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也说一下我知道的中医。 -- 可有思考
农村60~70岁的父母一代,年轻时正值改开前后,农村农民农业正苦的时代,受苦受累,老了大多腿脚不便,膝盖疼痛变形滑膜炎高发,从一老中医那里讨来的秘方,颇有疗效:威灵仙30克,褚实子30克,川牛膝20克;水煎服,连服7天,最长4个疗程
是某些人断章取义,以偏概全,鲁迅也说过本草纲目里面含有丰富的宝藏。
古人所传授下来的经验,有些实在是极可宝贵的,因为它曾经费去许多牺牲,而留给后人很大的益处。
偶然翻翻《本草纲目》(2),不禁想起了这一点。这一部书,是很普通的书,但里面却含有丰富的宝藏。自然,捕风捉影的记载,也是在所不免的,然而大部分的药品的功用,却由历久的经验,这才能够知道到这程度,而尤其惊人的是关于毒药的叙述。我们一向喜欢恭维古圣人,以为药物是由一个神农皇帝独自尝出来的,他曾经一天遇到过七十二毒,(3)但都有解法,没有毒死。这种传说,现在不能主宰人心了。人们大抵已经知道一切文物,都是历来的无名氏所逐渐的造成。建筑,烹饪,渔猎,耕种,无不如此;医药也如此。这么一想,这事情可就大起来了:大约古人一有病,最初只好这样尝一点,那样尝一点,吃了毒的就死,吃了不相干的就无效,有的竟吃到了对证的就好起来,于是知道这是对于某一种病痛的药。这样地累积下去,乃有草创的纪录,后来渐成为庞大的书,如《本草纲目》就是。而且这书中的所记,又不独是中国的,还有阿剌伯人的经验,有印度人的经验,则先前所用的牺牲之大,更可想而知了。
然而也有经过许多人经验之后,倒给了后人坏影响的,如俗语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的便是其一。救急扶伤,一不小心,向来就很容易被人所诬陷,而还有一种坏经验的结果的歌诀,是“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于是人们就只要事不干己,还是远远的站开干净。我想,人们在社会里,当初是并不这样彼此漠不相关的,但因豺狼当道,事实上因此出过许多牺牲,后来就自然的都走到这条道路上去了。所以,在中国,尤其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车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至于高兴的人尽有,肯伸手来扶助一下的人却是极少的。这便是牺牲所换来的坏处。
总之,经验的所得的结果无论好坏,都要很大的牺牲,虽是小事情,也免不掉要付惊人的代价。例如近来有些看报的人,对于什么宣言,通电,讲演,谈话之类,无论它怎样骈四俪六,崇论宏议,也不去注意了,甚而还至于不但不注意,看了倒不过做做嘻笑的资料。这那里有“始制文字,乃服衣裳”(4)一样重要呢,然而这一点点结果,却是牺牲了一大片地面,和许多人的生命财产换来的。生命,那当然是别人的生命,偶是自己,就得不着这经验了。所以一切经验,是只有活人才能有的,我的决不上别人讥刺我怕死(5),就去自杀或拚命的当,而必须写出这一点来,就为此。而且这也是小小的经验的结果。
同时,他对中国人民,文化深沉的爱全在内心的关切上面。
否则不会有狂人日记,药,故乡。
这些里面的温情,大家应该有感受。
鲁老最大的问题就是语言剧烈了,也确实有一些臭,仅此而已。
另外确实是骂文人太狠。改开后,反攻倒算了。
一是鲁迅近乎全面否定传统文化。所谓的继承或者发扬,实际上是降级为原始材料,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废医验药。只有少数和民族自信有关的,比如孙悟空的原型,才会多支持一些。
二是鲁迅类似的话还有很多,不能仅仅看只言片语。比如《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看着挺好对吧?再看后面
还有你所发的
之前看起来是好话,但这里是说原始、落后、毫无道理,纯粹是“学医废人”。后面的就更是如此,中医不过是用来论证后面的一个笑料。鲁迅一贯风格就是说反话。
所以鲁迅的反中医立场是贯彻始终的。
其实这都不需要怎么分析,只要看日常传播中鲁迅是什么立场,大家又怎么理解他就行了。
鲁迅真正的问题恰恰不是中医,而是政治立场。中医立场只不过是一个副产品,我们可以看这样一段文字
那些头上有各种旗帜,绣出各样好名称:慈善家,学者,文士,长者,青年,雅人,君子……。头下有各样外套,绣出各式好花样:学问,道德,国粹,民意,逻辑,公义,东方文明……。
但他举起了投枪。
他们都同声立了誓来讲说,他们的心都在胸膛的中央,和别的偏心的人类两样。他们都在胸前放着护心镜,就为自己也深信心在胸膛中央的事作证。
