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哈哈,由北纬先生的思路和制度自信想到的 -- 真离
开始胡搅蛮缠了是吧?还暗戳戳的指中国军机(歼-8)是J8?做为中国军迷从来不用J8这个简称,你恶心!
48年的共军绝对世界一流,70年的中国航空啥水平你不知道?苏联50年代就造出一百多吨的图95,那飞机九千瓦的减速器中国放现在都够呛,直八三千瓦减速器过热问题刚刚解决,即使这样苏联也没在50年代造出百吨级喷气客机啊,中国不如苏联,苏联不如美国,却要直接学习美国,走路都不利索呢就想跑,要真是参照苏联,就请老老实实弄轰六改,马凤山笔记里还有大量资料可以参考。。。
来来回回念叨车轱辘话,网上的陈词滥调,这样的讨论没什么意义。
我的论点论据,起码是我的原创。
什么美国第一大军火商麦道跪求中国拉兄弟一把,这种情节俺绝对编不出来,俺只知道那些老生常谈,历史本来就是那样。老毛子50年代就能造9000千瓦减速器,咱们3000千瓦减速器的过热问题今年才解决。728工程两个堆的核心部件核主泵一个来自德国KSB,一个来自奥地利Andritz,之后主泵一直靠他们两个,到今天中国号称实现主泵国产化,其实就是这两个厂转移技术。俺可编不出来什么728工程自力更生的神话故事。。。
什么美国第一大军火商麦道跪求中国拉兄弟一把
这是你编的。
1991年小平同志在上海最后一次为麦道站台时,麦道的经营已经难以为继
91年是麦道民机交付史上第二高的年份,仅次于68年。这年刚打完海湾战争,F15阿帕奇F18海陆空三大主战装备全是麦道的产品,牢牢占住美国第一大军火商的宝座,这叫经营难以为继?还得靠小平站台?
俺也没啥可说的了,你们的思维俺的确跟不上。。。
1、麦道的经营状况
空难之王DC-10彻底毁灭了麦道民用客机的声誉,其下一代MD11同样表现不佳,到90年代麦道客机更是肉眼可见的下滑,市场份额从原来的22%,下降到不足10%,业务惨淡,1993年外界就开始猜测它会停掉客机的生产。
——1993年,正是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倾巢出动,组织上飞、西飞、成飞、沈飞跟麦道合作生产MD90的时候。(写到这忍不住骂一句,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真TMD的是SB,高纯度的)
到1996年,麦道更惨,只卖出40架飞机,其订单只有波音的十分之一,空客的七分之一。
1996年10月,麦道承认下一代宽体客机无法与波音竞争,宣布放弃该项目;
11月,麦道的老主顾美洲航空公司给了麦道最后一击,它抛弃麦道,转而订购了103架波音客机,价值66亿美元。
所以到了95/96年,麦道的客机业务基本上就死掉了。
-------------------
至于你说的91年交付第二高,我的问题是,这里军机占多少,客机占多少?其二,交付反应的是前几年的经营情况,91-96年麦道每年的新增订单是多少?每个经营企业的人都知道,新增合同和订单才是未来。
2. 我说麦道公司是弃子
既然是弃子,那么麦道就不是棋手,起码不是最大的棋手,最大的棋手是美国政府。前面说了,麦道民机业务死了,而占75%的军机业务,美国政府是垄断性买家,让麦道死还是让麦道活,对美国政府也就是一个念头的事。
3. 到1960年代末,中国的工业化水平已经从清朝末年的水平,提升到了世界工业国家二次大战前(1940年前)的水平。1970年,中国工业化普遍开始了向二次大战后的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的水平的进军。
我从来没要求过核电站、运十要百分之百的国产化,反而这是运十黑的要求——不要安在我的头上。
我的观点是,不要下马,两条腿走路,它们能做出来,能越做越好,核电站,718工程,三十万千瓦汽轮机组,大型压力容器。。。,都是证明。
不是弱小的麦道被波音收购,是麦道勾引并杀死了波音并披上了波音的皮,现在活着的这个是麦道,因为波音股东极为分散,从合并第一天起就被麦道的两大股东所控制
所以麦道借被兼并马上就控制了波音,一控制波音就宣布中止自己与中国合作的MD90项目?听上去有点逻辑不通。
有苹果就会有富士康,这就是为啥麦道那时积极和中国合作,是想把中方培养成富士康(消灭中国航空工业云云纯粹是想多了,资本家没有这么远大的理想),麦道95支线客机甚至有打算全在中国生产。到1993年因为李鹏想摆脱控制搞干线客机,双方就闹翻了,最后变成了三步走战略第二步造支线客机,而麦道95最终一点工作都没包给中国。
原来是李鹏总理的锅,要不是李鹏,三步走战略就成功了。
反正是死无对证的事,你怎么说就是了。
求同存异,看了你这个贴我反而有些欣慰,一通在国际大咖之间卖身腾挪辗转之后,发现终归是死路,说明当初放弃运十,指望国际合作三步走战略就是错误的,战略错了,战术上的腾挪就是瞎折腾。当然,得到这个教训的代价有些大。
虽然对运十还是嘴硬,纠缠一些鸡毛蒜皮的细节,但放弃运十、国际合作三步走的战略是实实在在的失败,终究无法自圆其说。
