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经济、房地产与疫情 -- 大神盘古

共:💬37 🌺9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弗里弗的理论就是故意假定了商品供给量不随货币政策即货币量而变

因为假定了商品供应量不变,那么就不需要考虑商品供给的问题。

因此他的理论在货币量变而商品供应量不变的情况下是有效的。

例如一种极端的情况:

经济崩溃的经济体例如国民党统治末期

例如德国魏玛共和国时期,例如津巴布韦

这样的经济体其生产体系已经基本破坏,你就是给企业再多的钱也生产不出足够的商品来,即货币量大幅增加,而商品量基本不变

这种情况就基本符合弗里德曼的理论假定。

还有一种情况是,货币政策基本不变,这个时候货币量改变小 ,商品量也基本不变,这个时候弗里德曼的理论也不会有特别大的误差。

但是在该假设不成立的情况下,弗里德曼的理论的偏离就非常大了。

例如俄罗斯被骗搞了休克疗法,就是严控货币量,结果商品量大幅减少。

这个商品量不大幅减少,超市货架空空如也,与弗里德曼理论假设完全不符,这个时候还用这个理论就完全错了。

大量资金出逃很容易理解,即大量的企业濒临破产--因为贷款总量被央行卡死,要么自己资金链断了,要么自己生意伙伴资金链断了,企业即将破产,即将被清算,在没有被清算以前携款出逃…

这样的情况多了,不就形成所谓的“天量资金”出逃?

央行卡死货币,难贷款,贷款贵,自己的生意伙伴也贷款难贷款贵,一不小心就是生意伙伴没钱了,该给你的货款他没办法给你了,这样种种情况你做实业有信心吗?

没信心?为什么不炒房?

中国民营企业在好几年前就基本上不认银行支票,只认现金了?

为啥?

因为大量的企业随时可能破产,导致其支票信用破产,银行不认,因此企业最后不认支票,只认现金,这就是典型的流动性问题。

大量的企业因为央行胡来最后只好退出,然后到地产赌一把,炒房。

这样的企业多了,不就形成所谓的“天量炒房资金”。

家园 所以我说知乎文的推演和时间线真真假假

首先,工农业资金大举进入房地产,不是16年前后,我记得大约是05年开始,有熟悉的话还请出来指证。

第二个我国工农业其实碰到了天花板,大约06年开始出现,10年左右高潮的中国中等收入陷阱论,刘易斯拐点论(人口红利消失)就是那个时候出现的(插一句题外:反计生人士的圣经《大国空巢》大约也是那个时候走红)。我国工农业从90中的有产品就能赚钱,到大营销时代,到入世,到了00年代中期,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利润率相比炒楼炒股,相差巨大,风险收益比更是差天远。

第三,16年前后基于金融风险,尤其是金融房地产对整个国民经济的绑架,再加上当时的各种各样金融创新,中央如果继续投入资金,这个资金必然会进入房地产,直接或经实体企业过一道手,不单无助于工农业的发展,反而更进一步推高生产要素价格。

暂时这三点,更多更细的就不说了。

不管什么理论,看实际情况是否适合。不管现象是怎么样,要解决问题得找准因果。

ps: 贼不走空河友的记忆支持我的说法,引过来吧。大S的前夫就每个月几百万台币流出

家园 大S的前夫就每个月几百万台币流出

货币投入不足是这几年的事,天量的货币拥进房地产是五年前乃至更久之前的事,你俩在聊啥子?

你俩都是几千字,字太多,超过九年制义务教育范畴,忙总说这样不好。

家园 你跟我是同样的瓶断。
家园 台积电走了后台币要贬值造成大S生活艰难

汪小菲资金压力逐年递减。

家园 台积电走不了的。被自杀而已。

除非美国愿意全般接纳并能安置好接纳一百几十万台积电员工及其家属。

现代工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

家园 温州炒房团之类确实出现得比较早 -- 有补充

这个社会上存在一些其他通过炒炒房暴富的人群,这个只要不是现在这种地产冰点的时刻,总是会有的,问题在于量有多大

所谓大量是有多大,所谓天量是有多大?