但他举起了投枪。
这样的文字还有很多,对此忙总有个说法极为贴切
简单讲,鲁迅和多数五四学人一样,他仅仅是保持批判的姿态不落,始终保持怀疑和批判,但现实中却缺少应有的建树。
反传统,意味着不可能从本土资源出发。引外来,也不过是尚未成熟的改良主义或者乌托邦,右一点,又极易走向民族乃至极权主义,又能有什么发展?缺少建树实在是应有之义。他们自己把自己锁死了。
这也是当下白左反抗性的问题,除了批判,还是批判,结果除了保障了自己的文化地位,什么都没做到。当然,启发人也算是功劳吧。
那个时代这样的太多,被人割错肾都不说一点坏话,你又能说什么?民国大师辈出,读书人的文化权力太大,以至于外行影响内行,每每留下许多可笑的文字,出于革命立场,你还不能说有什么问题。
之前就说过,典型就是麻黄具有麻黄碱不具备的发汗效果。中成药的麻黄碱含量和西药感冒药中的含量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比如美息伪麻片的盐酸伪麻黄碱在20-30mg左右(如白加黑)。而中成药根据含量测定,只有5mg左右,早期最高也超不过10mg(如风寒感冒颗粒)。加上药物互相作用,差距更大。
简单讲,现有研究尚未充分,这样说容易带来误导。
哪儿有什么原始、落后、毫无道理,哪儿有什么“学医废人”,是说不关心某些理论就原始、落后、毫无道理,而且连医也没了?我觉得还是现实一点,承认全人类包括自己都很无知,只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较好,那就比某些自认为不是原始、落后、毫无道理的强多了。
很难说你不是寻章摘句。他说的是本草纲目,不是中医。而且即便如此
我贴的《应该缓行》一文也是这个意思。前面说各得其所好,后面就说其中一方是磕头、生肉、反对物质文明了。你觉得这是好还是不好?鲁迅提到中医,多半是作为下面的引子,实际上是在极力嘲讽。你不能光看文字表面去理解。
“学医废人”是指中医想要成为合格的医生,是在拿病人做实验,和学字废纸一样,要废许多人。这里的尝药和经验的牺牲,都是在说这个。
“割错肾都不说一点坏话”,这个不用多说了吧?
至于下面,只需要一句话。鲁迅的立场是凡是传统的都反对,也就不可能找到反对以外的办法。
而不是只能获得苏联的资源。
反传统,获得外部的资源,这话还是不要说了。
这是我的意思。何况他本来就说的阴阳怪气,明显有情感成分。
———
下面都是没用的,可以不看。
这就是我为什么要说那些看不懂的,因为这是鲁迅的政治立场,而不是简单的事实陈述。他是在表达反对,因为学医废人当时已经有对立面了。那就是科学理论、逻辑演绎,只要花钱和少量实验,无需太多牺牲。虽然学医废人的语境自带这个意思,但是我没考虑到别人是否知道这个词语。
简单讲,他这些文字表现的都是两种立场,他站在其中一边,反对另一边。而且事实上也达到了这个效果。
只是我们可以更改意思。比如我也会引用《应该缓行》,而宗教史经常用的“中国根柢全在道教”,其实本来是黑道教的。
而且,他讲的不算事实。因为后来不只是尝这么简单,更不是有病了才去尝试。这样说,等于用早期代指所有,等于以偏概全。而这样的理解,你是很难避免的。或许你不会如此理解,但总有人会。事实也是如此。
如果你觉得他不是这个意思,但原文又没提供,那么这其实是你自己的意思,而不是他的。这也是好多大师看起来厉害的原因,靠你补充。
这说的是用国外学说组织自己的理论,但是国外当时也在发展,问题很大。左右都是如此。你又不可能引入自由主义,那不符合中国现实。
可如果从现实出发,可能本土资源比国外要好得多。后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证明了这一点。你不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怎么可能有结果?
主要他们的立场就让他们看不到本土资源的优势,某些“传统分子”就是他们看到的全部了。
这里的本土资源,就是之前和任兄他们讨论的各种遗老,有明朝的,有宋朝的,他们跳出了民族、国家视野,讨论的是整个文明。而不至于像近代各类革命一样,不是带着民族,就是带着国家,难免走向极端。这我们都看到了,国家社会主义(纳粹)、极权主义(东欧/东南亚),当然还有最无用的民主改良主义。
也称赞了有骨气的中国人,对只知道崇洋媚外的人也有不少讽刺,在与别人争论的时候要说一些让对方无法反驳的话我觉得可以理解,在他那个时代,中国的确很难看见什么希望,感情成分也可以理解,我相信毛对他的立场看的更清楚,不是你说的那样。
当时红色确实如此啊。
他说的也确实有道理嘛,选择性的留下来,积累成了经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