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已经5月份了,可以对上海这波疫情做一个小小的复盘了 -- 舟轻云淡
需要多方面的专业人员参与,医疗只是其中一环。
夕河友起码两次提到
去年下半年开始借卫健委疾控机构体制改革的机会,很多在武汉抗疫时期关键的技术骨干都靠边站不能发声了。
想请问一下这个“骨干”是指当时占据了相应位置,还是当时取得了良好疗效的人?如果你方便,能否回忆一下当年武汉怎么抵制中央部署的中医药介入治疗及中医药介入治疗的情况。
如果不介意,还想请教赵括是如何上位掌握军权的?
也没有多少了解,就把它们联系在一起了。
这肯定是我的问题,感谢你的指出。
类似的,我最近发的一些帖子有很多争议,也是在我看来有很大区别的地方,在他人看来是相同的。
医学是其中控的那一环。以医疗系统指挥甚至取代防控,是尾巴摇狗。
做好了,不发生大规模的疫情,社会平安无大事,公众体会不到这个领域做了什么、有什么成就。时间长了,这个领域和相关部门就不被重视、懈怠,人才逐步流失。对各种疫情的防控只能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不出事就行了。遇到紧急、大规模突发事件,决策拍板肯定都有问题。
你说的“我不同意你的怕封错说,不是认为他们不够狠,而他们都是人精。”我都不反对,只是觉得当前应该以疫情为重,先控制住疫情之后再追究。对我来说,更加关注的是学术问题。为什么上海始终有大量的无症状,而随后发生疫情的北京即使多次大规模检测也没有发现类似的情况?这对今后的防控能够提供什么重要的东西?
希望你能够理解。
从公开信息上可以看到的是,在国家疾控中心之上(还是之外),新建立了国家疾控局。在今年初宣布国家疾控局人事安排前后,对各地的疫情,官方媒体上发声的专家大多是地方的,没有国家级职务的。
我所说的骨干,就是给疫情防控提供关键技术的。他们早期的工作包括:最早完成病毒测序,开发核酸检测方法,无偿传让核酸检测方法技术、提供检测培训和校验检测结果,行政职权之外主动筛选用于灭活疫苗的病毒株并无偿转让等等。
关于赵括,转发一些网络信息
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60年),秦军和赵军在长平对峙,当时赵括的父亲赵奢已经去世,赵相蔺相如也身患重病,赵孝成王派廉颇带兵攻打秦军,秦军几次打败赵军,赵军坚守营垒不出战。秦军屡次挑战,廉颇置之不理。赵孝成王急于求胜,听信秦军间谍散布的谣言。秦国间谍说:“秦军最忌讳、最害怕的,就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做赵军的将帅。”赵孝成王因此就让赵括当将军,以代替廉颇。蔺相如说:“大王仅凭虚名而任用赵括,就好像用胶粘死调弦柱再去弹瑟那样不知变通。赵括只会读他父亲遗留的兵书罢了,并不懂得灵活应变。”赵孝成王不听,还是命赵括为主将。
我引用这个典故进行类比,是因为疫情防控需要科学技术人才支持进行决策。而不能受公众意见左右,公公意见是可以有意无意的被诱导的。
有一点我是很佩服人家的:自己说过的话可以完全不予理会;同一句话任是被人反复打1000次脸,仍然能堂而皇之的说第1001次。
武汉就有大量无症状,
==========
是对的
搞方仓
=================
也是对的
但是不是因果关系
主要是此无症状非彼无症状,按照现在网传上海无症状瞄准,可能大部分武汉方仓病患属于无症状,但不是当时的无症状
当时武汉搞方仓是因为轻症多,而且很多轻症人士属于免疫力强的青壮年,为了避免抢占重症患者医疗资源,所以搞方仓。
武汉无症状多是解封前2020年4月全员抗原得出的结论,
《柳叶刀》在线发表了我国学者题为《新冠血清流行病学与体液免疫的持久性:基于武汉人群的随访研究》。这是武汉进行的第一项长期血清抗体阳性率研究。结果表明,截至2020年4月,武汉市6.9%的人具有新冠病毒抗体,其中82%的人系无症状感染者。
这个无症状数也不精确,当时条件下有些是有症状尚未来得急就医自愈了的,没有做到即时测算。但是无症状比例是比较多是事实
某吏参与了给上面的报告撰写(每次其它兄弟城市出现重大疫情本市都要总结报告),据他说,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在本市基本上不会出现,各种预案充分。例如,本市单独有栋楼作为疫情指挥中心,一旦出现阳性(只要有一例),各个部门不光卫生相关,连政策研究都要有人入驻,统一协调,各部门任何对外信息发布都要宣传部门审核,宣传部门要即时了解当前舆情。按照他的说法,像某些城市出现部门之间政令发布以及新闻发布相互冲突或者引起群众强大不满的信息发布之类的事情在本市基本不会发生。
所以,有些城市尤其是西安各部门发布的政令相互冲突这种事情在我看来有点匪夷所思了,应该大家的搞法都差不多,该有预案都该有。甚至,我市某吏说全国开会大家都坐一起的,大家也互相访问交流借鉴的,对西安同行的水平能力还是很认可的,怎么会出现这种事情?
不是说楼主。
看完全部跟帖,想起了这句。原先不怎么理解。
今天意识到这句话明显是时代背景的,是有立场的 。
有才无德 可乱世
难怪近来山雨欲来风满楼
能长期把持上海之抗疫,也是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