这个都需要与社会总投资相比来看。

而且房地产本身也是需要发展的,今天中国人民的居住条件相当程度得到了改善,我们村里在城里买房的就有很多很多。

第二 所谓碰到天花板,所谓中等发达陷阱,那个是拉丁眉州巴西阿根廷这一类出现的问题,东亚国家,经济体哪里出现过这个问题。

拉丁国家为什么出现那么多问题,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陷入严重债务危机,欠下巨额外债,然后就是各种金融危机此起彼伏

原因在于他们的民族产业没有发展起来,实行的是进口替代,而且进口替代的也是外资主导。

反过来,东亚经济体都是以民族产业发展为基础,然后大量出口,获得大量外汇。

拉丁眉州那边则缺乏外汇陷入严重债务危机不能自拔。

中国大陆这边与日韩台基本一致,都有共同的特征,例如更勤劳,更互助,更节俭的特点。

而且随着高铁,高速公路的发展,中国经济本来已经具有了起飞的条件。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 温家宝总理拿出四万亿以及严令央行放松,提振了中国经济,也令世界刮目相看

例如日经中文网的这篇文章就对当年温总理的政策使得中国成为全球增长的火车头高度评价。

但是围绕着四万亿中国国内发生了激烈的斗争,在西方投机势力炒作大蒜大豆制造通胀恐慌与南方戏媒体利用723动车事故以及通胀恐慌大肆抨击温总理的四万亿政策以后,这个政策最终被严厉批评,包括受到西西河的口诛笔伐,最终中国经济重回休克疗法轨道,央行从2010年1月开始再次提高存准率,银行利率,马上,温州炒房团资金链就断了

第三,在地产泡沫高涨的情况下该如何放松流动性?

现在如何避免资金进入地产已经是伪问题,因为地产泡沫已经破了,现在是资本根本不敢去买地了,每家都是几百亿几千亿几万亿的负债。

但是在泡沫没有破裂的2020年以前,政府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但是鉴于整个市场已经处于严重的非理性状态,需要的是猛药,例如加大税收,例如增加地产贷款利率,国有银行地产贷款设定数量指标,实体投资贷款实行优惠政策,国有地产企业承诺不涨价等等

这样一整套政策下来,要让资金回流实体还是可以的。

但是今天的中国已经错过了这个历史机遇,进入了金融危机的晚期症状,即地产泡沫完全破裂,整个经济体进入流动性陷阱,各行各业包括政府收入大幅锐减的阶段。

这个是类似于1929年危机的情况,昧国也一样的开始实行错误的紧缩政策,然后进入流动性陷阱,胡佛总统因此被昧国金融史批判,然后罗斯福总统出来 实施宽松货币宽松财政,然后经济慢慢恢复正常。

今天的中国,国人对金融的认识还不如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昧国,因此何去何从,这是中国的一个历史关口。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日经中文网称赞四万亿政策的文摘与链接 -- 补充帖

外链出处

2008年雷曼危机后,中国通过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继续增长,支撑了全球经济。现在的情况是找不到可以履行这一职责的存在

见前补充 4819485
家园 问题是存量

在换汇上,银行确实不会亏钱。

换汇是一次性的;存款是长期的;且是真实增加的。

家园 跟存量大小怎么会有关系?

展开说下

别瞎猜

家园 你大概没有当过老板,没有体验过贷款难贷款贵

这种情况在2007年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后就越来越严重了。

甚至有一次会议上某银行行长说真可怜制造业,引发哄堂大笑,笑者包括李克强。

货币量不足什么特征?

不是看贷款难贷款贵,看什么?

还是你自己看一个M2数字觉得它很大就行了?

还是你把中国的M2数字进行国际对比就行了?

各国国情一样吗?

流动性是否充裕,是一个严肃的问题,不是你这样轻描淡写就可以判断的

家园 刚刚参与了一位河友怒斥棚改印钱N万亿的帖

星巴克的每一桌客人都在谈ABC轮融资上市的那个时代还不说明当年资金极度充裕吗?

家园 中国这么大,M2总额那么大搞一些项目总不至于没钱

要看总体,总的看多少企业融资困难,多少企业融资方便。

那个河友也是一窍不通的。

货币化棚改,这里出钱的又不是央行,是政府,不过是把总流通货币从这边倒到另一边,对于流动性一点影响都没有,如果李某是通过央行出钱,那还说明他干了一点点好

家园 王思聪电竞战队夺冠跟他成为失信被执行人是两个时代

资金充裕的时候王思聪是投资大师,资金收紧的时候许家印卖车卖房。

我的意思是不要关公战秦琼,要分开聊。

家园 房地产资金过剩不意味着整个经济体资金过剩

王思聪资金充裕也是他一家的事,你也知道有很多年房地产资金过剩。

我已经说过了,由于大量实体经济企业破产或者濒临破产,举例而言,造船业 民营造船业,不管大小基本都倒光了,剩下的资金哪里去,只好去房地产。

实体缺了一万,地产因此多了五千,总的不还是少了5千。

要看总体,不要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地产业是有时充裕有时紧张,但全局来看,一直都紧张。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