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转一篇很有价值的文章大家讨论 -- 玉米菜
据彭博社报道,中国各地不断爆发疫情,而抗疫封控措施严重冲击经济活动;估计今年将投入高达5.3万亿美元资金,为经济发展增加动力。彭博根据今年以来宣布的货币和财政措施,计算出了这个数字,大约相当于中国17万亿美元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但实际上还小于2020年的刺激规模。
渣打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丁爽说:“如果经济继续快速滑坡,中国可能需要更多支持。”
我明白你说什么, 是不是货币乘数效应? 货币乘数效应从来没有在现实社会上实现过。
中国的M2/M0比每年都在上升, 不受准备金率影响. 在准备率上升周期 (2004-2011), M2/M0上升。在准备率下降周期 (2011-现在),M2/M0还是上升。
为什么M2/M0比一直在上升呢? 因为大部分的M2都是由银行信贷创造, 和央行的M0完全没关系。 央行的M0多数是外汇占款。 随着央行的外汇占款不再增长和中国的银行业信贷逐渐发达, M2/M0比只能继续上升, 不受准备金率影响。
我说的这些可不是我拍脑袋发明的理论。 这套货币理论半个世纪前就由后凯经济学派提出和完善。 到了大概8年前, 英国的中央银行也发了一篇文章从央行的内部操作中证明这点。 文章开篇就提到
“While the money multiplier theory can be a useful way of
introducing money and banking in economic textbooks, it is
not an accurate description of how money is created in reality.
Rather than controlling the quantity of reserves, central banks
today typically implement monetary policy by setting the
price of reserves — that is, interest rates. ”
为了避免某些河友叫我野鸡经济学, 我把这篇文章的link挂在这里:https://www.bankofengland.co.uk/-/media/boe/files/quarterly-bulletin/2014/money-creation-in-the-modern-economy.pdf
英国的中央银行发表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科普, 所以内容十分亲民, 鼓励有兴趣的河友阅读。
很不看好。
有些人就不懂这个道理。
毛主席说过,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
“如果尖锐的批评完全消失,温和的批评将会变得刺耳。如果温和的批评也不被允许,沉默将被认为居心叵测。如果沉默也不再允许,赞扬不够卖力将是一种罪行。如果只允许一种声音存在,那么,唯一存在的那个声音就是谎言。”
诚哉斯言。
方法错误可以谈。
你对中国政府一无所知。
处处用西方那一套来评价中国,然后得出结论,这也不对那也不对。
毛主席那句话怎么说的:让那些内外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吧,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吧,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
至于蟑螂躲在我看不到的角落里?那应该是有的,但是我不关心,我只管看到的,非打死不可。
蟑螂是自然界重要一环,我不主张灭绝蟑螂。我只是不允许自己家里看到蟑螂。
这比你说的什么尖锐的批评温和的批评,什么沉默,岂非更加清楚明白?你那一大段不过是文人的矫情,毫无价值。
蟑螂试图说服我,要有多种声音?我不听也不理。反正我看到蟑螂就是要打死,没有例外。蟑螂本来就应该呆在粪坑里。
我看了那个文章。他被诟病的是,一搞降准,他就说未来降准空间有限。 我也不是搞金融的,真的不懂。但是,万一他说的是对的呢?
我猜的是,他站在自己的位置,不希望用这种金融手段;或者提前和稀泥一下,免得将来被问责。而其他的利益集团很不满他的做法,就在报纸上进行批评。国家大了,不管采用什么制度,形成山头是非常非常正常的。让大家说话,即使他是出于自己山头的利益故意站在比较偏的角度去说,起码听的人能够意识到这个山头是存在的,有利益的。也比让他闭嘴强。你让他闭嘴了,他是不说了,但是他还可以做。 看看新中国的历史,看看老的河友,特别是关于中国搞分税制时中央和地方疯狂的博弈,就知道中国的山头有多严重了。
所以我认为那段话没有毛病。
央行可以放水,但没办法让水流动起来。财政部可以让水流动起来,但是没有办法加大水量。现在水龙头大概是拧开了,该看财政部的了。
首先,中央决策只能是宏观性的东西,例如“目前经济形式稳中有忧患,流动性稍有不足,需要执行较为积极的货币政策”。具体使用何种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政策的定量分析等等由人行来定夺。这个定夺应该是行长办公会,货币委员会等共同商讨。政策司司长主要是调研分析提出定量的依据以供行长乃至更上面的主管副总理等参考,他并没有太大的决策权。可能某些调研数据不太完全之外,他不可能明目张胆的对着干,上面还有行长、副行长,还有其它司长在,同时还有货币委员会的专家评议,这些人也有相关的数据或者直观判断。
其次、”没有太大的下降空间”这种正确的废话,解读起来都是模棱两可的,很难说什么是“太大”。拿这句话批评人简直是笑话。
再次,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现在中国的存款准备金就是个婊子,谁都可以上。都忘记了存款准备金的最初目的是啥?现在中小银行的风险真的很大。自二战后,主要国家基本上没有大型的银行倒闭导致全国性的金融危机,确实银行从业者及监管者一直在稳健经营,他们的付出对整个经济社会有极大的贡献。现在一再拿存款准备金率说事,除了中国银行制度性问题外,还有其它货币政策工具已经不起效或者效果不明显了,存款准备金率是最后的手段。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在增加。
再再次,他用美国银行举例倒是比较奇怪。因为中美银行的制度不同,利润来源差异很大。美国银行利润的自主投资及中间业务例如账户管理费等收入比例远高于中国银行。中国银行主要依靠利差获得利润是主要手段,在此基础上,中国银行更倾向于更低的存款准备金,因此风险也很高。当然,也有可能他觉得是现在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呆坏账多,再大幅度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有可能加大风险,但又不能明说,只能拿美国扯虎皮当大旗。
金融这东西对我而言如天书般复杂。我唯一懂的是:中国房贷的利率简直就是抢劫 (没准这个也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