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从心理学角度看国人轻视日韩台的原因 -- 思想的行者
美国也不是毛子那么粗鲁,但他对目标国家和地区的渗透和PUA是非常深入的,大势已成,容不得反抗,哪怕是心里想想。
军人的荣誉感是怎么来的?是长期高于社会大众普通职业的地位树立起来的。如何让军人的地位长期高于社会大众普通职业的地位?估计你没想过,也没有考证过。如果你稍微留意,或者稍微对历史有所思考,就会知道历史上不是所有的军人都有荣誉感。
三人行,必有我师,真不是白说的
假使地主养一群骡子干重活,肯定比马好使,因为同等饲料干得多,浪费少。干得多,吃得少自然结余比较多。但对于牲口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情。
【以上是比喻,地主-牲口 比喻劳资关系,对世界各国普遍适用,不单指某一国家】
日本比现在中国强的,就是剩余价值用于再生产比例高。因为二战后的统治阶级被打击严重,对老百姓没有那么苛刻。这个体系基本延续到现在。
而中国改开体系的统治阶级没有二战包袱,而且作为冷战后期变节的战胜国,前有苏联的全面工业化;后有美国的市场开发;内有丰富的廉价的被教育劳动力,天赋异禀,自然是没什么节制。
用现在流行的比喻,东亚都是人矿资源国,但是中国是浅层的,他们是深埋的。中国挖掘成本有数量级的优势。中东油霸深入投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几十年了,也没见个响,是类似的,钱来得太容易,没有压力和紧迫感。你让中国统治者剥削松一松,就跟劝中东王子开小排量汽车一样,人家都懒得笑你。
船厂经历告诉我,东亚制造业的成功,以造船业而言,不仅是劳动时间的增加,更是流程的改善的成功。
而这个流程的改善与质量管理的提高,以及工人对于流程调整的服从性有关。
日本造船之所以在战后三四十年的时间里遥遥领先于世界,直到认真学习他的韩国赶上来?
就在于日本人开创了一套全新的造船模式,整个造船流程通过生产设计以及不断的工艺革新,质量管控而变得更顺畅更高效很多。
流程的改善首先需要质量管理的提高
以简单的船台分段总装而言
一般的做法是考虑到各种工序带来的变形,各个构件需要留余量,然后到了船台拼装分段的时候再降余量切除。
如果质量管控得好,就可以准确的预估变形量,从而可以预留反变形量,从而可以减少船台上的余量切除工序,从而大大的提高生产效率。
为什么中国人现在造n条军舰昧国才能造一条军舰?
为什么韩国成为中国军工出口的最大对手?
因为东亚人就是比西方人更善于进行大规模制造
我进入国企已经在21世纪了,经历了多轮改革的国企,各个方面都已经市场化,什么所谓竞聘上岗、收入激励等先进的的管理经验都引入尝试,有的成功了有的不成功。所有人都承认的一点是95年以前入职的老工人是最好管理的群体,他们工作积极认真,执行力强不讲条件,遇到紧急任务非常自觉的加班加点。可以说这个群体,是我所在企业各个方面的楷模。只要管理者指明方向,根本就不再需要操什么心,他们对待工作任务比管理者还上心。我实在想不出来,在上个世纪都是这么一个群体的环境下,磨洋工的人怎么生存,磨洋工的人真的有那么大的能量?
