,比如可以20年一调整。
科举(考试)制度算是现在最能为大家接受的了。可以在其上打补丁。古代也是不断完善科举的嘛。比如规定工作/当兵几年的才能考公就比让应届生考公好多了。还有,进入公务员队伍也要培训锻炼,比如下乡扶贫,访惠聚之类就不错嘛,总比整天坐在空调房拍脑袋强。而且,可以规定公务员子女考公分数线必须比非公务员子女高,晋升要比非公务员子女慢。
任何一种方式,一定会有人钻空子,这不可避免。如果太关注部分钻空子,就很容易忘记总体目标。
我这么说,其实在西西河也经常遇到类似情况:任何一样举措,一定会有人钻空子,而且不是偶尔,而是特意,几次三番的行为。问题是如果太关心他们怎么钻空子,然后努力堵漏,就很容易给大多数正常访问的人带来不便。但是如果钻空子的人太多,那就说明方式举措有问题,需要调整。
加强化的、个性化的教育通过老师来实现?这样的话,好老师的优势并不会削弱,也可以说是好钢用到刀刃上。
可以规定考公必须从事工农兵工作若干年。最好再规定生一个娃加多少分,拒绝单身狗,这样人口问题也可以缓解了。
只要有想象力,办法总比困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