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和老农民谈包产到户和生产队时期的粮食产量 -- 天马行空
但不是单独讨论,只是说技术提高,再投入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减少,可以富裕一部分粮食出来。包括储备粮和种子粮,甚至包括口粮的消耗减少。前两部分都不算多,但前几年的影响很明显。
问题人家压根不想跟你讨论这个。
那时代城市投放了很多储备粮。
还有,很多粮食是用于基建建设了,比如种子站,农机站,农机站,人头是来自城市比较多,资金来自公社,因为这是公社的财产,原则上属于集体。
改开后,暂时放开了,但是很快成为了公社官僚集团,光吃饭不干活,再次导致农村困难了。国家开始进行机构精简。
从封闭的准战争状态变成加入国际市场,理的人压根没有。也不知道是觉得不重要,还是觉得没法回答。当然如果是说国际上买粮,大家讨论的很多了。
看《习近平在正定》,里面提到正定县很自豪的是亩产实现了“过黄河”还是“过长江”,可见县里对亩产这个指标也是很重视的。
再说了,灾害这个借口可以用几年?别的村都高产,就这个村低产,时间长了上级也不信啊
相当一部分人在讨论问题是,认为和平富足是天赐的,或者是美国赐的。
您不是民所以聪明智慧,又或者您也是民所以一样愚不可及胡言乱语。
分地的本质不是分家产坐吃山空,而是责任制,不能清楚确定个体责任的组织是不可能良好运行的,农业工业都一样。
我发现河里留恋大集体的还真不是靠刨地吃饭的,要么是城市家庭出身臆想集体劳动的美好,要么是农村半工半农家庭出身,在那个时代可以享受众人羡慕,只要自己过得好,别人饿着肚子也必须好,这和留恋民国的遗老遗少有什么区别。
民是最愚蠢的,但又是不可欺的。要是不理解,那就是真愚,比如你,连望文生义都不会,就用胡言乱语说别人。
你想自己单干,那你现在为啥还要在网上说话呢?自己回家坐着对自己说话不好吗?或者是跑到台湾去,那才是你应该去的地方,现在民国遗老遗少可香了,其实你的话语就很民国范,只是你自己不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