不知道你怎么会有这个感觉。顶多是有一部分人开始觉得日韩台不再是遥遥不及的追赶目标,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赶上了罢了。不过是终于站起来了,不再仰视,甚至偶尔俯视一下,对他们发展方式中一些缺陷反思一下,对自己最终追上他们开始有一些信心罢了。大可不必咸吃萝卜淡操心。
再说了,这三家都不是咱们想团结就能团结的。你想学,人家还不一定觉得你配呢。人家可是有爸爸的。
以中国的体量,这三家的经济深度依靠中国市场已经是事实。你觉得他们甘心这样吗?甘心长期这样吗?尤其是遥遥领先了这么多年。那不甘心又能咋办?想想为啥不能允许台湾独立吧。
如果中国延续目前的发展态势,这三家势必落入大陆的实力范围。希望所谓的独立自主是不现实的。就算树欲静,奈何风不止。
首先,心理学里的“替代效应”不是你这种解释,你的解释更接近补偿心里;
其次,制造业现场管理经验的多寡,和有无对日韩台下定论的能力并无逻辑上的联系。就像我不是足球队员,也不是体育出身,但我依旧能知道中国男足是菜鸡。
第三,我觉得大家总体上轻视日韩台,是因为日韩台在总体国力上不如中国;而在细节上,我们并没有停止对日韩台管理方式的借鉴。
第四,你设置的前提是“西方对中国的封锁依赖日韩台“,给出的建议是”中国拉近与日韩台三国的关系”,我认为是正确的,毕竟敌人少一个是一个,朋友多一个是一个。但你给出的具体方法是“学习日韩台经济模式”。我觉得这点不对,因为学习日韩台经济模式,就能拉近与日韩台的关系了吗?我怕难。毕竟当年美国也是这么跟苏联说的,你学习我的模式,我就跟你好。
。
总的来说,我认为你这篇文章很好,只是心理学理论应用错误,解释逻辑不通,宏观微观搞反,建议方向是对的但具体方法错误。
在船厂学习日本的热潮中,我有幸有一段船厂现场管理经历。
当时不管是本厂的大领导小领导,还有造船业的官方报纸【中国船舶报】都在讨论如何转模,世界各国如何转模。
所谓转模,就是转变成日本人开创的造船新模式。
而且船舶报文章在比较了各国的转模经历 例如比较了欧洲,昧国,韩国等国的转模经历,介绍了昧国管理学界根据日本造船模式所提炼出来的管理理论例如成组建造法等等,最后也提到了昧国管理学界造船界对最后该国转模失败的原因的概括:文化
日本式造船模式是以东方文化为基础的,要求工人在各个层面(例如全面质量管理,例如一专多能而随时根据生产现场转岗等等)做出努力。
这就涉及到东方文化的和谐忍让文化,有这样的和谐忍让,企业就如同一个家。
反之,西方文化是一种明确个人权责的文化,西方的企业更大意义上是员工履行自己的劳动合同义务的地方,员工更不愿意做那些看起来是自己份外的事情(举个例子,某位北昧企业华人高管曾经说自己搬了一张自己的办公桌就被投诉,因为这样的行为影响到了工人的工时收入,工人给你搬办公桌是有钱拿的,你自己搬自己的办公桌就不行)。
这与抗疫一样,西方人更多的是自己管自己,自由主义,反之东方的中日韩的疫情管控因为大家都要考虑自己的家人同事,更收敛,因此损失更小很多。
中国造船业是认真的学习日本的,那么其他行业呢?
韩国以及台湾也是认真学习日本,并且也发展出了自己的东西。
因此日韩台的成功主要是因为自己的努力,而不是更多的国人的普遍的看法,来自于昧国的施舍。
拉近与日韩台的关系,首先要尊重对方 承认对方的强大也是一种尊重。
大陆人士普遍认为日韩台是依附于西方而发展的,这就是一种轻视,是一种不尊重。
这种轻视首先表现在对对方实力判断的错误,其次也对中国大陆与日韩台的更紧密的经济联合构建了情感障碍。
我看到有报道称,台湾人士对大陆人在网络上对台湾人的诸多蔑称很不满 ,承认对方的强大,虚心向他们学习,他们在情感上会更靠近我们。
俺们厂也是这样的。
当文员前,先去流水线和仓库干几天。
。
好像80/90年代我们跟日本韩国学了不少,无论造船造车炼钢炼铁。
可问题是,我们想跟他们好,他们不愿意呀。
美国人控制的政府和媒体,天天说中国这落后那也蛮,没这民众基础。
。
想要慢慢感化他们,前提是美国在韩日没有驻军。
不然,谁跟中国好,谁下台。
。
所以我还是觉得,拉拢的方式无法替代武器的感化,必须文武并用双管齐下。
台湾省金门二胆岛失踪陈姓士兵穿救生衣游到对岸厦门,后因体力不支被大陆海警救起;至于原因,蛙军初步研判应该是逃兵,而非投诚。根据了解,陈在二胆岛担任食勤兵,已经服役三年多。
后续会不会发展成:台湾军方借口一名士兵失踪,炮击厦门城区,引发台海战争,史称二担岛事变。
好像有啥新闻,台湾发生鸡荒。
如果劳动法规定,离职没有上一家雇主的再就业同意书,终生不得国内就业,亦不得出国,很容易就建立起军事化管理了。军事化管理的前提,是逃兵很难混下去。