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和老农民谈包产到户和生产队时期的粮食产量 -- 天马行空

共:💬68 🌺460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和老农民谈包产到户和生产队时期的粮食产量

    我生于生于70年代中期农村,小时候还是人民公社生产队,不久就分田包产到户,对这一巨变,对国家影响很大,对个人震撼也很大,不同时期的认识也不同,一再地进行自我否定,一时认为生产队好,一时认为分田单干好,一时认为生产队也好。趁着几年的记忆还没有迷糊,很多经历过初级社、高级社的老人还健在,有空就聊了一下这问题。

    下文记述我们的聊天经过,文章综合了我和几个父辈,几次聊天的记录。

    天马:分田到户好还是生产队好?

    老农民:当然是分田到户好啦,生产队时期的日子可苦了,经常吃饭也吃不饱,单干之后,马上就吃饱饭了。

    人民公社大食堂

    天马:都是一样的耕耘收获,生产队时期怎么会吃饭吃不饱的?

    老农民:生产队大锅饭啊,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和不干一个样,普通人累生累死,最后却是好吃懒做的人占大便宜,搞到大家都没干劲了。

    天马:我们生产队里,有哪几个是好吃懒做的?

    老农民:.这个.....,反正我也觉得自己做多了,别人做少了,你也觉得自己做多了,别人做少了,最后大家一起磨洋工,分单干之后,才变的干劲十足。

    天马:既然最后大家一起磨洋工,那么生产队时期,虽然穷一点,应该没有单干之后那么辛苦吧?

    老农民:你想得美,在生产队时期,农忙时干农活就不必说,农闲时,哪怕三九隆冬,都没有闲的时候,要修路,修水利。分单干之后,没一年有这么辛苦的。

    天马:哪怕修路修水利,除非遇上恶劣天气,大家都偷懒,也不会很辛苦吧?

    老农民:你还想偷懒?大队干部骂死你,生产队扣你工分,看你还敢不敢偷懒?偷懒怎么会有村里把几十亩旱田变水田的长渠,怎么能把原来骑单车都不行的羊肠小道变成可以开拖拉机的机耕路?

    人工天河红旗渠

    天马:有生产队时期打下基础,修路和修水利,分单干之后十几年都没搞好,这么说,在生产队时期,还是干了不少重活脏活的。那你觉得和分田单干比,生产队时期的主要不足是什么呢?

    老农民:这样集体耕田种地大家积极性都不高,导致粮食产量低。生产队时期,两天才吃一顿干饭,分单干之后,马上就可以每天都有干饭吃了。

    天马:六十年代也是生产队,那时候也是了两天吃一次干饭?

    老农民:当然不是啦,60年代三四天能吃一次干饭就不错了。

    天马:既然60年代三四天都吃不了一顿干饭,七十年代却可以两天吃一顿干饭,那证明粮食是逐渐增产的啊。

    老农民:是啊,五十年代亩产只有三四百斤,六十年代亩产也只有五六百斤,后来基本每年都增产一些,七十年代已经达到亩产七八百斤了。

    天马:既然生产队时期都是粮食逐年增长,那么生产队时期不是大家的积极性很低,而是越来越高才对啊?

    老农民:当然不是,粮食增产的主要原因应该是使用化肥。

    天马:生产队时期有哪些化肥?

    老农民:五十年代根本上有没有化肥,六十年代有一些氨水,七十年代不但有氨水,还有碳氨、磷肥。

    天马:分单干的时候的亩产量呢?是一直不变还是一直变化?

    老农民:八一、八二年,刚开始分单干的时候,亩产也就是八九百斤,后来逐年增加一点,到八四、八五年左右,有千二三斤,到九十年代更高一些,有千三四斤。

    天马:分单干之后,不是一下子积极性就提到最高,而是每年提高一点的啊?

    老农民:...,化肥农药等也是逐年改善的。七十年代用的氨水,八十年都不用了,碳氨也慢慢减少,基本用尿素了,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化肥。农药也是,七十年代使用六六六杀虫剂都不足,虫子很多,只能拿烟叶煮水去喷,八十年代农药随意买。

    天马:从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无论是生产队时期还是分田到户,貌似粮食都是不断增长的啊?

