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说一说计划经济时代的票证 -- 天马行空
怎么可能大搞保障房和自己政绩过不去。
今年受疫情影响经济不好,又有好几个地方要搞货币化棚改了。
全国有一个城市曾经造的保障房廉租房超过全国其他城市的总和,但是那是文革余孽在位那几年搞的。
结果现在不专营了,我感觉还稍微涨了一点。
肯定没那帮砖家鼓吹的那样,只要市场化,溢价十多倍的盐价就能应声下跌。
过去是2块钱500克,废除食盐专营后没有降价,反而逐步涨价。开始的时候没有那么大胆,先是2块多400克,3块多500克,后来就是2块多300克,3块多400克。现在稳定在250克3块多。
总结一下,什么东西市场化改革能够降价呢?高溢价工业品,比如桑塔纳汽车。其他的东西,市场化之后没有一个降价的,都是涨价。
虽然有的降价,但是总体大多数涨价了!!
就是把无价格的货币化。
经济,属于小农经济。官僚资本也不是社会主义。
作用真的不大。
朝鲜自己搞定了维尼纶?自己会作设备?朝鲜不引进设备和技术(不管是不是苏东阵营)?你需要提供下资料,可不能张口就来。
而当年我们由于环境,能力,条件只能上少量的。
这是因为石油太少了。
所以只能种棉花,只能棉花地占粮食用地,尽管如此我们还是维持了粮食较高的产量,化肥还少。
所以说那时粮食的种植水平还不错的,当然粮食良种也还差点时间,毕竟解放时间还是太短了,对于一个大国,二三十年代不算啥,需要做的工作太多了。
尤其对于新中国,欠债就更多了。
在需要票证的前提下价格是扭曲的,单纯用数值比较讨论价格的高低没有意义。
市场的最基础作用就是保证供应,平抑物价。价格反馈直接又有效,在有效竞争的前提下,供应端会自发千方百计的扩大生产,提高效率。
只有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供应不足才是常态,倒不是因为某些产品的产量绝对的低,而是因为效率极端的低下。
计划经济下建个工厂,通常只有产量产值这些数据上报作为行政官员邀功的依据,然后这些数据又进了统计年鉴和新闻报导作为“计划经济优势”的例证。其他诸如投入资源,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甚至产品生产出来了能否运的出去这种事都不是管理层关心的内容,至于新技术研发,旧技术改造升级,甚至新客户新市场新业务的开拓,那是”国家“关心的事,和厂长有什么关系?全国千千万万家生产企业或多或少都是如此,搞了三十年,最终出现”到了崩溃边缘“这种局面。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中国49年城市人口比重7%左右,搞了三十年的计划经济,78年城市人口比重17%左右。全世界搞工业化的国家没见过如此低的城市化速度。这样低的城市化率和”打下了工业基础“这种宏大叙事惊人的不匹配,却有意无意地被计划经济的拥护者们很方便的淡忘。通常工业化的初始阶段因为大量需要劳动力是城市化最快的时期,中国完全相反,甚至出现了学生下乡插队一辈子扎根农村这种正常工业化国家无法想象的事情。为什么?无它,效率低下而已。
最后说一句。我并不完全否定计划的必要性,也不是绝对的市场经济原教旨主义者。但凡事都有个度。在顶层做一些规划,建立一些经济发展的指导原则在很多情况下是有益的。但计划经济做到规定这个城市今年生产多少火柴,那个工厂生产多少酱油这样的程度,最终是失败的。
搞了俄罗斯的钱。
维尼纶又是用煤不用油,所以是60年代的最佳选择。
朝鲜用煤搞了维尼纶么,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