最终还是得回到运十的自主发展的战略上来。
代工也能学习制造技术,建立一部分供应链,这对中国的工业化也是提高。
自主研制和代工并不是二选一对立的关系。
长期以来,航空工业部以制造文化为主,自主研制不是主流。
之后跟麦道的合作只是延续以前的合同而已,所以论证93年以后麦道民机项目怎么衰落已经没啥意义了。
麦道95支线客机项目本来要全放在中国,包括总装线,麦道当时口号是只负责设计,想培养个富士康,结果93年麦道突然宣布该项目彻底转出中国(这么说政治不正确,因为最后不少部件包给台湾韩国),然后中方就公开提出三步走的第二步造支线客机,明摆着跟麦道95打擂台,还是李鹏亲自抓。从这时起就闹翻了,中方不想只当富士康想有自主权,麦道不同意,最后一拍两散。这时正好西飞和大宇有个支线机项目,93年被收归中航,成了国家级项目,最后变成AE100。
然后中航心里没底,去找波音,波音狮子大开口,后来又联系德国,也没戏。最后法国伸出橄榄枝,又拉上意大利英国,1996年4月李鹏访法亲自跟希拉克敲定此事。
然后德国方面在空客内部拆台,要搞A318做替代,法国人变卦,又怕影响空客销路,98年3月李鹏下台,4月新总理消气访法,跟希拉克表示无所谓,中方不会报复空客,然后AE100就画句号了。
所以93年之后跟麦道有什么关系?除了延续组装合同外麦道已经被踢出中国飞机发展路线,还弃子呢,弃它有什么用?而91年之前麦道牢牢占住客机老二的地位,91年麦道客机交付历史第二高,注意是民用客机,至于80年代麦道客机交付量经常达到空客的两倍,怎么会舍得弃。要多学习别乱编故事。。。
运10、联想和王选汉字激光照排,就是大、中、小,3个典型。
以联想为例,前身本是国家为了配合倪院士从西方带回的数字电子技术而成立的科技机构,柳教父先用国家官僚侵吞了倪院士的科研成果,柳以倪的科研名义申请外汇,但并不应用于科研引进,而是倒卖西方商品,从而实现了从科研引进,到外国买办的转换。
最终在改制中,柳以买办获取的暴利,彻底将倪排挤出联想。同时将联想这个国家买办,变成私人买办。
在这过程中,改开为了掩饰自己的买办本质,故意歪曲技术流都是闭门造车,不引进西方技术。从而将倾销西方商品,混同于引进西方技术样品。
运10一样,就是民航当时掌权者,为了谋取航空买办暴利,积极打压 运10这种国家自有技术力量,并斩草除根。要知道航空制造企业是不可能私有化的,但航空公司可以私有化,比如海南航空。
鲁迅说过:有缺点的战士也是战士。现代人都知道,谁干谁错,不干不错。找缺点谁都会干,现实提高一步都很难。
运10、联想以及王选,一个是国家团队、一个是国家支持的团队,最后一个是个人小型团队。都遭到改开派的打压,都被罗织过各种罪名,但王选由于 投资小成了漏网之鱼。
王选的汉字激光照排,技术成功后,也受到改开买办派的排挤,所有的企业都不接受王选的技术,都想引进国外生产线挣大钱。就连王选进行技术实验时的企业,也对王选技术的先进和成熟视而不见,一门心思当买办赚取暴利。
好在激光照排的投资小,不象运10没有国家投资就进行不下去,也没有联想需要那么多的外汇,才自己生存下来。
联想为什么得不到清算?因为这不是柳教父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当时的经济发展路线出了问题。
运10、联想和王选汉字激光照排,就是大、中、小,3个典型。
以联想为例,前身本是国家为了配合倪院士从西方带回的数字电子技术而成立的科技机构,柳教父先用国家官僚侵吞了倪院士的科研成果,柳以倪的科研名义申请外汇,但并不应用于科研引进,而是倒卖西方商品,从而实现了从科研引进,到外国买办的转换。
最终在改制中,柳以买办获取的暴利,彻底将倪排挤出联想。同时将联想这个国家买办,变成私人买办。
在这过程中,改开为了掩饰自己的买办本质,故意歪曲技术流都是闭门造车,不引进西方技术。从而将倾销西方商品,混同于引进西方技术样品。
运10一样,就是民航当时掌权者,为了谋取航空暴利,积极打压 运10这种国家自有技术力量,并斩草除根。要知道航空制造企业是不可能私有化的,但航空公司可以私有化,比如海南航空。
鲁迅说过:有缺点的战士也是战士。现代人都知道,谁干谁错,不干不错。找缺点谁都会干,现实提高一步都很难。
运10、联想以及王选,一个是国家团队、一个是国家支持的团队,最后一个是个人小型团队。所以王选成了漏网之鱼。
王选的汉字激光照排,技术成功后,也受到改开买办派的排挤,所有的企业都不接受王选的技术,都想引进国外生产线挣大钱。就连王选进行技术实验时的企业,也对王选技术的先进和成熟视而不见,一门心思当买办赚取暴利。
好在激光照排的投资小,不象运10没有国家投资就进行不下去,也没有联想需要那么多的外汇,才自己生存下来。
联想为什么得不到清算?因为这不是柳教父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当时的经济发展路线出了问题。
是一支专业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