    老农民:是的。

    天马:那么生产队怎么搞不下去呢?

    老农民:听上级说可以分单干,大家都吵着要分单干啊。谁想像在生产队那是一样,三伏酷暑,三九隆冬,都被叫去干活?

    天马:当年分单干的时候,是勤奋一些的人最想分单干还是懒一些的人最想分?

    老农民:当然是懒一些的人想分啦。这些人干活少,拿工分也少,还被别人嘲笑,巴不得分开自己干。

    通宝推:笑看风雨,阴霾信仰,不知其可也,桥上,李夏禾,青菜园子,审度,
    • 家园 自耕农的日子多逍遥啊,谁愿意被人管着
    • 家园 和平富足是人命换来的

      相当一部分人在讨论问题是,认为和平富足是天赐的,或者是美国赐的。

    • 家园 无论是大集体还是包产到户,都败于操之过急

      大集体好不好,相对个人,肯定有其优势的,但真的就适合直接快速推广到全国吗?就我所见,每个大集体,就相当于一个规模小到数百,大到几千人的企业,村长支书就是CEO,大集体迅速推广,就相当于直接成立几十万的企业,短期内,如何找到这么多合格的经理来,企业内部的KPI如何设置,如何监督执行,这个在操作层都是实实在在的问题。后期农民消极怠工,积极性不高,都类似于企业的激励体系和分配体系没弄好。

      然而这个体系辛辛苦苦建立起来,最佳的办法,是去持续优化,逐步改造。一下子彻底拆掉,类似于当年俄罗斯的休克式疗法,操之过急,副作用太大。应该允许多方试探,自主保留的。可惜了。

      另外,我个人建议国家从新搞土地合作社。每个省或者每个县,成立土地公司,国有独资,在农民愿意的前提下,征收农民土地和宅基地,换居民社保和城市住宅,部分劳动力直接吸纳进公司做员工。同时每年给与一部分实物粮油给农民,保证农民有房子住,有医保和养老金,吃喝不愁。然后走市场化的路子,大规模投入资本,平整土地,规模化经营,实现利润的可持续发展。在中国人口即将萎缩的情况下,进一步释放农村闲置劳动力。就我了解,如果能够整体规划农村土地,包括宅基地占地、机耕路、田埂、机井房、水渠等等,可以多出不少土地。拿出一部分作为建设用地到市场交易,也可以补充很大一部分自己缺口了。

    • 家园 大集体好不好,问问种地的农民不就行了?

      用得着长篇大论喋喋不休。倘若大集体真的好,包产到户就是挫,只要有人登高一呼,想必广大农民定会闻声而应砸碎承包制喜复大集体,不会有人以为农民都是傻瓜不知道什么对自己好吧?

      而且,包产到户实际上是有先后的,有的地方先承包产量大增,当时后承包的地方产量还是老样子,总不能说化肥良种全给承包的地方所以才增产。

      家里老人谈59-60年,普遍反映家庭不准生火强制大食堂是饿死人的主因,不然即使是树皮草根等想想办法也会少死很多人。结果到今天还有人拍着脑袋要求农民必须大集体才先进,这和强制大食堂有什么区别。

      通宝推:笑看风雨,
      • 家园 对这些大事的评价标准真的没你想象那么简单

        我承认,大多数农民是想单干的,但领袖应该比群众站得高,看得远,如果群众认为什么好就是什么好,还要领袖干什么?

        比如说抗美援朝,当初除了老毛,其他肠胃都认为不打好,是不是他们对呢?甚至抗美援朝打赢后,还有很多老百姓认和美国搞好关系的国家都富了,这一仗打错了,导致中国和美国翻脸,骂了老毛几十年。现在,有哪个国人敢说抗美援朝打错了?

        如果让群众决策,把国企都分了私有化,一定会以超过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支持率通过,但能说这决策是对的吗?

        再说到分田单干,我不认为是对的,即使是对的,也只是走几千年的老路,把它当作一代革命家,领导人的创举,这是无耻。

      • 家园 未必,第一,你知道他是不是顺着你说话?

        第二,你知道不知道他是不是顺着我官方说话?

        第三,他就知道真相吗?比如如果是小岗村呢?

        小岗村的穷困是因为大集体么?这个问题要不要说清楚?

        是不是振臂一呼,大家响应,我想这个问题是显然,并不是,而是通过一刀切强行推广的。

        要了解农村粮食,既要看化肥,水利,也要看种子,还得看土地平整,哪怕是南方传统粮食高产地区,别的不说,仅仅就田埂来说,机体就比分产少得多,南方一亩地分成几家不少吧?这得要多少田埂呢?

        有些地区土地平整有搞完么?我个人推断浙江是没有的。

        你老家是哪里,那里的人均多少地?怎么分的?一家人一般能占有在一起的土地吗?

    • 家园 老家伙来说几句,这里头的理论问题这位农民还搞不清楚

      集体的时候农民吃不饱,最主要的原因是工农业剪刀差,简单讲就是农业大幅补贴工业。小学课本里头就明确指出现在就是剪刀差,将来要消除剪刀差。中共玩明的。

      以那个时候的农业来说,单纯农民养活自己是没有问题的,即使是基本的、正常的农业赋税上交之后,吃饱饭也没有问题。

      所谓基本的、正常的农业赋税就相当于现在的正常税收,一个国家肯定的管理层、各种非生产人员肯定是由赋税来供养的。

      而第一代领导人的伟大梦想就是快速工业化,进入发达国家行列。没有外部可以借助、没有外部可以掠夺、被各种严密封堵的情况下,只有一条出路:加大主要产业也就是第一产业的赋税征收,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那个时候真正有产出的所谓第一产业就是农业。这就是整个社会大背景。

      ----------------------------------------------

      从文中可以看出楼主一直在纠结一个问题:偷懒和产出问题。

      以我生活的年代的真实体验,偷懒是肯定有的,并且是大多数。其实不难理解,现在的公司员工摸鱼的有没有,有呀,那个时候的偷懒就相当于摸鱼。

      有没有特别懒的人,有呀。就像现在的公司,会不会因为出工不出力而fire人员,会,一个意思。不同的是,作为社会主义集体的一员,是不会被开除的。

      产出问题呢,也很好理解。不可以开除是肯定的,但可以惩罚呀,所以就有文中提到的罚公分。也有奖励,奖惩并行,还可以提干进入管理阶层,保证相当的产出。

      另外,各位还记得前一段热炒的996吗,一点儿都不新鲜,那个时候就几乎等同于玩996,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呀。第一,必须出工,第二,不出力就挨罚挨骂,第三全时以外,随时可能增加开会呀或者其它任何东西。那个时候农村跟上班一样,不得缺工,有急事必须请假并得到批复。

      有一次夏天暑假,我们小孩瞎玩,根本没人管你的,我光脚被玻璃割伤,口子不小呀,血流的很凶,我父母都没有被批准来帮我。就是个把路过的大人看一看,糊上点灰土,等止血了,就一切靠自己了。

      --------------------------------------------------

      还有一个就是楼主试图从老农那里找到产出跟化肥的关系。个把老农找到这个真相是不可能的,得多找几个,还得找脑子聪明的,最好找小队长之类的。否则,记不清,说不明白。

      河里关于这个论战激烈,吵闹无数次,源源不绝。其实我是不太参与的,只要说的不太过分,我是不说话的。

      说起来也几十年过去了,有几个人能记得那么清楚呀。只有肯动脑、愿意用心的人才能明确的记清楚,这不难理解,人类的记忆总是不断变模糊的,只有刻骨铭心的事情是不会忘的,只有用心参悟、刻意留心的才记得大差不差。

      很多人那数据说什么时候就有化肥了,哪里什么时候就用化肥了,他们没有说错,也没有记错,但是中国这么大,各地差异极大,各种因素极多。搞远了,回到肥料问题。

      各位现在碰到一点点人粪尿必定心里大骂,老家伙们可是每年都得肩扛手提的到土厕所去用水冲稀厕所、用力搅和、舀入粪桶,再肩挑担扛送到几里外的田间,接着就是一瓢一瓢浇入禾苗根部。大热天,一连干几天呀。

      猪圈臭不臭,臭,臭死了。老哥我得跳进猪圈,挖,使劲挖,再送到田间地头,撒入。又是几天。

      化肥都简单呀,谁愿意像上面那么干呀。你们说,我是不是应该记忆犹新、毕生难忘呀。

      这么说吧,我和我们村的大学生,都跟受不了这些有很大关系。我是直接考上了,有几个是没考上,假装头铁说什么不上大学又怎样而不愿意复读,结果实在是受不了,还是读书比较适合自己,赶紧回头吧,埋头读书才是正道。

      -------------------------------------------------------

      最后,其实那个时候的农村不难理解,就像现在的上班一样。

      工厂也有过类似的情况,公家的时候,各种摸鱼偷懒,有些就是不怕骂呀,你扣工分扣好了,我不在乎,什么都不在乎。奖励奖金,我不要,不在乎,不难理解呀。

      在农村包产到户以后不久,城里就搞了计件工资呀,嚯喔,干劲十足呀。各种报道,如何产量大幅提升,多了去了。

      本质还是一样的。

      通宝推:笑看风雨,达雅,审度,
      • 家园 同意。英国为实现工业化“羊吃人”,苏联大饥荒。只有美国,靠屠

        杀印第安人实现积累。工业化的前提是资本积累,第一桶金极其重要。中国当然也不例外,至于能不能做得更好,只能说,经验少了一些,付出了代价。可是苏联东德捷克的援助却是加分项。总体评价,主席时代的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几乎已经达到了最优解的程度,若果非要把三年困难时期当成不完美的话,那么除非神仙,才能避免大跃进的过热(话说回来,都没热情都冷静,那么事情也就没法办了)以及苏联逼债的外因。

      • 家园 其实我也算是做了多年农民

        农村的孩子,在出来工作之前,是需要参加各种农业劳动的。

        对70年代粮食产量不清楚,但是对80年代逐年增产,还是有比较清晰的记忆的。

        我觉得粮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很明摆的,主要就是科技进步,而不是包产到户这个其实已经实现了几千年的所谓创举。然而这问题哪怕在西西河这么高层次的网站,也是越辩论越糊涂,有感才对这话题进行胡扯。

        然而,我发现,即使是亲历者,有年代感的人也不多,记忆和认识都是支离破碎的,往往深入讨论,又推翻自己的观点。

        通宝推:阴霾信仰,
        • 家园 河里现在讨论这类

          就是默认对方没经验或者立场先行,说什么都不听。说法背后都有经验材料支撑,人家就是不当回事。贴经验说个人经验,视野有限。贴材料又说不合逻辑,不符经验。贴分析就避重就轻,单论一点。贴专论就以偏概全,不够全面。绝对的辩证法大师,光绕着自己的一两句话转。别人不允许,也不可以有别的意见。

          记得之前好像说过类似的,说女权质疑女性,说乡下质疑乡人,说包干就质疑下没下过地,甚至还有的就是要说自己有特别经验,你们都没有。问题你真的知道别人如何吗?真的了解情况,那些说法又怎么可能无法理解?

          无非是争个立场,该有的定论人家早就有了,和我们没什么关系。

        • 家园 有些人未必真不清楚

          只是故意不清楚。接受的是现代精英教育,给人洗脑时不停的强调团队精神,跟外界打交道时口不离team的,真的认为单打独斗优于团体作战?人家就是刻意不谈实况。什么事就两句:口饱饭,积极性。

          • 家园 粮食计算中被忽略的存粮数据

            计算粮食,不仅要计算产量,还要计算存粮,没有这个数据无法体现真实的粮食生产与消耗情况。但是目前这些数据里都缺失了这一个相当重要的数字。

            • 家园 说投入产出的时候说过

              但不是单独讨论,只是说技术提高,再投入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减少,可以富裕一部分粮食出来。包括储备粮和种子粮,甚至包括口粮的消耗减少。前两部分都不算多,但前几年的影响很明显。

              问题人家压根不想跟你讨论这个。

              • 家园 国家军粮储备政策变化了,从战时转为和平

                那时代城市投放了很多储备粮。

                还有,很多粮食是用于基建建设了,比如种子站,农机站,农机站,人头是来自城市比较多,资金来自公社,因为这是公社的财产,原则上属于集体。

                改开后,暂时放开了,但是很快成为了公社官僚集团,光吃饭不干活,再次导致农村困难了。国家开始进行机构精简。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